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才子终被情困纳兰性德简介:纳兰容若一生多情,也伤情一生。请看纳兰性德简介关于他一生的爱情。

  在纳兰容若二十岁时,初识情爱的滋味,却也立即陷入痛苦。他和青梅竹马的表妹惠儿彼此相爱。但在富贵已极的阶层,爱情反而是最不堪一击的。表妹被父亲安排入宫,做了皇帝的妃子,他以为自己一生的爱都被这个女子带走了,带进了红墙深处、皇宫内院,带走了朝朝暮暮,带去了来生来世。然后,他同样无法逃脱父亲的安排,终于由皇上赐婚,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蕊为妻。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另一个女子青格儿,青格儿是明将沈钧的女儿,后被鳌拜收养,十年前:青格儿喜欢纳兰容若。纳兰容若喜欢惠儿。玄烨(康熙)喜欢青格儿。十年后:纳兰容若娶了卢蕊。玄烨纳了惠儿。卢蕊死后,青格儿做了纳兰容若的小妾。在皇帝和容若面前,青格儿始终喜欢容若,她曾为容若在宫中带发修行。

  卢蕊出嫁这年正好十八岁,正是一个女子最芬芳的年纪。对于这个女子,我有着诸多美好的寄望,因为纳兰容若正是为了她伤情一生。不过,她也确实美好的无以复加,她倾国倾城,秀外慧中,同样生于富贵已极的家庭,她从小受到了当时的女性可以受到的最好的教育,更难得的是她温柔委婉,慧质兰馨。

  只可惜,他与她,相遇的太晚——他已为了青梅竹马而又今生无缘的表妹惠儿受了最重的情伤;只可叹,他与她相遇的太早——他一生中第一次遭遇了爱情的不如意,还没有恢复,他尚且还没有准备好再去接纳另一个女人的深情无悔;只可悲,他与她相遇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成婚当日。

  正因为是迫于父亲的安排,所以在成婚之前,容若心中便对卢儿有了芥蒂。他对她只有冷淡。

  纳兰性德简介为您介绍到这里。

才子终被情困:纳兰性德简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是神一般的男人,只活了30岁,却成为300年来中国最深情的男人

    但在封建社会中,包办婚姻是最常见的现象,从古至今,多少家族讲究门当户对,但世人都说男人滥情且无情,纵观中华史上,亦有不少才子多是风流之人。

  2. 文坛最啰嗦的《菩萨蛮》,纳兰性德当场炫技作,众人一看无不叫绝

    不过有一个人词人,近年来却知名度很高,很多人甚至认为,他就是清代第一词人,他就是纳兰性德。可以说,纳兰性德契合了当下人对于传奇才子的一切想象。他有才,而又年轻帅气,是康熙贴身侍卫,身手也不会太差。此外,他出身高贵,父亲是红极一时的纳兰明珠。最重要的是,他还多情,关于他的感情经历,都可以写成畅销书。但抛开以上种种,在文坛他不过是清代第一词手而已。

  3. 纳兰性德是何许人也?纳兰家族是由何来?纳兰家族又是怎样强大的

    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因避太子之讳,改名性德。表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他不仅才华横溢,还善骑射,是康熙帝身边的侍卫,真正的文武双全。纳兰性德虽出生于富贵人家,但是身上并没有纨绔子弟的气息,他淡泊名利,温文儒雅,热衷于汉文化。

  4. 纳兰性德病逝

    1685年7月1日纳兰性德病逝在334年前的今天,1685年7月1日,清朝词人纳兰性德病逝。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

  5. 历史上舒妃一生深受乾隆宠爱,和纳兰性德还有血缘关系

    舒妃历史上是名门闺秀,一生深受乾隆宠爱,下面历史新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舒妃出身在一个满洲贵族家庭,她出生的时候乾隆已经是一个翩翩少年了,那个时候高贵妃还是一个普通侍女,富察皇后刚生下一个女儿,可惜后来因病夭折。封册文上说舒妃贤良温润,才德兼备,侍奉皇帝的时间也不短,理应被封为妃子。但还好皇上并没有因此而冷落舒妃,而已对悲痛的舒妃关爱有加。

  6. “薄情,懦弱”的纳兰性德

    >但你也应该晓得,豪情万丈如苏轼,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缠绵凄凉;千古伤心人纳兰,也有: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洒荆江水。>他是满洲正黄旗人,姓叶赫那拉,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原名叫做纳兰成德,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为性德。“纳兰”二字,其实也就是“那拉”。后世的红学家就以此为证据,提出了贾宝玉就是纳兰容若的说法。

  7. 古言唯美虐心句子 | 历史新知网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性德《木兰词·》2、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摘花销恨旧风流。帘影碧桃人已去,痕苍藓径空留。两眉何处月如钩?——纳兰容若《浣溪沙》3、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寞锁朱门,梦承恩。

  8. 历史上名字最好听的八个人的一生,名字好不代表命好

    扶苏之名,源于《诗经》,取香草佳目之意。秦始皇给自己的儿子起一个这样的名字,足以看出秦始皇对自己这个儿子所寄托的无限希望。>>2、上官婉儿>婉儿,取美好柔美之意,在古代,婉儿作为一个女子的姓名,也是颇为好听。苏轼在文学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究其一生,其实过得并不顺坦。在政治上,苏轼生不逢时,多次遭遇贬谪,一生都处于颠婆劳累之中。高渐离是战国人,是荆轲的好友。

  9. 我的读书流水帐

    我的小学和初中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读的,从课堂上学不到什么东西,读书生活主要是在课外。这么算下来,我真正的读书生活应该是从上大学开始,那时我已19岁了。但不久我便发现,人的一生中,各时期有备时期的读书任务,时光不能倒流,有些课是怎么也补不上的。如饥似渴的人读书有好处也有坏处。我觉得好办法是去做“联想式读书札记”。>以上是我20年读书的流水账,平淡无奇,但写出来也许能引起同辈人的一点同感吧!

