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晚年的周作人学者型的翻译家

一九六五年四月四日,周作人在致鲍耀明的信中写道:“知海外报刊时 常提及鄙人,无论是称赞或 ... ,都很可感,因为这比默 ... 好得多。” >近十年来,研究周作人这个经历复杂的文化人的论著多了起来。五十年 代未直到“文革”前夕,由于工作关系,我曾与周作人有过颇为频繁的联系。 我愿把我直接观察到的和间接听到的周作人的侧面,做些记载。 >一九五二年八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向周作人组稿,请他翻译希腊及 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部指派我负责 日本文学的组稿、编辑工作,同时,向我交代了一项特殊任务:约周作人及 钱稻孙二位翻译别人不能胜任的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当时,他们在出版社算 是编制外的特约译者。七年间,我曾向周作人组过四部稿子:《石川啄木诗 歌集》、《浮世理发馆》、《枕草子》和《平家物语》,均系日本文学史上 较为深奥的经典名著,现已出齐。我还请他校订过一 ... 篇巨著《今昔物语》,并鉴定过两万字的《源氏物语》中译文校勘记,重译过十万字的《日本狂言 选》。 >八道湾周宅是周作人一直居住的地方,我每次去联系工作,事先总写封 信,并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不论什么时候去,他的书房里总是窗明几净。 书桌上只摆着笔砚、稿纸和原著,此外,连张纸片都不见。多年后我曾问过 周作人的长子周丰一的妻子张芙芳,是否因为出版社有人来谈工作才特别收 拾了一下。她说,周作人向来极爱整洁,书稿井井有条。工具书都各有固定 的地方,用毕必放回原处。她还告诉我,周作人每天伏案工作达十小时以上, 而且都是自己研墨,毛笔正楷,从来不用钢笔。他不打底稿,改动很少,考 虑好了再下笔。 >八旬高龄的周作人给我的印象是耳聪目明,头脑清楚,反应敏捷。他曾 向我表示,译完《平家物语》后,日本文学当中他还有一部感兴趣的作品:十返舍一九的《东海道徒步旅行记》。可惜由于“文革”浩劫,不但《旅行 记》未能开译,连已动手的《平家物语》,他也未能译竣。 >近几年来,周作人的遗稿接连问世。《平家物语》在周作人译了七卷的 基础上由别人续完,并于一九八四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署名周启明、 申非译。周作人译的《枕草子》,与王以铸所译《徒然草》并为一卷,以《日 本古代随笔选》的书名,出版于一九八八年。《浮世理发馆》与经他本人改 译过的《浮世澡堂》,也和《平家物语》、《日本古代随笔选》一样,作为 《日本文学丛书》的一卷,出版于一九 ... ,均署名周作人。这是他生前 最为渴望,然而未能做到的。① >早在三十年,周作人就涉足于中日比较文学。日本著名作家谷崎润一郎 在《冷静与幽闲——对周作人氏的印象》一文中写道:“[他]把江户时代的 平民文学与[中国]明清俗文学加以比较,并称赞了一九的《东海道徒步旅行 记》和三马的《浮世澡堂》与《浮世理发馆》的独创性,说明他最能够真正 理解日本民族的长处。” >看看这位日本文豪对周作人学术的评价,使人感到,作为一位 ... 时期的翻译家,他确有独到之处。 >① 一九六三年我听说,周作人曾写信给有关方面,要求著译均恢复本名。上级嘱他写一篇检讨,发表在《光明日报》上,以便取得社会上的谅解,但他写出来的文章却通篇都是替自己辩解的话,故未予发表。 >十返舍一九(一七六五——一八三一)和式亭三马(一七七六——一八二二年)为日本两大滑稽小说家。前者的《东海道徒步旅行记》讽刺了江户时代一些人趋炎附势、阿谀逢迎、假充行家等卑劣行径,穿插了各地的风俗奇闻。后者的《浮世澡堂》和《浮世理发馆》通过出入于澡塘子和理发馆的男男女女的对话,反映了世态人情,诙谐百出,妙趣横生。 >解放后周作人为人民文学出版社译的日本古典作品,从八世纪初的《古事记》、十一世纪的女官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十三世纪的《平家物语》、十四世纪的《日本狂言选》、十八世纪的《浮世澡堂》和《浮世理发馆》,以至本世纪的《石川啄木诗歌集》,时间跨度达一千多年。每一部作品,他译起来都挥洒自如,与原作不走样。最难能可贵的是,不论是哪个时代的作品,他都能够从我国丰富的语汇中找到适当的字眼加以表达。这充分说明他中外文学造诣之深。 >我从事编辑工作近四十年,遇到蹩脚的稿子,只得哑巴吃黄连:谁叫自己没有眼光,竟找了个不够格的译者。于是,为了对读者负责,就硬着头皮逐字校订,工作远远超过了编辑加工的范围。周作人的稿子,我也总是搬出原文来核对,但这是为了学习,不仅从未找到差错,遇到译得精采处,还不禁拍案叫绝。 >周作人每译一部作品,都力所能及地多找几种版本,然后选定自己认为最可靠的版本,如果个别词句和注释参考了其他版本,就在注文中一一说明。每部译稿,他必加上详细的注释,并在前言后记中交代作者生平、作品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等。他立论精辟,提纲挈领,深入浅出,恰到好处。 >为人讲究作风,写文讲究文风,从事翻译,也应讲求译风。周作人对待外国文学翻译工作,态度谨严,仔细认真,是当作毕生事业来搞的。这方面,大有值得借镜之处。 他擅长翻译讽刺幽默作品,不但以传神之笔,译了日本文学史上这方面的两部代表作;并曾从古希腊文直接翻译过《伊索寓言》以及对希腊诸神进行喜剧式讽刺的《卢奇安对话集》(周作人的日记里写作“路喀阿诺斯的对话集”)。他还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古典部校订过《明清笑话四种》,该书于一九五八年三月问世。在引言中,他详尽地介绍了中国笑话的历史。 >周作人搞翻译不仅结合研究,而且每译完一部作品,必在日记中写些感想。译毕《石川啄木诗歌集》,他就表示:“其实他(指石川啄木)的诗歌是我所顶喜欢的,……日本的诗歌无论和歌徘句,都是言不尽意,以有余韵为贵;唯独啄木的歌我们却要知道他歌外附带的情节,愈详细的知道便愈有情味。所以讲这些事情的书,在日本也很出了些,我也设法弄一部分到手,尽可能的给那些歌做注释,可是印刷上规定要把小注排在书页底下,实在是没有地方,那么也只好大量的割爱了。” >周作人对译稿十分认真。他是一位学者型的翻译家。他原希望在书后多加一些注释,可是出版社要求他压缩从简,最后只好在页末略加几条简单的注。他为此十分惆怅,甚至提起这部译作便觉得“没有多大意思”、“没有什么可喜的”了。 >周作人有时给人以傲慢的印象。一九五二年,他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之托,曾为从事日译中工作的日籍女翻译家萧萧校订过高仓辉的《箱根风云录》。此书当年在该社出版后,又于一九五八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排出版。 >一次,萧萧笑嘻嘻地告诉我,周作人曾感慨系之地对人说:“没想到我今天竟落魄到为萧萧之流校订稿子了。”