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唐代画家,书法家。唐贞观永徽之际,时人多以虞世南、褚遂良书迹为楷模,薛稷亦不例外。薛稷的书法可以分前、中、后三个时期。"唐代李嗣真在《九品书人论》中更将薛稷的真书、行书列为第一。后之论书家,去魏补欧,列欧、虞、褚、薛为"初唐四家"。其时唐睿宗李旦尚未登基,与薛稷关系很好,将女儿仙源公主嫁给了薛稷之子薛伯阳,二人结成儿女亲家,过从甚密。薛稷以知情不报,亦被赐死,卒年65岁。

薛稷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唐代画家,书法家。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世称薛少保。 唐贞观永徽之际,时人多以虞世南、褚遂良书迹为楷模,薛稷亦不例外。薛稷的书法可以分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书艺,宗欧阳询、虞世南;中期宗褚遂良,并给予较大的启发;晚年时期则摆脱欧、虞、褚三家的影响,而独创一格,成为初唐晚期最有影响的一位著名书家。但总的来看,褚遂良对他的影响最大,他忠实地承袭了褚书的面貌。当时有人这样说”买褚得薛,不失其节。"《广川书跋》说他"其师承血脉,则于褚为近。至于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成一家"。唐张怀瓘《书断》评其书:"学褚公(遂良)尤尚绮丽,媚好肤肉,得师之半矣,可谓河南之高足,甚为时所珍。" 唐代李嗣真在《九品书人论》中更将薛稷的真书、行书列为第一。 薛稷的外祖父魏徵为初唐名臣,家富收藏,其中虞、褚墨迹颇多,薛稷得以日久观摩,进而"锐意模学,穷年忘倦",其后供奉内廷,获观秘府所藏钟、张、二王等魏晋名迹,赏玩追摹,最终学成,名动天下。 开元名相张说誉之谓"前有虞、褚,后有薛、魏"。后之论书家,去魏补欧,列欧、虞、褚、薛为"初唐四家"。 艺术成就 书: 薛稷上承褚遂良遗绪,初学褚遂良绮丽媚好、婀娜多姿之风格,后在疏瘦劲炼上下功夫,结字疏通,融隶入楷,瘦劲妍媚,媚丽而不失气势,劲瘦中兼顾圆润,独创一格。 他的书法作品还有《中岳碑》、《洛阳令郑敞碑》、《信行禅师兴教碑》、《升仙太子碑》、《佛石迹图传》等,其中颇不乏历代公认的书法精品。 画:在艺术领域中,薛稷一生中取得最高成就的是绘画。套用古人的句式,大约可以说他是"诗不如书,书不如画"吧。薛稷的绘画擅长花鸟、人物及杂画,而尤以画鹤最为精妙,形神兼具,达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号称一绝。 诗:薛稷具备很高的文字才能,"文章学术,名冠时流。"诗歌写得很好,《全唐诗》 ... 收录其作品14篇。 代表作《信行禅师碑》欣赏 《信行禅师碑》,又名《隋大善知识信行禅师兴教之碑》,越王李贞撰,薛稷书。唐神龙二年(706)八月立。石已久佚。现仅存清何绍基藏宋拓孤本传世。剪裱本,册尾残损,正文共25开,另有跋一开半。正文125行,每半开5行,行7字。每半开纵19.8厘米,横13.5厘米。此本现已流入日本,为日本京都大谷大学所藏,仅1700余字。碑文内容记述隋代名臣信行禅师之兴佛教事迹。 小故事: 故事一:杜甫赞书 薛稷曾为普赞寺题额,三个大字,笔势雄健,杜甫有《观薛少保书画壁》诗赞云:"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故事二:超级粉丝 薛稷的书法发展了初唐书法劲瘦媚丽而又圆腴挺拔的时代风格,劲妍媚的风采直接影响了唐末的柳公权,下开宋徽宗"瘦金书"之先河,被历代书家称为"瘦金书之祖"。 故事三:皇帝赐死 薛稷出身官宦世家,本人亦仕途显达,武则天朝举进士,累迁礼部郎中、中书舍人。唐中宗景龙末年(709年),任谏义大夫、昭文馆学士。其时唐睿宗李旦尚未登基,与薛稷关系很好,将女儿仙源公主嫁给了薛稷之子薛伯阳,二人结成儿女亲家,过从甚密。景云元年(710年),李旦甫登帝位,即刻升迁薛稷为太常少卿,以后累迁中书侍郎,转工部、礼部尚书,复以翊赞之功,封晋国公,赐实封三百户,加赠太子少保。唐睿宗还经常召薛稷入宫参赞政事,一时恩遇,群臣莫与为比。可惜好景不长,唐玄宗即位后,因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人密谋政变,事泄被 ... 。薛稷以知情不报,亦被赐死,卒年65岁。 (来源:大山之西)
本文标签:书法薛稷艺术褚遂良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