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北欧小国的杰作:二战中的40毫米博福斯高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除了临时使用缴获的对方武器外,极少会出现交战双方各国军队都正式装备同样武器的情况。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被同盟国和轴心国都广泛使用并被视为标准防空武器的瑞典 40 毫米(1.57 英寸)博福斯 L/60 高射炮(以下简称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自 20 世纪 30 年代诞生后,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就被大量出口、特许生产、仿制或改进,由此成为二战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高射炮。 博福斯公司成立 1894 年,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为了加强祖国的国防工业,出资 130 万瑞典克朗收购了位于韦姆兰省的博福斯-古尔斯邦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博福斯(Bofors)公司,主要制造钢铁和 ... 。在诺贝尔的苦心经营下,博福斯公司逐步壮大,开始生产多种武器并向国外出口,使得博福斯这个历史可以追溯至 17 世纪中叶的北欧小镇借此扬名于天下。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瑞典保持中立国,使博福斯公司能够方便地向战争双方出售武器,因此一跃成为世界上排名前列的武器制造商。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受限于《凡尔赛协定》不得开发任何新式大威力 ... 伤武器。20 世纪 20 年代,著名的德国克虏伯(Krupp)公司收购了部分博福斯公司股份并转入了一些生产技术,与博福斯公司合作在瑞典设计和研制各种新式火炮。 这对于博福斯公司而言,无疑是难能可贵的机会。瑞典设计师们从德国设计师处获得了全新的设计思路和宝贵的设计经验。但实际上,由于博福斯和克虏伯两家公司的设计理念存在重大区别,瑞典设计师们一直专注于轻型火炮的研制,而德国设计师们则偏向研制重型火炮。30 年代中期,待到国际上对于德国开发武器的限制逐渐放松后,两家公司的合作随即中止。分道扬镳后,德国克虏伯公司研制出了在二战中为德军立下赫赫战功的 FlaK-36 型 88 毫米高射炮,而博福斯公司则开发出了著名的 40 毫米博福斯 L/60 高射炮。 M32 型和 M34 型 1925 年,博福斯公司受瑞典海军的委托开发一种 20 毫米(0.79 英寸)口径的全自动舰载型高炮,但后来军方发现小口径高炮的威力有限,于是便酝酿开发更大口径的高炮。1928 年,瑞典海军要求博福斯公司设计一种威力足以一发即可致敌机于死地的舰载型高炮,口径被设定为 40 毫米。1932 年,第一门 40 毫米样炮完工并被安装在舰上进行了试射,被命名为 M32 型。 在得到海军的认可后,博福斯公司又开始以 M32 型为基础改进适合陆军装备的牵引式 40 毫米野战高炮。两年后,样炮完工,采用水冷式炮管,实际身管倍径比为 56 倍,习惯上称为 60 倍(即 L/60)。这种样炮一经面试就引起了当时世界各国军方的关注,尤其是正在着手组建装甲部队的各国陆军。这种新型陆军牵引式高炮具有两大优点:1)具有较强机动性,能够伴随装甲部队一起行动;2)添补了长久以来轻型高炮和重型高炮之间的火力空白,其威力和射高均优于 20 毫米轻型高炮,射速又高于 76.2 毫米以上的重型高炮,能够有效对付中、低空的空中目标。 从左至右依次为博福斯公司生产的 40 毫米 L60 高炮弹药、L70 高炮弹药、57 毫米高炮弹药 1934 年,众多国外 ... 代表团先后抵达瑞典进行考察,他们都对博福斯公司刚刚研制的陆军牵引式高炮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纷纷提出了采购意向。然而,国外代表团对样炮采用水冷式炮管提出了意见。于是,博福斯公司针对其改进出使用气冷式炮管的牵引式 40 毫米野战高炮,这便是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的基准型号——M34 型。 基准 M34 型简介 M34 型 40 毫米高炮拥有一个轮式炮车底盘,炮架和所有操控部件全部置于其上。开放式的结构给予炮手极大的操作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防护性差的缺点。上部炮架同炮身相连,包括高低机、平衡机、瞄准机构和耳轴;下部炮架呈十字型,主要包括旋转机构,与底盘连为一体。其中,前部和后部支撑架为箱形钢梁,左右两侧支撑架为可收放式,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千斤顶,以确保整个底盘保持平稳和水平。 M34 型高炮的炮车底盘采用双轴式 4 轮布局,从牵引状态转为战斗状态时需要将炮轮收起,但遇到紧急情况时也可在牵引状态下立即投入战斗。底盘通过牵引杆与牵引车辆相连接,车轴前部装有一套阿克曼(Ackerman)式转向系统。在行军状态下,炮口转向后方,被底盘后部的行军固定架锁住。 下部炮架在火炮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座垫,2 名炮手坐于其上操作火炮。其中,右侧副炮手负责操控旋转机构,左侧主炮手负责操控高低机构并踩下脚踏板击发火炮。