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封绝笔信,千古家国情,妻子身怀六甲,他选择以身报国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上述这段话,出自林觉民的《与妻书》。《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这封家书可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情书,信中表达了林觉民慷慨赴死的决心、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心,饱含了对妻儿家庭不舍的爱心,这是一封充满矛盾又无可奈何的情书,忠孝难以两全,立志报国救民,就必然要舍弃与父母妻儿的天伦之乐。 图|林觉民 林觉民,1887年出生在福州的大户人家,自幼聪明伶俐,他本可安稳享受着自己富家子弟的生活,国家命运、社会贫乱本可与他无关。 但是少年时代的林觉民便深感国家大义,对当时的清朝 ... 充满了失望,少年时他参加科举考试,深感清廷 ... ,无意获取功名,遂在考卷上题了「 ”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然后离开考场。 林觉民的此举也意在表明,不为朝廷效力,他要走向的则是另一条路。 图|林觉民绝笔《与妻书》 1902年,林觉民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在这里林觉民接触了革命思想,三年后,也就是1905年,林觉民奉父亲林孝颖之命,娶陈意映为妻。这年,他18岁,她17岁。 虽然是包办婚姻,但是与其他人不同,婚后林觉民与陈意映恩爱有加、情意绵绵。正如《与妻书》所述: 初婚三四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婚后的林觉民没有一心醉在自己的温柔乡里,他在家中办女学,动员妻子陈意映、堂妹林孟瑜等亲友10余人入学。他亲授国文课程,抨击封建礼教,并介绍欧美先进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男女平等情况。 婚后仅仅两年后,1907年,林觉民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陈意映,东渡日本自费留学,专攻日语。不久,他加入了同盟会,成为第14分会(福建分会)的骨干成员。 林觉民立志报国,从来没有想过要回头或是停歇,他深感国家民族已经到了危亡之际,而清 ... 已经无望,唯有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国家才有未来。 林觉民毅然参加了广州起义,并做好了就义的准备。 1911年4月24日,在广州起义前夕,林觉民含泪写下了给父亲的《禀父书》及给妻子的《与妻书》,当时陈意映已经身怀六甲,有孕在身。 图|林觉民及其家人 我们无法想象这时的林觉民的心情如何,他此时背负了太多的压力,国家、民族、家庭、父母、妻子、还有那尚未谋面的儿子,每一个都是那么难以割舍。与妻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10,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 四五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曾经对你说:「 ”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死。”你刚听这话就很生气,后来经过我委婉地解释,你虽然不说我的话是对的,但也无话可答。我的意思是说凭你的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我先死,把痛苦留给你,我内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让我来承担悲痛吧。唉!谁知道我终究比你先死呢? 从中可见夫妻二人感情之深,有时死亡看似可怕,可是对一对挚爱来说,活着的那一个才是最痛苦的。 图|黄花岗烈士之墓 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爆发,因为秘密泄露,清 ... 已有准备,起义失败,林觉民等人被俘。 在狱中林觉民大义凛然,丝毫不畏惧。 根据相关记载,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林觉民「 ”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他告诉两人,「 ”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 那一年,他不过二十四岁,最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可以说他的大好人生才刚刚开始,毫不畏惧,为国家民族从容就义。 他与其他牺牲的英雄合葬于广州郊区的红花岗,后改称为「 ”黄花岗”,林觉民等72名殉难烈士史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而陈意映,在看到林觉民的绝笔信后,伤心欲绝,几次欲追随林觉民而去,为了腹中孩儿陈意映坚强地选择活下去。不到一个月后,生下了两人的孩子—林仲新。 正如林觉民所言,「 ”瘦弱身体,一定经受不住失去我的悲痛「 ”。两年后,陈意映因思念林觉民,悲伤过度,于1913年病逝。 每次读《与妻书》,我的眼中都是充满了泪水,此生唯有一憾,不负苍生却负卿。 ​不仅仅是林觉民,那个年代立志报国的年轻人付出了太多,也舍弃了太多,谁不想陪在妻儿身边,谁不想承欢在父母膝下?他们为了国,舍弃了家,在最好的年华,选择以身殉国。林觉民等人给死亡赋予了意义,他们的死,重于泰山。 参考资料:林觉民《与妻书》 ​

