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朱元璋如何反腐败:让犯罪官员戴镣铐继续留任

  明王朝是最后一个由 *** 建立的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由草根皇帝建立起来的王朝,所以有着区别于其他王朝的很多特点,在性情上的表现尤为鲜明,也让这段历史变得更加起伏跌宕。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貌各方面都值得人们深深回味,本书作者站在人性角度,截取历史长河片段,描摹朝代风貌,激起明史烟尘,描绘出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

  整顿文风

  刑部主事茹太素有一次上奏稿,写得很长,洋洋洒洒有一万多字。朱元璋让内侍一连念了三遍,最后发现其中有用的不过五百来字,其他全是一些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废话。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朕之所以要广开言路,是想得到那些切中要害、有益于国家的话。这些虚浮华丽的语句,只会扰乱视听罢了。”于是让中官挑选那些文字简练、且能一针见血的疏稿出来,归纳出一种固定的建言格式,然后颁示中外,要求以后凡有建言,都要按照这种格式书写,只需把中肯的意见列出来就行了,不许没话找话地无病 *** 。

  表彰农民

  明初,朱元璋制定了严禁官吏下乡扰民的政策,并允许乡民捉拿扰民的官吏。在这方面,常熟县农民陈寿六,因为实绩特别突出,受到了朱元璋的大力表彰,还被写在了《大诰续编》里。陈寿六与自己的弟弟和外甥三人,捆绑了民怨极大的县吏顾英,然后押送首都告御状。朱元璋表彰陈寿六能干,赏赐了他20锭银子,免除他三年的杂役,其余二人各赏两件衣服。为了防止有人打击报复,朱元璋专门谕令地方:“若有敢于无事生非扰害陈寿六的,或敢于捏造罪名诬陷陈寿六的,一律杀无赦。”简直给了陈寿六一道免死金牌。

  建设新农村

  朱元璋称帝后,开始在全国进行改革。他要求每一个乡村,都要建立“旌善亭”和“申明亭”。旌善亭是用来表彰良民,以及那些值得称道的善行义举,届时,这些人的名字和事迹会被记刻在亭中,以此激励人心之善;申明亭是处理村中纠纷的场所,凡是涉及婚姻、财产、争占、失火、盗窃、骂人、斗殴、钱债、赌博,以及擅摘田园瓜果、六畜践踏禾稼、亵渎神明等与民相关的事宜,都要在这里予以仲裁,由村里推举的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在申明亭审理、仲裁的过程中,长者可酌情使用竹批荆条等器具抽打案犯,但不许私设牢狱监禁。审问时间也只能在白天,晚上必须放回,第二天可接着再审。那些行为不检点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做的坏事,也将被记刻在亭中,以示警戒。

  移民

  朱元璋消灭张士诚后,曾将一大批苏州富民迁徙到他的老家凤阳。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在凤阳兴建中都皇城后,又于洪武七年(1374年)再次下令,将14万江南富户迁到凤阳,以填实帝国的中都。这些富户被强制迁徙时,要求只能带走金银细软,其原有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则被收归官有。还规定,这些富户迁徙后,不准随便离开凤阳。从此,这些人为了回江南探亲扫墓,只好化装成乞丐,以逃荒要饭的名义,偷偷溜回江南各地,从而形成一支奇特的乞丐大军。朱元璋还数次下旨,迁移全国各地的富户填充帝国的首都南京。朱元璋的强制移民政策,一直持续到永乐年间,累计涉及人口一百万。

  戴着镣铐办公

  朱元璋非常痛恨贪官,他亲自制定并颁布了《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等法律条文,共计236条,其中有关惩治贪官污吏的条款,就有150条之多。而且这些条款规定极其严厉,全是诸如凌迟、剥皮、枭首、夷族等重刑。由于刑罚过于严酷,官员们不是被罢黜就是被杀头,很少有人能做到自然退休,以至于有些地方的衙门竟无人办公。鉴于此,朱元璋突发奇想,让那些犯了罪的官员,戴着镣铐继续留任。洪武年间,在各级府衙中,这种戴罪办事的人,一度达到328人之多。于是,在大明帝国的官场上,便出现了这样一道罕见的风景:坐在公堂之上的御史,问案时铁面无情,而他脚上却戴着镣铐,因为他本人早已被判了死刑,只是还没到处决的时间。

  管干部

  朱元璋深知官僚队伍的管理之难,为了彻底扭转元朝末年以来官场混乱的不良风气,朱元璋称帝之初,便开始着手建立对官吏的监察、考核制度。他不断派大臣到各地方考察吏治,还亲自宴请那些到京朝觐述职的官员,并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以褒奖或劝惩。经过一番调查研究,朱元璋亲手编订了《诸司职掌》、《责任条例》、《到任须知》等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级官员的职责、责任和禁令。他还下旨将《责任条例》刻版印刷,在全国广泛张贴宣传,要求官员吏员们严格遵守。通过不懈的努力,到洪武末年,明朝逐渐制定出了一整套的官吏考核制度。