M34 型高炮的瞄准系统由一套反射式光学瞄准具和博福斯公司研制的用于快速追踪空中目标的简易机械式计算机构成。这套瞄准系统能使炮手对飞行速度达到 563 公里/小时(350 英里/小时)的空中目标进行有效的修正,从而大大增强了射击精确度。但它也增加了操纵难度,炮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高炮的射击要领。此外,下部炮架还在副炮手后方设有一个指挥官座垫。指挥官负责观测目标和射击效果,并命令炮手开火。指挥官通过喊话下达所有命令。 M34 型高炮的火炮部分包括了炮管、炮身和供弹机构。炮管采用气冷式冷却方式,长度为 56 倍径比。炮膛后部是直立楔式炮闩,开关炮闩的动作一般情况下通过火炮后坐自动完成,但必要时也可由人工完成。首发炮弹必须由装填手手工装填。位于炮膛上方的供弹机构拥有 3 排导轨,每排能够容纳一个 4 发炮弹的弹夹。弹夹会被自动移除,每次只有一发炮弹被压入炮膛。射击后,通过后坐力将炮闩打开,抛出空弹壳,另一发炮弹进入炮膛,炮闩再度关闭,以此周而复始实现全自动装填和射击。在射击过程中,主炮手只需踩下击发脚踏板,装填手负责在一旁以站姿或坐姿及时装填炮弹。一个训练有素的炮组能在一分钟内完成炮管的更换工作。 M34 型高炮的理论最高射速可达到 140 发/分钟,但由于受到装弹速度限制,实际最高射速只能达到 80 发/分钟。最初,M34 型高炮只配备高爆曳光弹一个弹种。其弹头安装着发引信,重量为 1 公斤(2.2 磅),连同弹壳和装药整发炮弹重约 2.15 公斤(4.74 磅)。后来,博福斯公司又逐渐为 M34 型高炮研制了高爆弹、训练弹以及穿甲弹等新弹种。 博福斯公司很快在 M34 型的基础上,对炮声部分略微进行了改动,产生了专供出口的 M36 型 40 毫米高炮。 现存于博物馆内的 M36 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 早期的出口和仿制 首批订购 M36 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的是波兰海军、奥地利陆军和比利时陆军,他们的采购数量都非常少。1935 年,波兰和匈牙利获得了 M36 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的特许生产权,开始在其国内制造。至 1936 年,M36 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的采购数量开始增加,新客户包括了英国和荷属东印度,他们分别采购了 203 门和 72 门。 波兰国立兵工厂在获得特许生产权后制造了 500 多门 M36 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其中大部分装备了波兰陆军,有 168 门出口给了英国、罗马尼亚和荷兰。 波兰特许生产的 APW-36 型 40 毫米高炮 匈牙利是获得特许生产权后制造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数量最多的国家。其生产工作主要由匈牙利铁道部工厂(简称 MAVAG)负责进行,在战前生产了至少 767 门。匈牙利陆军十分欣赏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的出色性能,但对于其仅仅依靠轮式车辆牵引的机动能力略感不足,于是委托位于布达佩斯的甘斯兵工厂负责在「 ”38M 托尔蒂 II”轻型坦克底盘的基础上改进自行式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由此产生了 「 ”猎手”(Nimrod)式 40 毫米自行高炮。 在二战中,加入轴心国集团的匈牙利总共为纳粹德国提供了 262 门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以及多达 735 根的备用炮管。而且,匈牙利对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进,并最早将其与火控雷达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射击准确度。在 1943 年提兹河(River Tizer)的一次战斗中,1 个配备了火控雷达的匈牙利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营将苏联空军出动的所有 25 架 Pe-2 型轰炸机全部击落。此外,匈牙利还将少数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改装为航炮,并安装于德国梅塞施密特公司为匈牙利空军生产的 Me 210Ca-1 重型双发战斗轰炸机上。 匈牙利高炮部队和他们装备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 1935 年,比利时陆军从博福斯公司订购了 8 门 M34 型 40 毫米高炮,并开始在比利时国家兵工厂(Fabrique Nationale,简称 FN)仿制。1937 年,FN 将仿制的 34 门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出售给法国,后者又于 1940 年向 FN 增购了 8 门。这批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被用于法国首都巴黎的防空,法国原本打算直接向瑞典博福斯公司购买特许生产权,但随着法国的战败,这项计划也随之落空。 1936 年,同属北欧地区的挪威开始向瑞典博福斯公司订购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并于 1940 年开始获得特许生产权。