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参考资料一:

  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发布时刻:2009-04-05来源:毕业论文网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资料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刻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状况、理论适用、研究 ... 。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资料"),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资料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

  报名提纲包括:(促销广告语)

  (1)课题的目的、好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资料、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 ... (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状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好处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决定。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带给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心痛的句子)

  开题报告的基本资料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好处;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资料(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资料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能够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 ... 、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 ... ,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 ... 正是需要透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资料,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忙决定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 ... 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能够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能够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哲理个性签名)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资料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好处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资料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资料结构。由此更能明白“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一样于论文主要资料,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状况、理论适用、研究 ... 、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能够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贴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选题好处

  1、理论好处

  2、现实好处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二、

  1、

  2、

  3、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好处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 ... 、研究资料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4]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潜质,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潜质有着重要好处。

  参考资料二:

  大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样写(1)

  作者:收集整理来源:中华励志网更新:2010-4-21【字体:小大】

  ∷美丽心灵?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状况、理论适用、研究 ... 、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能够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贴合以下第3部分第2)项“格式”的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选题好处

  1、理论好处

  2、现实好处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二、

  1、

  2、

  3、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好处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 ... 、研究资料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七、教研室可行性论证结论

  参考范文:

  开题报告

  论《三国演义》的“三复情节”

  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05102035姓名:廖熔指导老师:秦军荣

  一、选题的目的及好处

  根据中国古代小说一些叙事作品写人物做一件事要经历三次才算完成的情节设计,杜贵晨先生提出了“三复情节”理论。

  “三复情节”从不自觉运用到有意为之,已发展成了一种传统的结构模式。它的运用使得中国古代小说叙事艺术上升到了理性层面,很客观地反映出了民族的心理特征,折射出了民族的宇宙观、价值观、哲学观、神学观及审美观。虽然人们已关注与研究了多部作品中的“三复情节”,但是,对《三国演义》中“三复情节”研究不够深入,不够系统。《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在构织情节时超多使用了“三复”模式,且技巧娴熟,灵活多变,因此,对《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细腻而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较为深入地领略中国小说的艺术魅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国演义》中“三复情节”的运用已臻成熟。由于其运用构成了独特的结构美学效果,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并在一些专著中有所提及。

  就国内研究状况来说,杜贵晨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中提出了“三复情节”理论,重点剖析了中国古代数字“三”的观念,阐述了古代小说“三复情节”的流变及其美学好处,探讨了《水浒传》“三而一成”的叙事艺术、《儒林外史》的“三复情节”及其好处。并归纳出了67部通俗小说中内含的97次“三复情节”,其中便列出了《三国演义》中的一部分“三复情节”,还有一些遗漏。郑铁生的《三国演义的叙事艺术》提到了“以三为法”的叙事结构,另外,杨义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对“三复情节”也有关注。

  就国外研究状况而言,美国的浦安迪在其所著的《中国叙事学》中提到《三国演义》有一个突出的次结构特点是经常运用定数序列事件,其数字序列的基础经常是“三”,实际上他的这种说法类似“三复情节”,只是没有细究罢了。浦安迪的《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也提到不少三国戏和说书段落都以某一件事三次发生为基本图式——如“三让徐州”、“三勘吉平”、“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等——显然都仰仗于研究民间传说和通俗文化的学者们观察所得的常见“三重效果”。

  总的讲来,中西皆有涉猎,但浅尝辄止,缺乏系统性。

  三、毕业论文的主要资料

  引言:

  “三复情节”是中国古代小说一种耐人寻味的模式,一个突出的美学现象。《三国演义》中“三复情节”的创造多是有意为之,较之以前的小说,《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运用也更为娴熟。

  “三复情节”的关键在于一个“三”字,这个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的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我国古代认为“三”是自热之始祖,万殊之大宗。司马迁在《史记。律书》说:“数始于一,最后十,成于三。”孔颖达疏引王肃云:“礼以三成。”总的说来,“三复情节”的渊源脱离不了“三”最初代表的哲学好处与文化好处。中国人“礼以三为成”的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是“三复情节”诞生与发展的基础。

  文章主体:

  (一)何为“三复情节”

  “三复”取自《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即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三”被解释为“多次,经常”,也可解释成“一日三次”。本文的“三复”取“三次重复”之义。情节是指事件的构成系列或语义系列。“三复情节”指“叙事作品写人物做一件事经三次重复才能完成的情节设计。其特点为:同一施动人向同一对象作三次重复的动作,取得预期效果;每一重复都是情节的层进,从而整个过程表现为起——中——结的形态。”

  (二)《三国演义》中的“三复情节”分类研究

  从总体上看,《三国演义》中的“三复情节”主要表此刻“明写”与“暗藏”两个方面,即下文所提到的“置于明处”与“隐于暗中”。

  (1)“明写”型“三复情节”

