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欢喜菩萨真人真事(3)

她的大公子和媳妇都是逢甲大学环保系毕业的高材生,而且真的是身体力行。大家开玩笑说:「欢喜菩萨是环保教授,他们一家是环保之家」,有时假日里公子、媳妇和小孙子都在那里做垃圾分类。两岁多的小孙子,就会做分类工作,也能拣一罐子念一声阿弥陀佛,一个晚上可以拣上百个保特瓶,你问他,拣罐子做什么?他会说:救人!我们只要想到天下有这么一家人,要乱丢垃圾就下不了手。 她的媳妇是环保系的硕士,而且真的是躬身实践的。当她怀孕时,挺着大肚子夜里还在回收场做到十二点,甚至生产那天也不例外,做到夜十二点多,半夜两点临盆去住院,在弥陀圣诞日,产下了可爱的婴孩。平常她一大早就起来,先扫公共的大马路,再扫自己家的院子,内外整理得非常光洁,万一有事要出远门,她前一个晚上,就会先把马路扫好。在忙得不得已的时候,她会只扫公共的马路。她可以说是以为大家清净为己任,而且扫得很欢喜,人又谦虚。甚至有的人看她常常扫,已经习以为常,有脏的地方还会指着叫她去扫,她也欢喜的去扫。碰到慈善公益的事业,她一定热心地从事。附近有些孩子因为家庭破裂了,缺少温暖,她也能够义务的为他们辅导功课。又很亲切的侍奉来他们家里所有的老人家,附近的孩子们称呼她为「好心的阿婶」。欢喜菩萨的儿子形容说:「我妈妈本来就很会笑,这下子娶了个媳妇更会笑,两个人一起笑得更开心,更厉害了。」这可能是最快乐的一对婆媳。欢喜菩萨逢人就称赞她的媳妇很乖、很棒,很会煮菜。客人称赞菜好吃,媳妇就说是妈妈煮的,欢喜菩萨就说是媳妇煮的。一块萝卜糕煎得焦黑了,欢喜菩萨还是很高兴,她说:「我太欢喜,把萝卜糕都煎得黑脸了,真好笑。还是媳妇比较棒,煎的萝卜糕都很漂亮。」反正她不管是发生什么事,是好事、是坏事,是顺境是逆境,她都能够趁机修一番功德,也趁机欢喜一番。 她并没有诵过华严经,但是她却能活用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在她的生活中:她对每一个人都非常礼敬,就是「礼敬诸佛」,因为众生都是未来佛,所以对每一个众生都应该礼敬。有一次我亲眼目睹一件事,才知道她礼敬诸佛的精神。那天有一位老婆婆到她家去,入了门一脸生气不高兴的样子,她就很亲切的招呼老婆婆,请坐,而且请吃萝卜糕。老婆婆没好气的回答:「我不要吃」,她又说:「不然就吃葡萄」,于是把葡萄剥下了皮,甚至用牙签把籽都挑出来,这样很恭敬的举到齐眉的高度,送到老婆婆的面前。老婆婆还是很生气地说:「我不要吃」,接着她又问别的东西,就这样每一样东西都问她。说:「请你吃这个」,「请你吃那个」,「不然吃这个」,「不然吃那个」,但老婆婆都很不高兴的样子。就这样一共问了十三次,每次都恭敬地问她。当第十三次的时候,这老婆婆忽然间笑得很开心,好像一朵花开起来一样,跟我说:「哈!我每次到她家来,阿花都这样对待我,比我的儿子媳妇对我还好,还孝顺。」她笑得很开心,先前那个不高兴的样子好像都溶化了,好像云开,出了太阳了。我心里想原来这个老婆婆必须要劝请十三次,她才会高兴。要是遇见了我,三次之后,我就想她可能今天肚子不饿,不会再问她了。只有欢喜菩萨了解她,知道她心情不好,需要人家安慰关怀,所以一直非常恭敬待她,不管对方给她什么脸色。耐得起别人的坏脸色,耐得起别人的坏言语、坏音声,还是不改变自己的礼敬,不改变自己的慈悲欢喜。就这样,不欢喜的老婆婆也变欢喜了。 我们看到普贤行愿品中,说礼敬诸佛要念念相续,要没有疲厌的感觉。可是说实在,当我们礼敬的心被人家浇了冷水之后,很少有不疲厌的,很少能够相续下来。看到欢喜菩萨这样,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表情、脸色、言语,她都能够善于护持、护念自己礼敬诸佛的心,真是非常的感动尊敬啊! 普贤十大愿王的第二愿是「称赞如来」,称赞如来也就是称赞众生的佛性,本有的性德。众生都有佛性,也都有合于佛性的言行举止。当见到人们有合于佛性的言行举止,就很真诚的称赞。还有经常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在赞叹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清净、慈悲、欢喜。欢喜菩萨她常常一开口,不论对老人、小孩,都是称赞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别人有什么好处,她就很欢喜的欣赏,称赞他,很善于鼓励大家行善,善于启发大家的佛心。我们没有听过她在背后批评,或者是嫌弃哪个人,哪件事,她都是用称赞鼓励的 ... ,包容、接受、欢喜。 