一封绝笔信,千古家国情,妻子身怀六甲,他选择以身报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若不是因为一个刺客捣乱,黄花岗起义成功后,大清朝就可能亡国了

    1905年8月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民主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这里,我们要说的就是四月份的广州起义,这次起义由于准备不充分,虽然没有成功,但却在全国范围内燃起了反抗清廷统治的硝烟。不久之前的黄花岗起义就是众人的警钟,因为,黄花岗起义算是准备最为充分的一次起义。首先,黄花岗起义的经费是比较充足的。其次,黄花岗起义的武器装备十分精良。最后,黄花岗起义计划比以往都精密。那么,为什么黄花岗起义会以失败而告终呢?

  2. 一封绝笔信,千古家国情,妻子身怀六甲,他选择以身报国

    《与妻书》是清朝末年革命烈士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这封家书可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情书,信中表达了林觉民慷慨赴死的决心、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心,饱含了对妻儿家庭不舍的爱心,这是一封充满矛盾又无可奈何的情书,忠孝难以两全,立志报国救民,就必然要舍弃与父母妻儿的天伦之乐。

  3. 王明信口开河编造的万字谎言,逼得叶挺从此脱党流亡了十年

    1896年,一代名将叶挺生于广东省惠阳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I919年参加援闽粤军,同年加入...。1921年,叶挺任孙中山警卫团第二营营长。1924年,叶挺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12月加入中国...,由信仰三民主义转而信仰共产主义。叶挺是个在...方面造诣很深的将军,我党早期的三大起义中,都有他的身影——他是两大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南昌起义中,叶挺是前敌总指挥。

  4. 他是我党历史上唯一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 ... ... ,高个帅气博学

    中国...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都是江苏常州人,故被称为"常州三杰"。瞿秋白曾担任过我党的最高领导人,而张太雷是瞿秋白的入党介绍人,可见其革命资历之深。在运动中,张太雷与景仰已久的李大钊建立了联系。张太雷1920年10月,张太雷和邓中夏等一起加入李大钊发起成立的北京的中国...早期组织,成为中国...最早的党员之一。

  5. 幸还是不幸?民国最伟大的弃妇,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的悲情人生

    「”孙先生为革命奔走海外,到处流浪,身心为之交瘁,既然现有人愿意照料他的生活,我愿意成全其美,与先生离婚。”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相爱,同年9月1日,孙中山原配卢慕贞应邀从澳门抵东京商谈离婚事宜。开始同盟会的元老们并不支持离婚,但卢慕贞抵达东京后,自己当着大家的面,掷地有声地说了这话。那一刻,屋里一片寂静。要知道,这一年她已经多年媳妇熬成婆,她18岁嫁给孙文,到这一刻贵为...,呕心沥血

  6. 历史上的今天4月27号 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在105年前的今天,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23日,黄兴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26日晚,黄兴召...议仓促间决定起事。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7. 历史上的今天4月27日 黄花岗起义失败

    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23日,黄兴潜入广州,成立起义指挥部。26日晚,黄兴召...议仓促间决定起事。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8. 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1911年4月27日由同盟会领导的旨在推翻清王朝的黄花岗起义,即第三次广州起义。

  9. 叶挺

    遗著有《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现代战争的性质特点与指挥》等,他记录军旅生涯的部分照片,被收入《叶挺将军摄影集》。在北伐战争中,他多谋善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叶挺独立团”,为4军赢得“铁军”称号起了重要作用。叶挺在新四军任职期间,针对...限制新四军发展的方针,在编制、经费、防区以及两军关系等方面,与蒋介石及...有关当局进行了许多交涉和斗争。

  10. 湘西会战中何应钦和王耀武为什么说不动邱维达?