  “三复情节”主要是直接出现于回目,读者能够一目了然的看出来。《三国演义》中明写“三复情节”的地方不少,而且方式各异,其主要表此刻以下三个方面:

  ①“连写”式

  连写是序列事件结构组织形式的一种,它主要表现为写一个事件从头至尾,一连写去而不间断,其特点是情节紧凑,一气呵成,扣人心弦。

  最妙的莫过于写“刘玄德三顾茅庐”了。司马徽荐名士诸葛亮,刘备便同关羽、张飞同去隆中,首次,二次,三次,一气呵成,时刻跨越度为“天寒——隆冬——新春”,几个月内三访贤才,一连写去,情节显得十分紧凑。

  ②“断续”式

  断续即断写,也是序列事件结构组织形式的一种,它主要是把一个事件在文本中的位置切割开来,在这个事件中还插有其他的情节。其特点是情节张驰有度,有调节叙事节奏的功用。

  最妙的乃是“孔明三气周公瑾”,从回目安排来看,一气在第五十一回,二气在第五十五回,三气在第五十六回,有长度,有跨度;从情节设置来看,用不在一齐的三回书来写一个事件,并在这三回中间插入其他的几回来叙事,起到了调节叙事节奏的作用,使得故事情节看起来张弛有度。

  (2)“暗写”型“三复情节”

  “三复情节”主要隐藏在文中而不是直接出此刻回目处,一般不太明显,仔细读来便可发觉。

  《三国演义》暗写“三复情节”的手法是多样的,其主要表此刻以下三个方面:

  ①以淡化数字痕迹来叙写“三复情节”

  作者不用一、二、三标明所重复的次数,而是用其他的言语来代替。如刘备三次向水镜先生问求贤才,水镜先生三次笑曰“好,好!”左慈三次戏弄曹操;周泰三番冲杀两救孙权;黄忠三射关云长,等等,都没有用显的数字来计数。

  ②以时刻的先后顺序来表现“三复情节”

  主要是用时刻的先后顺序,或者说是时刻序列,来发展故事情节。如:早上如何,中午如何,晚上又如何。

  黄忠首日战关羽,不分胜负;次日再战,黄忠被马掀于地,云长释之;次日天晓,黄忠先是虚射两次,第三次射中云长盔缨,算是报恩。韩玄用“前日、昨日、今日”三个日期来责问之。

  ③以数字“三”总括一件事完成的状态的“三复情节”

  这是一种特殊的“三复情节”。它只用数字“三”来总括一件事完成的状态。如“操先令许褚、曹仁、典韦领三百骑,于傕阵中冲突三遭,方才布阵。”这是一种省略了过程描述的“三复情节”,第一遭,第二遭,第三遭是如何冲突的,是一个悬念,我们能够大胆想象,而无碍大局。如果换一种说法,“三突傕阵”,铺写开来,也未尝不可。

  同样在《三国演义》中,如“水军寨中发擂三通”、“五斗道教辖境内有犯法者,必恕三次”、“曹操假意上书三辞,诏三报不许”等等,皆属此类。

  (三)《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成因

  (1)表层原因:源自三国史书、平话小说及“三国戏”

  ①史书:《蜀书。诸葛亮传》载有“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是“三顾茅庐”的源头。戏曲《三顾孔明》则是“三顾茅庐”的另一种说法,也是“三复情节”的一个版本。

  ②著述:葛洪《神仙传》载有左慈戏曹操的故事,其中便具体描述了三次戏弄。

  ③平话:《三国志平话》写“三复”的地方更多,有“张飞三出小沛”、“曹操三勘吉平”等等。

  ④“三国戏”:元杂剧对《三国演义》审美生命形式有很大的影响。现今存留的元杂剧“三国戏”剧本多达50多种(其中包含了一些仅存剧目的“三国戏”),如戴善甫的《关大王三捉红衣怪》、花李郎的《相府院曹公勘吉平》、无名氏的《张翼德三出小沛》、仅存剧目的《老陶谦三让徐州》等。

  (2)深层原因:源于中国先民对数字“三”的特殊认识

  主要是对“三”最初代表的哲学与文化好处的明白,其内涵渐次发展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礼”的规范,进而在文本中反映了出来,构成了一种“礼以三为成”的文化传统和“三复”的思维定式与习惯观念。

