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皇帝简史(48)后秦姚苌——一代枭雄苻坚的终结者

姓名:姚苌 生卒时间:329 ~393年,享年64岁 在位时间:10年 出身:羌族首领姚弋仲第二十四子,魏武王姚襄之弟。 如何上位:背叛苻坚后,起兵自立,后称帝,意图取代苻坚的秦,所以后世称为后秦 如何死的:病死 帝号含义:武昭皇帝,谥号太祖,意为武力开拓光明,开国之君,给天下带来光明的皇帝 年号含义:白雀、建初,白雀应该是祥瑞,吉祥物出现,所以自定年号,但还未称帝。建初是称帝后的年号,开始的意思,也算是一个政权的开拓者。 主要辅助大臣:尹详、庞演、姚晃、尹纬、狄伯支、焦虔、梁希、庞魏、任谦; 生平: 姚苌也是部落首领世家出身,东汉时期开始崛起,那时还不姓姚,应该是没有姓氏的。发展起来后经常骚扰汉朝边境,后被光武帝出兵征服,姚襄的祖先带领部分族人投靠了汉朝。到曹魏时期,已经是汉化很长时间了,姚襄的祖父柯西已经是镇西将军,西羌校尉了。到了其父亲这一代,就开始改姓姚,叫姚戈仲,已经是非常汉化的一个姓和名字。估计也是在曹操推行民族融合政策期间,加速了羌族的汉化速度,所以少数民族纷纷取 ... 姓氏,以示汉化文明人。 姚戈仲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首领,是有一定的权势的,在乱世时期或者中央朝廷衰弱的时候,是很容易起兵造反,割据一方的。但姚戈仲并没有这方面的野心,他在晋朝八王之乱后,先是依附比较强大的前赵,后来后赵取代前赵崛起后,又依附后赵。而且和后赵石虎等人的关系还非常好,对石氏政权是比较忠诚的。 后赵灭亡后,姚戈仲就没有投靠冉闵之流,也可能是因为冉闵的 ... 胡令等政策的影响。姚戈仲投靠了看似比较强大和稳定的东晋朝廷。还被封为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封高陵郡公等爵位。虽然这种封号之类的东西都是不值钱,也就是一纸诏书一个印章而已。但名义上还是属于东晋的臣子,在行为上、礼仪上就会受到限制,否则就是言而无信,僭越礼仪,是会让一个人失去信誉的。所以,姚戈仲整体来说还是没有割据为王的野心。 就在投靠东晋后的第二年,352年,姚戈仲去世,其第五子姚襄继承家业,成为西羌首领。姚襄在历史上并不很出名,但他却曾经两次影响东晋的 ... 行动,甚至说是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姚襄从小就长得高大威武,一表人才,而且能文能武,喜欢 ... 文化,儒家经典。从小就跟随其父先后为多个政权征战,立下不小的战功。也正是在其两父子的努力下,这个羌族部落的实力和地位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提升。所以其父投靠东晋后也得到比较高的地位,是受到了东晋朝廷一定的重视的。 在姚襄继承部落事业后,更进一步表示忠诚,直接带兵投靠了东晋的,而不是名义上的投靠。在桓温和殷浩北伐的时候,姚襄是作为先锋官带领军队为东晋征战的。因为在北伐途中遭到殷浩的妒忌和不信任,殷浩一再派人刺 ... 和收买其下属要 ... 害姚襄,导致姚襄临阵反戈,直接导致殷浩北伐失败,而且损失惨重。所以才说姚襄是个改变历史的人物。 后来姚襄在桓温北伐时再次反叛时被桓温击败,从而开始带领军队慢慢开始回归北方,他原想攻下洛阳作为基地,但久攻不下,只能谋取关中。 357年,短短五年时间内,姚襄经历了从北到南,然后又从南返北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也可以看出,胡人与 ... 始终存在隔阂,无法真正融合。像殷浩这种纯粹的儒家知识分子,对胡人的成见更加深,从而导致双方的战争增加,中国动荡加剧。 姚襄在返回北方过程中,免不了要和北方最强大者苻坚的前秦接触,并引发双方的战争。最后姚襄战败被苻坚所 ... ,年仅27岁,后来被追封为魏武王。 