    时任旅长是王耀武。直到抗战后期王耀武高升第四方面军总司令,把方面军参谋长的位置仍然留给了邱维达。>>上海,南京,徐州,兰封,德安,长沙,上高,直到抗战的最后一场大型会战——湘西会战时任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担任名义上的总司令,已经升任第四方面军总司令的王耀武负责前线指挥,邱维达作为参谋长协助指挥。王耀武很精明,答应下来,找到邱维达。何应钦知道后亲自来劝,邱维达还是死死抗住。

随机推荐

  1. 卑以自牧的意思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bēiyǐzìmù。

  2. 【良民】的意思是什么?【良民】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良民liángmín1.旧时指安分守法的百姓。晋·袁宏《后汉纪质帝纪》:「或取良民以为奴婢,名曰自卖民。」《隋书艺术传耿询》:「炀帝即位,进欹器,帝善之,放为良民。」良民的拼音liángmín良民是什么意思良民liángmín1.旧时指安分守法的百姓。

  3. 此人受车裂之刑,5匹马拉不过他,老大对他耳语一句,便从容赴死

    此人受车裂之刑,5匹马拉不过他,老大对他耳语一句,便从容赴死八百里秦川流传着许多英雄事迹,其中陕西省宝鸡地区的秦岭山下有一则少年英雄打虎救父的故事。话说晚唐时期,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跟父亲在山上放羊。山间跳出一獠牙猛虎,少年父亲瞬间吓傻了。可这位少年却是勇气过人,他手持木棍横在猛虎前,稚嫩的脸蛋上没有一丝畏惧之色。当然没有两把刷子,也不敢跟大老虎硬扛,这少年天生神力,打小就跟老黄牛斗力气。经过一番激

  4. 梦见买奶粉

    周公解梦梦见买奶粉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买奶粉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感动人的句子说说心情-感人的情话

    能被感动,是一种心态,拾起感动,我们的心便不再枯涩。躲开的是身影,躲不开的却是那份默默的情怀。

  6. 说说心情伤感短语 攒够失望就离开吧,总不能再攒够绝望-感人的情话

    柏邦妮13.社会很现实,很少有人去怜悯你的不知所措和情绪低落。许灵子22.攒够失望就离开吧,总不能再攒够绝望。不因为几句甜言蜜语就开心到飞起,也别因为少了某个人的消息就情绪跌到谷底。快乐是自己找的,不是别人给的。不仅调侃世界也自我调侃。

  7. 中国古代埋在地下的财宝,还剩下多少?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朝代更迭、兴衰交替。有多少帝王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从秦始皇开始,一共有494个皇帝。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还有王公贵族、大臣、地主乡绅呢?简直是数不胜数。那埋在地下的财宝超出你的无法想象!

  8. 论三世因果的殊胜

    论三世因果的殊胜印顺法师着印顺法师着这个时代,大家都明白:人类正受到毁灭的威胁,到处是恐怖与迫害。有了这三世因果的信念,想起从前,能够安命,决不怨天尤人;为了未来,能够奋发向上,决不懒惰放逸。安命而又能创命的人生观,是三世因果论的唯一优点。二世论的缺点,在三世论中完全消除了。所以,唯有大家来接受三世论的因果信念,成为坚定的、共同的信念,才能从庸俗的、唯物论的、一世论的祸害中解脱出来!

  9. 纪信是有什么作为?他是怎么死的?

    纪信是有什么作为?他是怎么死的?  纪信(?-前204年,汉书高帝本纪作纪成),汉朝将军,赵人。曾参与鸿门宴,随刘邦起兵抗秦。那么纪信是有什么作为?他是怎么死的?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  元前206年十月(秦历以十月为首,接着是十一月、十二月,端月、二月到九月岁终)...

  10. 进壤广地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jìnrǎngguǎngdì【解释】指扩展地域。【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进壤广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