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对于一个清朝将来而言,品级是决定待遇的第一要素。从一品官阶在清朝官制中,位列第二,仅次于正一品。在清朝,武将中只有提督、八旗都统、驻防将军三个职位,达到从一品官阶。清朝为官员定下的俸禄,并不算高。不过,清朝官员待遇虽然不分文武,可是,武将内部却分八旗、绿营。因为正一品的武将职位,全部都是旗人大臣担任。其余品级的武将,又不能像一品官阶这样,可以享受全部待遇。

清朝的时候,武将绝不是一个被多数人追捧的职业。跟文官相比,武将地位偏低。它会受到同级别文官的节制。将来还要到疆场厮 ... ,在前线搏命。 但是,跟文官的科举相比,考取武将总是更容易些。而且,朝廷对武将的待遇也不差。毕竟需要依靠他们维持军队的战斗力。 对于一个清朝将来而言,品级是决定待遇的第一要素。顺治十三年规定,文武官员,不按满汉区别,一律按品级发放俸禄。 清朝官制中,官员品级被分为九品,每一品有正、从两个级别。从一品官阶在清朝官制中,位列第二,仅次于正一品。在清朝,武将中只有提督、八旗都统、驻防将军三个职位,达到从一品官阶。 品级带来的待遇极多,俸禄属于其中之一。清朝为官员定下的俸禄,并不算高。一个总督每年的俸禄只有155两,巡抚130两,知县仅四十五两。 这么低的俸禄,势必会激起官员贪腐敛财的风气。否则,他们连自身生活都顾不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雍正时期,朝廷开始推行养廉银制度。 养廉银是在正式俸禄以外,给官员的额外收入。一开始的时候,养廉银只在外省官员中推行,后来京官、八旗、绿营才开始逐渐使用。不过,清朝官员待遇虽然不分文武,可是,武将内部却分八旗、绿营。 这也是为什么文章选择从一品分析,而不是正一品的原因。因为正一品的武将职位,全部都是旗人大臣担任。其余品级的武将,又不能像一品官阶这样,可以享受全部待遇。 八旗是当年关外跟随皇室打江山的,绿营是入关后改变明朝降军组建的。差距极大。待遇自然有很大不同。武将有发放养廉银,最早也是从八旗开始的。 从记录来看,至少雍正五年以前,八旗中就开始发放养廉银了。《清实录》记载,雍正五年正月「 ”各省将军俱已量养廉银两,惟奉天、黑龙江、船厂三处将军并无养廉之项”。 八旗的养廉银,基本都集中在高级将领中。因为一般的旗人有足够丰厚的待遇,不需要依靠养廉银支撑生活。 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正一品的领侍卫内大臣,每年养廉银可以领九百两的。从一品的满洲都统每年七百两,汉军、蒙古都统只有六百两。正二品的汉军副都统每年四百两。 跟相同级别文官动辄上万两养廉银相比,八旗将领自然比不上。可是,跟绿营相比,他们同样比不上。从一品的提督,每年可以领到两千两的养廉银。正二品的总兵每年一千五百两,从二品的副将每年八百两。 朝廷给绿营将领更高的养廉银,说到底还是绿营穷,没有八旗那么多额外待遇。朝廷也希望用这种方式拉拢绿营将领。这也是为什么绿营士兵曾多次因为欠军饷闹事,可是将领始终跟朝廷站在一边。 养廉银以外的品级待遇,如公费、住房,其实差别有限。不过,份额肯定因品级产生不同。官阶品级更大的好处,不只在任时的福利。 更重要的是,二品以上的将领,可以把子嗣送到国子监读书。这是朝廷最高级别的教育机构。在这里读书后,只要通过简单考核,就可以直接任选官职,不必参加科举。 而在品级待遇以外,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更重要的待遇,还是阵亡殉难后的抚恤。跟文官在朝廷的厮 ... 不同。武将面临的刀光剑影,毕竟更直接。战场复杂,再厉害的将军,也可能被冷枪暗箭击倒。 对于将领阵亡殉难后的抚恤,清朝做得还算不错。当时做的抚恤,包含了多方面。朝廷会给那些殉难阵亡的将领,发放一笔丰厚的抚恤银。交给阵亡将领的家属。  这可以让将领在前线厮 ... 时,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又会发放祭银、葬银、碑价银,专门用作安葬。古代讲究入土为安。这种抚恤一样重要。数额大小,根据将领的战功、级别进行发放。 ... 战争时,广东提督关天培阵亡,按照规例,朝廷为关天培发放了八百两抚恤银,全葬银五百两,祭银二十五两。 除了银两以外,那些阵亡的一品官阶将领,朝廷还会给他们树碑立传,追加谥号。当然,这个要得到皇帝同意。允许追谥的,由翰林院撰写碑文祭文。否则,也会由内阁专门撰写祭文。 关天培去世后,就被追谥为「 ”忠节”。而且,朝廷往往会对这些殉难将领,再恩赐追加级别,以示优待。对于殉难的将领,他们的子孙,可以有机会直接继承职位,连考核都一并免去。这些就是从一品官阶的武将,可以在清朝得到的待遇。
本文标签:清朝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历史武将绿营养廉银清朝历史白莲教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