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可以说,梁启超的话刺痛了汪精卫的心,因为汪精卫在革命派内部被骂做胆小鬼。内外的舆论,加上高涨的革命热忱,使汪精卫决定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回应那些包括对革命和对他自己不利的言论。为此,汪精卫也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因为不认识载洵和载涛,汪精卫的第一次刺杀行动就这样失败了。是谁救了汪精卫一命呢?>汪精卫刺杀载沣这件事情在当时非常轰动。
溥仪在与会面时刁难了,有人便说溥仪是在报曾预谋杀害其父亲的仇。因无一手证据,难以考证这件事情的真实原因。但是,说起汪刺杀,那在当年可是一件非常轰动的事情。> 梁启超的话刺痛了汪的心> 1910年,中国上演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包括汪在内的革命派和梁启超等立宪派争论一个问题:中国到底应该革命还是搞君主立宪?对此,梁启超提出了一个让革命派非常窘迫的论点:你们这些革命派实际上是远距离革命派!为什么呢?因为你们光顾著煽动老百姓去革命,自己却退得远远的,等著收割革命果实,这样的革命派还好意思争论吗?> 可以说,梁启超的话刺痛了汪精卫的心,因为汪精卫在革命派内部被骂做胆小鬼。内外的舆论,加上高涨的革命热忱,使汪精卫决定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回应那些包括对革命和对他自己不利的言论。为此,汪精卫也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两次刺杀行动均未成功> 1910 年 2 月,当时满清皇族中的两个实权人物载洵和载涛(摄政王载沣的两个弟弟)出洋归来,汪精卫带着 ... 混在车站迎接的队伍中。可是,当他看到四处晃动的红顶子时,他茫然了。因为不认识载洵和载涛,汪精卫的第一次刺杀行动就这样失败了。>汪精卫> 此后,汪精卫谋划了第二次刺杀行动。他摸准了摄政王载沣每天上班下班的路线,在其必经之地——什刹海边的银锭桥下埋好了炸弹,但是因为被路人发现而告官,汪精卫不但没有刺杀成功,反而被捕。这也是汪精卫「访满」时溥仪嘲笑他的原因。> 刺杀行动轰动一时> 按照大清律法,汪精卫犯的是「谋大逆罪」,必死无疑。是谁救了汪精卫一命呢?可以说,是动荡的政局和辛亥革命救了他。> 汪精卫刺杀载沣这件事情在当时非常轰动。汪精卫在监狱里也做好了赴死的准备,还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但是,动荡的政局让外国势力和普通老百姓对汪精卫都格外关注,这也使得清 ... 一时间不好重判汪精卫。最后,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汪精卫被释放了,而载沣也实现了「终于可以回家抱孩子了」的愿望。(记者:张贤达)>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