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法国天主教圣女贝尔纳黛特,去世138年尸体不腐

历史认知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法国天主教圣女贝尔纳黛特,去世138年尸体不腐”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

圣女贝尔纳黛特是法国天主教会的圣徒,她在14岁时就梦见了圣母玛利亚,之后进入修道院成为修女,在35岁逝世后被安葬。最令人惊奇的便是,在圣女贝尔纳黛特过世30年后,遗体就被人挖了出来,结果发现是不朽之身,至今为止138年过去了依旧栩栩如生。

一、圣女贝尔纳黛特不朽之身

法国圣女跟印度圣女有极大的区别,圣女贝尔纳黛特·苏毕胡是法国卢尔德的一名农村少女。14岁时,她第一次梦见了圣母马利亚,后来又多次梦见她。不久,贝尔纳黛特便离开家人,进入讷韦尔的修道院,也就是如今她的遗体所在之处。这名性格温和的修女终生体弱多病,但她却使周围人经常感受到鼓舞。

在天主教会正式封她为圣徒前,所有认识贝尔纳黛特的人都认为她是圣人。圣女贝尔纳黛特35岁逝世,1879年安葬。1909年为给封圣做准备,人们发掘出她的遗体,发现其遗体不朽。天主教将“不朽之身”定义为“如同活人一般柔软有弹性,不会腐烂”。

在她被封为圣徒之前,天主教会三次要求挖出她的遗体进行检查,许多医生、神父与名望之士目睹了各次挖掘的过程。在法国的讷韦尔,已经去世126年的圣女贝尔纳黛特躺在玻璃棺内,她的容颜依然柔软而有弹性。贝尔纳黛特·苏毕胡的遗体并未腐朽,它超越了肉身腐坏的自然规律。

圣女贝尔纳黛特的秘密,远远超越肉眼所见的完美外表。三次挖出遗体的报告中都说,圣女的遗体保存得相当完好:交错在胸前的双手很完美,毫无尸体腐烂的气味,美丽的双手握着一串生锈的念珠,胸口的十字架上也布满了铜锈。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法国天主教圣女贝尔纳黛特,去世138年尸体不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2. 中世纪时为什么基督教能独霸欧洲?全凭这7点

    基督教也是这样。基督教在欧洲取得统治地位以后,这个传统被很好的保留下来,而且成制度化的被固定。这种金字塔型的网状的结构使得基督教教皇的意志能很快传导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全世界的基督教徒能步调一致的行动。

  3. 囚禁教皇与渎圣同盟——「 ”天主孝子”法兰西记事

    题/囚禁教皇与渎圣同盟——「”天主孝子”法兰西记事文/调命者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法国481-870版图变化动图)法兰西源自于法兰克帝国,843年秃头查理与自己的两个兄弟三分了祖父查理曼大

  4. 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瓜分世界的条约

    引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人觉得这好像是上帝送给自己的一场大机遇,恨不得立即提兵征服新发现的土地,但是要想征服新土地就必须满足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证明那块新土地属于自己或是属于西班牙王国,因为只有这样,西班牙人才能「”合法”地征服、殖民和统治新发现的土地,但是这个前提对西班牙人来说并不容易满足。哥伦布第一次航海的路线图虽然哥伦布是在西班牙国王的赞助下才得以远航探险,并发现新土地,但是葡萄牙人却

  5. 沉睡140年的「 ”睡美人”,容貌依旧惊艳,为何遗体至今不腐?

    文/历史九点半人类生老病死,化而为土,自然规律,不可逆转。

  6. 贵州安龙县:偏远深山小城,竟藏有明代皇城!如今却被人忽略…

    南明,一个被大多数世人忽略的朝代。源于明朝覆亡后,在南方尚有几个新建立的反清复明的政权。因持续时间短,政权更迭快,又与清朝开年重合,故较少人熟知。南明时代,共经历了隆武政权、鲁王时期、绍武时期、永历政权4个时期。其中,永历政权存在时间最长,在南明历史中也最有发言权。在永历政权几易都城中,安龙作为都城,是个特殊的所在。

  7. 女王记:英国法国篇——血腥玛丽、苏格兰玛丽、玛尔戈王后

    二、血腥玛丽玛丽即位为英国女王,是为玛丽一世。

  8. 康熙为什么禁止洋人传教?或许答案跟你知道的不一样

    话说,1721年,也就是清康熙六十年,康熙皇帝发布了一道上谕: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这道圣旨一发,就划了一道界线。从此,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住着可以,但是不能传教了。这个政策一直到...战争,这都是清朝的基本国策。过去,我也多次看到这个材料。中国闭关锁国啊,排斥外来文明啊,拒绝和欧洲交流的铁证啊。这还能有什么别的解释吗?