姚襄死后,权力由其弟弟姚苌继承,兄终弟及,这是在战争年代常见的权力传承方式。如果让姚襄年幼的儿子接掌权力,估计整个部落立马就会解体。草原民族的观念和文化中,是由实力的人才能登上首领的位置的,大义并不是重要的。因为在大草原残酷的竞争中,只有实力才能带领部落生存下去,而大义并没有什么用。 姚苌虽然是姚戈仲的第24子,但与姚襄这个第五子年纪仅相差2岁,姚襄死时姚苌才25岁。但也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从小就跟随姚襄或姚戈仲征战四方,在战争中锻炼出非凡的才能。所以在姚襄战败被 ... ,面对强大的苻坚基本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姚苌聪明的选择了投降苻坚。而且这也是其父以来的一直的政策,能投靠的投靠,能效忠就效忠,只要能避免战争活下去,地位低一点也无所谓。但他的能力还是得到的苻坚的赏识,苻坚封他为扬武将军,并开始为苻坚征讨四方,为前秦称霸北方立下赫赫战功。 苻坚这个人虽然后来的下场不怎么样,但确实能识别人才,很多被苻坚看中,后来确实证明都是一流人才,能开基建业的大才,如慕容垂等。 366年,苻坚派姚苌等人进攻荆州的南乡郡,大胜而回;367年,姚苌与王猛等猛人,兵分多路进攻前凉。因前凉境内羌人部落以前都是姚戈仲管理,在听到姚苌到来的时候,纷纷投降姚苌,不战而屈人之兵。姚苌再立大功。 371年,姚苌42岁,苻坚命令姚苌与苻雅等人,统领7万大军,讨伐氐王杨纂。杨纂战败投降,被送往长安居住。 373年,姚苌赢得了苻坚的极大信任,开始外出为政一方,出任宁州刺史;374年,蜀人张育、杨光等人起兵反抗前秦,后张育等人被前秦军队 ... 死,苻坚的地盘再一次扩大。 376年,苻坚派姚苌和苻苌等人带领13万大军,大举进攻前凉,并于八月攻克,前凉君主张天赐投降,前凉灭亡,这是姚苌的第一个灭国之战,意义非凡。 378年,经过一年多的修整,军队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得到了休息。苻坚在二月派苻丕和姚苌进攻襄阳,战争持续到第二年三月,前秦军才攻克襄阳,并俘虏襄阳守将朱序,也就是在淝水之战中临阵反戈的那个人。姚苌等人的能力再次得到证明。 383年,淝水之战爆发,苻坚大败而回; 384年,前秦苻坚开始失去威望和对各部落势力、家族势力和地方势力的控制,各地纷纷脱离苻坚朝廷,或独立建国或依附他国。前秦开始显示出分崩离析的态势。慕容家的慕容泓等人就在这时开始纷纷自立,所以苻坚派苻叡为主将,姚苌为司马讨伐慕容泓。因为苻叡好大喜功,贪功冒进,被慕容泓设伏 ... 死。为此姚苌派人向苻坚请罪,最后苻坚听到消息后勃然大怒,将姚苌派去报信的人 ... 死。姚苌害怕苻坚报复,逃到渭北地区,当地众多豪族大户约五万多人要拥护姚苌为盟主,共同抗秦。 姚苌在推辞几次后,答应起事,并自封为万年秦王、改元白雀,史称后秦。 姚苌自立后,苻坚大怒,这基本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亲自带领2万大军讨伐姚苌,姚苌一度被围,因为水源被断,军队差点因缺水而崩溃,但最后竟然因为一场大雨而被救。导致苻坚都认为天命如此,所以姚苌军队越战越强,发展飞快,很快成为一方强大实力的存在。 385年,因慕容冲攻破长安城,苻坚只带了几百人外逃,途中卫队溃散,身边只剩下几十人。很快被姚苌派出的将军吴忠抓住,并将苻坚带给了姚苌。姚苌将苻坚关押,后多次要求苻坚禅让前秦皇位,但苻坚宁死不屈。386年姚苌 ... 死苻坚,姚苌也此而留下历史的 ... 名——弑主。 388年,姚苌回到安定,被前秦帝位继承者苻登派兵包围,双方在因为姚苌弑主的事情大哭一场后,和平散去。估计这也是历史上最奇葩的一次战争之一了。 后来苻登多次进攻姚苌,可能因为姚苌弑主行为不得人心,所以屡战屡败。但在后期情况又有所好转,逐渐在安定站稳脚跟,能从容的面对苻登的攻击。 