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雍正王朝》中李绂是个清官,为何买考题的时候70两,说出就出

文/炒米视角 在《雍正王朝》里,李绂是清流,也是一个清官,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是穷官。但在伯伦楼花70两买考题,眉头都没皱一下,是因为考题事关考试公平,再多钱李绂也会去买。 的确在正史上,李绂少时孤贫,但是自幼比较聪颖,10岁就能作诗,12岁就能和家乡的那些文化人结诗社了。对于李绂幼时的家贫,有个很能说明问题的故事,那就是李绂曾经在大冬天仅靠300文铜钱,从家乡江西临川到湖北汉阳,走了3000多里投靠家兄,一路上差点没饿死冻死。但是这也培养了李绂坚强的意志。 因而李绂在康熙44年(1705年)曾经是江西乡试第一(全省第一),康熙48年(1709年)的进士,随即选庶吉士。按照文官正常的仕途进程,这也是入阁(或军机)的正轨。 李绂后来的一切都是科举赐予他的。因此科举的公平性,对于他而言,几乎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所以他才敢不惜一切代价,要捅开「 ”雍正元年恩科舞弊案”的黑幕。 再来说钱,在《雍正王朝》里,他曾经在胤祉府里,参与《古今图书集成》等书的编撰工作,这也就李绂「 ”有钱”开了后门。 正史上李绂因为参与编撰《古今图书集成》,曾经受到过康熙的褒奖。但李绂不是在胤祉的府里,而是在翰林院,当时他的职务应该是编修,本来就是做这份工作的。但是剧情需要,硬是把李绂描绘成了三爷胤祉的门人。 如果李绂单单只是翰林院的一个编修,那么他是没有多少俸禄的。至少一口气要他出70 两银子,他不会那么痛快。毕竟年俸才百十两银子,加上各种书墨银子,一年下来也就勉强生活而已。但是把编书的地点挪到了胤祉的府里,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知道胤祉为了修书,还跟国库借了30万两银子,最后还是康熙给垫还的。 名堂也就在这里,三爷胤祉为了编书,借了那么大一笔外债,的确我们相信这里有很大一部分的确用于史料的搜集,笔墨的采买等等,但是编书不是一个人的活,聘用相关研究人员才是主要开销。李绂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待遇不会太低。但是无论李绂拿多少银子,这影响不到李绂的清名,因为李绂修书拿工资,靠知识赚钱,既未贪墨,也未受贿。 因此李绂实际上就被胤祉给「 ”收买”了,胤祉因此就成了李绂的政治背景。 《雍正王朝》里,追比户部欠款案的时候,老四胤禛跑到胤祉府里要钱,第一个跳出来的不是胤祉,而是李绂。 胤禛只是说了一句「 ”借国债著韵书,恐对国计民生裨益不大。”这是一句对胤祉说的话,但是李绂立马怼道:「 ”照四爷这么说,仓颉造字也是多此一举了?”怼得胤禛一点脾气都没有。 但是这只是李绂中产生活的养成计划,等到李绂放任出去为官的时候。由于编书受到了康熙的表彰,而且仕途光明,未来也是入阁(或军机)人选,逐渐声明日起,成为了文坛的领袖级人物,以及士绅阶层在官场和在民间给李绂营造出来的这种氛围,使得愿意投资李绂的人会更多。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李绂是清流,但是清流从来都缺乏「 ”清廉”的取财途经。 在后来李绂和田文镜顶上之后,李绂进京去见胤祉,第一件事情就是送了一方「 ”鸡血石”给胤祉,胤祉喜欢得不得了,对于文人墨客而言,这些石头可是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但是,当胤祉问到这块「 ”鸡血石”来源的时候。 李绂讲到,「 ”是从武昌的一个缙绅那拿来的。” 胤祉脸色大变,扔还回去,要他立刻还给人家。 然而,后面李绂的解释虽然化解了胤祉的疑惑,但实际上暴露了更多的信息。 首先,李绂原本打算拿500两银子去买的,结果人家高低不卖。重点是500两银子,李绂眼皮都没眨一下,目的就是为了博胤祉的欢心,因为胤祉是他最大的政治靠山。对于一个外放的官员,拿500两银子出来买个喜欢的东西,不算过分,因为此刻他的正常收入里多了火耗,所以500两应该还是出得起的; 其次,李绂知道人家喜欢宋版书,于是拿了两本宋版书去换,人家依旧不换。宋版书那是喜欢物,即便放在清朝,那也是古董,对于文人而言,这些都是命根子。市价肯定要高于500两银子。所以此刻对于李绂而言,他家里的钱绝对不止正常俸禄加火耗收入; 再次,过了一年,人家主动找他来替自己死去的父亲写墓志铭,开价2000两。这就是李绂的另外一个收入渠道,那就是帮人代笔写墓志铭之类的文章,但是很显然,李绂的身价要比街头的代笔先生要高出上万倍。帮个普通缙绅写个墓志铭,人家报价就2000两,如果加上讨价还价,只会更高。问题来了,真的是因为李绂的文章写得好,才值这么多钱吗? 最后,李绂一篇墓志铭换了人家一方「 ”鸡血石”,胤祉大喊对方不亏。很显然这「 ”鸡血石”是肯定超过2000两的。而鸡血石对于这些清流们,不过就是手中的一个把件而已。「 ”清流”之所以能清高俯视众生,其实都是用大把的银子浇灌出来的。而真正能够花大把钱浇灌出他们孤傲性格的,实际上也就是这些缙绅阶层。 所以为什么李绂后来至死反对田文镜「 ”侮辱斯文”?因为田文镜推行的「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切切实实地动了他背后那个阶层的奶酪。 虽然李绂少贫,而且为人不贪,正史上数得着的大清官,但是回望清朝的清流们,哪个是穷得揭不开锅的?真的穷得揭不开锅,他怎么又能成为清流呢?清廉只是品行,而清流却是一个阶层。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雍正王朝》中李绂是个清官,为何买考题的时候70两,说出就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6.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7.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8.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9.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10.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随机推荐

