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李隆基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庙号为「玄宗」。睿宗立,则天皇后仍命帝居住于深宫,不得参与朝政,所有军国大事由则天皇后处理。公元712年7月,睿宗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
是谁的儿子:,别名李三郎、阿瞒,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母窦德妃。李隆基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庙号为「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公元712年至756年在位,在位44年。> 李旦(公元662~716年),睿宗,又名旭轮。则天顺圣皇后幼子。初封殷王,寻改封豫王、冀王,又改封相王,高宗末年,仍封豫王。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二月,则天皇后废中宗为庐陵王,于同月已未日立睿宗为帝,改年号为「文明」。睿宗立,则天皇后仍命帝居住于深宫,不得参与朝政,所有军国大事由则天皇后处理。> 公元690年9月,则天皇后称帝,改国号为周。废睿宗,封他为皇嗣,改姓武。公元705年,中宗复位,封为相王。公元710年5月,中宗被毒杀,同年6月,临淄王隆基发动羽林军攻入宫,讨杀韦皇后及安乐公主、上官婉儿、武延秀等。与太平公主一起拥立睿宗复位,废黜殇帝李重茂,改年号为「景云」。> 睿宗复位后,按例当立长子李成器,但三子李隆基有讨韦氏之功,因而犹豫不决。李成器辞道:「国家安则先嫡,危则先有功,臣死不敢居隆基之上。」睿宗也是一个无能的帝王,立李隆基为太子后,又使太平公主参与朝政。宰相奏事,他先要问有没有同太平公主商量过,这就助长了太平公主的专横,也引起了太子与太平公主之间的斗争。太平公主极力想除掉太子,独揽朝政。时文武大臣中有一大半依附于太平公主,7个宰相中有5个是她的亲信,造成政局不稳,政事昏暗。公元712年7月,睿宗禅位于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公元716年6月病死于长安宫中的百福殿。>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