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诗享书局原创文章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书法家,被称作书圣,而他的儿子王献之在他的教导下也写得一手好字,在后世还常常与其父亲一起被人们称作「”二王”。据说王献之只有几岁大的时候,曾经有一次观看门生们玩樗蒲,别人还没有分出胜负,王献之就说南边的要输。别人看他是个小孩,就没怎么搭理,只是说:「”这个小孩就像从管子里看豹,只看见豹身上的一块花斑(看不到全豹)。”但王献之却说,「”我是远惭荀奉倩(荀粲)

诗享书局原创文章 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书法家,被称作书圣,而他的儿子王献之在他的教导下也写得一手好字,在后世还常常与其父亲一起被人们称作「 ”二王”。 据说王献之只有几岁大的时候,曾经有一次观看门生们玩樗蒲,别人还没有分出胜负,王献之就说南边的要输。 别人看他是个小孩,就没怎么搭理,只是说:「 ”这个小孩就像从管子里看豹,只看见豹身上的一块花斑(看不到全豹)。” 但王献之却说,「 ”我是远惭荀奉倩(荀粲),近愧刘真长(刘惔)。”(荀粲、刘惔二人从不与下层人接近)就拂袖而去。 管中窥豹这个成语就是从这流传开来的。 而在王献之小时候,父亲王羲之为了训练他的基本功,在院子里放了十八口大缸,并对他说:「 ”你呀,写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有骨架子,才能站稳腿呢!” 后来王献之真的将十八口大缸里的水都写成了乌黑,「 ”十八口大缸”的故事也流传了下来。 可以说在书圣王羲之的儿子里,作为第七子的王献之才是最得其父亲真传的。 此外,王献之在外形上也得到了父亲的遗传,甚至还更胜一筹。 王羲之早年间曾因「 ”东床快婿”而出名,可见其仪表也不凡,王献之则被公主看上了。 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三女司马道福,史称新安公主。他年少时期就倾慕于王献之,但由于家族要与朝中世家恒家教好,便将她嫁给了桓温之次子桓济,稳定家族的统治。 新安公主虽不情愿,也只能委屈地嫁了。后来桓济自想谋 ... 叔父桓冲,事情败露被流放。新安公主也就重获了自由。 于是她这回全力央求皇太后与皇上,希望能将她嫁给王献之。当时王献之已经有了妻室,而且二人十分恩爱,但皇上仍下令,让其休妻再娶。 王献之急了,他为了不娶公主,一咬牙用艾草烧伤了自己的双脚,然后对公主称自己已是残疾人,无法娶高贵的公主,谁知公主并不在意他的残疾,依然要嫁给他。 最终皇命难违,王献之娶了公主,他的原配妻子背起行囊离开了家,王献之对这件事也愧疚一生。 《晋书》中,王献之曾写道:「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那烧伤的脚也伴随了王献之一生,他四十三岁时足疾复发,不治而逝。 在与新安公主结婚后,王献之直到四十一岁,才与新安公主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王神爱,也就是后来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皇后。司马德宗是有名的痴呆皇帝,连吃喝拉撒睡都不能自理。西元四一二年,王献之的独女崩于徽音殿,时年二十九岁,諡安僖皇后,没有子嗣留下。 可以说有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一生都被这位公主所累了。 近期热文:「 ”东床快婿”里的王羲之,可能不是潇洒不羁,而是「 ”药”嗑多了 因果报应?金国被灭后,皇室的结局比当年宋朝还要惨 岳飞死后,他被流放的妻儿们后来怎么样了?
本文标签:王羲之王献之中国古代史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