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立秋一过,天气虽然还热,但早晚的凉风似乎在提醒我们,秋天已经来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大自然有它的一套运行规律。作为天地间的一份子,我们调养身心,也要与自然同气相求。秋天养生,养什么呢?

立秋一过,天气虽然还热,但早晚的凉风似乎在提醒我们,秋天已经来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大自然有它的一套运行规律。作为天地间的一份子,我们调养身心,也要与自然同气相求。 秋天养生,养什么呢?当然是养「 ”收”啦。 历经春夏的蓬勃生长,秋天是该收一收了,秋天「 ”收”得好,冬天才有东西可藏。大自然的「 ”收”是收获,万物成熟、果实饱满,要收回到粮仓里。而人体的「 ”收”,主要是指收敛,要把外泄的阳气、能量收敛回来,准备迎接下一年的轮回。 秋天如何养「 ”收”?《黄帝内经》中早已给出了答案。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这70个字,就揭秘了秋季养「 ”收”的三大法则。 早睡早起,收敛阳气 「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就是,秋季的三个月,天气清肃,大地明净,我们应该跟着鸡的「 ”生物钟”作息,早睡早起。 当然,估计没几个人真能像鸡一样,日落而息、天亮即鸣。不过,尽量早起早睡,晚11点前入睡,早6点起床,还是有必要的。 我们都知道,「 ”熬夜、睡眠不足”,是最损耗阳气的行为。夏天,大自然中的阳气旺盛,偶尔过过夜生活,和朋友一起K个歌、撸个串,对身体影响还不是很大。 可是,到了秋天,大自然阳气渐藏、阴气渐生,如果还不只收敛,就容易生病。这就像燃烧的油灯,本来油就不多了,经常熬夜不睡觉,就是在漏油,更烧不了多久了。 情志安宁,清肃肺气 秋天,五行属「 ”金”,对应五脏中的「 ”肺”。所以,秋天也是养「 ”肺”的最佳季节。但是,秋天也是干燥的季节,而肺又害怕秋燥。这个燥,不止是干燥,还有烦躁、躁动不安的意思。 怎样让肺不燥呢?我们常说,夏天绚烂、秋季静美,秋天就要静,只有静了,才能清肃肺气。 所以,《黄帝内经》说要「 ”使志安宁、收敛神气、无外其志”。保持情志的平和,内心的安静,让身体不那么劳累,让心情没有那么大的起伏,就可以清肃肺气。 平时多练习一下冥想、禅修,让心安定下来。心、肺同属上焦,心火旺了,就容易影响肺气,心火降下来,肺气自然也清宁了。 食饮润燥,调养脾胃 秋天养「 ”收”,还要注意调养脾胃,尤其在夏秋之交的过渡期。 为什么呢?因为大自然的「 ”收”,是要收到土里;人体的「 ”收”,是要收到脾胃里。 脾胃,后天之本,相当于人体的「 ”粮仓”。粮食、作物收回来之前,首先得把粮仓打扫干净了。如果仓里都是垃圾、毒素,那存储的粮食肯定得发霉、长虫子。 所以,秋天要把脾胃调理好。一、保持大便的畅通,把肠胃排空。另外,就是多吃润燥生津的食物,比如津液汁水多的梨、蜂蜜、葡萄、小米粥等。 秋天养「 ”收”,把身体的收敛机能养护好,冬天才有闭藏之力。秋天没「 ”收”好,就会伤害肺气,冬天不但没东西可藏,甚至还出现飧泄。(飧泄,一种病名,主要症状消化不良、腹泻、大便稀,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清风计划#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黄帝内经中医养生健康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