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近二十年来,史学界对于抗战时期我国高校内迁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诸多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使得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关注日益密切和重视。本文将近年来史学界对抗战期间我国高校内迁运动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总结和归纳如下,以期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做更加细致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抗日战争;高校内迁;研究综述
  一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 *** 的野心,在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同时,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进行惨绝的摧残和破坏,给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保存我国的文化遗产和继续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原 *** 统治区的众多高校无论是国立、省立、私立或是教会学校均纷纷挥泪告别昔日宁静优美的校园,从此踏上了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绵延千里、历时长久、艰难困苦的内迁流亡之路。这一举世罕见的全国性校内迁运动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次可歌可泣的壮举,也是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存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命脉,支持了抗日救亡运动和民族持久圣战,同时也为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谋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平衡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就目前所掌握的史料和研究来看,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期问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的历史关注较少,研究贫乏,从1985年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抗日战争期间我国高校内迁大转移运动的研究也仅有1988年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学校》一本论文集和2001年12月由四川师范大学侯德础教授所著,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略》一本学术专著。从这一课题研究的学术论文来看,就所能掌握的资料,到目前为止也仅有14篇论文是专门研究抗战时期高校内迁问题的,而其它的关于我国教育史、民国史、文化史、现代史、地方史、抗日战争史、学生运动史等的一些专著、档案史料、文化典志、杂志报纸期刊、以及一些文化教育界的知’名人士的传记、文集、论著、回忆录和一些我国高校校史里也只是粗略地提到过。不过近些年来,史学界开始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为关注,许多学者纷纷投入到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史问题的研究当中,并结合我国改革开发、科教事业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等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并为以后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和崭新的领域。
  二
  近二十年来,史学界对于抗战时期我国高校内迁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诸多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使得学术界对这一课题的关注日益密切和重视,现将近年来史学界对抗战期间我国高校内迁运动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总结和归纳如下:
  1 主要学术论著和论文集的出版
  ]988年由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关于抗战时期我国高校内迁研究论文集即《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学校》。这音论文集是由诸多史学工作者分别对抗战时期内迁至西南的众多高等院校进行研究,如对各高校迁至西南的时间、迁移路线、行程过程、办学概况。师生的教学、学习和生活状况以及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卫生、社会风俗等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具体、细致的个案研究和阐述,所以这是一部研究抗战期间我国高校内迁西南运动的论文总汇集,不过此论文集里只是对迁入西南地区的高等院校进行了研究,而并未对高校迁入西北地区、港澳租界、中南部地区、华东南部地区以及在本省内地区迁移的情况进行研究,同时论文集里所牵涉到的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只是部分学校,并没有把所有迁入西南的高校作逐一研究,因此此书对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高校大迁移运动这段历史的研究并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彻底性、全面性和宏观性。而在2001年12月由四川师范大学候德础教授编著,四川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高校内迁史略》则是一部具有拓荒性意义的研究抗战时期我国高等院校内迁大转移运动的学术专著。通览全书,可觉内容详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作者是以一种“通史”的眼光,从中国教育通史这一角度来研究抗战期间我国高校内迁那段历史,并将之置于宏阔的历史背景下来总结高校内迁运动的经验教训,在充分掌握运用前人研究成果和积累了丰富的史料基础上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该书首先回顾了抗战前中国高等院校的起源和发展概况,接着评述抗战期间内迁院校的艰难办学,后论述国民 *** 的战时高教政策及其对内迁院校的影响,最后指出高校内迁对保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脉,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衍进,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此外,内迁高校将发达地区较先进的思想、文化、技术传播到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并积极投身于大后方的经济开发和科技文化建设当中,促进了西部地区科技文教事业和经济的发展,这对当今我国西部大开发建设有着极大的历史借鉴作用,体现了现代学者不拘泥于书本关注现实的人文情怀。当然,正如此书书名“史略”,作者对某些问题只是简略叙述,点到为止,并未作更广更深的探讨,内容稍显单薄和干枯,部分行文欠缺流畅之感等等,正是此书的不足之处。不过因该书是目前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研究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史的学术专著,具有拓荒性的贡献,所以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史学界对这一课题的关注越来越多。
