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钟相、杨么起义,中国南宋初年在洞庭湖地区的农民起义。钟相便以这支队伍为基础,筹划起义。建炎四年二月,钟相率众起义,建国号楚,年号为天载,钟相称楚王,立子钟子昂为太子,设立官属。钓鱼城之战钟相牺牲后,部众在杨么等领导下,仍继续坚持斗争。杨么在洞庭湖周围建水寨,造战船,实行兵农相兼,陆耕水战的战略方针,使起义军得到迅速发展。绍兴三年四月,起义军重建楚政权,立钟子仪为太子,称杨么为大圣天王。
钟相、杨么起义(汉语拼音:Zhong Xiang、Yang Mo Qiyi),中国南宋初年在洞庭湖地区的农民起义。北宋末,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钟相(?~1130),在家乡利用宗教活动组织群众,凡加入他的组织——乡社的农民,共同攒积钱财,实行互助共济。他代表了农民要求财富上平均、社会地位平等的政治主张,以此深受群众拥护。周围数百里的贫苦农民加入乡社的不计其数。靖康二年(1127)初,钟相组织民兵300人,命长子钟子昂率领北上勤王。这支队伍未与金兵接触,就被刚即位的宋高宗命令遣返。钟相便以这支队伍为基础,筹划起义。建炎四年(1130)二月,钟相率众起义,建国号楚,年号为天载(一作天战),钟相称楚王,立子钟子昂为太子,设立官属。起义军焚官府、城市、寺观、神庙及豪右之家, ... 官吏、儒生、僧道、巫医、卜祝及有仇隙之人,并占据地主的土地,归为己有。凡是参加起义军的,一律免除赋税差科,不受官司法令的束缚。这些主张和行动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起义军攻占了鼎、澧、荆南(今湖北江陵)、潭、峡(今湖北宜昌附近)、岳(今湖南岳阳)、辰(今湖南沅陵)等州19县。鼎州的地主豪绅勾结孔彦舟军队进驻鼎州,镇压农民起义。孔彦舟派奸细混入起义军作内应,于三月末偷袭攻破钟相营寨,钟相及钟子昂被俘遇害。
钓鱼城之战钟相牺牲后,部众在杨么等领导下,仍继续坚持斗争。杨么(?~1135)名太,在诸首领中最年轻,楚语称幼为么,故称他为么郎或杨么,逐渐成为起义军共同拥护的领袖。杨么在洞庭湖周围建水寨,造战船,实行兵农相兼,陆耕水战的战略方针,使起义军得到迅速发展。他们还充分利用河港交错的地形和自己善于操舟的特长,采用水陆两栖的战术与官军周旋。绍兴三年(1133)四月,起义军重建楚政权,立钟子仪为太子,称杨么为大圣天王。这时起义军控制了北达公安,西及鼎、澧,东至岳阳,南抵长沙之界的广大地区。
绍兴五年春,宋高宗调岳飞前往镇压起义军,又派宰相张浚亲临督战,杨么力战不屈,被俘牺牲。杨么死后,余部又坚持了一年多才最后失败。
“钟相、杨么起义268297” 3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