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书画鉴藏家孙承泽

书画鉴藏家孙承泽

  孙承泽是明末清初的书画收藏大家,生活于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政权交替之际,曾经在明朝、大顺政权以及清朝都做过官,后来隐居西山樱桃沟,建退翁亭,号退谷。今之退谷、退翁亭即由此而得名。孙氏晚年在此著书立说,鉴赏书画,《庚子销夏记》就是他在退居期间所作的书画著录专著。

  一 、 坎坷仕途

  孙承汉泽(1592-1676),字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别号退谷老人、退翁等,北京人。明崇祯四年进士,官刑科给事中,开始了政治生涯。李自成占领北京,大顺政权中任四川防御使,清顺治元年起供职于清廷。

  他经历了明、大顺、清,三易其主。在清廷任职十年,频繁调迁,由太常寺历大理寺、吏部、兵部,虽加太子太保、都察院左者御使衔,其实并没有得到重用,也未建立大的功勋。凡经起伏,心灰意冷,于顺治十年辞职,结束了他的宦海浮沉。

  二 、 退居生涯

  退出政坛的孙承泽,起先居住在京师宣武门外寓所,该处现在仍然有前孙公园、后孙公园胡同之称,清顺治十一年,他在西山樱桃沟筑造别墅,修造“退翁亭”,自号退翁,不问政事,吟诗赏画,以文会友,著书立说,开始了山林隐逸的文人学者生活。

  孙承泽晚年著述颇多,涉及史学、经学、书画等许多领域、据《大清畿铺书征》所载,已刊或未刊著作有三十余种。其中《天府广记》、《春明梦余录》两书有关明代北京的建置、名胜、城池、宫殿、庙宇、衙署以及佚闻异事,而《庚子销夏记》、《闲者轩帖考》、《法书集览》、《砚山斋墨迹集览》都是有关书画方面的著作。

  关于孙承泽的退居生活,清代另一大书画收藏家、诗人梁清标所作的《退谷歌》和《寿孙北海先生八秩》两诗对此作了形象的描述,这里仅录《退谷歌》于下:

      昌黎昔日称盘谷,泉甘土肥繁草木。

      高风千载如见之,纷纷潮土谁相逐。

      于今再睹北海翁,岩栖独蹑西山麓。

      西山云气何冥蒙,阴阴竹树幽入宫。

      飞瀑潺 悬素练,老松夭矫蟠虬龙。

      碧云黄叶林中寺,白乌青萍水面风。

      一自上书辞凤阙,入山长揖烟霞窟。

      藏书万卷映晴窗,浊酒一尊弄华月。

      图画何让米家船,周鼎商彝不记年。

      手斫黄精煮泉水,笼开野鹤凌青天。

      逃虚自理维摩室,闭门爱草扬子云。

      荒台矗立平如掌,揽衣长啸群山响。

      古庵开遍樱桃花,曳枝春风聊独赏。

      人事有代谢,山林关废兴。

      柳州住愚溪,百世传其名。

      老翁居此殊有情, 然退谷畴能争。

      嘻嘻!北海翁,

      岳岳世无双,归来闲却经纶手。

      高卧不救苍生苦,采芝去觅商山叟。

      前后示我退谷篇,千峰万峰落尔前。

      人生苦被尘缨缚,愿从老翁翔寥廓。

      君不见长安漠漠风沙昏。

      颠倒世事安可论。

      谷中岁月似太古,何处更有桃源村。

  三 、 收藏活动

  孙承泽的收藏活动,是与他的宦海生涯并行的。早在退居以前,政务之余,就开始收集和研究书画。他所藏书画作品,有的在明朝灭亡后得自于故明大内,有的为朋友相赠,大多数为自己所购求。

  得之故内

  孙承泽生活于明末清初改朝换代之际,此时明朝内府及许多私家收藏都因战乱而大量散失,使他有机会得以收集,因而他的藏品不少来源于明朝内府。在所著《庚子销夏记》中,多次提到其所藏得之故内:

  甲申之变,名画满市,独无浩画,一日见从故内负败楮而出者,浩画在焉。甲申,指公元1644年,为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这一年,明朝灭亡,李自成占领北京又败走,清兵入关。余从故内得汉啤四种……

  余求关同画不可得,忽于故内得一帧,已坏绝而画体不伤。

  清诗人王士祯在所著《池北偶谈》中,记载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孝经图》,褚河南之法书为“故明大内物,后归孙北海侍郎承泽家”。

  宋荦在跋王维(传)画《济南伏生像》时说:“不知何时取入大内,鼎革时散落人间,为孙侍郎退谷先生所得。”

  购之市贾

  从古董商人及他人手里购画,是孙承泽藏画的主要来源之一。

  韩 《丰乐图》——“此卷余得之市贾,坏甚,重装之。 允罔师自南来,爱之携去。”

  右军《黄庭经》——“乙酉之春,从市贾得宋装小册一函……每晨坐小窗下,旭光满室,开卷欣然,盖十五年矣。”

