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夫人生天 国王得道

夫人生天 国王得道诗曰:“得道升天赴约王,凡人皆苦命如霜;出家学佛灵山会,成就应真永不忙。”印度盘提国的国王——优达王。他在迦叶佛时曾经出家,修学佛法,后来又遇到释迦佛陀,因为宿世修行种植的福报,而转生得为人王。优达王的第一王妃,名叫月明夫人。她的才能品德都很好,国王特别爱敬她。有一天,月明夫人忽然现出衰相,是寿命将尽的一种现象;国王的心中非常忧戚。月明夫人问王说:“大王!你为何如此忧愁?”优达王说:“你的寿命将终,我想到人生无常,生死恩爱别离的痛苦,不免忧闷烦恼。”月明回答国王说:“佛陀曾经说过:‘高者必坠,存者必灭,合必有离,生必有死。’这是一定的道理,死是每一个人所难免的事。人的身体,就像一座房屋,死就像搬家一样,这座房屋坏了,就搬到别家去住,只要有资本,就可以住进好房屋。大王如果有慈悲的心想念我,就请大王放我出家修行,使我能早点得到準备搬家所需要的资本。”国王说:“你若出家修行,如果现世未能得到成就证果,也一定会生到天上。若生到天上,你要赶快回来与我相见。你能做得到,我就放你出家去修行。”月明王妃答应了优达王的请求。于是,月明王妃就在宫中设立精舍,恭请大德比丘尼入宫为她剃度圆顶,并受比丘尼戒。因为她出家而未离开王宫,时常有很多宫人前来问讯请安、恭敬供养等,使她无法精进修持,于是决心离开王宫,到远地去专精静修。月明比丘尼离开王宫之后,在偏远之地精进苦行,经过六个月的用功修持,就证得三果——阿那含圣道。她得道后不久就在一个乡村中 ... 圆寂,上生 ... 天,成为 ... 天的天人。月明生天之后,即用天眼观察过去因缘,知道生前与王有约,应去赴约。她见国王沉迷于五欲之中,难施化度,需要先用恐怖逼他,否则不能调伏使他醒悟。于是她就变作夜叉王,手拿五尺大刀,于夜深时分来到国王身边,国王看见如此高大的鬼王,心里非常恐惧。夜叉向国王说:“你现在纵有千万军队,也无能救护,因为你的性命已在我的手中,死期已经到来,你怎么办?”国王恐惧的说:“我没有做坏事,我的一生遵守本分行善,修心清净,期望死后能够转生善处。”天人回答说:“能够修心清净而行善的人,一定会依愿实现,转生到良好的地方去。这是一定可靠的,没有比修善更好的 ... 了。”国王觉得奇怪,这个恐怖的鬼王,为何有菩萨的慈悲心呢?优达王便问他说:“你到底是什么人?敢来使我恐怖畏惧?”天人答说:“我是月明夫人,大王放我出家之后,我精进修持净行,得道生在 ... 天,今来赴约。”国王说:“看你是一个恐怖的魔鬼,我不能相信你的话。你如果真是我的爱妃月明,必须现出原形,我才能相信。”天人就变回原形,她的衣服、容貌,均和过去一样,站在国王的面前。优达王看见她确实是月明妃,便生起欲念,想拥抱她。月明天人腾身飞上空中,为优达王说法。她说:“大王!人的色身是无常的,佛陀说:‘人命在呼吸之间而已,一弹指顷(极短的时间)就保不住了,又好像早晨草上的露水,太阳一出来就会消逝无蹤。’“大王!你岂不是见过许多如花似玉年轻的美人吗?她们转瞬就会变成鸡皮皱纹的老人。人老的时候痛苦特别多,例如:两眼朦胧,看不清楚,双耳重听闻不聪,腰酸背痛,手足迟钝,出入都不方便。人的色身又好像酿酒一样,取去醇味,糟就无用处了。如此衰老的人身,死期将近,有什么可贪恋爱乐的呢?人由生至死,一切都是无常。“大王!你岂不见人生无常吗?死不一定是衰老的人,有的尚未出生就死在母胎里。还有幼死、壮死均不一定,世间没有不死的人。一旦死期来临,一切财产都带不去,连自己最宝贵的身躯也要自弃,何况其他的财物?“大王!你是有智慧的人,既然人生有这么多痛苦,你为什么不寻求出离,厌离痛苦去出家修道呢?”国王听闻如此至诚苦切的告诫,顿有所悟,遂发心出家学道。月明天人又一再重申说:“大王!你若出家以后,应该要好好求学佛法,求得妙法之后,更要日夜精进修持,用功修行,切勿懈怠,虚度宝贵的时日。”天人说完话就回到天上去了。优达王把王位让给太子,割爱辞亲,扌舍离五欲,礼迦旃延尊者为师,决心出家学道。国王出家修行的消息,很快地传遍全国,很多臣吏官员,以及人民都来供养,但却妨碍了道业,他就远行到王舍城外的灵鹫山,参加灵山法会,听闻佛陀说法。优达王见佛闻法之后,很快就证得神通自在的阿罗汉道。有一天,他入城乞食,乞得夙饭,他就拿回林中去食用。这时,有一位萍沙王出游,来到林中与王相见问讯说:“你本是大名鼎鼎的国王,如今出家当乞儿,乞讨别人吃剩的残物。我看你实在可怜!假如你罢道还俗,我可以分一半国家给你统治,你想好吗?”比丘(优达王)说:“感谢大王的美意!我出家之后,心里没有任何挂碍,非常安乐。你为五欲所缠缚,如飞蛾投火,又好像蚕吐丝捆缚自身,死在乐处,没有援手,这样才是真正的可怜呀!”萍沙王闻已,即便回去。说明:(一)本篇故事出于《杂宝藏经》中。(二)出家学佛最主要的目的,是在于解脱人生的生死等各种痛苦,了脱六道轮回,证得涅槃寂静安乐。(三)生天。生死尚未解脱,还在六道轮回之中。 >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夫人生天 国王得道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给客户的新年祝福短信