  9. 国家利益至上:黎塞留是如何让法国成为欧陆霸主的

    在这治世的结尾和乱世的起始,黎塞留率先抛弃天主教以信仰看待政治外交的观念,率先秉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为了维持法国的国家利益而不择手段,在他巧妙而诡诈的外交下,法国击败了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成为了欧陆的霸主。黎塞留这一行为在当时实属离经叛道,因此遭到了舆论广泛的抨击。

  10. 纽伦堡会战:欧陆双雄的死亡 ... 对决

    1631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著名的布莱德菲尔德战役中击败了天主教联盟军,从而改变了三十年战争的历史进程。在这危难时刻,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再次请出已经被他勒令退休的华伦斯坦。以密不透风的防守闻名的华伦斯坦,最终和以作风刚强著称的古斯塔夫在德国中部重镇纽伦堡相会。罗马教会也不甘示弱进行了激烈的反扑。但无论是西班牙人的异端裁判所,还是法国天主教派的圣巴托洛缪大屠...,都无法彻底阻止新教势力的扩张。

随机推荐

  1. ... 牛横死的刘肇夫妇

    ...牛横死的刘肇夫妇宋朝时,有一对刘肇夫妇,平日以屠牛为业,并且好食牛肉。但是刘肇夫妇听了以后,还是毫无悔悟之意,依然宰牛、吃牛如故。刘妻大声呼救,虽然有人前来帮她,但是肉与牛背实在粘得太紧,不管怎么用力拉都无法脱开。几天以后,刘妻终于在疲累惊恐中死了。

  2. 头破血流是什么意思?

    【拼音】tóupòxuèliú【解释】头打破了,血流满面。多用来形容惨败。【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照道士脸上一刮,可怜就打得~身倒地,皮开颈折脑浆倾。”【例子】你若在继续顽抗下去,必定会碰得头破血流!。【近义词】一败涂地,溃不成军【反义词】马到成功【相关】百度“头破血流”

  3. 千思万虑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iānsīwànlǜ【解释】形容反复思考或多方面思考。【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千思万虑”

  4. 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对河南的危害:89万人葬身鱼腹

    1938年的黄河花园口决堤形成了大片的黄泛区,对河南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河南人民因此遭受到极为惨重的伤害,据统计,有大约89万人因此葬身鱼腹,更别提后来的惨绝人寰的1942河南大饥荒。花园口决口后,奔腾的黄河水迅速下泄。共计有千万人受灾,390万人流离失所。

  5. 食指大动成语故事_成语“食指大动”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食指大动  【拼音】 shízhǐdàdòng  【解释】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成语故事】  有一天早晨,公子宋和公子家一起去朝见郑灵公。突然,公子宋的食指跃跃跳动起来,公子家觉得很奇怪,公子宋说:“每次我的食指跳动...

  6. 长期便秘吃药不靠谱?快试试3个妙招,排便畅通无阻

    如果没有得到缓解的话可以购买开塞露,轻轻的插入...处,大约10分钟左右就能够缓解便秘,但是不能长时间使用,不然会产生耐药性。香蕉以及火龙果里面含有的植物纤维素及果胶,能达到通肠的功效。平时不能憋大便,有便意要及时排出。

  7. 像他们这样行善

    >>女儿想了想,说:“那样太伤他自尊了。我每次拿零钱,就是不想他脱掉手套找零,那样会很冷。”我把这一幕给老太太说了,并提醒她赶紧想办法杜绝这类事件再次发生。而这个时候,房东家的门早已经关了。>>几天后,这个情况却忽然有了改观。>>这种“好运”维持了很久。>>原来,他们一次次从温暖的被窝里钻出来,时刻关注着我家的动向,只是为了给我们留一道开启的门缝,让我们可以毫无愧疚地晾衣服啊。

  8. 松溪乳脂厂

    松溪乳脂厂大楼建于1908年。这是在斯波坎山谷经营的松溪乳品厂的延伸。这座大楼曾用作办公场所和配送中心,也用于生产奶油、黄油和奶酪。松溪乳业很快成为该地区最大的乳品生产商。奶牛场有120头牛,从其他地区的日记里买了牛奶。1929年,肯特华盛顿的康乃馨乳业公司收购了松溪乳业公司和布罗德维乳业公司,并以后者的名义将两家公司合并。1931年至1935年,在大萧条最严重的时期,他们将业务转移到了Braod

  9. 豹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豹”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豹头环眼——形容人的面目威严凶狠。豹死留皮——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间。比喻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

  10. 日本天皇想霸占寒山寺诗碑,看到唐武宗遗训后,再不敢打诗碑主意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消息传到苏州后,盘踞在那里的侵华头目松井石根欣喜若狂,亲率百余护卫赶到寒山寺,在《枫桥夜泊》诗碑前合影,之后将这张照片寄给喜欢《枫桥夜泊》的日本天皇。天皇接到照片后大喜,表示想一睹诗碑的真容。于是,日军参谋次长出了一个馊主意—让天皇下诏书给松井石根,把诗碑运到日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