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西汉时期的诸侯国吴国虽然在名气上无法与前两者相提并论,但是在西汉的众多诸侯国中,却很可能是最富有的,只可惜那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因为刘贾并没有子嗣,因此荆国国除,而沛侯刘濞则在此良机被刘邦封为了吴王,荆国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吴国。),遭到匈奴的围攻,弃国而逃,因此被刘邦改封为合阳侯,刘邦为了补偿他二哥,又把刘仲的儿子刘濞封为了沛侯。然而,刘邦的几个儿子这时候年纪都还小,刘邦便选中了二十岁的刘濞。

提起吴国,最容易想到的便是三国时期与魏蜀并立的吴国,还有就是吴越争霸时期的吴国。西汉时期的诸侯国吴国虽然在名气上无法与前两者相提并论,但是在西汉的众多诸侯国中,却很可能是最富有的,只可惜那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吴国的前身 吴国既没有赶上第一批异姓王,也没有轮到第一轮同姓封王,相反,如果不是一点点运气原因,可能还未必会在西汉历史上出现吴王这个封号。 水一白上一篇介绍楚国的文章(西汉诸侯国传承——楚国:低调的诸侯国,却隐藏着两位极品的贤王)中有所提及,公元前201年,楚王韩信被贬淮阴侯,随后,楚国被一分为二,而其中的淮东之地,即东阳、鄣郡、吴郡三郡五十三县之地设置了荆国,而刘邦的远房堂兄弟刘贾则被封为了荆王。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叛,首先被打的就是紧挨着淮南国的荆国,刘贾不是对手,被英布的军队 ... 死于富陵。因为刘贾并没有子嗣,因此荆国国除,而沛侯刘濞则在此良机被刘邦封为了吴王,荆国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吴国。 吴国的开端 刘濞是刘邦的二哥刘仲的儿子,当初刘仲做代王的时候(西汉诸侯国传承——代国:一样的代王,不同的封地,皇子的跳板?),遭到匈奴的围攻,弃国而逃,因此被刘邦改封为合阳侯,刘邦为了补偿他二哥,又把刘仲的儿子刘濞封为了沛侯。 而此时的刘濞能够被封为吴王,主要还是利益于其在对英布的战争中表现出不凡的战斗力。年仅二十的刘濞以骑将的身份随从刘邦一起讨伐英布,冲 ... 在前,奋勇争先,立下不少功劳。后来,英布被打败以后,刘贾也死了,刘邦就想选一个能够镇得住场面的,又信得过的人镇守此地。然而,刘邦的几个儿子这时候年纪都还小,刘邦便选中了二十岁的刘濞。 不过当刘邦召见刘濞的时候,看到刘濞的相貌却突然有所动容,大概是刘邦跟着他的岳父老泰山吕太公学过几招相见之术,他竟在刘濞的相貌中看出了谋反的迹象,就诈刘濞道:「 ”五十年东南方向有人会反,不会是你吧?”刘濞吓得连说不敢,这才开户了西汉历史上吴国的这一页。 富庶的吴国 为什么会说吴国是西汉最富有的诸侯国呢?主要得益于此地的两大产能,即铜山和盐场。 吴国不但可以自己煮海水为盐,而且还可以自己开采铜山来造钱,汉文帝时期流通最广的私铸钱便是吴国钱和邓通钱,邓通因为是汉文帝男宠的关系而谋利福利,而吴国则是「 ”自产自销”。 正因为如此,吴国的富庶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以至于吴国的百姓是不需要纳税的,而且,兵卒按照规定去卫戍的,还能够获得相等的金钱以作补偿。贤能之士在吴国是非常吃香的,逢年过节的,吴王甚至有时亲自去慰问他们。 可以说当时的吴国百姓还是非常幸福的。 