言下流露出不屑的意味。但他既然答应 下来,还 >是认真负责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然而在名著面前,作为翻译家他是十分谦逊的。关于《枕草子》,他写 道:“一九六○年起手翻译《枕之草子》,这部平安时代女流作家的随笔太 是有名了,本来是不敢尝试,后来却勉强担负下来了,却是始终觉得不满意,觉得是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其实,这部与《源氏物语》并称为日本平安 时代文学双壁的随笔《枕草子》,周作人译得非常出色。这段话也说明他对 自己的要求严格。 >日本文学的译稿中,周作人自己比较满意的是《浮世澡堂》和《浮世理 发馆》。早在一九三七年二月,他就在《秉烛谈》一文中介绍了这两部作品。 五十年代译完它们,他写道:“我在写那篇文章二十年之后,能够把三马的 两种滑稽本译了出来,并巨加了不少的注解,这是我所觉得十分高兴的事。” >周作人在日记和书信中屡次提及希腊作品《卢奇安对话集》,甚至在一九六五年四月二十六日最后改定的遗嘱中,关于此稿还写道:“余一生文字 无足称道,唯暮年所译希腊对话是五十年来的心愿,识者当自知之。”并在 遗嘱前云:“以前曾作遗嘱数次,今日重作一通,殆是定本矣。” >① >世上有几位翻译家写遗嘱时,还念念不忘自己一生的译事呢? > > > > > > > >悲惨的结局 > >倘若没有“文革”这场浩劫,周作人在人民政权下,老境本来还是平静 的。 >从经济情况来说,一九五五年一月至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按月预付给周作人稿费二百元,而对另一位特约译者钱稻孙,当时则只预 付一百元。这数目当然是上级决定的。一九六○年一月起,进而增加到四百 元。同一时期,则只给钱稻孙每月一百五十元。当然,周作人的交稿量也比 钱稻孙多,他每月都必有稿子寄来。 >一九 ... 年,全国城乡掀起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当时周作人译的是古典作品,但即使拿最高的稿费标准算,他历年预支的槁费也大大超 过了他已交的稿子所能得到的报酬。于是,决定把他的待遇减半。出版社领 寻怕我只身去还不足以说服周作人,便先后两次派一位党员同志陪我一道去 向他说明。这样,自一九 ... 年九月起,预付给他的槁费就由每月四百元减 为二百元。好在当时他那久病的老伴已去世,否则付医药费会给他带来困难。 >我最后一次去看望周作人,是一九六五年二月二十二日。那天我是去约 他翻译《平家物语》的,他当即答应了。当年十一月上旬,我赴河南林县参 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走前收到了《平家物语》一、二两卷的译稿。次年五 月回京,看到周作人挂号寄来的五包稿子:三至七卷。从他生前最后这个阶 段的翻译来看,速度和质量都不减当年。倘若再给他两年时间,完全可以把《平家物语》和《东海道徒步旅行记》译竣。 >然而一九六六年形势急转直下。出版社的业务已陷于停顿状态。当时的 “革命”措施之一,就是自当年六月起,停付周作人、钱稻孙的预支稿酬。 >① 《卢奇安对话集》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到了六月中旬,两位不诸外问事的老人还曾分别写信来质问此事。我把信交给了财务科,并回信向他们解释说,这件事我实在无能为力。那阵子,在如火如茶的群众运动中,“三名三高”遭到炮轰,历史清白的著译者尚遭贬斥,历史上有污迹的更是活靶子。