  10. 纳兰性德简介 清朝时期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生平

    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上独树一帜,词风格近李煜,有清李后主之称。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纳兰性德20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两人情感甚笃,浮生萦云。婚后三年卢氏难产不幸亡故。纳兰性德又续娶图赖之孙女官氏。因纳兰性德生于十二月十二日因而联想到乳名可能叫「冬郎」,其实古人称十一月为冬,十二月为腊。

随机推荐

  1. 一壶救一命

    有一回,丫鬟侍琴帮任道溶泡茶,一不小心,茶壶跌在地上,掼成碎片,这下闯大祸了!"侍琴说是把主人的一把大亨壶掼碎了。掼破了大亨壶,我赔一把给他就是了。回来禀告任道溶:"刚才碰到一个人,他说他有大亨壶,愿用大亨壶救侍琴。任道溶一边看茶壶,一边肚里思量:"我堂堂苏州府台,只有一把大亨壶,他这个乡下佬倒有一筐子,莫非此人有来头?"任道溶选好一把茶壶,捧在手里用民睛死盯筐里,随口说:"放,放,放!

  2. 舟中敌国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hōuzhōngdíguó【解释】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例子】【近义词】众叛亲离【相关】百度“舟中敌国”

  3. 克利夫兰老实人报

    克利夫兰平原商人是1842年1月7日约瑟夫·格雷创办的一家周报。到1845年,它已经过渡到每天晚上。约瑟夫·格雷于1862年去世,他的论文由一系列编辑控制,直到1885年自由霍尔顿买下了这篇论文。霍尔登对报纸进行了一些修改,比如增加了早报和周日版,到1905年已经放弃了晚报。他还以完全不同的编辑方向看待该报,忽略了格雷在政治上偏向的报道(该报曾是民主党的热心支持者),而是向读者保证“我们将时刻警惕

  4. 成语典故_成语杯弓蛇影的主人公是谁?杯弓蛇影是什么意思

      杯弓蛇影出处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杯弓蛇影解释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误把映入酒杯中的弓影当成蛇。比喻因错觉而疑神疑鬼,自已惊扰自已。   杯弓蛇影的典故   有一年夏天,县令应郴请...

  5. 诗肠鼓吹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īchágǔchuì【解释】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例子】【相关】百度“诗肠鼓吹”

  6. 英国公使对他说了一句话,竟能让慈禧气得暴跳

    >>当时西方人普遍认为,整个大清帝国的统治者里面,只有李鸿章的目光最清晰,和他聊天才能够得到合理的解答,根据记载当时,英国驻华公使与李鸿章聊到帝国未来的走向时,他居然对李鸿章说了一句明确的话,大英帝国和其他的西方公使一致认为,未来西方与中国的交涉,只认可光绪皇帝和他的号令,其他人一概不予承认。

  7. 陈平白登解围计

    公元前200年,匈奴冒顿单于带领40万人马,一直打到了太原,围住了晋陽。汉高祖刘邦亲自率领大军抗击来犯之敌。打进晋陽后,刘邦听说前队兵马节节胜利,就想大举进攻。派去侦察的人回来后,都这样说:“匈奴的冒顿部下,大多是老弱残兵,他们的马也挺瘦,陛下请下令追击吧!”>>刘邦仍不放心,派奉春君刘敬去匈奴那儿谈判,其实是再去摸一下底。

  8. 「 ”水果之王”——眼睛的守护星,为你的一生护航!

    说起苹果,相信大家都认识。

  9. 什么是射肋水_风水知识

    对阳宅而言,河流要有环抱之势,流去之水要盘桓欲留,汇聚之水要清净悠扬,凡是直冲斜撇,浚急激湍,反跳倾泻者均为不吉,类似这种向屋侧流来,然后向屋后流去的所谓「射肋水」,是很容易引起绯闻与官讼的。

  10. 巴图汗:金帐汗的首领保留了他祖父成吉思汗的遗产

    巴图汗是蒙古的统治者,也是金帐汗国(也称为基普恰克汗国和约基乌鲁斯)的创始人.他是成吉思汗通过大汗长子乔吉的孙子,负责蒙古帝国向俄罗斯和东欧的扩张.巴图汗建立的汗国持续了大约200年,巴图于1205年左右出生,是乔希的次子.他的父亲,虽然是成吉思汗的长子,却不受大汗的宠爱.由于乔希涉嫌密谋反对成吉思汗,父子之间的内战几乎爆发.然而,由于乔希于1227年2月去世,战争得以避免.成吉思汗本人六个月后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