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第十节 破齐>>  田氏兄弟的齐国一直是楚汉时期非常顽强的实力,最早章邯杀了老大田儋,老二田荣接过大旗,当天下都归附项梁的时候,田荣选择和项梁对着干。老二田荣被项王杀了之后,老三田横又接过大旗,坚强和项王打游击,最终挺过难关,不但存活了下来,还变的很强大。>>  作为一个拥有七十几座城的大国,齐国现在已经是中国版图上还没有被楚汉瓜分的最后一块战略要地了,而田氏兄弟终于也要迎来他们的末日。>>  韩信在赵国休养好之后,开始攻打齐国,可凭他的能力还是进展缓慢,一直没有实质的突破,田横的实力还是不俗。>>  一看韩信都遇到了困难,开始帮忙,他派“高阳酒徒”郦食其去齐国做说客,希望可以劝降齐国。>>  郦食其问田横:“您知道天下的人心所向吗?”田横说:“不知道。”郦食其说:“归向汉王!”田横问:“您为什么这么说?”>>  郦食其开始解释:“汉王先攻入咸阳,却背弃盟约让他到汉中去做王,随后杀了义帝。汉王听说项王杀了义帝,发动蜀汉的部队攻破三秦,出函谷关责问义帝的下落,同时收集兵将,立诸侯的后裔,降服了城邑就封给有功的将士做诸侯王,获得了财物也赏给兵士,所以天下豪杰都愿意为他服务。而项羽不但有背约和杀义帝的恶名,还对别人的功劳都不封赏,不是姓项的人就不能够当权主事,以至于天下人都背叛了他,贤能才人都怨恨他,无人愿意为他效力。所以天下的大业终将是汉王的。”>>  郦食其又分析当前的局势:“汉王从蜀汉出兵以来,平定三秦,渡过西河,打垮北魏,出井陉,杀成安君陈馀,这些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上天的鸿福,现在汉军已经占有敖仓的粮食,扼守成皋险要,控制白马津,决断了太行的山路,设防在飞狐口。如此下去,诸侯不归降的都要遭到覆灭的命运。您若是抢先投降汉王,齐国就可以保全,否则的话,危机马上就会到来。”>>  田横觉得有道理,打了那么多年,他估计也是有点儿累了,就答应了郦食其。>>  之前,田横派将军重兵驻扎在历下来抵御汉军,可他采纳了郦食其的建议后,派出使者去与刘邦沟通,同时解除了历下重兵的守备,天天和郦食其饮酒作乐。>>  饶是田横一世英雄,田家三兄弟的事业就因为他这一时疏忽而全都没了,这种战场的事情还没有说定之前,怎么可以就解除守备呢,又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当年刘邦入武关灭秦的时候,也是先劝降秦军守将,秦将答应投降、放松警惕之后果断被刘邦趁机杀的大败。>>  其实韩信本来也没想做这个小人,他在平原渡口渡黄河的时候,就听说郦食其已经劝服了田横,便想停下。>>  可是这时候他手下的蒯彻说了:“将军您接到的汉王诏令是攻打齐国,现在汉王不过是又派了一个说客去齐国而已,又没有让您停止攻击?为什么不继续前进呢?您数年的时间才打下赵国五十多座城,如今郦食其仅仅是凭借着几句言语就拿下齐国七十多座城,这让将军颜面无光。况且此时汉王并没有停止进军的命令,为什么不趁齐国不备,顺势攻取,将这个功劳收在自己囊中呢?”>>  韩信也觉得有道理,便突袭齐国,早已放弃防备的齐军几乎全军覆没,七十多座城瞬间拱手让人。狠人田横也没闲着,他知道兵败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为了泄愤,直接把郦食其给烹了。郦食其有个弟弟叫郦商,也是刘邦手下的一员大将,从此郦家和韩信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当然,刘邦是不会责怪韩信的。此时他和项羽中分天下焦灼不堪,而实力日益强大的韩信是最需要保持和争取的势力,他不会为了一个说客而破坏他和韩信的关系。>>  齐国被攻下之后,对项王来说,真的是出现了关乎生死的危机,他立马派出了大将龙且率领二十万楚军赶往齐国,想趁韩信立足未稳,将之击溃,希望能够挽救齐国。