普贤十大愿王的第三是「广修供养」。很广泛的用身、口、意,用物质、精神,来供养大众,供养诸佛,乃至一切众生。欢喜菩萨她随时都准备了很多的水果、物品,准备招待来到她家的每一个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她那欢喜的面容,欢喜的笑容,这是最难得的供养。用广大的欢喜心来供养。她不管为人做什么事都很欢喜,很欢喜的用体力来供养,她也很欢喜的用言语来引导大家一起行善,解开大家的烦恼,这是言语的供养。讲到广修供养,还有一个笑话,大家由这个笑话可以了解,他们夫妇广修供养的心。他们的油菜田,有一天来了一群人,那些人从车子里下来,直接就到他们田里摘油菜。她先生在田中工作,而那群人,竟连一个招呼也没打,就都自动去摘菜。他就问他们说:「是谁叫你们来摘菜的呀?」,邢些人说:「这个是阿花他们的田耶!」,好像是阿花的田就可以任由大家来采的。他先生听了也不说话。倒是来的人问他说:「你是阿花的什么人啊?」,他先生很幽默,他不承认自己是主人,免得人家不好意思。他只笑着说:「我是给阿花做长工的,我已经给她请了二、三十年了。」他说:「你们采没关系,不要把田踩坏就好了。」 第四个大愿是「忏悔业障」。真正的忏悔就是知道错了,永远不再犯。欢喜菩萨当她知道某一件事应该要怎么样做才对,她就会立刻很欢喜的改进。她都是说自己不会、自己不好,不会去说别人不好。 第五大愿是「随喜功德」。欢喜菩萨当她知道别人有什么功德,她都很欢喜地参与,很欢喜地称赞,很欢喜地投入。比如说:环保的工作,她也是知道证严法师在提倡,她就很欢喜的随喜投入。以前听老师讲经,说到随喜功德,是最便宜容易修的,因为别人可能是费很大力量才修了功德,我们只要深心真诚,一念随着他欢喜,为他庆幸——庆喜化以此功德早成佛道,广度众生就等于和他同等功德。别人修功德,就好比在放光明,我们一念随喜,就是共振,进入他的光圈,和他共享光明,这是何等美好容易!然而,世人常被忌妒的心所障碍,宁可受妒火的煎熬,不肯随喜称赞,这就好比:别人放光时,自己偏偏闪躲到一个阴暗恶臭的角落。这是多么不幸的可怜人! 第六个大愿王是「请转 ... 」。请转 ... 就是请善知识讲演佛法。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在内心常常都运转着佛法。用佛法的轮子碾平一切的烦恼,这是请自己内心的佛来转 ... 。欢喜菩萨也很会运用时间来听佛法的录音带,即使是十年前听到的一句话,她都能够常常在内心起用,运用自如。很多人内心常常生烦恼,好像在内心常常转着垃圾车,而她是常常转着 ... ,让自己让别人都很欢喜。她虽然是小时候没有读书,可是她却会教导生烦恼的孩子说:「我们要有大爱」,要有伟大的爱来原谅别人。 十大愿王的第七是「请佛住世」。原来表面的意思是请求佛陀,请求菩萨、善知识能够常住在世间。而深一层的意思,是当我们内心的贪念、生气、愚痴,这些烦恼生起来,可以说是我们内心的佛灭度了;而如果戒定慧生起来的时候,就是佛又出世了。所以请佛住世,也就是保持戒定慧,常在心中。我们平常人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就容易起贪心,处处都不明因果。而他们邻居的一位老太太告诉我说:「她认识欢喜菩萨将近四十年,从来没有看过她生气,随时看到她都是笑嘻嘻的。」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可以说我们的欢喜佛、慈悲佛就灭度了。而她的欢喜佛能够常常住世。她不起贪嗔痴常常保持佛在心头,这就是「请佛住世」的大愿啊! 第八个大愿是「常随佛学」。就是经常跟随佛学习,佛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佛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欢喜菩萨她只要听到一句佛法,她就会尽心尽力的去把它实行出来。十年前听到的一句话,她都可以力行不断。以前我常常听老师说:「会讲的人不如会听的人;会听的人不如会做的人。」她就是个会认真去做的人,而且做得非常的欢喜。 第九大愿是「恒顺众生」。每一个人都有对自我的执着,认为自己是对的,是好的,所以不肯顺从别人。恒顺众生就是要转变,消除掉我们自我的坚固执着。有的人虽然能力很好,但是一开口就是拂逆别人的意思,一开口就和人唱反调,好像要唱反调才能够表示自己比别人高一筹,其实只有表现自己的「我执」坚固,没有包容性。菩萨的心很柔软,包容性很大,就像海能够容纳百川,也能够随顺众生,来调柔教化众生,因为随顺就给人欢喜、给人方便,就能够随顺众生、教化众生。