随后不久,挪威便被纳粹德国占领,其生产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连同生产线全部落入了德军之手。 纳粹德国的 Flak-28(Bofors)型 40 毫米高炮 纳粹德国在二战前对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并没有太大兴趣,大部分德军军官骄傲地认为 Flak-36 型 88 毫米重型高炮和 Flak-38 型 20 毫米轻型高炮构成的防空火力组合已经近乎完美。但德国空军中一些头脑清醒者认识到这种组合具有很大的火力空白,而最适合用来弥补这种空白的就是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1938 年 3 月 12 日,奥地利与德国合并。此前,奥地利已从博福斯公司取得了 M36 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的特许生产权。合并时,奥地利刚刚生产完 24 门,另有 26 门接近完工状态。 合并后,虽然德国空军希望能够将剩余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全部生产出来装备德军防空部队,但德国陆军却执意要利用奥地利所有兵工厂陆军生产需要的地面野战火炮。直到 1939 年 5 月 1 日,在德国空军元帅赫尔曼?格林的亲自过问下,奥地利部分兵工厂才重新开始为德国空军生产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德军将其改名为 Flak-28(Bofors)型 40 毫米高炮。与 M34 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相比,Flak-28(Bofors)型唯一的改动在于安装了德国哥慈(Goerz)公司制造的瞄准具。 德国 Flak-28(Bofors)型 40 毫米高炮 到 1940 年 7 月,随着大部分西欧国家为纳粹德军所侵占,这些国家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特许生产厂家也全部落入德军之手。不过,其中仅有挪威康斯堡(Kong ... erg)兵工厂始终在为德军专门生产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其余厂家均被德军要求生产其他火炮。在 1942 年 10 月 1 日的《德国空军装备报告》中,记载了德军防空部队装备有 340 门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到 1944 年 6 月时,康斯堡兵工厂又为德国空军新造了 94 门并维修了 234 门。 德国海军也大量使用了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到 1941 年 7 月 1 日为止,德国海军装备了 247 门 Flak-28(Bofors)型 40 毫米高炮,它们被广泛地安装在海岸防空炮台和各种辅助舰只上。1942 年 12 月 1 日,德国海军增购了 800 门 Flak-28(Bofors)型 40 毫米高炮,但当时挪威和匈牙利的生产厂家难以达到如此之高的产量,到 1944 年 7 月为止,只完工了 578 门。这批高炮成为了德军舰艇的标准防空武器。大约 60 艘后期型德军高速鱼雷艇(简称 S 挺)将其作为主炮,许多德军大型战舰比如「 ”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也纷纷用 Flak-28(Bofors)型 40 毫米高炮替换了原先的 37 毫米高炮。 德军「 ”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上安装的 Flak-28(Bofors)型 40 毫米高炮 苏联的 M1939 型 37 毫米高炮 尽管苏联没有购买或经特许制造过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但苏军在二战期间广泛使用的 M1939 型 37 毫米(1.46 英寸)高炮却同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具有非常亲近的血缘关系。博福斯公司 M34 型 40 毫米高射炮一经诞生,苏联就以其为模板缩小口径试制了一小批 25 毫米(0.98 英寸)高炮,它们曾出现在卫国战争初期的少数战斗之中。1939 年,在取得 25 毫米高炮的试制经验后,苏联又将其口径放大到 37 毫米,并于当年投产,定型为 M1939 型 37 毫米高炮。 1939 型 37 毫米高炮 相比博福斯 M34 型,苏联的 M1939 型的炮身结构几乎与之完全相同,只是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要粗糙得多,并改用了简易式炮车底盘和瞄准具。另外,部分 M1939 型高炮还安装有防盾。尽管其口径缩小导致弹药威力下降,但与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射速。实战表明做工粗糙的 M1939 型高炮极其适于当时苏联的国情,其「 ”偷工减料”使得制造成本大大降低,非常有利于在战时批量快速生产。 英联邦陆军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英国陆军开始寻求一种能够有效对付低空高速飞行目标的防空武器。最初的选择对象是一种由英国维克斯公司为皇家海军开发的舰载型 2 磅高射炮。