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00年,慈禧太后如得了失心疯一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在保守派大臣的怂恿下,居然对欧美日诸列强同时宣战,堪称大清王朝历史上的史诗级作妖。试想,甲午年间大清坐拥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水师,都被小小的日本打败,如今的大清如此虚弱,怎么可能是十多个西方列强的对手!

1900年,慈禧太后如得了失心疯一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在保守派大臣的怂恿下,居然对欧美日诸列强同时宣战,堪称大清王朝历史上的史诗级作妖。 试想,甲午年间大清坐拥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水师,都被小小的日本打败,如今的大清如此虚弱,怎么可能是十多个西方列强的对手! 当了一回「 ”脑残愤青”的慈禧太后 当时,由于慈禧太后对光绪皇帝十分不满,有废掉他帝位的想法,打算扶植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的次子溥儁为帝,此举遭到了朝廷内部洋务派大臣和西方列强的反对,原因就在于端郡王载漪是清廷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当时,以载漪为首,以刚毅、徐桐、启秀为骨干的保守派保守派政治人物都极端仇视西方列强,认为清 ... 衰败的原因不在自身而在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他们也不同意洋务派的做法,认为他们是「 ”以夷变夏”、「 ”挟洋自重”。一旦溥儁当了皇帝,载漪就会成为皇帝的本生父,更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清王朝的摄政王,一个如此仇视洋人的人当上了摄政王,统领大清天下,那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将会蒙受巨大损失。 差点成为清朝皇帝的”大阿哥「 ”溥儁 于是,西方列强强烈反对慈禧太后废除光绪皇帝,并正式照会清 ... ,今后西方各国只认可光绪皇帝颁发的旨意,并强烈要求慈禧太后释放光绪皇帝并归还政权。 这一下子就激怒了我们这位太后老佛爷,慈禧心想,洋人得了便宜也就罢了,居然还要插手皇室的家事,敢于朝廷的内政,最重要的是,他们居然要求自己放弃权力,这是让权力欲旺盛的慈禧太后不能容忍的,给钱给银子割地赔款都是小事,放弃权力那是万万不能。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慈禧太后发了疯,居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向欧美列强宣战,因此导致了华夏千年未有的庚子国难。 当时,清 ... 向地方督抚发布了宣战谕旨,命令各地方督抚对洋人开战。可是,东南各省根本无人理会,尤其是封疆大吏的代表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居然不听从朝廷号令,而单独与英美两国媾和,搞了一个「 ”东南互保”。 参与「 ”东南互保”的省份 李鸿章在接到慈禧太后的宣战命令之后,直接说道:”此乱命也,粤不奉召!「 ”他以慈禧太后一向英明不会做出如此愚蠢之事为理由,拒绝了清廷的诏命,而其他各省督抚,如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人,也都按兵不动,清廷无可奈何。 后人对此颇有些疑问,为什么此时的慈禧太后无法调动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呢? 因为,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看的很清楚,他们北上勤王就是送死,他们知道清 ... 是无论如何都打不过八国联军的,凭借腐化堕落的八旗兵、绿营兵以及北京的卫戍部队,以及那些装神弄鬼舞刀弄枪的义和团,怎么肯能是八国联军坚船利炮的对手,就算自己带兵北上勤王,也是去给洋人送人头,毫无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李鸿章等人深知慈禧太后和那些满洲亲贵的尿性,在这场必然失败的战争之后,必然有人要负责,必然有人要背黑锅,按照大清王朝第一背锅侠李鸿章的个人经验,如果他们北上勤王,跟洋人打仗,打赢了还好,打输了,自己就要背锅,李鸿章、张之洞这种人中龙凤怎么可能看不透这一切,自然就不回去掺和这件事。 事实上证明,李中堂、张香帅真的是有先见之明。 