欢喜菩萨就有这样的特色,她的心地、言语都非常的柔软,让大家都欢喜接受。 十大愿王的第十是「普皆回向」。就是从第一愿到第九愿所修的功德,完全的回向给众生,希望众生同生极乐国,一起都成就佛道。可能她是宿世修来的善根,因为她还没有机会听到华严经十大愿王,但是她在生活中,就靠着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把这些都实行出来。 我们再讲到娶媳妇。本省习俗,有人娶媳妇很麻烦,他们却很简单。欢喜菩萨说:「我只有向亲家说,我们在一起就是有缘,一切只要你们欢喜,我们就欢喜。」婚事就这样讲成了。在场听到的人就问说:「你只去亲家府上一趟,就都办好了吗?」她很天真的说:「我只有打一通 ... 去说就好了。」「还有因为媳妇刚刚从研究所毕业,还没有上班,我就请亲家不要破费多买东西,一切等她嫁过来了,我再带她去买就好了。」大家听了都笑起来。 曾经有个做婆婆的,向她抱怨自己的媳妇是如何如何的不好,又如何不好。她就劝她说:「我们做婆婆的,也不要感觉自己比较大,大家调整调整,都一样大,就没有烦恼了。」她三言两语正好表达了佛平等心的智慧,她并不认为自己当了婆婆就比较大。但是她对公婆,却不是将自己抬高与公婆平等。她对待公婆就像在侍奉佛祖一样。这份谦卑孝顺正显现了她的伟大,美德大,佛性开发大!我们所以会有烦恼,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很大,别人应该尊重我,别人应该为我想。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烦恼。其实所谓的大,应该是能包容的,能够包容对方,这样才是大。能够原谅对方才是真的大。 很多人都很羡慕欢喜菩萨很有福气,所以娶到很好的媳妇,每天一早都能让婆婆安心在楼上佛堂拜佛,而自己把素食的早斋都做好,清洁工作做好。但是我们回溯过去来看,就知道因果丝毫不差,她现在有很好的媳妇,是因她曾是好媳妇,欢喜菩萨是如何孝顺她的父母和公婆呢?她真的是把公婆当作是未来佛,当作是佛在侍奉的。据说她婆婆年纪老了,行动比较不方便,欢喜菩萨的身材才不过一百五十公分那么秀气,而她能够背着婆婆上街,到婆婆高兴要去的地方。路上的行人看到她这种孝行,都会感动的掉下眼泪。这才是真的「大」,孝心大、慈悲大、耐力大。 本来她的公公是相当威严的人,一旦动起怒气来,整个大家庭中,大家都会吓得不敢亲近。欢喜菩萨十九岁的时候,就由父母做主,嫁到这个有八个兄弟的大家庭来。而且婚后两个月,先生就到金门当兵两年。她自己要负责种好多田地,煮三十多人吃的饭。当公公在吃饭的时候,如果发起脾气来,大家都会吓得溜走,只有她没有走。大家都耽心她会挨 ... 或是挨揍。但是她很柔顺的安慰老人家,甚至会跪下来说好话、道歉,让老人家欢心,她会跟老人家说:「如果我有不对的地方,请您告诉我,我就会改过。您不要生气,伤了身体。」而且会很柔顺地像照顾孩子一样,摸摸老人家的头,让老人家平息怒气。真的是「仁者无敌」。一个本来威严而常常生气的老人家,碰到她也变得心平气和了。 他们是八个兄弟妯娌轮流奉养父母,当公婆轮到住他们家时,她不但三餐会准备得很好,而且也会亲自陪老人家吃饭。老人家动作慢,她一定坐在旁边照顾。给公婆吃的葡萄、水果,一定是剥了皮,挑掉籽,双手高举着捧给老人家来用。不但对自己的公婆是这样,对邻居的老人也这样。还有更不简单的是,她们的餐厅在一楼,而公公在世的时候住在二楼。有时候当孩子们在吃饭的时候,公公由楼上把尿壶里面的尿,由窗口倒下来,正好经过餐厅的窗口。第一次孩子们奇怪说:「阿公怎么这样呢?」欢喜菩萨就满面笑容说:「我们也要很欢喜。你想阿公的尿很香就好了。」我们学佛虽然会背心经「不垢不净」,但事实上如果人家把尿倒给我们,我们还是不会很高兴的。但是她却安住在欢喜不动摇。即使有人很不高兴地把东西扔给她,她也是会很欢喜地去捡起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欢喜菩萨真人真事(3)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孕妇梦见大佛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大佛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大佛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失望的个性签名 我深知你是梦,却又死死抓住不愿放手-感人的情话