然而,其体积和重量过大、机动性极差,根本不适于当时已经高度机械化的英国陆军使用。英国陆军随即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瑞典博福斯 M34 型 40 毫米高炮上,他们对其机动性强、射速快和精度高的优点大为赞赏。1937 年 4 月,英国陆军正式向瑞典博福斯公司订购了 100 门 M34 型 40 毫米高炮。 为了满足整个英联邦陆军的需求,英国陆军又于 1938 年分别向瑞典博福斯公司、匈牙利铁道部工厂和波兰国立兵工厂订购其原产或特许生产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总计 300 门。这些高炮不仅在英联邦陆军中大受欢迎,而且还受到了皇家海军的青睐,他们千方百计地从陆军手里搞来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用于换装原先的维克斯 2 磅舰载型高炮。 1939 年初,来自陆军和海军的巨大需求量使得英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纷纷向瑞典博福斯公司购买了特许生产权。负责生产的主要有 3 家制造商,分别是:位于英国考文垂附近的诺非尔德(Nuffield)公司、位于加拿大汉密尔顿附近的多明尼娅桥(Dominion Bridge)公司以及位于墨尔本附近的澳大利亚兵工厂。同年 6 月,诺非尔德公司完工了第一门由英联邦国家制造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为了缩短生产工时,英国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采用了简化的 Mk II 型炮架。与瑞典 M34 型高炮相比,Mk II 型炮架的主要区别在于大量使用了管状支架、去除了平衡机构和快速追踪目标的机械式计算机。此外,Mk II 型炮架还安装了防盾。 1941 年 4 月 11 日,加拿大多明尼娅桥公司生产车间的工人正在加工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的零 英联邦制造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均采用电力驱动,因而一般都携带有配套的发电装置。与瑞典博福斯 M34 型相比,英联邦制造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去除了原来的机械式计算机,取而代之以一套英国「 ”凯瑞森”(Kerrison)电子-机械混合型火控系统。射手在发射前只需设定射程、目标速度和射角,该系统便能自动完成对空中目标的瞄准和跟踪,并不断作出修正。从 1943 年起,英联邦陆军装备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还安装了英国「 ”斯多奇”(stookey)型自动修正瞄准具。 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载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 英国皇家海军也在二战中广泛使用了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并先后改进出 5 种气冷式型号和 2 种水冷式型号。其中,水冷式型号主要由位于诺丁汉(Nottingham)的皇家兵工厂负责制造。皇家海军的舰载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实际上就是英联邦陆军型的简化版,去掉了轮式炮车底盘,直接安装于舰艇之上。通常小型舰艇上依靠人力转向和调整火炮仰俯,大型战舰上则采用电力驱动。 澳大利亚海军的「 ”悉尼”号巡洋舰上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正在射击中 在皇家海军装备的各种型号博福斯高炮中,Mk IV 型双联装 40 毫米高炮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高炮。它最初由西门子公司下属的荷兰「 ”海斯梅尔”(Hazemeyer)子公司在二战前完成设计,以瑞典博福斯 M32 型舰载高炮为基础,增加了包括雷达在内的全套火控系统,在当时属于超前设计。1940 年,在荷兰即将为德军占领前,唯一一门「 ”海斯梅尔”公司试制的样炮被安装在一艘荷兰海军扫雷艇上,连同设计图纸一起驶到了英国。英国将其投入生产并命名为 Mk IV 型双联装 40 毫米高炮。以其为基础,英国又改进出结构较为简单的 Mk V 型双联装 40 毫米高炮。后者既可以使用自身的火控装置,又可以由 RP50 型遥控火控装置操控。 英国在「 ”海斯梅尔”高炮基础上仿制的 Mk IV 型 40 毫米高炮 由于舰载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供不应求,皇家海军曾将一批陆军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安装在运输商船上作为防空武器。另外,在舰载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正式定型前,「 ”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也安装过陆军型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 此外,皇家海军还装备过一些特殊改进型号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其中结构最为复杂的是一种稳定测距型(简称「 ”STAAG型 ”)高炮。