    给客户的新年祝福短信1、祝你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正当午,身体壮如虎,金钱不胜数,干活不辛苦,悠闲像老鼠,浪漫似乐谱,快乐莫你属!新年新气象,祝福你万事从头开门红!祝福话儿短信传,声声祝福无浮云。

  2. 【路轨】的意思是什么?【路轨】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路轨lùguǐ1.犹道路。3.手泵式四轮小车由一个小马达或一台手泵驱动的小型无篷路轨车4.铁路轨道基面>

  3. 悬梁刺股的意思

    悬梁刺股的意思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4. 梦见打老鼠_周公解梦梦到打老鼠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打老鼠好不好

    做梦梦见打老鼠好不好?待业者梦见打老鼠主近期财运不佳,小心有损失。梦见死鼠,会交好运;梦见众多老鼠,这是凶兆。梦见老鼠上树,会升职;梦见老鼠咬坏衣服,这是吉祥的征兆。梦见老鼠四处窥视,吉兆;梦见一群老鼠进屋,这是不祥之兆。梦见老鼠流泪,会破财;梦见老鼠跳舞,万事不顺。

  5. 这种消化系统疾病很常见,但需长期治疗!医生给你制定了一份养生食谱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也是胆道系统很棘手的一种疾病,由于它的症状没有特异性,所以很难诊断,一经诊断又多为慢性。患者一般不会进行手术治疗,多进行内科治疗,吃药的同时辅以食疗。

  6. 才华横溢-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在“五年诵经书,七年弄笔砚”的基础上,少年李商隐坚持跟堂房叔父学习。>李商隐年少有为,而且关心国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实际上并无其人,只不过是李商隐杜撰假托的人物。>正是由于李商隐少年笃志于学,才华横溢,17岁就凭文才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跟从令狐楚学骈文奏章,被引为幕府巡官,25岁举进士。>李商隐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很高。

  7. 志同道合是什么意思?

    【拼音】zhìtóngdàohé【解释】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例子】两人起先虽觉得志同道合,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闻一多《杜甫》)【近义词】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莫逆之交,意气相投【反义词】分道扬镳,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各奔前程【

  8. “七夕”考:牛郎织女的故事原本与爱情无关

    牛郎织女的故事原本与爱情无关,只是上古天文学观象授时知识的反映。一句“织女正东向”,就蕴含了牛郎织女七夕会天河这一故事的全部秘密。这一说法暗示了牵牛星之得名和牺牲之间的关系。>尽管有牛郎织女之间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但七夕习俗却根本与爱情无关。七夕非爱情的季节,因此,在古人的观念中,七夕对于婚嫁,并非一个吉利的日子,牛郎织女的爱情,也并没有花好月圆的意味。

  9. 早上做的梦准吗? -周公解梦

    人不是只有晚上才睡觉,也不是只有醒来那会才做梦。既然很多人都有此疑问,真正大家关注的本质是什么时候做的梦最容易有最近的预示,嘿嘿,太远的预示太多人无所谓了,关于过去的总结,更容易被当成只是一种解读,了解预示,成了解梦的目的。早上做的梦准吗?早上的梦是刚醒来时候记得的梦境。这时候的梦境以荒诞手法表现的数量是最多的。所以,早上的梦,最能预示长远的未来。

  10. 孕妇梦见有儿子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有儿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有儿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