    十六、讨厌自作多情的自己讨厌一往情深的自己讨厌对你的所有要求都无条件服从的自己讨厌习惯想你离不开你的十七、[或许到我死的那天你才知道有我在其实挺好]十八、长发及腰算个屁有种你刘海及腰啊。

  3. 曹操以孔融不孝为由将他 ... 害 孔融是真的不孝么?

    但是在封建社会,太过于暴露自己的锋芒,就有可能引来...身之祸,最后曹操以孔融不孝为由将他...害。等事情暴露以后,孔融和孔褒双双入狱,两兄弟肯定有一人要担当包庇之罪。孔融只不过撕破了当时人们对“孝道”赋予的假面具,但对于曹操这种掌权的人来说,孔融此番言论无疑会对民间产生一种不好的影响,所以曹操就以孔融不孝之罪将他给...害了。

  4. 志愿军战士的奇特经历:掉队后独行山林中,突然遇到猛虎……

    11月20日,部队由抚顺乘车经梅河口、通化至临江待命。23日晚8点,部队接到命令,由临江过鸭绿江,沿环山公路行军。由于路面冰冻,山陡路滑,邱方才在一夜之间摔倒8次,入朝第三天的晚上7点,部队由宿营地出发,9点多钟前方传令就地休息。正在邱方才因辨不清方向而左右为难之时,他突然听到左前方有汽车声,根据喇叭音,他判断那是日本老丰田的叫声。邱方才迅速从裤袋内掏出水果刀,打开握在手中,准备与猛兽拼死一搏。

  5. 岁寒松柏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uìhánsōngbǎi【解释】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例子】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唐·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昌辞李相公》【近义词】松柏后凋【相关】百度“岁寒松柏”

  6. 流行美食之道瓜菜如何吃出健康

    而瓜菜堪称中国人餐桌上的家常菜,偏向于西式的做法却能令其呈现出更多变的面貌与滋味。普及健康养生君不见,近年饮食界的流行食材走的是越来越健康的路线,好吃是第一重境界,好吃且能对身体有裨益,方是当下流行美食之道。素食回归健康饮食根据预测,健康食材、简洁烹饪、跨界碰撞正流行,相比之下,素食主义回归的风潮更为瞩目。健康饮食夏季是瓜菜的当造时节。

  7. 这些错,都是因为爱

    长安城里的一个王爷在一次出巡中,相中了这个才貌双全的旷世佳人,一声令下,要把这位女子作为他的第一千零一个才人。她在远处看到这位玉树临风的江南才子,春心萌动,心底荡起一串串幸福的涟漪。恰在此时,一只疯狗窜出,江南才子搭箭击毙,却无意中看到这位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很快,江南才子收拾了不少家兵,正欲大显神通之时,家兵把女子逮住,勒令其束手就擒,他只好放下兵器,立地成囚。并于次日午时三刻,在南门处斩。

  8. 国庆节的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国庆,等著姐,我来啦~六、转眼又是这个熟悉的国庆节,我的祝福分分秒秒,我的关心时时刻刻,就在你的身边!国庆节,祝你快乐到永久!

  9. 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什么意思?

    【拼音】rénféngxǐshìjīngshénshuǎng【解释】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向心来瞌睡多。”【例子】现在我们很快就可以达到目的了,怎么能不高兴呢?‘人逢喜事精神爽’,真是一点也不假。魏国禄《随周恩来......》【相关】百度“人逢喜事精神爽”

  10. 书房为什么要适合“文昌位”

    书房为什么要适合“文昌位”在风水上有一个"文昌位","文昌”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一,又称文曲星,是与人们关系密切,专司天下读书人的功名利禄。文昌位即是文昌星飞临住宅的方位。如果由于房子设计时的结构问题,文昌位不能做书房,则只能退而求其次,将书桌的位置放于书房的文昌位,亦可收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