就这样停停打打,你来我往,直到394年姚苌病逝,双方也还在相互攻击,但双方都无法扩大战果,征服对方。 姚苌去世后,传位给长子姚兴。姚兴也是从小跟随父亲征战各方的猛人,具有一定的 ... 和政治能力。姚兴上位后为防止家族其他成员造反夺权,因此秘不发丧。直到控制局势后才为姚苌治丧。虽然还有人起兵反叛,但很快就被剿灭。 苻登这个与姚苌打了上十年的老对在听说姚苌去世,内部在经历夺权风波后,立马派大军攻打姚兴。但被姚兴在废桥这个地方一举击溃,后来被姚兴军队抓住 ... 死。后秦到这里才算是真正摆脱了这个如影随形,年年来攻打的敌人。姚兴也开始开疆拓土的时期,先后占领了甘肃及西燕、东晋的多个郡县,控制的区域很快扩大。而且趁东晋朝廷混乱,姚兴于399年派大军攻下洛阳,并以洛阳为都,开始经营洛阳。 405年,姚兴在洛阳开辟逍遥园,以此处作为僧人鸠摩罗什的译经场,开始大力推广佛教。在姚兴的提倡和鼓励之下,后秦举国上下崇信佛教,一时寺院佛塔林立,仅洛阳一地的僧人就有五千多人,据说各地事佛的人达到「 ”十室而九”的地步。姚兴倡导的拜佛之风,耗费大量物质财富,弄得国库空虚,民生疲弊,严重影响关陇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后秦的国力开始衰退,走上下坡路。 之后,姚兴先是征服南凉,但很快就和北方一个刚开始崛起的,由一个名叫赫连勃勃的人建立的大夏政权耗上。这是一个在草原上可以直接威胁后秦国土的政权,姚兴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征服这个大夏政权上。 双方的战争从407年开始爆发,相互攻击,互有胜负,一直打到姚兴病死,才算是告一段落。整体来说还是赫连勃勃占据优势,胜利较多,这是一场扩日持久、不断消耗后秦实力的战争。姚兴也在和这个政权的战争中耗尽了自己生命。 414年,姚兴病重,他的儿子们立马开始装备军队,准备争夺皇位。最后姚兴于417年下令处死一个兴兵夺位的儿子姚弼后去世。 之后,由太子姚泓顺利接位,但登基后秘不发丧,而是先清理了大批反对者和以前意图夺权的人后,才正式公告天下,为姚兴发丧。 面对一个国力不断衰弱,战争不断,根本没有和平发展时间的政权,姚泓也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中兴之志,反而因为其他少数民族和部落不断反叛,需要不断派兵征伐。进一步削弱了后秦的势力,成为一块其他政权眼中的肥肉。 很快,刚刚上位掌权的东晋太尉刘裕就带大军亲征后秦,417年,姚弼上位不足一年,就兵败投降,除了一个儿子 ... 外,连同皇后等一家人被刘裕押回健康斩首。后秦历经三代,最后覆灭于东晋手上。又一个昙花一现的胡人政权,还是那种一人政权。 主要施政政策及对王朝的影响: 姚苌一生最英明的决定,以及对其部落等最好的决定可能就是在其兄姚襄战死后,举族投降苻坚,避免了战争和屠 ... 的继续,减少了战争带来的 ... 戮,也可以说是保住了羌族的血脉。如果一再和苻坚对抗,战争持续,在当时强势的苻坚面前,估计也是灭族的危险。 对历史的影响: 姚苌算是苻坚的终结者,苻坚在慕容冲的攻击下,被迫逃离长安。政权算是被慕容冲终结了,但苻坚人还在,可以伺机东山再起。在逃跑的路上因部下溃散,只剩下几十人,后来被姚苌的部下抓获。姚苌一直想让苻坚禅让皇位给他,但苻坚十分硬气,坚决不肯答应这个叛徒,认为叛逆小人不配做皇帝,最后被姚苌 ... 死。 苻坚一死,前秦就真正灭亡了,再也没有像慕容家那样重新复国的机会了。慕容家之所以能复国,很大程度就是苻坚的宽容大度。无论是慕容垂、慕容泓、慕容德等人,都是因为没有被苻坚 ... 掉,还留下给予重用,派出去镇守地方,才有后来淝水之战后,这些原来投降的人纷纷自立的场景。包括姚苌也是投降苻坚,在苻坚的优待下才有后来的用兵自立的。 姚苌这种心狠手辣,对前主绝不留情的做法,在后世也留下不小的 ... 名。包括苻坚临死前都很看不起他。认为他是一个小人,竟然敢威逼天子。