虽然齐国一直是自己的死对头,但现在唇亡之寒,项王必须救。>>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疑问,项王当时为什么不自己去?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就会有幸见到那个时代两个最具天赋的军事家之间的对抗了。只可惜,历史不容假设,这样的情况最终没有出现,因为项王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应付。>>  此时彭越已经又一次完全截断了项王的粮道。>>  不像汉军有敖仓的粮食可以供给,楚军没了后方的粮草,就难以过活,缺粮是,项王要亲自率军剿灭。自己要去对付彭越,大将龙且又要去对付韩信,荥阳成皋的防线交给谁来守呢?项王原来的肱骨之臣周殷、钟离昧都已经和自己离心离德,难以信任了,他只得无奈的挑出了曹无咎来临时承担大任,防守成皋。>>  曹无咎这个名字取的好,无咎无咎就是没有过错的意思,想是他父母取名字的时候就想让他一辈子不犯错误。可是,一切都是天注定,该犯的错误他迟早要犯。>>  项王知道曹无咎的能力不足以抵挡刘邦,在带军队离开之前,专门嘱咐曹无咎说,无论刘邦怎么挑衅,千万不可以出战,只要严防死守不让刘邦东进即可,我十五日之内必定返还。>>  项王显然是无比自信的,而且他确实也做到了,在十五日之内平定了后方,率军返回。只可惜,即使之前项王再三嘱咐,最终曹无咎也没能忍到十五天,他在刘邦的百般羞辱之下,急于出兵迎战,被打的大败。>>  幸好有钟离昧苦守荥阳,楚军主力才最终等来了项王。>>  这件事情充分的说明了当时项王手下有多么缺人,所以自然也只能够派出龙且去迎战韩信了。>>  项王是将自己的命运全押在了龙且身上。>>  说来龙且其实也是能征善战之将,跟随项王多年,忠心耿耿,立下不少战功。只可惜,这一次,他的对手是韩信,是这个时代恐怕只有项王能够与之对阵的韩信。>>  龙且本是有机会取得这关键性一战的胜利的,有人对他说,汉军远来,已经是穷寇久战,其锋不可挡,不如坚守齐国最后的几座城池,然后派出使者去那些丢失的七十几座城,劝服他们归顺楚国。>>  这些城主听说齐王尚在,楚国又派大军来救,肯定会背叛韩信。韩信的部队突袭两千多里客居齐国,如果齐国这些城主一起背叛,不给他们粮草供给,一定会溃散,那个时候龙且出军打击韩信,必定能够一击而溃。>>  这么好的万全之策最终没有被龙且所采纳,因为龙且这种“科班出身”的军人,看不起韩信这样野路子混大的人。他总认为韩信从小是流氓,甚至钻过别人胯下,没有什么大的出息,和他玩拖延有失自己的身份。>>  《孙子兵法》的第一句就是“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话是多少败军之将的血泪史。打仗是多么重大的事情,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视之为儿戏。比如说这个龙且,项王把所有赌注都押在他身上,他居然还讲究自己的身份,招来了大祸。>>  龙且急于求战,在渡河之时被韩信事先准备好的士兵放开拦住闸的河水,淹之于半渡,全军覆没,自己也身首异处。>>  龙且的大败丧失了楚军二十万主力,更要命的是让韩信控制了整个北方和齐国,天下的局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原本只是刘邦一支支线部队的韩信,却意外的发展过于迅速,其地盘甚至已经不比刘邦原来的领土小了。>>  第十一节 三分天下?>>  此时的韩信已经具有了决定天下走向的能力,有人就开始劝韩信独立,因为现在的局势是楚汉焦灼,真正决定胜负的人就是韩信,韩信帮楚则楚胜,帮汉则汉赢,自立则天下会形成鼎足三分的局势。>>  先是项王派出说客武涉去劝韩信,这是项王唯一一次派说客,以前的他都只会用武力来解决问题,现在也是被逼到了绝境,没有办法。