  (四)《三国演义》“三复情节”的美学内涵

  (1)以数字“三”为情节的结构手段,保证了情节的繁简适中

  也就是说,“三复情节”合乎美的比例和尺度。它贴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

  (2)重复中的反重复手法使得“三复情节”更具艺术魅力

  三次重复不是单一的重复,而是于重复中寓有变化发展。如此一来也就避免了因重复而带来的单调乏味。

  (3)“三复情节”中的螺旋式上升形态强化了叙事艺术的美感

  一些“三复情节”的发展表现为“进展→阻塞-进展→阻塞-进展→完成”的三段式形态。从理解美学看,这是一种运用悬念来延缓叙述进程的收益效果。

  四、工作进度

  1。2009。03。01——2009。03。31拟定选题阶段

  2。2009。04。01——2009。04。30开题阶段

  3。2009。05。01——2009。05。10论文撰写阶段

  4。2009年5月下旬论文答辩阶段

  五、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5。

  [2]杜贵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3][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美]浦安迪。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历史认知网书店,2006。

  [5]李史峰。二十四史[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6]叶舒宪,田大宪。中国古代神秘数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7]张德鑫。数里乾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西汉]司马迁。史记[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6。

  [10][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1][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2][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13][清]不题撰人。施公案[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

  [14]孔祥卿,史建伟,孙易。汉字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郑铁生。三国演义的叙事艺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16]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魏崇新主编。中国文学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8]王长青。中国文学史–从屈原到鲁迅的通俗讲演[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

  [19]于雪棠。周易与中国上古文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0]纪德君。明清历史演义小说艺术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1]黄霖,韩世硕,孙静。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2]徐岱。小说叙事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3]普丽华,江少川。现代写作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4]何丽萍。东西方数字“三”的文化比较分析及其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0)。

  [25]张文。浅论聊斋志异的“三复情节”[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5)。

  [26]梁雁。论红楼梦的“三复情节”[J]。泰安师专学报,2002(4)。

  [27]周媛。汉民族尚“三”现象的传统文化解读[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4)。

  [28]舒志武。数字“三”的文化好处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

  [29]刘福泉,王新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三”理论对巴金家。春。秋创作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2007(5)。

  [30]成友宝。神秘数字“三”新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8)。

  [31]李磊。三阴三阳学说文化哲学探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曹植的《洛神赋》,看其对后世艺术创作的影响程度?

    虽然在储君的争夺中,曹植没有能够胜过曹丕,但在文学领域,他绝对是曹家最为出色的人,后世很多人对于曹植的评价都非常高,其中谢灵运更是直接就表示「”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三国剧照可由于三国以及后来南北朝的乱战,使得曹植的很多文章都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还是有部分作品能传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这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名篇,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曹植《洛神赋》洛神又称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不平则鸣,看看柳宗元的文学创作修炼手册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后人对柳宗元的认识和纪念,主要缘于他的文翰和思致。

  4. 读书人在古代地位高吗?其实不然,看他们三个就知道了

    文/晨曦水滴人生感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识字,历来被人们看做是高端的行业,端坐庙堂之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5. 《红楼梦》中的灯谜有什么作用呢?

    灯谜,又叫猜灯谜,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门传统的综合性语言艺术。从现有的古籍记载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自先秦以来,在许多生活领域里,都有谜语这一语言形式的运用:人们用比喻、借代、描绘、字形离合等...制成谜语,用来劝谏、讽喻统治者,在外交上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用谜语来暗通情报,掩人耳目;文人之间也会用谜语来相互戏谑等。

  6. 唐德刚访谈李宗仁:口述内容删得太多,李宗仁竟有些不痛快

    《李宗仁回忆录》,唐德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唐德刚用力最深的是《李宗仁回忆录》,足足访谈了七年。与胡适的严谨不同,李宗仁的口述可以说是滔滔不绝、鱼龙混杂,如何取舍便成了难题。

  7. 苻坚:淝水之战大败被嘲笑千年,可有谁知道他也是一代仁君呢?

    说起苻坚,大家一定听过很多关于他的典故吧。淝水之战,就是苻坚被中华历史嘲笑了几千年的败绩。

  8. 俞平伯晚年红学观点不仅振聋发聩,至今也没有望其项背者……

    俞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出身于世代诗书之家。曾祖俞樾,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对《红楼梦》也有涉猎。父亲俞陛云,近代知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俞平伯从小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国学基础雄厚。1919年他毕业于北大并负笈英伦深造,很自然地成为一个著名学者,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9. 人生究竟有几个境界?丰子恺说三个,冯友兰说四个

    作者:金满楼(近代名人哲思第五弹,也是最后一篇,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

  10. 吴东峰: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像《巴顿将军》这样的电影?