  2 主要研究论文的学术观点
  (1)关于抗战期间我国高校内迁概况研究(“高校内迁”概念和“迁移路线”之争)
  1985年以来,最早研究这一问题的论文是经盛鸿的《抗战期间沦陷区的高校内迁》(《南京师大学报》1989。2)一文,作者把内迁运动大致分为1937年到1939年,1940年下半年到1943年春,和1944年到1945年这三个时期,认为内迁高校多集中在四川的重庆和成都、云南的昆明的等地,并对抗战期间全国高校发展情况制作表格进行统计,指出内迁高校的发展与增长占据全国高校发展与增长的最主要成份。徐国利的《抗战时期高校内迁概述》(《天津师大学报》1996。1)一文,关于“抗战时期高校内迁”这一概念,对史学界的一些说法即简单定义为抗战爆发后至1935年武汉、广州沦陷后中国高校向西南、西北地区迁移提出质疑,认为高校内迁大致出现三次 *** :1937年到1938年武汉、广州沦陷后约一年半时间,1941年冬至1942年上半年,1944年2月到12月豫湘桂战场大溃败时期。其次,指出“高校内迁到西南、西北地区”的说法是片面的,认为高校内迁集中地区有4个: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中南地区南部山区、华东南部丘陵地区。此外,对战前中国几个高等教育中心如华北、沪宁苏杭、广东、湖北、福建沿海等地区的高校内迁方向和路线作了粗路的叙述。他的另一篇文章《关于‘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几个问题》(《抗日战争研究》1998。2),以表格的形式对抗战时期我国共内迁约124所高校的迁移情况作了充分明晰的分析。宫炳成的《略论抗战时期国民 *** 高校的内迁》(《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3。3)一文指出高校内迁是在抗日战争的爆发,伴随着国民 *** 、工厂、学校和大批难民西移的背景下形成的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大规模西迁运动。同时认为高校内迁的路线大致呈由东部向西南、西北方向迁移的特点,并采取合并办学与联合办学的办学模式。总的说来,虽然学者们对高校内迁的概念、迁移方式、路线等都作了具体细致的描述,但高校,内迁的特点以及高校办学的模式、学校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都是不足的。
  (2)关于抗战期间高校内迁的作用和意义研究
  对于高校内迁的历史作用和意义,大多数学者都是持肯定和赞扬态度的。如经盛鸿认为,高校内迁运动表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民族危机中激昂的爱国热忱与艰苦奋斗以教育报国的可贵精神,有力地支持了全国抗战,在中国反帝爱国斗争史上与文化教育发展史上都有重要的成绩与意义,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缺陷与教训,如由于国民 *** 对形势估计不足,致使高校内迁仓促行事,损失惨重,另外国民 *** 对内迁高校坚持和发展封建法西斯式的思想文化统治政策,阻碍了高校抗日民主运动。徐国利《浅析抗战时期高校内迁的作用和意义》(《安徽史学》1996。4)认为高校内迁对我国抗战的胜利,开展抗战民主运动、恢复和发展战时高等教育、推动落后地区教育文化乃至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余子侠也认为,(历史论文 www.lishirenzhi.com)抗战时期的高校内迁,保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不仅不为战争所中断,而且这种现代化的高校事业还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还有助于我国落后地区教育现代化的起步和发展,在客观实际上为我国内地尤其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文明开发运动。因此这篇文章已经开始把对高校内迁作用和意义的研究视角触及到中国西部地区,这对于高校内迁与西部开发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但史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
  (3)关于抗战期间高校内迁的专题性研究
  高校内迁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含的内容很宽泛,可以研究的东西很多。近年来一些研究这一课题的学者专门从某一角度着手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如侯德础《高校内迁与战时西南科技文化事业》 (《抗日战争研究》)1998。2)一文就着重阐述了高校内迁对战时西南科技文化事业的影响。他认为高校内迁是抗战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西渐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打破了西南地区长期封闭、发展停滞的状态,一方面给西南地区传播了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推动了教育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开启了民智民风,一方面培养了大批后方开发与建设的急需人才,推动了西南地区学术文化的发展,从而促使当地经济文化出现一段“跳跃式”的发展,加快了西南地区近代化的过程。熊贤君《抗战时期内迁高校的西部开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1)一文着眼于高校内迁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认为一些富有战略眼光的高校别具心裁、深谋远虑地选择内迁路线和校址是为了使学校的内迁与当地经济开发相结合,并结合当地经济的特色,根据本地物产寻找研究课题,进行经济开发和建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抗战时期的经济困难。同时内迁高校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教育,提高民众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培养了大批西部开发所需的人才,为西部开发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也为当今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初步的经验。虽然这些文章对高校内迁与西部开发的关系做了详尽的阐述,但在高校内迁运动与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以及联系当今西部大开发实际等方面的研究还是欠缺力度,因此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的研究。
  (4)关于高校内迁问题的区域性研究