吴国太子之死 尽管吴国国泰民安的,但是刘濞却遇到了一件非常不幸的事。他儿子竟然被打死了,行凶的还是当朝太子。 话说汉文帝时期,有一回刘濞的儿子、即未来的吴国继承人刘贤进京朝见,受太子刘启之约,两兄弟在后花园中一边饮茶、一边下棋。两个年纪相仿的年轻人,都是血气方刚之人,下着下着棋,就因为棋路发生了争执,吴太子刘贤也不是个轻易让人的主,二人针锋相对,正争议间,刘启竟然操起棋盘朝着刘贤的头就打了过去,这一计重击之下直接将刘贤KO了。 刘濞听说以后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看到自己儿子的尸体被运送回吴国以后,还生气地说道:「 ”天下一宗,死在长安就葬在长安,还送回来干什么?”随后,刘濞又派人把自己儿子的尸体送回了长安城。 可以说刘贤之死为后来刘濞的谋反埋下了种子,但是实话实说,刘濞并不会仅仅因为儿子的死就直接谋反的。最多也就是装装病作作样子,让汉文帝感受到他内心中的不满罢了,结果还被汉文帝一眼看出来是在装病,最后,在汉文帝的软硬兼施之下,刘濞也终于老实了。 七国之乱 如果说刘濞在中国历史上最「 ”耀眼”的一幕,当属「 ”七国之乱”时期了,而刘濞正是「 ”七国之乱”的带头大哥。 之所以会爆发七国之乱,还要从晁错和他的《削藩策》说起。晃错身为太子的家令,早在汉文帝时期就多次向文帝进谏,吴国势大,应该削弱,不过汉文帝未置可否,并没有实施。 到了公元前157年,汉景帝即位以后,晁错的春天终于来了,先是被任命为内史,随后又被擢升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中。位高权重的晁错终于开始一手主导削藩的「 ”好戏”了,而且还充分地给汉景帝洗脑:「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也就是说,削藩势在必行。 公元前154年前后,汉景帝下令先后削去了楚王刘戊的东海郡、赵王刘遂的常山郡、胶西王刘卬的六个县。刘濞听说各藩王的境遇,他也终于下定决心,趁机拉拢各诸侯国一起举事发难。 最后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首的七个诸侯国组织起来,一举拉起了造反的大旗。这一年,刘濞已经62岁高龄了。如果没有削藩,或者再等几年,刘濞一生也就不会真正的谋反了。 兵败、身死、国除 结果,「 ”七国之乱”仅维持了数个月,便宣告彻底失败了,战败的刘濞一路逃奔东越而去,却不料,拿到好处的东越人最后还是把他给 ... 了。 吴国仅一世而国除。 吴国原来的封地中东阳和鄣郡被汉景帝封给了自己的五儿子刘非,设置江都国,而刘非则是江都王、吴郡则归属于中央所有。 吴国自公元前195年始设置,而终于公元前154年,刘濞在位41年之多,他治下的吴国富庶而美好,最后却如同流星一般迅速的殒落了。终西汉一朝,未再有吴国了。 西汉诸侯国传承——长沙国:存活最久异姓王国,刘发一舞增两郡? 西汉诸侯国传承——代国:一样的代王,不同的封地,皇子的跳板? 西汉诸侯国传承——燕国(一):异姓王做不长,同姓王子被诛 西汉诸侯国传承——燕国(二):荒唐的刘定国,爱做皇帝梦的刘旦 西汉诸侯国传承——赵国上篇:宾主一晃变君臣,权力面前无亲情 西汉诸侯国传承——赵国下篇:为女忧,为情愁,唯有彭祖最逍遥 西汉诸侯国传承——淮南国:西汉史上谋反概率最高的诸侯国 西汉诸侯国传承——楚国:低调的诸侯国,却隐藏着两位极品的贤王
本文标签:吴国刘邦汉朝西汉三国历史刘濞黥布七国之乱秦朝中国历史晋朝楚汉战争鸿门宴东汉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