这种高炮包括了 262 型雷达、自动目标截获装置、预警装置、雷达追踪装置、稳定装置、测距仪以及备用发电机。再加上其安装有重新设计的防盾和液压驱动系统,使得整门炮的生产成本、重量和结构复杂程度都大幅度攀升。STAAG 型由于外形古怪而被皇家海军水手们戏称为「 ”多角怪兽”。 结构极为复杂的「 ”STAAG 型”40 毫米高炮 相比之下,Mk VII 型双联装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则小巧得多,非常适合于安装在快速巡逻挺和扫雷艇之类的小型舰艇上。尤其是加拿大制造 Mk VII 型,借用了双联装 20 毫米厄利空舰载高炮的炮座,体积极为狭小,因而只能容纳炮手、装填手和指挥官 3 人,配有液压操控系统,该型号仅装备了皇家加拿大海军舰只。 英军空降部队装备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 英国为 Mk II 型炮架减轻重量并改进为专门装备空降部队的 Mk IV 型。Mk IV 型炮架拥有 4 个支撑架,能被快速取下连同炮身一起装进英国「 ”哈米尔卡”(Hamilcar)式重型滑翔机,随同滑翔机机降部队一起空降。英军空降部队装备的重量最轻的博福斯高炮炮架是一种由加拿大制造的绰号为「 ”矮脚鸡”(Bantam)的双轮炮架。它仅有 3 个支撑架,能够被 1 辆美国「 ”威利”(Willy)吉普车拖运或由 1 架道格拉斯 C-47 型运输机空运。 英联邦国家的 40 毫米博福斯自行高炮 英联邦主要生产过两种 40 毫米博福斯自行高炮。最初一种型号是由诺非尔德公司为英国国土防卫部队设计的 Mk I 型 「 ”莫里斯”(Morris)式 40 毫米自行高炮,它以「 ”莫里斯”式火炮牵引拖拉机为底盘。该自行高炮在一次射击示范中引起了英军将领们的注意,其投入战斗的反应时间远远短于一般的牵引型号。诺非尔德公司改进的这种自行高炮被定型为 Mk I 型 40 毫米「 ”莫里斯” 式自行高炮。其车组乘员由 1 名驾驶员、1 名车长和 2 名炮手组成,可以携带 120 发弹药。炮架基本上和英联邦制造的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一样,只是略微更换了些部件。另外,除遇紧急情况外,为了达到精确射击效果,「 ”莫里斯” 式自行高炮在射击前仍然需要放下 4 个圆锥形支撑架。 「 ”莫里斯” 式自行高炮在诺曼第登陆前装备了英联邦军队并在西线战场上一展身手。但其弱点也暴露无遗,由于直接采用了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原来的炮架,它毫无任何装甲防护。于是,在 1944 年初,1 辆英军受损的「 ”十字军”(Crusader)Mk III 型坦克的底盘被加装了敞开式炮塔和 1 门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成为了「 ”十字军”I 型自行高炮(英军习惯称为「 ”防空坦克”)。 「 ”十字军”I 型防空坦克装有一个顶部敞开的炮塔并配备了一套自动装弹机,废弃的弹壳从前方直接抛出炮塔。车组乘员由 1 名驾驶员、1 名车长和 2 名炮手组成。与匈牙利「 ”猎手” 式 40 毫米自行高炮相比,「 ”十字军”I 型采用电力驱动炮塔旋转和炮管仰俯,因而极为灵活。然而,「 ”十字军”I 型的装甲防护仍未能满足英军的要求,因而未被投入量产。但在其基础上,英国改进出安装有全封闭炮塔和体积较小的双联 20 毫米瑞士厄利空(Oerlikon)高炮的「 ”十字军” II 型和 III 型防空坦克。它们在二战中后期装备了英军和自由波兰的机械化部队,成为其最有效的防空武器。 匈牙利「 ”猎手”式 40 毫米自行高炮 「 ”猎手” 式 40 毫米自行高炮改自于「 ”38M 托尔蒂 II”轻型坦克,后者实际上就是匈牙利获得特许生产的瑞典兰德斯沃克(Landsverk)L-62 轻型坦克。在其底盘上安装了一个由倾斜装甲板构成的敞开式炮塔,其内部容纳了 40 毫米博福斯高炮的炮架和炮身,以及 1 名指挥官、2 名炮手和 1 名装填手。炮管通过一道垂直的细槽伸出炮塔,拥有极大的射击仰角。其最大缺点在于完全依靠人力旋转炮塔和调整炮管的仰俯,使火炮灵活性受到很大限制。1941 年 10 月,首辆「 ”猎手”式自行高炮的样车完工并接受了测试,其最初设计意图是成为既可防空又能反坦克的多用途自行火炮。但 1942 年正式服役后,在实战中表明其反坦克效果甚微,于是最终被当作了专门的自行高炮。值得一提的是,40 毫米「 ”猎手”式自行高炮是第一种拥有装甲防护的 40 毫米博福斯自行高炮。 我国的 55 式 37 毫米高炮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曾从苏联购买了大量 M1939 型高炮。其轻便、灵活的特性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高炮部队发挥到极致。志愿军将其直接装载到运输战略物资的列车上,有效地抵御了美军战斗轰炸机的空袭。曾经有一个志愿军高炮班用一门 M1939 型高炮先后击落了 10 架敌机,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击落过 10 架敌机的苏制 M1939 式 37 毫米高射炮 1955 年,我国在 M1939 型的基础上仿制出 55 式 37 毫米高炮,它是解放后新中国装备的第一种国产高射炮,被我军一直列装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来逐步为 62 式和 88 式 37 毫米双联高炮所替代。