  抗战时期内迁之地较多,但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等若干区域。如李铁虎《抗战时期北平高等院校的兴衰》(《北京党史研究》1995。4)一文通过论述抗战时期北平这一地区的高校的辗转内迁和兴衰沿革来反映当年教育事业的颓败。禄旭《试论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高等教育》(《贵州大学学报》1995。2)一文通过论述内迁至贵州的高校和国民 *** 于抗战期间在贵州兴办高校的史实概况,来论述抗战时期贵州高等教育的空前发展并在贵州经济开发和近代化历程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夏绍先《抗战时期云南的教育——内迁院校与云南教育的发展》(《云南师大学报》2002。6)一文阐述了大量院校内迁云南,使昆明成为中国大后方教育中心之一,同时为云南带去了先进的文化、科技知识和活跃的学术氛围,云南教育史上出现了难得的黄金时期;高等教育、中等教育、社会教育都得到发展,为云南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袁武振《论抗战时期大后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经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9。4)一文认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阶段,在扩展教育规模,保证教学质量,开展学术研究,促进文化交流及直接服务抗战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从而为中国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内迁高校个案研究
  抗战时期我国内迁高校数量众多,史学工作者对其中若干高校进行个案研究。如杨应康《中山大学在##江》(《中山大学学报》1984。4)对中山大学迁往云南槲江的概况,办学条件、教学实习、社会调查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进行阐述,认为中山大学对##江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伊秀芬《抗日战争时期的河南大学》(《民国档案》2002。1)论述了河南大学在抗战期间辗转办学的艰辛历程,生存与发展及办学特色,在河南教育史和河南大学校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黄薪宪《抗战时期的福建协和大学师生》(《福建论坛》1995。4)叙述了该校师生在战时艰苦的环境中发扬爱国精神,积极投身抗战,坚持办学发展壮大自身实力,为抗战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吴文革、辛文义《学运系于国运——抗战中的安徽大学流徙纪实》(《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5。2)阐述了抗战时期安徽大学的流亡过程。近年来,史学界对西南联大的研究颇为重视,主要集中在对西南联大的办学、管理、培养人才等方面的研究、如盛冰《浅析西南联大联办的特色》(《广州大学学报》2000。2)对联大的教育组织、行政管理、资源利用、课程设置和科研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其成功经验,目的是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杨绍军《西南联大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学术探索))2000。6)对联大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进行了总结,如教授治校、自由流动、科教并举、通识为本,从而揭示出其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俞海洛《西南联大教育理念对当今高校合并融合的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04。3)认为联大提倡的通才为本、兼容并包、大师为重的办学思想是联大的成功之道,对今天高校合并有重要的启示。应该说,西南联大是抗战期间内迁高校坚持办学和发展的典范,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对当今大学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因此对该校的研究还是有待于进一步突破的。
  (6)关于国民 *** 战时高教政策与高校内迁研究
  随着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爆发,中国的高等教育不仅遭受到巨大的破坏也因此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国民 *** 制定的战时教育方针和政策对高等教育能否保存和发展是起着至关重要影响的。然而以往的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国民 *** 推行的法西斯高教统制政策对战时教育的消极影响,对这一时期国民 *** 的高等教育状况不仅缺乏系统的研究,也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估。不过近年来,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开始关注并有了重新的认识。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有:梁月兰、袁武振的《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高等教育述论》(《唐都学刊》1995。4);王安平《浅析抗战时期国民 *** 教育的作用》(《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7。2);张谦、黄升任《抗战与中国高等教育》(《档案与史学》1994。4)。这些文章对国民 *** 战时教育方针和政策进行了阐述和评价,大都认为国民 *** 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战时教育政策,特别是对高校内迁、整顿及其改进高等教育的各项措施不仅保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连续性,推动高等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为抗战建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对于落后地区的文明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具体论及到国民 *** 对战时高校采取的整顿和改革的措施方面,仅局限于史料的罗列和叠加,缺乏评述,具体政策、措施等内容的阐述也只是粗略的探讨,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一定的深度。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是不足的,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展开。
  综上所述,抗战期间大迁移运动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一部宏伟壮丽的史篇,虽然近年来史学界已经开始关注到这一专题,但这方面的学术专著和论文还是甚少,在研究的深度和力度上尚有欠缺,在史料方面还有继续挖掘和开发利用的余地,尤其在对战时高校的办学、发展及其对当今高校建设提供的经验借鉴以及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方面尚可做进一步细致深入地探究。

