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韩城古之「”阳城”「”舜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帝舜荐禹于天,为嗣。舜崩丧毕,禹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禹居阳城韩侯国西周初年周成王封少弟韩侯国召公派燕师修筑城垣《诗经·韩奕》载「”奕奕梁山,唯禹甸之。溥彼韩城,燕师所完。”2少梁城西周末年秦仲及子孙灭犬戎助平王东迁有功封秦伯国、梁伯国梁国之都城少梁(今芝川一带)三国分晋后少梁为魏之第二大城池芮伯国2015年,在韩梁代村

1 韩城 古之「 ”阳城” 「 ”舜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 「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 舜崩丧毕,禹即天子位, 南面朝天下, 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禹居阳城 韩侯国 西周初年 周成王封少弟韩侯国 召公派燕师修筑城垣 《诗经·韩奕》载 「 ”奕奕梁山,唯禹甸之。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 2 少梁城 西周末年 秦仲及子孙灭犬戎助平王东迁有功 封秦伯国、梁伯国 梁国之都城少梁(今芝川一带) 三国分晋后少梁为魏之第二大城池 芮伯国 2015年,在韩梁代村探明两周芮国古墓群1300余座 韩姓出韩城 春秋时期,晋人灭韩国 晋武公封其叔父万于韩原 称韩武子 其后三世有厥 厥以韩为姓称韩厥 夏阳 秦惠文王时改少梁为夏阳 取「 ”夏之阳城”之意 楚汉相争之际 属塞王司马欣治辖 西汉时期 属三辅之地左冯翊 孕育文杰「 ”史圣”司马迁 夏阳渡口建「 ”挟荔宫” 3 县址北移,今夏阳村 王莽「 ”新”政,改名为「 ”冀亭” 东汉中兴时期,又称夏阳 公元25至59年合阳并入夏阳 始称韩城 隋开皇十八年即公元598年 以古韩国为名,始置韩城县 县址迁今古城 公元620年 唐改韩城为西韩州 贞观八年即公元634年废州 公元905年 改韩城为韩原 「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 游韩城有感遂作二赋 文中称「 ”韩原奥壤, 昔日开战斗之场; 秦塞雄都, 今日列山河之郡。” 4 桢州 风雨山河,几经易主 五代十国韩属河中府 公元1128年金人入韩 公元1164年重筑城池设四门 东曰「 ”迎盱”,西提「 ”梁奕” 南说「 ”居渤”,北道「 ”拱宸” 公元1215年 韩城升为桢州 辖韩合两县 公元1229年 蒙古人入韩城 公元1269年 废州又回韩城县 公元1607年 明朝南京户部尚书韩籍人张士佩 编撰第一部《韩城县志》 公元1640年 当朝宰相薛国观上奏朝廷 重修城墙并挂匾题额 东为「 ”黄河东带” 西为「 ”梁奕西襟” 南为「 ”溥彼韩城” 北为「 ”龙门盛地” 明清两代 「 ”解状盛区” 「 ”户皆可封” 科举中试者计1396人 人称「 ”朝半陕,陕半韩” 5 历史新章,走进现代 素有「 ”文史之乡”和「 ”关中文物最韩城”美誉 1983年10月, ... 批准县改市 1984年1月,「 ”韩城县”正式改名为「 ”韩城市” 并规划建设新城区 1986年, ... 公布 韩城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2006年,韩城入选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2年5月25日,陕西省委正式出台指令 将韩城市列为省计划单列市 陆续还获得 「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 ”全国科普示范市” 「 ”全国旅游文化示范市” 「 ”全国十佳投资创业城市” 「 ”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 「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 「 ”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市” 「 ”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 「 ”国家级农民工返乡人员创业试点市” 「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 ”国家级卫生城市”
本文标签:韩城古城夏阳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