皇帝简史(48)后秦姚苌——一代枭雄苻坚的终结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 ”美男子”庾亮为什么那么厌恶「 ”老好人”王导

    在这三件事中,无疑以庾亮与王导的的争斗最为吸引人眼球。庾亮与王导也不能免俗,但庾亮与王导之争,除了权力争夺之外,还有别的因素。王导其实曾经王导与庾亮之间也曾有过极为亲密的关系。门阀士族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明帝此举令庾亮、王导感到警戒,但晋明帝为人雄才大略,庾、王二人一时无法下手。郗鉴是王导的儿女亲家,庾亮能直接跟他说废了王导,可见庾亮有多么厌恶王导。

  2. 苻坚:淝水之战大败被嘲笑千年,可有谁知道他也是一代仁君呢?

    说起苻坚,大家一定听过很多关于他的典故吧。淝水之战,就是苻坚被中华历史嘲笑了几千年的败绩。

  3. 文史宴:跟十六国北朝相比,东晋南朝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文/桓大司马七月份,大司马参加了新亚文化举办的南京六朝博物馆游学活动。

  4. 这个喜欢种菜的老汉,后代竟然出了四位开国皇帝

    今天说的这个老汉就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太公名叫刘煓,也叫刘执嘉,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成年后,刘煓娶妻王氏,生了伯、仲、季三个儿子和一女儿,王氏因病去世后,刘太公又续娶了一位李氏,生下了小儿子刘交,这样,刘太公就有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分别是大儿子刘伯、老二刘仲、老三刘季、老四刘交,女儿刘氏。

  5. 都是诸侯争霸 为何春秋战国走向统一东晋十六国走向对峙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和东晋十六国时期均出现了秦晋燕赵魏楚等各国争霸,但最终春秋战国由秦国一统而东晋十六国却走向了南北朝对峙。本文尝试着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通过换一种角度重新梳理历史来探究其背后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原因,以供参考。

  6. 刘裕出身寒微,原是一介无赖,为何能取代东晋、夺取皇位?

    我想对于我国历史比较了解的人来说,应该都不会对刘裕感到陌生吧,他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有着较多的记载,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相关的历史时,心中会不会出现些许疑问,他出身于平民家庭中,在年轻时就是民众口中所讥讽的无赖,为何后期能够得到如此的发展,甚至还篡夺了晋王朝的江山呢?

  7. 苻坚真的值得惋惜吗?历史上有些大道理不能不信

    十六国时期壁画十六国时期的北方五胡自匈奴刘渊以来,仅仅只能建立各族兵马的联合体。因此政局不能稳定,作为创始股东的各族酋长们稍有不满,局面即分崩离析。苻坚的做法比刘渊、石勒、慕容更明智一些,因为王猛提供了中原式的王政封建模式,将各族势力逐步纳入体系,逐渐消化之。

  8. 他们曾是国家的功臣却因私欲膨胀 走上叛国亡命灭族不归路

    本文首发于大风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东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正月、明帝太宁元年(323年),执掌东晋军政大权的琅琊王氏家族的王敦,因不满晋元帝重用鼓吹强化皇权,削弱门阀大族权势的刘隗、刁协等,及面对晋明帝步步紧逼,同时重病缠身,急欲趁生前完成改朝换代的「”使命”,先后两次发动武装叛乱,兵犯京师。第一次武装叛乱,因晋元帝势力寡弱,准备不足,加之晋元帝推行的一系列强化皇权的措施,程度不等地侵犯到其

  9. 祖逖北伐效果显著,为何最后却不了了之?

    元康二年,东海王司马越携晋惠帝北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于军中相随,大军于荡阴山大败,退守洛阳。

  10. 此人是陶渊明曾祖父,虚伪堪称东晋岳不群,搬砖都能搬出优越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靠着一首首含义隽永的田园诗,奠定在诗圈儿的祖师爷地位。陶家出了这么一位宗师级人物,源自家族世代传承。陶氏家族在东晋算不上顶级豪门,比不上王谢庾桓等世代兴旺的大家族,但在陶渊明曾祖父陶侃这一代,一度成为东晋最有权势的大门阀。陶侃字士行,生于三国末年,跨越三国、西晋、东晋三个时代。历史人物但凡跟三国挂上都令人眼前一亮,一股英雄人物的即视感。况且此公连跨三