  1. 中秋节祝福语_给老师的中秋节祝福语录_中秋节祝福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给老师的中秋节祝福语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给老师的中秋节祝福语录(一)1.我正着手筹备公司生产月饼。给老师的中秋节祝福语录(二)1.月是中秋分外明、我把问候遥相寄;皓月当空洒清辉、中秋良宵念挚心;祝愿佳节多好运、月圆人圆事事圆!给老师的中秋节祝福语录(三)1.中秋节、教师节、双喜临门;欢乐、幸福、别无它感!

  2. 带有奋字的成语

    包含有“奋”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艰苦奋斗——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奋发图强——图:谋求。精神振奋,行动迅猛。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韬光俟奋——指掩藏才智,待时奋起。螳螂奋臂——犹螳臂当车。同“奋笔疾书”。自告奋勇——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使人们振作奋发。勃然奋励——勃然:奋发的样子;奋:奋发;励:激励。

  3. 麓川之役简介

    麓川之役,为发生在明朝正统年间的四次明朝朝廷征伐云南麓川宣慰司思任发、思机发父子叛乱的战争。四次征讨分别发生於1439年(正统四年)、1441年(正统六年)、1442年(正统七年)、1448年(正统十三年),明朝经过连年征战,仍未彻底平息叛乱,最终以盟约形式结束;期间连...

  4. 历史上的和珅,他是一个美男子,又被电视剧给骗了

    "稍微有些历史常识的人一定明白,这说的是和珅和大人。的确,当和珅最大的靠山乾隆皇帝弘历一死,嘉庆辅一称帝就下令抄家和珅。>那我们就来看看正史对和珅的评价,满族第一美男子,满蒙汉藏等语言,样样精通,文武双全,学富五车。>>由此可见,历史上的和珅并不全是影视剧中塑造的形象。"也许是影视剧的艺术加工,也许历史上的和珅也真的如此说过,但用这句话形容才华横溢却无治国才能的和珅是再恰当不过了。

  5. 梦见车祸流血

    周公解梦梦见车祸流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车祸流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镜子为什么要越少越好

    镜子为什么要越少越好在家居风水里,镜子是非常重要的物品,能加速与改变气能流的方向,用来引导气能与光线,达到”化煞"的功能,从而逢凶化吉、转危为安。虽然镜子确有功效,但不要以为住宅里放的镜子能增强住宅的空间感,而越多越好。镜子运用不好则形同刀剑。所以住宅中不适宜过多地摆设镜子。镜子若是长形的,应以见到整个身体为佳。过去认为镜子对床会招鬼。

  7. 有关于异地恋的句子 优美的爱情短语-感人的情话

    在别人看来,异地恋那么的不现实,我觉得,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不会因为距离放弃彼此!支持异地恋的朋友们!

  8. 端午祝福语_端午节搞笑祝福语2018_端午祝福

    端午节搞笑祝福语2018(一)1.一条短信息,祝福一串串:端午节到了,祝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健健康康,轻轻松松;团团圆圆,恩恩爱爱;和和美美,红红火火!端午节搞笑祝福语2018(二)1.偶尔的繁忙,不代表遗忘。端午节的到来,愿你心情舒畅,端午节的问候,和粽子一起送上;所有的关心,凝聚成这条短信,祝端午节快乐!端午节搞笑祝福语2018(三)1.五色新丝缠角粽;棕叶包著朋友情,友善关爱粽是情;门边插上艾叶香,平安健康永一生。

  9. 梦见挠头梦到挠头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挠头好不好

    做梦梦见挠头好不好?梦见挠头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挠头的详细解说吧。在梦中,挠破头象征著烦恼和伤心。梦见信任梦到信任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信任好不好梦见自己被异性挠破头,预示梦者的爱情将会得不到进展,而且会因为双方的观念问题而让双方十分痛苦。女人梦见自己被人抓头发拖去,表示意味着死亡或由于不幸而离开自己的丈夫。

  10. 王翦为何在巅峰时期辞官退隐?他不退会被 ... 吗?

    >恐怕很多人都没想到,王翦竟然在自己的巅峰期主动选择辞官归隐,当时秦始皇一统六国已是势在必得,等秦始皇称帝后王翦必是第一功臣,为什么王翦此时却要坚持隐退呢?恐怕王翦也是参透了官场的规律,等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恐怕自己是生是死还说不定。当听到王翦请辞的消息后,秦王当时一口回绝,还对他说了一句,你不能离开,我不...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