关于抗战期间我国高校内迁问题研究综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 连续作战19天,攻占20座城池歼灭马家军1万余人

    1949年7月28日,...第一野战军猛打猛追,终于在固关地区追上马家军骑兵14旅。一野第1军的主攻师和第7军20师前后合击,先外围后中央,占据两侧高地有利地形以火力猛射敌人。激战到下午,终于大部歼灭了青马骑兵14旅及248师1个骑兵团,缴获战马2000多匹。经19天作战,第一野战军歼灭二马军万余人,解放了陇东、陇南重镇平凉、天水及县城20座,割断了二马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继续进迫兰州、西宁、银川的有利态势。

  2.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逆袭成省份,还捡了全中国最大一个漏

    中国最幸运的省会城市是哪一座,你可能会想到由小村庄崛起的石家庄,或者沉寂两千年,又重新崛起的郑州。因为合肥不仅仅从一干强有力的城市中突围,后来居上成为了省份,还捡到了全中国最大的一个漏。直到太平天国之时,安庆成为交战的中心,省府被迫迁往了合肥。因为日军的侵略,芜湖、蚌埠这两座原本最有希望取代安庆的城市遭到破坏,反而合肥因为不打眼,反而破坏最少。

  3.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如何「 ”收拾”东北军的?难怪无人能救张学良!

    众所周知,西安事变是爱国将领杨虎城与张学良发动的兵谏,他们二人背后分别代表着西北军与东北军,是当时中国实力强大的两个势力。他们两人非常痛恨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果断囚禁蒋介石。西安事变可谓是震惊世界,日本巴不得蒋介石死在战乱中,好进一步瓜分中国。好在西安事变圆满解决,一切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当时蒋介石选择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谁求情都没用。

  4. 1955年蒋介石以何罪名软禁孙立人 至今未彻底 ...

    1955年遭蒋介石认定叛变被软禁,随着孙案的爆发,孙立人的一切事迹,遭到......的历史删除。1988年台监察院认定孙立人无叛乱意图,2014年7月,台湾省监察机构承认1955年郭廷亮"假藉长官名义为匪工作"间接为其...。1947年11月,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编训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省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

  5. 「说谍」突破伪满的‘钢铁国防线’的 ... 情报战线领导人钟子云

    1934年,上海...中央留守的机构组织遭到...特务机关破坏,满洲省委和哈尔滨特委与...中央失去了联系,加之东北业已沦陷,由上海经哈尔滨、满洲里去苏联的交通线中断。

  6. 曾暴打黄金荣的"民国公子"卢筱嘉,后来结局如何?