北欧小国的杰作:二战中的40毫米博福斯高炮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猪八戒和宇文成都的兵器,竟是抗倭神器,还 ... 日本枪术发展?

    《说唐全传》当中,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所用的凤翅鎏金镋,可以说是古典小说戏曲中最负盛名的兵刃之一了。▲制造较为简陋的镋耙可以确定的是,抗倭战争确实对猪八戒的形象造成一些影响。在湘西南地区的舞龙会中,猪八戒形象使用镋耙而非九齿钉耙作为兵刃,可见抗倭战争留下的痕迹。

  4.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5. 最无畏的勇士才最浪漫——中途岛之战中的SBD「 ”无畏”俯冲轰炸机

    深度摘要:本年度最佳战争片《决战中途岛》正在火热上映,片中美军俯冲轰炸机冒着日军战舰密集防空炮火进程俯冲轰炸的场面令人震撼。

  6. 南京大屠 ... 时,200个老百姓,在逃难途中,遭日本兵全部枪 ...

    1937年12月,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悲痛”的日子。在这一个月内,我们的祖...亲,遭遇了奇耻大辱。作为她的象征,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城,被海外东瀛日本,强行攻占了。1840年中国清朝...,为了挽救因...泛滥,而带来的国民综合素质下降,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官员,执行了「”虎门销烟”,向毒害中国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宣战”。然而中国...对自己百姓的自救行为,招来了外族既得利益集

  7. 日文中佛印代表哪个国家?原来日本人在地图中这样称呼越南

    1942年日本制二战形势地图如果你经常研究古旧地图,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知识,比如之前地图书给大家分享了一张日本1942年出版的二战态势地图,评论区就有网友问,为什么地图中会把越南标注为「”佛印”呢?图中的佛印要是你也有此疑问,或许你会先百度一下。百度百科上的佛印是这么解释的:佛印(1032年~1098年)宋代僧。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钦仰其道风,赠号"佛印禅师"。据说这位佛印禅师还是

  8. 心多向往自由,人就有多勇敢——斯巴达克起义给我们的启示

    克罗丢的部队围住了维苏威火山唯一的下山通道,打算困死起义军。这是斯巴达克扯起义旗以来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挑战。斯巴达克决定率领起义军去西西里岛,点燃那里的革命烈火,解放更多的奴隶。于是斯巴达克的渡海计划泡汤了,他必须重新调整义军的行进方向。但没多久,他们就被克拉苏盯上了。好在这次偷袭被及时发现,而斯巴达克也离他们不远,迅速驰援缓解了危机。

  9. 伤亡小只因技术好?为何美国天天在打仗伤亡率却一直非常低?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最擅长的操作就是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以此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尽管美国参与的战争频率始终居高不下,但美国的伤亡率却始终微乎其微。难道是美国大兵们在战场上临阵脱逃才降低的伤亡吗?在静夜史看来,美国之所以战争伤亡率低,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技术先进技术上的碾压优势,是美国在历次战争中伤亡较小的根本原因。

