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896年,一代名将叶挺生于广东省惠阳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I919年参加援闽粤军,同年加入...。1921年,叶挺任孙中山警卫团第二营营长。1924年,叶挺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12月加入中国...,由信仰三民主义转而信仰共产主义。叶挺是个在...方面造诣很深的将军,我党早期的三大起义中,都有他的身影——他是两大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南昌起义中,叶挺是前敌总指挥。

1896年,一代名将叶挺生于广东省惠阳周田村一个农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I919年参加援闽粤军,同年加入 ... 。 1921年,叶挺任孙中山警卫团第二营营长。 1924年,叶挺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12月加入中国 ... ,由信仰三民主义转而信仰共产主义。 叶挺是个在 ... 方面造诣很深的将军,我党早期的三大起义中,都有他的身影——他是两大起义的主要 ... 领导人。 南昌起义中,叶挺是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首次打出「 ”红军”旗号,叶挺任总司令(广州起义总指挥是早期卓越领导人张太雷,他不幸牺牲于此役)。 广州起义失败后,1928年初,在李立三的实际主持下,广东省委在香港召开会议,专门总结和检查关于广州起义的问题。广州起义的一些领导人,也参加了会议。 李立三没有参加过广州起义,对起义的情况也没有作认真的了解与研究,就把这次起义说得一无是处。他不符合事实地批评这次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省领导及起义领导人犯了 ... 投机和盲动主义的错误,在关键时刻动摇,对起义指挥不力,等等。 会上,不少人表示不同意他的意见,但是李立三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同时还采取了惩罚措施,对起义领导人都给予了各种处分,任红军总司令职务的叶挺因「 ”表示消极,应予以 ... 6个月的处分”。 会后,李立三把处分决定上报给 ... 中央。但是,中央对李立三的做法给予了批评,认为他这种惩罚主义的做法是不慎重的,要求广东省委重新作出结论。广东省委后来重新作出决议,撤销了原来的处分决定。 此时,由于 ... 在香港的一些机关接连遭到破坏,香港当局应 ... ... 的要求,在香港加紧搜捕 ... 人。因起义失败而撤退到香港的叶挺更是成为他们抓捕的重点对象。 经组织同意,1928年初,叶挺离开香港,到了马来西亚吉隆坡山区亲友处躲避一下风头。 6月间,叶挺接到党组织的通知,要他赶到苏联莫斯科去。 在莫斯科,叶挺结合自己在广州起义的亲身经历与体会,给党组织写了一份关于广州起义经验教训的报告,认为当时革命正处于低潮的时候,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举行武装起义是很难取得彻底胜利的。对在起义举行后,由于敌众我寡,起义部队不能死守广州,而应及时撤离,转移到海陆丰与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相结合这一问题,叶挺在报告中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这时,中国 ... 的「 ”六大”正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成立了以苏兆征为召集人的「 ”广州暴动 ... 会”,对广州起义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在大会上,叶挺的报告受到了在党内已露头角的王明等人的严厉批评与无情打击。 王明当时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任教,是共产国际的红人,「 ”城市中心论”的顽固坚持者。 莫斯科东方大学有意邀请叶挺前往作关于广州起义问题的报告。共产国际知道后马上进行干预,不让叶挺去作报告。广州起义时,王明根本不在场,但他却把自己装扮成广州起义问题「 ”权威”的样子,主观武断地编造了一篇洋洋数万言的《广东暴动纪实》,毫无根据地攻击叶挺「 ”于暴动前六小时始由香港到广州”,责 ... 叶挺「 ”对于 ... 计划不甚熟悉,遂致表示出消极怠工”,等等。 这篇文章特别对叶挺在起义中提出的及时将起义部队转移到农村去的正确主张,进行了荒唐的批判。 王明之坏,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对于这些不符合事实的无理指责,叶挺感到极其的苦闷和彷徨,国内暂时是不能回去了,南京 ... 还在通缉他这个「 ”反叛要犯”。大革命失败之后,不少有志之士前往欧洲考察,其中有 ... 员,也有 ... 左派人士,叶挺决定步他们的后尘。下了这个决心以后,他便独自离开莫斯科,离开党组织,开始了艰苦漫长的漂泊生活。他的第一站选择了自己年少时就梦想要去的地方———德国。从此,叶挺脱了党,在海外度过了十载的流亡生活。 在德国学习 ... 期间,叶挺因生活困难曾开过饭馆。旅欧五年后,叶挺回到澳门。 ... 要人们得知后纷纷送礼拉拢,叶挺一概拒绝,并积极寻找 ... 。 1933年11月,叶挺到福州帮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 ”福建事变”后成立的「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 ... ”。 1934年他在香港加入了李济深、陈铭枢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1937年抗战爆发后,叶挺远赴延安,表示完全接受中国 ... 的领导,坚决抗战到底。毛主席主持为他召开欢迎大会。会上,叶挺激动地说:「 ”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险,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时间,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了!” 叶挺受 ... 中央的委托,以非党员的身份向 ... 交涉,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并担任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皖南事变后,叶挺奉命去谈判时被 ... 扣押。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经 ... 中央长期交涉,抗日战争胜利后,叶挺于1946年3月获释。出狱第二天,叶挺便致电中央请求再次入党,两天后得到批准。 1946年4月8日叶挺去延安时,因飞机在大雾中撞山遇难。同机的遇难者还党的领导人王若飞、博古(秦邦宪)、邓发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杨眉和幼子阿九。 噩耗传出后,毛主席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 ”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1955年中国人民 ... 授衔时,陈毅曾对 ... 感叹地说:「 ”若是叶挺同志还在,就该有两个叶帅了!” 叶挺遗著有《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现代战争的性质特点与指挥》等,他记录军旅生涯的传世照片,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贵革命历史资料。(刘继兴)
本文标签:叶挺王明广州起义中国近代史历史李立三香港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