事实上,他们所译的作品早已被斥为“大毒草”,而五十年代以来出版社领导在上级指示下利用他们的专长,组织他们翻译作品,并预付稿酬,就更被痛斥为“招降纳叛”。 >“文革”前,领导上常常说:“要趁着周作人、钱稻孙还健在,请他们把最艰深的古典作品译出来,并花高价买下。现在不能出版,将来总可以出版。”为文化积累,这本来是颇有卓见的。“文革”期间,这番话被攻击成 “为资本主义全面复辟做准备”,当时社领导统统被关进了“牛棚”。 >这项经济来源断绝后,周家就靠周丰一夫妇的工资来维持。那时周和子已大学毕业,能自食其力了,但加上老保姆,尚有八口人。周丰一自从于一九五七年被锗划为右派后,降了好几级,他的妻子张芙芳也因受家庭的连累,解放后从未加过薪。 >六月二十五日,张芙芳陪着她老公公到协和医院去看病,确诊为前列腺肿瘤(五月间因发现尿中有血,也曾去过一次协和,未确诊)。周作人不属于任何单位,也就享受不到公费医疗。还是一位好友,尽管自己也不宽裕,却借给他五十元作医药费。不过,大夫说,这是良性的,不需要割除,也不会发展。这以后,他再也未去过医院,所以社会上所传他死于前列腺癌一说,不确。 qqare >“文革”中,周作人当然是在劫难逃。 >周氏三兄弟的母亲鲁老太太是一九四三年去世的。她的牌位和周作人的女儿若子、周建人的儿子丰子的牌位一道,一直供奉在周作人家的佛龛上。周作人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生前,每餐必先在牌位前供上饭食。 >一九 ... 年,我去参观过鲁迅博物馆。那是以宫门口西三条的鲁迅故居为基础而盖起来的。鲁老太太在世时住过的屋子里,挂着她的巨幅遗照,受到参观者的景仰——因为她的大儿子是鲁迅。而同一位老太太的牌位,只由于供在二儿子周作人家,“文革”中就也跟着遭了殃。 >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二日,一群红卫兵冲进八道湾周家,首先砸的就是鲁母的牌位。 >到了二十四日早晨,红卫兵索性把房子统统查封,并将周作人拉到院中的大榆树下,用皮带、棍子抽打。为首的红卫兵看到周作人年迈,就提醒手下的小将们:“不要打头部,得给他留下活口;好叫他交代问题。”及至周作人的儿子周丰一从北图回来吃午饭,他们便把他扣下。当时年已五十四的丰一只好代老父挨打。小将们对丰一可就毫不留情了,以致他的右腿被打坏,顿时昏死过去。直到二十四年后的今天还有后遗症,经常发麻,行走不便。周作人的几个孙男孙女自然也跪在旁边“陪绑”。 >周家的后罩房正对着“老虎尾巴”——即正房后身加盖的一大间屋子,门就开在后院。当天晚上一批红卫兵就占领了这间屋子,以便监视周氏一家老少。于是,周作人只好蜷缩在后罩房的屋檐底下,后来他两腿实在支持不住,就干脆卧倒了。这样过了三天三夜。幸而他们还有个老保姆,她住在西跨院。她把炊具搬到自己屋,曾给他们做点简单的吃食悄悄地送来。 >及至下起雨来,周作人的儿媳张菼芳便硬着头皮去找红卫兵。她央求说; “我们也不能老呆在露天底下呀,好歹给我们个安身的地方吧。” >周丰一一家七口人住的四间房中,有一间半和周作人所住的那三间有门相通。靠东边的两间半则是用墙隔死了的,所以红卫兵便启开封条,叫他们呆在那里。至于周作人。只允许他睡在洗澡间。后院的东墙根下有两间平房。北边那间是厨房,南边的是日本式澡堂。周作人在《我的工作》(六)一文中曾对自己《浮世澡堂》这部译作表示过满意,当他进入耄耋之龄竟然躺在自己家澡堂的踏板上时,真不知他曾作何感想?澡堂里格外潮湿,适值夏末初秋,这位曾经是养尊处优的知堂老人,此 刻给成群的毒蚊子咬得体无完肤。 >不久,周丰一作为“摘帽右派”,被揪回北图关进“牛棚”。半个月后张菼芳于心不忍,向红卫兵求了情,算是在厨房的北角为老公公东拼西凑搭了个铺板床,让他卧在那里。 >红卫兵为周家规定了生活标准:老保姆是十五元,周作人是十元。他们向粮店打了招呼:只允许周家人买粗粮。周作人因牙口不好,一日三餐只能就着臭豆腐喝点玉米面糊糊。由于营养不良,又黑间白日囚禁在小屋里,他的两条腿很快就浮肿了。在中学当教员的张菼芳,每天还得到学校去集中学习。但回家的路上,她不时地到药铺去为公公买点维生素片,或到副食品商店去买些松软的糕点。待监视的红卫兵睡熟后,就蹑手蹑脚地蜇进小屋去,偷偷塞给周作人,老公公每次都感激涕零地念叨:“我还不如早点死掉算啦,免得这么牵累你们。” >时间一久,监视得也没那么严了。每逢红卫兵倾巢而出,去参加外面的什么活动,张菼芳便把公公搀扶到门外,让他吸点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天冷后,她还给公公装上了炉子,并用旧报纸把窗缝糊严。就这样,总算将一九六六年的严冬对付过去。 >住在小东屋,冬天还能靠炉子取暖,真正难熬的是三伏天。不过,这位知堂老人并未活到那个时候。一九六七年五月六日早晨,张菼芳照例给公公倒了马桶,为他准备了一暖瓶开水,就上班去了。红卫兵规定,周作人这间小屋平素是不许人进的。屋里,只有过去做厨房用时装的自来水管以及洗碗槽、灶头等等,连把椅子也没有。那几个月,周作人基本上是躺在铺板上过的。那天中午,照例只有老保姆和周作人在家吃饭。老保姆在自己屋的房檐下熬好玉米面糊糊后,给周作人盛来一碗而已。他吃得干干净净,保姆并未发现他有什么异 ... 候。 >这一天下午两点多钟,住在同院后罩房西端那两间屋里的邻居,偶然隔着玻璃窗往里看了看。只见老人趴在铺板上一动也不动,姿势很不自然。他感到不妙,便赶紧打 ... 给张芙芳,把她从学校喊了回来。 >张芙芳奔回家后,发现老公公浑身早已冰凉了。看光景,周作人是正要下地来解手时碎然发病的,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就溘然长逝了。 >在当时的情形下,家属不可能把遗体送到医院去查明死因,只好匆匆销了户口,送到八宝山去火化了事。甚至骨灰匣他们也没敢拿回来,就寄存在八宝山。但那里只肯保管三年,过期不取,就照规章予以处理。然而,不出三年,这一家人或插队,或去五七干校,早已各奔东西了,哪里还顾得上老人的骨灰! >其实,周作人生前对这方面倒是看得很淡的。他在最后改定的遗嘱中写道:“余今年已整八十岁,死无遗恨,姑留一言,以为身后治事之指针。尔死后即付火葬或循例留骨灰,亦随便埋却。人死声消迹灭最是理想。” >然而,周作人死后,并未“声消迹灭”。 >在 ... 文学的研究工作中,周作人仍是一个重点。他既从事写作,又搞翻译。他不但与鲁迅是同胞兄弟,两人一度还曾并肩战斗过。他遗下不少手稿有待整理。他有个保存来信的习惯,一九六六年抄家后,其中一万多封辗转送到了鲁迅博物馆,而今均已发还给遗族,其中不少是具有史料价值的:如陈独秀,钱玄同、沈尹默、钱稻孙以及李大钊夫人和子女们给他的信函。当然也不乏敌伪时期周作人为街坊们帮忙而收到的感谢状。他失过足。我们却从贾芝的文章得悉他一生也做过许多好事。他无疑是本世纪中国文化史及文学史上一位悲剧式人物。 >一九九○年三月二十日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晚年的周作人学者型的翻译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你了解吗:护送李大钊女儿去延安,营救地下党的「 ”汉奸”周作人