如果让项王和韩信正面打一仗,胜负未可知,可现在项王根本抽不出手去迎战韩信。>>  武涉说:“当初项王封王,天下本来已经安定,可刘邦却不肯罢休,又出兵攻打三秦,染指中原,还收集诸侯军队攻打楚国,他是不吞并天下不罢休,贪得无厌到如此过分的地步。而且刘邦也是靠不住的,他好几次落入项王的掌握之中,项王是因为可怜他而留给他活路,谁知他一脱身就背弃盟约重新攻打项王,无赖到这般田地。现在您自以为和刘邦关系好,竭尽全力替他打仗,可最终还是要被拿下的,您能够苟活到如今,完全是因为项王还活着。智者的选择是现在果断自立,和楚汉三分天下,而不是盲目的攻打楚国!”>>  武涉还是比较聪明的,他知道劝服韩信归楚不太可能,就退而求其次劝韩信自立,要是能三分天下,后面的事情就好办。>>  当初韩信在楚营的时候太受冷落了,他放不下这个心结,说:“我在项王手下的时候才是个执戟郎中,献的计策项王从来不听,我这才投靠的汉王。如今汉王给我大将军印,拨我几万兵马,我才有了今天,你却让我背弃他,我是死也不会做的!”>>  不得不说韩信道德品质不错,如果是英布那种小人的话只怕早就独立了,只有韩信还会为了道义和报恩而不背弃刘邦,可见项王喜欢的都是什么人而忽略又是什么人,真是没眼光!>>  另外,可以看出武涉的劝谏水平还是很高的,这就是说其实项王手下不是没有能人,依附在他帐下的智谋之士应该不少,虽然没有这种绝世英才,但出一些郦食其这样的、甚至是这样的应该都没有问题。可是项王就是不会用这些人,或者说不屑于用这些人。连他称为“亚父”的范增的话他都不怎么听,其他人的话他怎么能听的进去,他喜欢的都是英布钟离昧这样的战将。>>  武涉走了以后,韩信自己的谋士蒯彻又来劝:“我给您相面,正面不过封侯,而背面贵不可言。”>>  蒯彻的意思很明显,背来寓意“背叛”,意思就是如果韩信不背叛刘邦最多也就是个诸侯王;但如果背叛的话,贵不可言,有可能可以做皇帝。>>  蒯彻甚至像和“隆中对”的时候一样,已经替韩信规划好了以后的宏伟蓝图:“楚汉纷争,战火连年。楚军从彭城起兵,威震天下,可如今却困在荥阳成皋;汉军十万大军更是好久都没有打过胜仗了。如果您这时候和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凭您的贤能和拥兵众多,可以顺应百姓的意愿西去阻止楚汉纷争,这样天下的人都会响应您,这时候您就成为最有机会统一天下的霸主了。”>>  韩信还是执念于道德操守,说:“汉王对我不薄,我怎么可以忘恩负义?”>>  蒯彻又说:“张耳和陈馀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生死相交,后来为了利益还不是翻脸,张耳最终在水南亲手杀了陈馀,这您都是见到的。这两个人之前感情如此深厚,为什么最终却会捕杀对方呢?祸患就是从无止境的欲望中产生,而这个欲望使得人心难料。您现在凭信义和汉王交往,但你们的关系不会比张耳陈馀好,而你们之间设计的利益又比他们俩大的多。所以,您如果认为汉王绝对不会害您的话,那是大错特错!”>>  蒯彻的道理其实我们之前也提过,乱世之中就是丛林法则,权力永远要抓到自己手上也最可靠,因为任何人都会在利益的诱惑下对你倒戈相向,吴广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今蒯彻正在防止韩信走吴广的老路。>>  韩信没有搞清楚自己和刘邦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他不是一起和刘邦从沛县丰县走出来的老乡,刘邦不可能对他有真正的兄弟之情。前面我们提过,像张耳陈馀这样以利益相交的人,势不能长久。可现在的情况是,刘邦只是把韩信当成利益相交的工具,而韩信却错把刘邦当成了情义相交的朋友。>>  刘邦就是这点能力让别人望尘莫及,他能给身边的每个人他们想要的东西,来换取自己的利益。