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清文宗咸丰六年(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公元1856年)九月,在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解除长达三年之久的「”天京之围”后,太平天国发生内讧。天王洪秀全密令在西征前线指挥作战的北王韦昌辉暗地回京,以「”谋逆”的罪名诛...了东王杨秀清,同时屠...了天京城中的太平军将士两万余人,这就是太平天国历史上著名的「”天京之变”。天京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这次变乱中,太平军的...总负责人杨秀清身首

清文宗咸丰六年(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公元1856年)九月,在击破清军的「 ”江南大营”,解除长达三年之久的「 ”天京之围”后,太平天国发生内讧。天王洪秀全密令在西征前线指挥作战的北王韦昌辉暗地回京,以「 ”谋逆”的罪名诛 ... 了东王杨秀清,同时屠 ... 了天京城中的太平军将士两万余人,这就是太平天国历史上著名的「 ”天京之变”。 天京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这次变乱中,太平军的 ... 总负责人杨秀清身首异处,两万天国精锐将士魂归黄泉。而杨秀清死后,洪秀全为了平息众怒,又先后处死了事变责任人韦昌辉、秦日纲、陈承瑢等人。连续的内讧让太平军元气大伤,从此,太平军再也无力与清 ... 逐鹿天下,只能偏安一隅。而这次事变的导火索,则源于杨秀清的「 ”逼封万岁”一事。 在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后,志得意满的杨秀清急剧膨胀,用屡试不爽的「 ”天父上身”手段,逼迫洪秀全封自己为「 ”万岁”。杨秀清作为臣子,竟行此「 ”大逆不道”之事,终于让忍气吞声多年的洪秀全起了 ... 心。那么,作为臣子的杨秀清为何能逼迫自己的君主洪秀全呢?这要从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说起了。 清宣宗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正在广西紫荆山地区宣传拜上帝教的冯云山被当地乡绅王作新告发,锒铛入狱。洪秀全彷徨无计之下,潜回广东老家,以图东山再起。此时,已经在紫荆山地区初具规模的拜上帝教一时群龙无首,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危急关头,出身贫寒的教徒杨秀清和萧朝贵站了出来,力挽狂澜。他们分别假借天父、天兄上身,以天父、天兄的名义稳定了教众,令拜上帝教转危为安。 天父,即上帝耶和华,天兄,即耶稣。从此,杨秀清和萧朝贵成了天父、天兄的代言人,取得了拜上帝教实际上的领导权。当冯云山和洪秀全先后归队后,杨秀清、萧朝贵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于是,教主洪秀全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权力,形同傀儡。而对宣传发展拜上帝教居功至伟的冯云山,则连退两位,屈居第四。此时,拜上帝教的领导阶层初步形成。 拜上帝教规定,上帝耶和华为天父,是万民主宰,是天国至高无上的神。上帝之子耶稣为天兄,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分别为上帝的二、三、四、五、六子,是日后建立太平天国时的最高领导。 我们看到,按照这个顺位,洪秀全、冯云山的地位应该是位于前两位的,但杨秀清和萧朝贵却有着天父、天兄代言人的特殊身份。当太平军攻克永安后,杨秀清被封为左辅正军师,萧朝贵被封为右弼又正军师,冯云山被封为前导副军师,韦昌辉则被封为后护又副军师。由于太平军实行的是「 ”军师负责制”,所以,杨秀清、萧朝贵实际上取得了太平军的领导权。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冯云山、萧朝贵先后战死。此时的杨秀清以天父代言人、东王、前辅正军师的身份独揽大权,成为太平军实际上的掌控者。韦昌辉、石达开二人无力与之抗衡,只能唯杨秀清之命是从。而名义上的领袖洪秀全,则成为杨秀清手中的提线木偶。此时的杨秀清逐渐骄横起来,他频频以「 ”天父”的名义,对洪秀全进行训诫。甚至差点对洪秀全施以杖责,搞的洪天王惶惶不可终日。 而对于地位在自己之下的韦昌辉、石达开,杨秀清更是频频进行欺压 ... ,尤其地位仅次于杨秀清的韦昌辉,曾经因为一件小事,被杨秀清下令杖责,打得他数日下不了床。韦昌辉的哥哥曾经与杨秀清的小舅子发生土地 ... ,在杨秀清的逼迫下,他被迫亲自下令处死兄长。长期的欺压让韦昌辉对杨秀清无比憎恨,随时欲 ... 之而后快。而发生在1856年的这次「 ”逼封万岁”事件,给了韦昌辉复仇的良机。 接到洪秀全密诏后,韦昌辉马不停蹄直奔天京。在天王洪秀全的暗中支持下,韦昌辉血洗东王府,毫无戒备的东王杨秀清和属下的五千东王府将士惨遭 ... 害。同时,韦昌辉以处决「 ”东逆”余党的名义,在天京城中大开 ... 戒,两万余名身经百战的太平军将士死于内讧。此时,与韦昌辉同奉天王密诏的翼王石达开回京,对韦昌辉滥 ... 无辜的行为极为不满,韦昌辉大怒,对石达开亦起了 ... 心,石达开仓皇逃出天京。 韦昌辉的滥 ... 终于激起了众怒,天国臣民纷纷上书洪秀全,要求诛 ... 韦昌辉以谢天下,利令智昏的韦昌辉狗急跳墙,竟然率军攻打天王府,将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路。韦昌辉被处死后,洪秀全为杨秀清 ... ,石达开也被尊为「 ”义王”。此时的洪秀全终于摆脱了杨秀清的梦魇,成为太平天国真正的领导者。而义王石达开则晋升为第二位,负责处理天京城的政务。石达开精明能干,很好的处理了「 ”天京事变”的余波,将变乱的危害性降至最低。 此时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我们可以称之为「 ”洪石”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天王洪秀全掌控全局,是天国的最高领袖。义王石达开则统摄朝纲,行使的实际上是宰相之权。应该说,这个时期的太平天国,虽然元气大伤,但在政治上是颇为开明的,权力结构也是相对健康的。但此时的洪秀全已经被杨秀清的专权吓破了胆,他对石达开投鼠忌器,惧怕对方做大而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他将自己的两个哥哥洪仁发、洪仁达分别封为安王、福王,对石达开进行钳制。 结果安、福二王昏庸无能,遭致天国臣民的指责,而感到自己不被信任的石达开,也对洪秀全颇为心寒,选择了率部出走,本就元气大伤的太平军进一步分裂,走上了灭亡的道路。 作者公子弃疾,读史二十年,以历史票友自居,爱历史更爱美酒。寥寥数语,博君一笑尔。
本文标签:韦昌辉洪秀全太平军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历史石达开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太平天国运动军师远古清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