  发学习材料

  为了改变元朝以来宽纵和混乱的社会秩序,朱元璋把官府处理违法乱纪事情的案例,汇编成了一部《大诰》,其后又汇编了《大诰续编》和《大诰三编》、《大诰武臣》等几本书。朱元璋降旨,要求这些书必须发送到全国各地,保证每家每户都有一本,同时,要求学校要拿这些书来考学生,乡里要安排教师在学塾中进行讲授。朱元璋还规定,官府对违反法纪的人进行处罚的时候,凡是家里藏有《大诰》的,就可以罪减一等,没有《大诰》的,则要罪加一等。于是,学习《大诰》蔚然成风,出现了十九万师生争先恐后到京师讲读《大诰》的热闹场面。

  土地改革

  明朝初年,江浙一带的富户为了逃避徭役,往往将自己的大量田产分割,假托在亲邻佃仆的名下,称作“铁脚诡寄”。时间长了,“铁脚诡寄”蔚然成风,于是乡里欺瞒州县,州县欺瞒省府,奸弊百出,被称为“通天诡寄”。朱元璋知道这种情况后,便派遣国子生到全国各地,召集各村有威望的长者,亲自下到田间测量土地,然后绘制成图。图中标注着田亩所属户主的姓名、田亩位置、土质优劣、税则高低,以及田亩的四至范围。这些图最后类编为册,作为赋税徭役的派征依据,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所绘田图状若鱼鳞,故名为“鱼鳞图册”。

  不信官员信百姓

  朱元璋不相信官员的汇报而更相信老百姓的话,所以朱元璋特别下旨规定,凡是老百姓来京反映问题的,即使没有文引(通行证),各地关津、隘口的把守者也要立即放行,不许阻挡,违者严惩不贷。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一向极有口碑的四川定远知县高斗南等人,因事被法司关入大牢,当地百姓认为不公平,于是结队到京城反映情况。他们向朱元璋列举了高斗南等人一系列的善政举措,要求撤销对高斗南等人的处罚。朱元璋认真听取了县民们的报告,最后不仅撤销了对高斗南等人的处罚,而且还对这几个官员进行了嘉奖,赐给他们袭衣、宝钞等钱物,然后仍派他们回原地任职。

  知而不言为罔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晓谕群臣说:“每个人的才能见识都不一样,在这方面突出的,在那方面就会短缺,所以今后你们如果发现朕有什么过错,尽管直言上奏,朕不会责怪你们的。如果朕有过错而你们不说,那就如同欺君罔上,朕一定会严肃处理你们。”

朱元璋如何反腐败:让犯罪官员戴镣铐继续留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梦见种核桃

    周公解梦梦见种核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种核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洗心换骨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xǐxīnhuàngǔ【解释】道家语,指洗去尘心,换掉凡骨,即可超离凡尘而入圣。【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洗心换骨”

  3. 陶谦三让徐州的目的是什么?在试探刘备吗

    陶谦三让徐州是在试探刘备吗的故事大家喜欢吗?

  4. 梦见番茄 梦见番茄什么意思

    梦见番茄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番茄的详细解说吧。病人梦见吃番茄,不久身体会痊愈。梦见腐烂的番茄,是不祥之兆,会遭厄运。梦见出售番茄,会受欺辱。梦见收获番茄,喜事要上门。未婚女子梦见吃番茄,意味着嫁给身强体壮的丈夫。未婚男子梦见吃番茄,会娶一个温柔体贴的妻子。心理学解梦心理分析:梦见番茄象征著红运当头,意味着梦者的生活事业都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5. 直言贾祸是什么意思?

    【拼音】zhíyángǔhuò【解释】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出处】《左传·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例子】【相关】百度“直言贾祸”

  6. 最多人赞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六、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羨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

  7. 梦见求职_周公解梦梦到求职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求职好不好

    做梦梦见求职好不好?梦见求职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求职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在找工作,预示你可能会得到提升,或是工作上取得显著进展。梦见找工作,在周公解梦原意中可能是对目前工作的不满,或者遇到挫折而泄气的表现。梦见找到新工作,表示对现在工作不满,心里已经有想法准备好要跳槽。梦见找不到工作,预示工作压力大,将面临新的挑战,要做好艰苦奋斗的精神。

  8. 诸葛亮四肢健全,为何打仗总是坐轮椅?这正是他最聪明的地方​

    但是诸葛亮彻底颠覆了这样的形象,没有披坚执锐,而是一身儒士书生打扮,羽扇纶巾,端坐于轮椅上面。那么诸葛亮这么做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诸葛亮是站在将士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而诸葛亮反其道而行之,虽然良马不缺,但是他还是决定坐轮椅。这就是诸葛亮虽然四肢健全,但是依旧选择坐轮椅的真相。诸葛亮的伟大正是如此,他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就在于他的高风亮节和设身处地的利他精神!

  9. 梦见红木家具

    周公解梦梦见红木家具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红木家具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孝子慈孙是什么意思?

    【拼音】xiàozǐcísūn【解释】对祖先孝顺的子孙。【出处】《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例子】【近义词】孝子贤孙【相关】百度“孝子慈孙”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