韩信需要信任和情义,刘邦就给他信任和情义;张良需要有人能听他的劝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刘邦就对他言听计从;彭越英布需要利益,刘邦就给他们利益;樊哙这帮老乡既需要情义也需要利益,刘邦也都会满足他们。>>  那刘邦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呢?也许只有天下吧。所以说他是那个几百年才出一个的为了天下而生的人。>>  看到韩信的犹豫之后,蒯彻继续说:“大夫文种为越王勾践消灭吴国之后就遭杀害,狡兔死,走狗烹。论朋友交情,您和汉王比不过张耳陈馀;论忠信,您也比不过文种对勾践。现在可以说已经十分危险了!您现在有震撼君王的气势,有无法封赏的功绩,如果归附楚国,楚人不会信任您;如果归附汉国, ... 也会因为您的功劳而震恐。”>>  蒯彻劝谏完之后,韩信始终不能够下定决心,于是几天后他又对韩信说:“多虑犹豫会带来危害,一味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会漏掉那些真正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功业难成而容易失败,时机最难把握却容易贻误,如果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只可惜啊只可惜,尽管蒯彻百般劝谏,韩信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独立的想法,他打仗再厉害也终究只是一个将帅而已,没有帝王的气质和野心。这和“多多益善”成语那个典故里说的倒是挺相似,韩信将兵虽然多多益善,但是不善于将将,和刘邦终究是不一样。>>  蒯彻一看韩信不听自己的,知道想做帝王师的美梦是没戏了,再跟着韩信也没什么意思,就毫不犹豫的马上离去,装疯卖傻当一个巫师浪迹天涯,倒也逍遥。>>  我把蒯彻列为楚汉时期的一流谋臣,和范增、陈平并列,仅次于张良,不但因为他这几番规划对时局的把握极为精准,更是看重他这种知进知退的大智慧。达,则兼济天下,可以助韩信一成霸业;穷,则独善其身,还能够全身而退,飘然离去,比范增要幸福的多。>>  急流勇退绝对不比建立功业容易。>>  若干年后,失势的韩信后悔当年没有听蒯彻的话,开始在长安搞根本不可能成功的造反,最终被吕后所杀。刘邦听说当年蒯彻曾经劝韩信独立,就把蒯彻抓来问罪,结果蒯彻就抓住了“在其位,谋其事”以及各为其主这几个理由最终说服刘邦没有杀他,依旧逍遥,风采着实令人佩服。>>  蒯彻一辈子没留下几个计策,有记载的就四个:第一个前文提过,陈王的老乡武臣在攻打赵国时,蒯彻劝武臣好生接受范阳令的归降,以给后面的人做榜样,让大家都不战而降,采纳了蒯彻计策的武臣果然很容易就打下了一大片赵国基业;第二个计策是他劝韩信卖了郦食其,趁齐国不备攻打齐国,虽然有点儿狠,但也成就了韩信的不世之功,同时为自己劝韩信独立打下基础;第三个计策是劝韩信独立,已经详细讲过;最后一个就是蒯彻劝刘邦不杀自己,保全了一条性命。>>  就凭着四个,我觉得蒯彻位列楚汉时期第一流谋臣、排名前四,绝对没有问题。>>  这么厉害的蒯彻在历史上其实没有留下什么名声,除了一些爱好历史的人,一般人甚至根本都没有听过他的名字,这也是因为他确实没有立下什么实际的功绩。诸葛亮的隆中对好歹最后实现了一半,可蒯彻给韩信的规划只是停留在了设计中,没有付诸实行。>>  蒯彻的埋没当然是和没有明主重用有关了,最后好不容易挑了个韩信想玩一把结果还未遂。其实想想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这样被埋没的人才实在太多了,蒯彻好歹留下了几番规划,有很多人可能空负一身才学一辈子,最后却什么也没留下来。>>  由此可见,的那句话说的非常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张良虽然伟大,但更伟大的一定是刘邦。