    总之,高晓松主要叙述了周作人的不仁不义,展现给我们一个非常不堪的周作人。笔者认为,高晓松只是简单笼统地说了周作人的一些事情,而且对周作人主要站在贬抑立场。本...一些补充,尽量呈现给读者一个比较具体的周作人。周作人屈从日本,做了汉奸这样的历史耻辱与事实谁也不能改变。已与周作人反目的鲁迅还是说首推周作人。

  2. 从与胡适的交往中,还原一个真实的周作人,鲁迅弟弟的身份害了他

    胡适和鲁迅,一向是大众熟知的文化名人,不论是从才学上还是从思想上来说,这两个人都堪称文人楷模。而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文人,但却很少被人提起,这显然不是因为他的风头完全被鲁迅盖住了。周作人在文学史上的尴尬地位,有一定的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但是如果因此就否定此人的文学成就,甚至刻意抹黑他的人品,就有失风度了。事实上,周作人和胡适交情颇深,而从两人的交往中,也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周作人。

  3. 周作人与胡适的相交相知:未能「 ”相逢一笑泯恩仇”?

    作者:刘永(胡适)1962年2月24日一代文学大师胡适先生在台北病逝,身处中国大陆的周作人先生得知消息后,在他的《北大感旧录》中写了一篇纪念胡适先生的文章。周作人先生回忆了他与胡适先生的交往,虽是点滴琐事,却言犹未尽,读来令人感慨唏嘘。

  4. 如果没有他,文学史上很可能就没有鲁迅。儿子是两弹一星的元勋

    1887年9月12日,钱玄同出生于浙江湖州的钱氏家族,为吴越国太祖钱镠之后裔。钱玄同作为国学世家,钱玄同一直是主张复古的,即恢复清朝之前的汉文化。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分别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文章,竭力鼓吹白话文,其实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甚至为传统人士所鄙视。但钱玄同挺身而出,力挺新文化运动。

  5. 他「 ”奉命当汉奸”? ... 早定性其为「 ”文化汉奸”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群星灿烂,有两颗星最璀璨:南有鲁迅,北有周作人。以他哥俩为代表的京派与海派对峙,各占半壁江山,而周作人俨然是北方文坛盟主。兄弟两人执掌南北文坛的好景不长,1936年鲁迅病逝,而周作人也在抗战中出任伪职,沦为...口中的文化汉奸,遗臭万年……时间到了90年代,从台湾省开始刮起一阵为汉奸翻案的风潮。这股风从台湾省刮到香港,又刮到大陆内地,在内地,有人写为汉奸文人周作人翻案的文章。

  6. 当过汉奸是周作人的一大心病,口头上说不愿解释,其实颇亟亟于此

    周作人对兄弟反目,"至死不悔"。这是考试性人才的通病,其实现在也是如此。这本《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在七十七岁高龄时写下的,作为新文学的史料来看,这本书还是有重要的价值。前些年我曾看过周作人的《知堂杂诗抄》,周作人为这些诗先后写过两篇序,又有好些题记和自注,反复声明,一再解释,唯恐读者不能理解,这是有点不合此公写作之常态的。当过汉奸是他的一大心病,口头上说不愿解释,其实颇亟亟于此。

  7. 周作人在北平监狱的生活,「 ”把一切损害与侮辱看作浮云”

    1945年12月6日,一队军警包围了八道湾十一号周宅。

  8. 鲁迅和林语堂,友谊小船是如何翻的?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肺结核不治而亡。在鲁迅逝世的第四天后,林语堂写了这样的文字: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

  9. 北京雍和宫里的神奇佛像

    北京雍和宫的正殿,有一尊高大的弥勒佛像。经历“文革”的浩劫,佛像和雍和宫一起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没有毁于红卫兵的破坏,究其原因,还有一段令人深思的经历。当年雍和宫内一位70多岁的喇嘛曾神情肃穆地为一位虔诚来访的青年讲述了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清朝乾隆年间,朝廷下令,从...运来了一株珍奇巨树,雕成这尊弥勒佛像,作为北京的镇城之宝。在走廊和佛像之间用铁索相连,扶住佛像。

  10. 散文家周作人诞辰

    在132年前的今天,1885年1月16日,散文家周作人诞辰。周作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1945年以叛国罪被判刑入狱,1949年出狱,后定居北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