    1920年的某晚,彼时的上海滩法国巡捕房华人督查探长,「”通吃”江湖的上海滩大佬黄金荣,正在他为情人露兰春搭建的「”共舞台”里悠闲看戏。却不料突然一队士兵闹哄哄闯入,当场把黄金荣捆了塞车里,直接押到了淞沪护军使何丰林的公馆里。满头雾水的黄金荣,在何公馆地牢里活活关了两天,接着又被拉了出来。然后当着何丰林的面,一个暴怒的公子哥当场啪啪甩了黄金荣两个耳光,外加一声怒喝:「”这是老子还你的”。跺一脚上海

  7. 刘建平彩绘连环画《芦荡小英雄》

    刘建平彩绘连环画《芦荡小英雄》刘建平,1948年出生,河北束鹿人。擅长年画、连环画。历任天津市教育局美术编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组、少儿读物编辑、副总编辑、社长。彩绘连环画《芦荡小英雄》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一次袭取日寇机枪的战斗中,少年小牛机警地营救了一位受围的八路军同志,又巧妙地把敌人引入芦荡深处伏击圈,终于夺得了日寇机枪,并全歼了这股敌人。故事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形象。

  8. 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新桂系分崩离析,反倒彻底净化了内部力量

    桂系历史上曾两次打先锋逼迫蒋介石下野,但在历次...较量中屡屡败北,尤其是第一次蒋桂战争期间,总兵力超过20万的桂军土崩瓦解,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桂系首领也被迫逃往香港避难。这是桂系输得最惨的一次,但此战也将桂系内部的异己力量清除,确保了此后桂系集团内部的稳定。湘鄂两系加入桂军集团1926年北伐时,桂系第7军战功赫赫,位居各军之首。

  9. 日军发动最大规模「 ”万岁冲锋”试图刺刀战,美军:我不怕人多

    二战初期日军的...素养完全挑不出毛病,有八路军战士回忆,日本老兵两枪就可以判定射击的位置,第三枪还没打出去,日军的...就已经打过来了。

  10. 达斡尔族创建的第一个省级民族民主革命政权

    达斡尔族创建的第一个省级民族民主革命政权作者沃泽明1945年11月,达斡尔族在政治真空、土匪横行的历史时期,面临着...反动政权大举接管东北的时刻,达斡尔族领袖何布台挺身而出,组织嫩江流域各个旗县的达斡尔族代表,以民主议政的方式,正式建立了达斡尔族兴安东署(省)省级政权,确定了辖区范围,设置了省...工作机构。

随机推荐

  1. 郑成功的母亲竟是日本人?郑成功将母亲开膛破肚所为何事?

    郑成功的母亲是田川松,日本人,生于日本九州岛平户,平户藩之家臣田川昱皇之女。后来在清军进攻安平时,田川松受辱...殉国,郑成功以日本礼法换以母亲清白。田川氏黄宗羲《赐姓始末》载:「”成功大恨,用夷法剖其母腹,出肠涤秽,重纳之以殓。”田川氏刚正忠烈,培养的儿子郑成功也是忠诚之人。相比之下,田川氏的丈夫、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在面对清军招降时则显得没有民族气节。但是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去诋毁郑芝龙,因为投清而

  2. 海涛法师:月亮里的兔子

    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经示现做过一只兔子。这一只兔子王领导了很多动物,在森林里面修行。牠常常跟其他的动物说:"每一个月的月圆日,我们要保持道德清淨,我们要做圆满佈施。天上的玉皇大帝听到这个兔子发的这个心愿,祂就在想,牠是真心的吗?牠真的愿意用生命来奉献、来布施吗?>这时老人就变回玉皇大帝的样子,因为这只兔子发大心布施,所以火也就熄灭了。玉皇大帝就把这只兔子用冰莲花包著送到月亮上。