  10. 渡江战役,老人捐寿材造船,新婚夫妇送花被子,给炮艇做掩体

    1949年1月,我军百万雄师集结长江沿线,准备一举突破长江,向蒋军发起最后的突击。粟裕判断,整个渡江战役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江阴突破长江,切断南京和上海的联系,才能彻底歼灭汤恩伯集团,为以后打上海和杭州减少城市的损失。要想在江阴突破,江阴对面的泰州市靖江县就是大军的集结地。革命的种子在靖江生根发芽,这里是我军充分信任的老区。

随机推荐

  1. 九死未悔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iǔsǐwèihuǐ【解释】纵然死上九回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认经历多少危险,也决不动摇退缩。【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例子】【相关】百度“九死未悔”

  2. 梦见神像闪光梦到神像闪光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神像闪光好不好

    病人梦见神像闪光,表示即将痊愈。已婚女子梦见对神像跪拜,是孩子有病的预兆。梦见魔王梦到魔王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魔王好不好梦见神像被毁坏,则意味着大难临头。周公股市梦见神像闪光,股市暗示若是神殿在高处,则股价高升,如在低处,就会趺价,要好好记其位置,依其高低来判断之。原版周公解梦梦装塑神像、绘画神像。

  3. 梦见吃男人的精液

    周公解梦梦见吃男人的精液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吃男人的精液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周公解梦:梦见爷爷的坟墓被挖了

    周公解梦:梦见爷爷的坟墓被挖了综合概述吉凶指数:83%幸运数字:1幸运色:蓝色桃花位:正南方财位方向:西南方开运食物:黑豆宜忌建议:宜读书,宜赠送礼物,宜听戏。具体分析在周公解梦里,梦见亲人的坟墓,一般是吉兆,预示你的家庭关系十分和睦,家人的身体健康,最近不会有什么大病小灾。

  5. 梦见眼睛发出光芒梦到眼睛发出光芒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眼睛发出光芒好不好

    做梦梦见眼睛发出光芒好不好?梦见眼睛发出光芒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眼睛发出光芒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的眼睛发出光芒,你将扬名于世,将获得人们的尊敬和注目,而且健康情形也会更好。梦见女人的眼睛闪闪发光,表示一切会付之东流。

  6. 带有瑰字的成语

    包含有“瑰”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奇文瑰句——瑰:珍奇。瑰意琦行——瑰:美石,比喻珍贵;琦:美玉,比喻珍奇,美好。磊瑰不羁——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瑰意奇行——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

  7. 33岁皇后嫁给7岁小孩,生了8个孩子,为成吉思汗江山续命260年

    中国历史上,但凡出现治世乱世之交替,往往少不了「”大逆不道”。西汉初年,刘邦践祚,国祚未稳之时,吕氏专横跋扈,威胁刘氏基业。东汉末年,董卓专权,欺君罔上,废立皇帝。西晋初年的八王之乱导致亲生骨肉相残。唐朝初建,...兄弟相...,父王被废。「”治世尚仁义,乱世尚权谋”,乱世的特殊性,使这些在治世中匪夷所思的行为不足为奇。然而历史上有一件发生在乱世的「”大逆不道”,不但值得原谅和同情,甚至被后世称颂

  8. 他是盗墓贼,因弄丢一件宝物金盆洗手,之后帮国家找到两件国宝

    话说,在湖南一带,有一个叫「”土夫子”的职业。本意是指一种挖取黄泥来卖的体力劳动者,后来因为某些土夫子在挖泥过程中,偶尔发现了一些文物,就继续深挖,逐渐转变成了盗墓贼,于是「”土夫子”逐渐也成了盗墓贼的代名词。而湖南古墓群较多,盗墓行为在清末民国时期非常猖獗。考古学家商承祚在《长沙发掘小记》中写,「”长沙盗墓甚炽,经土夫子盗掘,破坏无法统计”。如今长沙郊外依然随处可见当年留下的盗洞在长沙当时的土夫

  9. 意气自若的意思及近义词 | 成语大全

    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亦作“意气自如”。

  10. 【今日人物】4月24日,谭震林、詹天佑,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生]117年前,1902年4月24日:data-filtered="filtered"中国...的优秀党员谭震林出生于湖南省攸县城关镇。[卒]100年前,1919年4月24日:data-filtered="filtered"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去世逝世于汉口。[生]163年前,1856年4月24日:data-filtered="filtered"贝当出生在法国加来海峡省的农民家庭。因领导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保卫战而出名,成为当时的英雄。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中打败奥军和法军的实际组织指挥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