让我们看看那些听从了慈禧太后老佛爷命令的人后来都是什么下场吧: 山西巡抚毓贤:这人是极端保守派的代表之一,极端仇视洋人,战争结束后,被朝廷革职,发配充军,之后为了平息洋人怒火,在兰州被处死; 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刚毅:极端保守派代表之一,鼓动慈禧太后对列强宣战的主要人物之一,被朝廷判处斩立决,并剥夺一切官职; 体仁阁大学士徐桐:这位忠于慈禧太后的大忠臣,被八国联军逼着 ... ,这还不算完,朝廷在其死后,为了讨好洋人,平息列强的怒火,还剥夺了他的一切荣誉; 庄亲王载勋:革职罢官夺爵,因其实皇亲国戚,故准其保留全尸,赐其自尽; 八国联军的将领合照 以上还只是列强列出的战争罪魁祸首名单上的170多名大清王公大臣的代表人物,真正挑事儿的慈禧太后因「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留下一条性命,而那些曾经效忠于他的大臣却都是罢官的罢官、处死的处死。作为清廷最高领导人的慈禧太后自己决策失误,却要手下人背黑锅,你说李鸿章、张之洞是傻子吗?何苦要来趟这浑水?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就看透了清廷的一切,朝廷为了给慈禧太后庆祝生日,花费了几千万两白银修建颐和园,却不肯拨一分钱给北洋水师补充装备。北洋水师的铁甲巨舰缺乏足够的维护与保养,缺少炮弹,那就成为了海上能够移动的铁棺材,北洋水师自然不是日本联合舰队的对手。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替清廷背了黑锅,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明明是忍辱负重,朝廷不安慰一下也就算了,还将其罢免,何等悲凉,李鸿章虽然表面上风轻云淡,实际心里肯定是无比的伤心,自己效忠一生的清 ... 居然这样对自己。 李鸿章与日本人签订《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朝廷多次下令李鸿章北上抗击八国联军,此时的李鸿章已经重新复出,成为大清的两广总督,这位曾经写出「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的热血青年,此时已经成长为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他根本不会听从慈禧太后的命令,北上勤王,因为他知道,那就是送死。 此时的北京,已经成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大清国搞了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大家都见识过洋枪洋炮的厉害,可极端保守派大臣们居然还相信义和团有天生神力,能够击败洋人,扶清灭洋。他们一面聚集义和团团民,攻击欧美诸国驻中国大使馆,一方面给慈禧太后编织义和团战无不胜的神话,说义和团会受到关云长、鸿钧老祖等各路神仙的保护,刀枪不入,神勇无敌,必能消灭洋人,保我大清。 正在展示「 ”盖世神功”的义和团 而此时的慈禧太后呢,还算清醒,她曾私下里对大臣们言道,她认为义和团都是些花拳绣腿,不可能战胜洋人,但是一旦与洋人开战,可让义和团去做炮灰,消耗洋人的 ... 和炮弹。可见其用心之险恶,也可见其天真愚蠢。 因为此时的大清,与八国联军根本不在一个级别,对于大清来说,八国联军不仅是有坚船利炮,更是有先进的现代 ... 制度和后勤供给做保障,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列强联军,进攻 ... 腐朽的大清,对于清 ... 来说,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面对朝廷的一再催促,李鸿章几乎无动于衷,慢慢悠悠的如同旅游一样,三个月才从广州走到上海,这期间,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占领天津,威胁京师,李鸿章都视而不见,他给清廷回复电文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最近一直感冒腹泻,无法前行。同时,李鸿章又给慈禧太后写了一封密电,在这份密电中,他提醒慈禧太后不要玩火自焚,不能依靠义和团跟洋人开战。这算是这段时间李鸿章对慈禧太后说的唯一一次心里话了。 之后,慈禧太后没有再催促李鸿章北上,而李鸿章也心照不宣,继续慢慢的走。在这期间,李鸿章与张之洞等其他各省督抚共同搞了一个「 ”东南互保”,名义上是为了大清保住东南半壁江山,实际上更是为了自保。而「 ”东南互保”也就成为近代中国地方割据势力抗拒中央 ... 、军阀混战之滥觞。 无可奈何在《辛丑条约》签上自己名字的李鸿章 然而让李中堂再次感到无可奈何的是,清廷在战败之后,再次启用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负责与洋人谈判协商之事。李鸿章再次为清 ... 背锅,用他那只颤抖的手在《辛丑条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不久之后,李鸿章,这位晚清第一重臣,就带着无限的遗憾,背负着万世 ... 名离开了人世。再过十多年,清王朝这座千疮百孔的大厦,就在辛亥革命的枪声之中,轰然倒塌!
本文标签:张之洞李鸿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慈禧中国近代史清朝历史义和团八国联军清朝历史洋务运动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