随机推荐

  1. 梦见遗弃 梦见遗弃什么意思

    梦见遗弃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遗弃的详细解说吧。女人梦见遗弃了世俗生活,意味着日子幸福、富裕。未婚男子梦见脱了俗,会娶一位眉清目秀的姑娘为妻。犯人梦见脱离了红尘,服刑期会延长。梦见处分处罚梦见处分处罚什么意思商人梦见脱了俗,生意会发财。梦见遗弃的案例分析梦境描述:我孤独地站在一个空荡荡的屋子里,陪着我的是一个被人遗弃的嗷嗷待哺的小孩。

  2. [名家名品] 字画遒媚 美女簪花—宋璲的书法

    [名家名品]字画遒媚美女簪花—宋璲的书法明宋璲敬覆帖明宋璲覆岳翁札明宋璲前日帖元至正四年甲申,黄河大水泛滥,决曹州,汴梁、白茅堤、金堤等地,“水势北浸安山、冲越会通河,继续东北流,将危及沿海盐场。曹、濮、济、兖都受灾。”

  3. 成语【喜气洋洋】意思解释 | 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喜气洋洋的意思解释成语喜气洋洋发音:xǐqìyángyáng释义: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4. 莫顿学校-一间单间校舍的回忆

    一个年轻的单身女性如何准备在一个只有一个房间的乡村学校里教书?当86岁的邦纳县学校退休教师内莉·F·拉姆齐·加里森(NellieF.RamseyGarrison)问到这个问题时,她笑了,笑了,说没有多少训练能让你为可能出问题的意外做好准备。内莉在邦纳县教书时才22岁。当邦纳县当地学区联系上她时,她已经在东华盛顿教育学院学习了一年多。学年到了,有好几所学校没有老师。内莉很快就来到了莫顿学校,她将在那

  5. 民间酒疗配方,治疗和预防疟疾

    蜂蜜30克置于杯中,滴入白酒3滴,开水冲服。在疟疾发作前1小时服用。取蛋清和入酒内调匀1次口服。用于预防疟疾,若作治疗则需加倍,发作前1-2小时服用。白胡椒20粒打烂,炖热后冲米酒60毫升饮用。独头蒜7只,米酒适量。将蒜捣烂,用热酒冲服,每天2次,连服数天。蕹菜根200克,水煎后冲适量白酒,在疟疾未发作前半小时服下,每天1剂,连服3-4天。

  6. 小学生家长寄语

    小学生家长寄语一:领悟成绩总是不能进步,不能够增加自信心。期望朱老师多多给咱们家长提意见,让咱们共同发奋把孩子们培养成善良智慧能干的人。但作为一名学生始终要记住学无止境。

  7.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典故,乃唐太宗对魏征的最高评价

    以铜为镜的历史典故,出自《旧唐书·魏徵传》,是唐太宗...对魏征的最高评价。

  8. 杨洋个人资料家世背景

      杨洋个人资料家世背景  杨洋,中国大陆新生代女歌手,江西省赣州市人。高二时以优异的成绩被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录取。曾在2009年度的《快乐女声》比赛中成功晋级全国60强,后来却因失误而出局。紧接着杨洋又在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晋级全国12强,获得去悉尼歌剧院演出...

  9. 历史上的今天:4月23日-嘉德勋章

    这一天在历史上:1348年4月23日最高贵的嘉德勋章是英国最古老和最排外的军民荣誉。在任何时候,该命令只包括君主、威尔士亲王和25名精心挑选的骑士,他们以模范的方式为国家服务,担任公职,或亲自为国王或女王服务。该命令的起源存在争议,因为其存在的最早记录被大火摧毁。传统的传说是爱德华三世希望把卡米洛特和亚瑟王圆桌会议的时代带回来。1348年4月23日,当一位传统上被认为是他未来儿媳肯特的琼(Joan

  10. “五彩祥云”失传记(续)

    “何劳您老人家大驾“搂官”说着就去扯绿叶的胳膊。“啪啪”两声脆响,“搂官”挨了绿叶两嘴巴。“搂官”恼羞成怒,后着红肿的腮帮,大叫“来人哪,给我捆上呼啦啦一下子围上来一群打手。“花仙”也恼了,迎上去,举拳蹬腿,拉开了马步,怒吼道:“不要命的就来吧!山东省人不是好欺负的,没本事也不敢来闯世界那群人被这陈势吓住了,谁都知道山东大汉不好惹。他们虽然围住了“花仙”,但没一个敢伸手的。“搂官”歪心眼多,见这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