随机推荐

  1. 西伯利亚冻土带的甲烷喷发

    据该报报道,研究人员本月还在西伯利亚的丘门地区发现了第二个先前未知的陨石坑。鉴于西伯利亚如此遥远和未经探索,这一现象发生的速度和频率在科学界仍存在争议。但科学家们确实同意,随着全球变暖,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有融化的危险。一些北极科学家认为,今天西伯利亚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虽然这些火山口所在的西伯利亚地区很遥远,但俄罗斯当局对永冻层融化引起的爆炸感到担忧。

  2. 揣奸把猾的意思 | 成语大全

    心藏奸诈,行为狡猾。

  3. 林彪父子刺 ... ... 时,江腾蛟为什么充当先锋?

    江腾蛟腹部连中3弹。事后,江腾蛟受到...的严厉批评,并并...。随后,林彪多次接见,安慰江腾蛟。并担任在上海地区...害...的第一线指挥。9月8日至11日晚,江腾蛟四次参加林立果、周宇驰召集的具体策划...害...、发动武装政变的会议。林立果、江腾蛟等人...害...的阴谋完全失败。第二日,江腾蛟也被抓获和收审。随后,他也为自己的作为被判处...18年,剥夺政治权力5年,...,开除军籍,取消所有勋章。

  4. 经典爱情宣言,爱情是一朵生长在悬崖峭壁边缘上的花

    ★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爱,原来是一种经历,但愿人长久。★孤单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你爱尚上个人的那一刻开始。★感冒原本是一种很伤感的病。★爱情不是避难所,想进去避难的话,是会被赶出来的。爱火,还是不应该重燃的,重燃了,从前那些美丽的回忆也会化为乌有。可是,这一刻,我却恨他.所有的美好日子,已经远远一去不回了。

  5. 女人不想脸上长雀斑?这4种蔬果经常吃,可以有效预防长斑

    而女性更是非常重视这个方面了,如果女性有斑,当然就可能使得漂亮打折扣了。女人如果不想让脸上长雀斑,这4种蔬果经常吃,可以有效预防长斑。如果常吃香蕉的话就能原离这种尴尬,同时还能够帮助排出身体中的毒素等物质,这是远离雀斑的基础。由于柠檬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帮助皮肤维持良好的状态,自然也就能够帮助防止雀斑的出现了。所以不想长雀斑的话多吃一些樱桃,自然能够起到帮助抗氧化、防止色素沉积的作用。

  6. 梦见峡谷梦到峡谷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峡谷好不好

    做梦梦见峡谷好不好?梦见峡谷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峡谷的详细解说吧。男人梦见自己一个人在大峡谷中里享乐,预示要生病或遇到困难。女人梦见自己在峡谷里享乐,会与丈夫分居或发生不快。男人梦见和妻子或情人在峡谷里享受自由自在,两人会发生矛盾。梦见打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梦见自己和敌人在峡谷里欢聚,会陷入困境。

  7. 梦见自己的脸毁容了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的脸毁容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的脸毁容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捉弄人

    ★捉弄人我朋友的朋友曾经说过,他某个春节的晚上,在泉城广场上想了个着吓唬人。呵呵,可能已经有人猜到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了。听老人们讲过,坟地里的小虫最厉害。他当时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等他明白了那辆夏利是冲着那个死路开没影,也就是夏利穿墙而过的时候,整个人都软了。

  9. 孕妇梦见大雾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大雾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大雾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杨子华的绘画特色 怎么评价杨子华

    杨子华是北齐世祖高湛的爱臣、当时著名的画家,时人称之为“画圣”。杨子华是高湛专门的御用画家,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他的绘画有别于顾恺之,画风对后世也有着影响。杨子华>杨子华的绘画特色>杨子华善画贵族人物、宫苑、车马,所画马尤其生动逼真,据传他在壁上所画马甚至引起观者夜间听到马索水草而嘶鸣的幻觉。>怎么评价杨子华>苏轼:“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杨子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