《汉兴八十年》第三卷 楚汉相争>第四章 汉高帝四年 公元前203年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现代订婚程序 祈求姻缘美满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现代订婚程序,希望可以帮到您哦!订婚流程现代及传统差别不大,不过迎宾时由女方晚辈开车门后,大多省去端水给新郎洗手一节。现代媒人大多为男方长辈,接近介绍人的角色,不是职业媒人,因此也在各仪式中说吉祥话的仪式也省略。取消改称呼的仪式。男方在订婚宴时未结束时先离席,不过由于许多新人在订婚后还有许多待办事项,例如送喜饼、整理聘礼等,因此有些准新郎与男方家属一起离席后,稍后再回到女方家。

  2. 【黎老】的意思是什么?【黎老】是什么意思?

    《国语吴语》:「今王播弃黎老,而近孩童焉。」韦昭注:「鲐背之耇称黎老。」《旧唐书宣宗纪论》:「臣尝闻黎老言大中故事,献文皇帝器识深远,久历艰难,备知人间疾苦。」《旧五代史梁书敬翔传》:「陛下所宜询于黎老,别运沉谋,不然,则忧未艾也。」黎老的拼音lílǎo黎老是什么意思黎老lílǎo老人。

  3. 梦见从山顶下山

    周公解梦梦见从山顶下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从山顶下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为了抵御匈奴铁骑,汉武帝钦定了这十八种兵器

    例如弓箭至少出现于距今2万年前,但是直到距今约5600年的新石器时代,才出现用箭...人的实例。

  5. 未来三年古陶瓷市场持续看好:宋瓷有望再涨

    未来三年古陶瓷市场持续看好:宋瓷有望再涨2014年的春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带着这些问题,信息时报记者专访了研究古陶瓷收藏与市场二十多年的著名古陶瓷收藏家、鉴赏家楼钢,他分析认为,今年或未来三年内古玩市场向好;高古瓷走向明朗,明清瓷或有波折。乐观预测:今年春拍及未来三年古陶瓷市场还将继续热据雅昌网相关数据表明,仅2005年到2012年,便有12件元明清瓷器拍卖成交价以亿元计。

  6. 王观简介_王观宋代_《卜算子》_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高太后因对王安石变法不满,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于次日将其罢职,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为民至老。

  7. 小女孩与海螺

    她把小海螺拾了起来,细细观看。>小女孩登上了海边的岩石,举起了手,轻轻地将小海螺扔进了大海。小海螺在水中翻滚几下,渐渐地沉入了海底。>打这以后,小女孩的心几乎被大海系住了,她天天思念着大海和那个可爱的小海螺。>小女孩听了海螺的劝告,立即离开了大海。>小女孩四处张望,她想再见到天天思念的海螺。>无意间,小女孩在海滩上拣到了一个海螺。

  8. 台媒:郭台铭忧心“ ... ” ... 促成他参选

    爱台反“独”,有志一同!敬请关注你好台湾省↗↗↗你好台湾省网4月18日消息据台媒报道,郭台铭忧心台湾省往“独派”路线靠拢,会牵动两岸关系、影响台湾省发展。近期...与他多次会面,促其下决心参选。郭台铭马17日坦承,最近确实与郭多次碰面,谈了选举等问题。他对郭台铭出来选乐观其成。

  9. 汉景帝刘启简介

    吕后八年辛酉(公元前180年)闰九月己酉日,周勃、陈平等西汉大臣迎立刘邦之子刘恒为帝,翌年(文帝元年壬戊,即公元前179年)。刘恒个人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最终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7岁。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

  10. 梦见祈雨 梦见祈雨什么意思

    梦见祈雨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祈雨的详细解说吧。女人梦见祈雨,婚姻幸福;男人梦见祈雨,则意味着感情方面不顺。病人梦见祈雨,身体很快就会恢复健康。梦见干旱通常象征感情干枯,或是需要感情的滋润。梦见开天眼梦见开天眼什么意思有可能在生活中,你正遭受感情打击,或是有亲人去世,内心无比悲伤。女人梦之,主婚姻成;男人梦之,主守孤独;病人梦之,主不用吃药而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