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点评大禹这样的英雄,要冒一定的风险。第一个国家建立后,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大禹,首先要做的就是巩固自己的权力。从夏朝开始到春秋时期,天子主要分封王族、功臣与贵族为诸侯国,拱卫王室。每隔一段时间,大禹都会召开一次诸侯大会,恩威并施,主要目的是维护夏朝和诸侯国的统属关系。有一次,大禹突然要求所有的诸侯前来都城阳城。参加郊祀之礼,祭祀上苍,为国祈福。

在古代传说人物中,大禹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角色,一方面他是治水英雄,另一方面他又是公天下的破坏者。点评大禹这样的英雄,要冒一定的风险。如果站在辩证的角度看,无论他的定位是哪一种,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开启者。后来的我们,都是他的子民。 第一个国家建立后,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大禹,首先要做的就是巩固自己的权力。考虑到夏朝初期已经兼并融合了很多地方部落,疆域越来越大,要亲自管理又力有不逮,于是便想了一个办法,首次将各地方联盟部落封为诸侯国,部落首领统称为诸侯,这也是诸侯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早期的诸侯国,大多数是与王室没有密切关系的地方王国,管理起来很不方便,动不动就有诸侯造反。从夏朝开始到春秋时期,天子主要分封王族、功臣与贵族为诸侯国,拱卫王室。自战国时起,在余下来的封建时代,被封为诸侯的大多数是王室,功臣与贵族的比例越来越少,以至于为争夺皇位而同室操戈的现象越来越多,成为祸害社会的一大乱源。每隔一段时间,大禹都会召开一次诸侯大会,恩威并施,主要目的是维护夏朝和诸侯国的统属关系。有一次,大禹突然要求所有的诸侯前来都城阳城。参加郊祀之礼,祭祀上苍,为国祈福。在诸侯大会上,大禹忽然说道:「 ”夏朝的天下受之于舜,将来我也要禅让给贤达之人,决不徇私。”并提议说,现在上天已经给我们推荐了一个人选,就是老成圣智、夙著功德的皋陶。 此言一出,诸侯们顿时窃窃私语起来,因为当时皋陶已经是老病垂危,朝不保暮了。还有人说,有流言说大禹早就打算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试探大家的口风。当下,便有三十几个诸侯气冲冲地告辞而去。会后,大禹发现,不服自己的诸侯国,大多数在东南方。过了一段时间,他决定在都城东南方向的涂山再次召开诸侯大会,先是在会上祭天,向上一位禅让者舜帝检讨自己的过失,态度非常诚恳,同时要求各路诸侯当面给自己提意见,会后还大大封赏了各路诸侯。一番做作之后,很多人便打消了疑虑。 这次涂山大会,大禹身穿法服,手执玄圭,站在高高的祭台,四方诸侯纷纷稽首行礼,大国献玉,小邦献帛,朝贺的礼物堆积如山。《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场诸侯峰会空前隆重,大禹也进一步确立了威信。不幸的是,回去的半路上,他选择的那位继任者皋陶,因年纪老迈去世了。获知消息的诸侯们,都伤心不已。至于大禹内心是什么想法,有没有暗暗高兴,就无从考证了。从他返回阳城后马上又改荐已经一百多岁的伯益就可以看出,他是真的不怎么伤心。 后来的事情,正如大禹期望的那样发展着。没几年,伯益也去世了,那些诸侯们被他收买的收买,笼络的笼络,早已失去了反抗的勇气。于是,夏启顺利接过他老子传下来的王位,成为「 ”家天下”的第一位受益者。 参考资料: 《左传》 《史记》 《竹书纪年》 《帝王世纪》
本文标签:大禹历史皋陶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