    我写开国将军传记的一点思考由都梁先生小说《亮剑》改编的电视剧热播后,竟然使我以前写的有关将军的纪实文学也走红起来。

随机推荐

  1. 桂军将领刘震寰简介 刘震寰人物介绍

    >>>简介>刘震寰,原名瑞廷,字显臣、显承,广西马平人。翌年被任命为广西陆军第五路帮统。二次革命中在柳州担任讨袁军总司令,以失败告终。兵败后逃往香港、日本,1915年返国后任粤桂联军总司令。1937年授予陆军中将,1945年又返香港。

  2. 男人梦见蛇缠腿

    周公解梦男人梦见蛇缠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男人梦到蛇缠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殡仪馆 梦见殡仪馆什么意思

    梦见殡仪馆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殡仪馆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殡仪馆,注意陌生人。梦见殡仪馆,提醒着你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陌生毛孔。梦见闺房梦见闺房什么意思梦见参加葬礼,预示着你会有好事发生,即使是丢失的物品也会失而复得的。商人梦见火葬厂,预示生意兴旺,财源广进。

  4. 枫叶阅读系列

    枫叶阅读系列是新奥尔良乃至南部最长的诗歌阅读系列。1979年,当地著名诗人埃弗雷特·马多克斯与雕塑家弗兰兹·海尔德纳和诗人南希·哈里斯共同创作了这一系列作品。十年前,马多克斯从阿拉巴马州搬到新奥尔良,在泽维尔大学任教。几乎在抵达后不久,马多克斯就成了当地诗歌界的显赫人物。直到1989年去世,马多克斯一直担任枫叶阅读的主持人。每周阅读系列今天继续。星期天下午3点,在院子里,欢迎所有经验丰富的诗人参加

  5. 王守仁的历史影响与评价――创立心学的唯心思想家

    由于王守仁的这种历史作用,故后人把他和陆九渊的学说并称为“陆王心学”。“心即理”是王守仁的“立言宗旨”,这一命题是针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提出来的。王守仁认为,程朱“析心与理而为二”,正是造成这种流弊的根源。王守仁把这种“致良知”的功夫称为“格物致知”,并做了与传统儒学迥然不同的解释。王守仁如此重视“致良知”,乃是想借助道德教化的力量,加强对人心的控制,以挽救明王朝的社会危机。

  6. 历史上最狠毒的女人!夺嫡之战胜出后,举动惊人世人无不胆寒?

    吕后是刘邦的结正室子,早年的她心思细腻具有着很多女性精良的品质,刘邦知人善用和一群建国功臣配合打世界,吕后作为建国皇后在晚年显露了纷歧样的政治本事,可是她的懊恼越来越多,刘邦滋生能力极强一共生了8个儿子,这严重危险到了她手中的皇权,戚夫人是刘邦生前最为溺爱的妃子,刘邦即位时就已经55岁了,这时候他倏忽动了心思惟要改立太子,因为他并不喜欢现任太子刘盈,这件事情上触动了吕后敏感的神经,戚夫工资本身惹下

  7. 天蓬神咒的威力

    大约在唐僖宗皇帝时,成都双流县南笆这个地方,有位王道珂,平时以算命卜卦和符术为生计,无论行走坐定,一有空就念诵《天蓬神咒》。道珂每次喝醉回家时,会跑进庙中朗诵《天蓬神咒》,那庙中却是什么动静也没有。道珂心中倒还明白,默默地背诵《天蓬咒》,相持一阵,才苏醒过来。及蒜担子离去,道珂心中默念神咒,妖狐才无法进—步加害。《天蓬咒》的威力真是了得。

  8. 精益求精,文不厌改

    谢希深的文章700字,欧陽修的文章500多字,独有尹师鲁的文章只用380多字。尹师鲁的文章虽短,文字却十分精练,不仅叙事清晰完整,而且结构严谨。欧陽修连声称赞,佩服至极。但他依然谦虚好学,文不厌改。>欧陽修到了晚年,文学修养更为深厚,还在不辞辛苦地修改文章。夫人看欧陽修太劳累,关心地劝阻说:“何必这样自讨苦吃呢?您的文章天下知名,您又不是学生交卷,还怕先生耻笑吗?”

  9. 人要放得下

    人要放得下有一个信仰婆罗门教的梵志,有一天要赶到一个村落,为当地的信徒举行一场祭祀。梵志无奈,只好栖身在一棵大树之下,等待大地息下怒气,雨过天晴之后,再继续赶路。梵志殷切地请求。梵志一听佛陀要他放下赖以维系生命的树根,仿佛霹雳击顶,石破天惊地大嚷:“这怎么可以?如果我放掉树枝,我不就跌入溪壑之中,粉身碎骨了吗?说什么我也不放下。”

  10. 巴尔扎克幽默故事:当情人比做丈夫容易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年轻时一直没有结婚。尽管伯爵本人在1841年去世,韩斯卡夫人直到巴尔扎克离世前5个月才与他正式结婚。>不知是解释他选择生活方式的原因还是出于幽默,巴尔扎克曾说了这样一句妙语:“当一个情人要比做一个丈夫容易。正如整天卖弄机要比偶尔说一句应景的妙语困难得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