  3. 触动心灵的说说心情短语 会倾听,倾听是一种智慧-感人的情话

    你有的不过是活下去的本能,别人所能承受的你也同样能承受。有时候,心里总是会觉得异常寂寞和孤独。有时候,静静地看着窗外,觉得自己是个很容易被遗忘的人。人生虽有终点,生命却是无涯,不管你怎么去生活,怎样的安排此生,是自己的责任。

  4. [专家点评] 匏制团寿字六棱瓶

    [专家点评]匏制团寿字六棱瓶匏制团寿字六棱瓶,高26.2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7.9厘米。瓶侈口,细颈,溜肩,鼓腹,六棱式,底有六方矮圈足。器口六面分别刻双线纹,其下为阳文回纹带,蕉叶纹垂蔽颈部,器身以莲花卷草构成开光图案,内为团寿纹,下腹近足处饰如意云头纹。瓶配有铜制内胆。外底阳文方框中有“康熙赏玩”四字楷书款。

  5. 喝薏米红豆汤祛湿的人,至少犯了5个严重错误!难怪没效果

    从功效来说,赤小豆祛湿,红豆养心;从形状来说,赤小豆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红豆呈圆柱状,表面为暗棕红色。赤小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

  6. 孕妇梦见吃鸡爪子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吃鸡爪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吃鸡爪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梦见笑_周公解梦梦到笑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笑好不好

    梦见笑是什么意思?梦见嘲笑别人的失败,表示为了满足自己自私的欲望,你将故意伤害朋友。梦见听到嘲笑声,表示疾病和许多让人失望的事情。梦见绝望_周公解梦梦到绝望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绝望好不好原版历史新知梦抱死人笑,大凶。《断梦秘书》梦绕田拍手大笑,大凶。《梦林玄解》梦喜笑。《断梦秘书》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梦见别人嘲笑自己表示你心中害怕出现这种情况或是你为自己做错事而感到羞愧。

  8. 这样的烟灰缸创意非凡 你绝对想不到它竟还有这

    因为烟灰缸的作用不仅是用来盛烟灰,还是一种装饰品。刚才左边的那幅烟灰缸的创意与在烟盒上注明“吸烟有害健康”的创意是一样的。但是,它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还会给人一种人性化的感觉,从而导致销量增加。而这种用肺叶做成的烟灰缸给人一种息息相关的亲近感,即使是不吸烟的人,在看到这个烟灰缸都有要收藏的冲动。烟灰缸的创意设计是无限的,不仅有可爱的兔子形状,还有酷酷的轮胎形状。现在又出现了一种带盖的烟灰缸。

  9. 上将陈士榘揭秘1928年后叶挺长期不是 ... 员内情

    不久,在莫斯科参加了...‘六大’的周恩来取道欧洲回国,在柏林看到了叶挺。两个人做了推心置腹的交谈。叶挺重新振作起来,他知道德国是军事强国,想在那里深造学习军事,然后回国效力。叶挺(左)本文摘自:《一生紧随...:回忆我的父亲开国上将陈士榘》,作者:陈人康金汕等,出版:人民出版社叶挺是我父亲陈士榘的上级。他长时间在军内担任要职却好长时间不是...员。

  10. 周公解梦:梦见祖坟被水淹是什么意思

    12不同的人梦见祖坟被水淹出行的人梦见祖坟被水淹,建议如果遇上雨的话延期外出。怀孕的人梦见祖坟被水淹,预示著会生女孩,忌动土,动胎气。恋爱中的人梦见祖坟被水淹,说明只要互相信任,婚姻可成,秋季有喜庆事。准备参加考试的人梦见祖坟被水淹,则意味着学习成绩一般般。青年人梦见祖坟被水淹,近日运程不佳,不能冒冒失失向前冲,需要退守等待时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