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另一项有着深远影响的改革便是司法程序和刑法的改革。中国的法官唯利是图,诉讼人只有重金行贿才能够得到想要的判决。如此状况,给予西方国家以借口,他们不愿意将公民交给中国法庭审判。第二天,朝廷又颁布另一条法令,禁止刑讯逼供,要求对被控犯罪的嫌疑人先进行调查。这使得清朝衙门的胥吏对于案件不清不楚,极有可能通过案件牟利,挖空心思向被拘留和欺压的无辜百姓索取贿赂。

另一项有着深远影响的改革便是司法程序和刑法的改革。中国人民被迫推行这项改革不仅是因为新精神的召唤,更是因为这个国家耻辱的现实,因为其他国家都认为中国的法律古老且不完善,坚持要求给予西方国家以治外法权。 这意味着:一个中国人若在美国犯法要由美国法庭来审判和惩处,但一个美国人在中国犯法就只能由美国的法院审判。这个敏感的问题不仅伤害了中国人的自尊,而且还引发了众多不公平的判决,在中国民愤极大。 >晚清审案 >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法庭审理案件习惯于严刑逼供,犯人画押后等待着被惩罚,包括谋 ... 在内的很多罪行都有可能判处 ... 。中国的刑场上经常可见残忍的斩首和凌迟。凌迟非常可怕,将犯人一刀一刀地剐死,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尽可能地延长受刑者的痛苦。其他的刑法,比如用烧红的烙铁在脸上或身上烙字,或用竹板击打脚面或 ... 的背脊直至血肉横飞,都很恐怖。中国的监狱往往是肮脏的地牢,又黑又冷又不卫生,滋生着很多寄生虫。中国的法官唯利是图,诉讼人只有重金行贿才能够得到想要的判决。如此状况,给予西方国家以借口,他们不愿意将公民交给中国法庭审判。 >晚清犯人与监狱 >1905年4月24日,清朝皇帝回应了伍廷芳领导的 ... 会发出的呼吁,颁发诏令,决定对刑法进行修改,废除了凌迟、枭首及戮尸三种刑罚。第二天,朝廷又颁布另一条法令,禁止刑讯逼供,要求对被控犯罪的嫌疑人先进行调查。 >伍廷芳 >尽管这些不错的法令获得颁布,但它们还不能被自动执行。这需要清朝大小官员认真履行职责并竭尽全力摆脱以前的官场陋习,只有这样,才能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一个公正的 ... ,解决诉讼才能本着公正公开的原则,剔除长期以来的 ... 。我们常常听说清朝各省的地方官要么在审判中肆意妄为、残暴用刑,要么不加调查地将许多人都牵连进来,把他们统统带到庭审现场。这使得清朝衙门的胥吏对于案件不清不楚,极有可能通过案件牟利,挖空心思向被拘留和欺压的无辜百姓索取贿赂。这是最令人憎恶的行径。 >上述法律获得通过后,应该让这些法律的文本流传到海外,让所有人都看到它们。传教士不断重复自己的主张,甚至不惜警告清 ... : >我们对含冤入狱者表示同情,要让公正得以展现,让民情得到宣泄和满足;也要让所有总督和地方官严肃纲纪,督促他们下属贯彻执行,他们要对下属的执行情况随时进行调查;一旦发现那些违背法规、顽固不化以及 ... 的人,应该让他们立即离职,对这些人不能姑息,也不能留面子;要让每个官员都勤恳地为民众的福祉而努力工作,认真对待诉讼案件并给予合理解决,官员要贴近底层民众,减轻他们的刑罚,这些都是官员必须达到的目标。法律的全部精髓,理应让所有人都知道。 >《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阿瑟·贾德森·布朗著,季我努译,重庆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作者 阿瑟·贾德森·布朗 著名传教士、美国远东问题专家。他曾游历多国,并与多国皇室政要有密切往来。布朗曾分别于1901—1902年和1909年到访中国,并对中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调查,先后写下了17本调查日记。在华期间,布朗利用传教士的身份往来于官方和民间,并与袁世凯有过亲密接触。不同于西方傲慢的学者,布朗对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有独到而清醒的认识,著有《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近东与远东》《远东的主人》等多部作品。 译者 季我努 国内著名民间学术团体,以整理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为职志,代表性作品有《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等。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所研究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司法程序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