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起居-暑气渐退期的起居小贴士南北处暑各不同「”处暑”的原义,即暑热已经消退了。在北方确实如此。但在南方,还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可谓处处有暑,当然也不是所有年份都如此。所以,处暑养生要根据具体情况,暑气未消,还当防暑;暑气已退,虽然相对比较舒服,但也要注意不可贪凉。处暑再热,毕竟是秋天,天气收敛,人体亦然。相对夏天的热,秋天的热没那么耗散,心理也容易安静。出伏与秋老虎因为末

起居-暑气渐退期的起居小贴士 南北处暑各不同 「 ”处暑”的原义,即暑热已经消退了。在北方确实如此。但在南方,还有「 ”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可谓处处有暑,当然也不是所有年份都如此。 所以,处暑养生要根据具体情况,暑气未消,还当防暑;暑气已退,虽然相对比较舒服,但也要注意不可贪凉。 处暑再热,毕竟是秋天,天气收敛,人体亦然。相对夏天的热,秋天的热没那么耗散,心理也容易安静。 出伏与秋老虎 因为末伏十天是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开始的,所以出伏的时间就在立秋后期或处暑前期。2019年的出伏时间是8月20日。 出伏就意味着告别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光,气温开始转凉了。但出伏后,依然有可能会有高温,俗称秋老虎,一般在处暑和白露前期。 秋老虎其实是暑气最后的挣扎,秋老虎再猛,也不过在中午发威而已,晚上还是会转凉,所以早晚要注意不要着凉。 注意背部保暖 秋初夏末,热气酷甚,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五脏俞穴皆会于背,或令人扇风,夜露手足,此中风之源也。 ——《养生论》 处暑可能还比较热,但这个风已经是从西面吹来的了,带着肃气凉气,且昼夜温差也大。所以,男生尽量不要赤膊,女生也不宜穿露背装。背部的保暖尤其重要。 《内经》云:「 ”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如果肺出现问题的话,会在背部体现出来。同样地,背部受邪,肺也会先受其害。如背若受寒,寒邪立侵肺而生咳嗽。 另外,人体五脏的俞穴都在背部(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所以其实背受风寒的话,五脏六腑都会影响到,而肺是首当其冲的。《养生四要》中提到:「 ”背者五脏之附也,背欲常暖,暖则肺脏不伤。” 秋伤于湿 今人言秋必言燥,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立秋、处暑、白露,主气皆由六气之太阴湿土司权,这期间伤于湿多而伤于燥少。秋燥至秋分方盛,不可不知。 《内经》云:「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何解?秋伤于湿,内应脾土,以致运化不利而生痰湿,「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湿上袭于肺,遂生咳嗽,而且是有痰的咳嗽。若在凉秋而伤于燥,也可能伏而至冬方发,多为干咳。 那如何防湿呢?尽量不要长时间待在潮湿的环境中,如淋雨湿衣、冒晨之雾露或山岚云瘴等,此可御湿邪于外;而欲防湿生于内,则要注意忌口和饮食调理。 饮食-初秋饮食小贴士 贴秋膘尚早 秋天到了,似乎要「 ”贴秋膘”了,也就是每天吃一顿大肉,把自己养胖,因为秋天人的阳气渐渐回缩到体内,食欲亦会逐渐恢复。但其实立秋贴秋膘尚早,因为初秋肠胃仍易受湿热影响较大,故仍不宜甘厚肥腻。 「 ”立秋贴秋膘”的习俗,是告诉人们,从现在起进入「 ”秋冬养阴”的阶段了。 处暑期间,若暑气犹在,其饮食大致还可沿袭二暑的风格,吃些祛暑湿的粥或汤品,清淡为宜,略增咸味。若暑气正退,可多吃些滋阴的食物,如银耳、梨、莲子、芝麻等,养阴而不滋腻。 养脾,从粥说起 处暑的饮食总体当以健脾养阴为主。健脾,首先是不要增加脾土的负担,使脾运缓而生湿。 易消化而又养阴的饮食,无疑属粥。然而对于粥,我们有个小误区,就是为了营养丰富而加了很多种食材。若煮甜粥,恨不得大枣、枸杞、葡萄干等百搭之物都放;若煮咸粥,则香菇、胡萝卜、玉米、青豆等都加,反正多多益善。殊不知,食材太杂,「 ”恐不能专收其益”,清代养生家曹庭栋有《粥谱》一书,所载药膳粥,一般都专用一味,最多不超过三味。 《华陀食论》曰: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年惟藉火化,磨运易即输精多。 ——《老老恒言》 老年人尤其适合喝粥,因为老年人脾胃的运化能力弱,牙口也不好,那就要借助外力,将食物煮烂以减少人体消化吸收它的成本。而脾胃对于老年人是他们生机的根本保障,因为老人气血衰弱,已经没有先天的资本挥霍了,其气血的来源全靠这个后天之本的脾胃,所以很多养生书特别强调老人要慎吃滋腻的糕团。 人家自造米面团饼,多伤脾胃,最难消化,老人切不可以饥腹多食,以快一时之口,致生不测。 ——《遵生八笺》 另外,也不能过多饮水或茶酒、不多食生冷瓜果,这些都能防湿生于内。 应季的莲子粥 初秋的应季养生食材,首推莲子。莲子煮粥,无论暑气是否退了,它可以满足的各种需求:健脾、清火、安神、养阴。 鲜者,甘平,清心养胃。治噤口痢,生熟皆宜。干者,甘温,可生可熟,安神补气,镇逆止呕,固下焦,已崩带遗精,厚肠胃,愈二便不禁。可磨以和粉作糕,或同米煮为粥饭,健脾益肾,颇著奇勋。 ——《随息居饮食谱》 莲子性偏收敛而与秋气合,故在情志不甚稳定的秋天,多吃些莲子能安神养心,清降心火。另外,莲子还有益肾固精之功。心肾交通,日则安泰,夜则安眠。 莲子剥去种皮则色白,不去种皮则色红,气虚用白莲子,气血两虚用红莲子。 一味莲子,人之三宝精气神都照顾到了。 若处暑尚热,出汗还是比较多,吃些莲子搭配银耳、百合之类煮的粥或羹,健脾润肺,敛阴生津,是非常合适的。而秋燥之时,吃这些则更佳。 @南方健康 @大家健康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处暑养生莲子养生健康贴秋膘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