  此外,在孙承泽的记载中,还有许多此类的例证,有的原本为孙承泽所藏,因战乱失去,后来古董商又上门来卖,如苏子瞻的《苦雨诗》墨迹。还有的从士兵手里所买,例如倪云林的《狮子林图》:“余寤寐此卷有年,南征之兵从橐中带到北地售之。”有的购自画家的后代手中,便如董玄宰的《夏木垂荫图》:“先生(指董其昌)之孙携至京师余购得之。”

  朋友相赠

  孙承泽鉴赏书画,在当时已经颇负重名,不仅古董商人持画来售,朋友们来往也多以古书画相赠。

  在《庚子销夏记》中,记有王诜《设色山水》卷:“曹秋岳(即曹溶)赠余一卷,布景不多,悠然有海阔天空之妙。”沈石田(即沈周)《江山一览图》卷:“在开封王半庵惟俭家,张孝廉民表购以赠余,今相依三十余年矣。”

  以己藏相易

  还有一些藏品是孙承泽以自己所收藏的古器物或书画交换来的,例如吴仲圭《松泉图》:“张云庵携至京师,余以倪云林《徐犹卿二子图》易得之。”

  总之,孙承泽的收藏,主要为自己所聚集,其中有的亲自从古董市场上购得,有的从收藏者手中所买,有的是古董商上门求售,还有的是用其他古物或书画所易。

  然而购求书画颇为不易,而鉴定真伪更难,非博古通今、于书画有卓识则难以办到。

  收藏书画的处所

  孙承泽收藏收画的处所很多,且予以每处一个典雅的名称。为了方便鉴赏,所藏书画,并没有集中于某一处,而是散藏各室,仅见于记载的收藏处所就有以下几处:

  砚山斋,在今前门外章家桥西,现名孙公园处。

  闲者轩,在今天坛北的金鱼池附近。

  墨缘居,“予有墨缘居,在室之东,或有自携所藏间相过从,千秋名迹幸多寓目焉。追忆记之。”

  烟霞窟,在西山退谷中。

  东篱书舍,“庚子四月之朔,天气渐炎,晨起坐东篱书舍,……徜徉少许,复入书舍,取法书名画一二种,反复详玩,尽领其致,然后仍置原处。”

  万卷楼,“退谷万卷楼藏书今大半在黄氏季昆家,而《记》中所载缣素卷轴,又不知散归谁氏。”

  海云阁,在天津。

  收藏印记

  孙承泽的收藏印记,在流传至今的书画作品中,仍可见到二十余方。目前所见姓名章有七种:孙氏、孙承泽印(五种)、承泽。隐居西山退谷后所用的收藏印记有八种:深山闭户、退翁(二种)、退谷、退谷老人、退谷逸叟、八十一翁、八十二翁。此外尚有思仁、研山斋、长宜子孙、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北平孙氏珍藏书画印。

  题画

  孙承泽在自己喜欢的书画上,多作题跋,叙之流传或记之由来,抑或抒发感慨。

  他在吴仲圭《松泉图》上题道“吴仲圭一代高士,绕屋植梅,隐居读易,知元之将乱也。自称梅花和尚,喜画竹而松尤妙,备见孤高特立之致。《松泉图》,尚见沈石田临本,今见庐山真面目矣,退谷八十一老人记。”

  孙承泽在崔白的《芦雁图》上题诗一首,暗寓自己的隐居生活:“白露苍苍已结霜,蒹葭深处独徜徉。羽毛无损性情适,不羡高冈有凤凰。” 

  赏画

  尽管孙承泽的书画鉴藏活动开始得很早,但是,潜心赏画、跋画以及研究书画,还是在离开政坛以后,现在所见孙承泽留在书画作品上的题跋,大多为其隐居时期所作,有的书画一次次拿出,反复欣赏,多次题跋:“家有小室,入冬则居之。其中置扬补之所画竹枝,赵子固水仙,王元章梅花三卷。继得吴仲圭古松泉石小幅,长条,仿宣和装,改而为卷。余以八十之老婆娑其间,名曰‘岁寒五友’。四贤皆奇特之士,余不得见其人,数百年后抚其遗墨以为友,呜呼!岁寒之友,岂易得哉!退道人再记。”

  评画

  孙承泽对书画的评价颇有见地,从《庚子销夏记》中,可以看出其对画史、画家的一看法。

  评画之一 ——米黻学董源:

  “米元章画全学董北苑,虽间出新意,然胎骨则董也。文敏(指董其昌)每仿米辄用董法,故其奇宕远过于米,此卷不知者以为仿米,不知实董也。”

  评画之二 ——倪云林画以《六君子图》为最好:

  “云林画在逸品,收藏家以有无论雅俗,予见其画最多,然伪者十之六七,生平妙迹无如《六君子图》……”。

  评画之三 ——宋徽宗鉴赏水平低于宋高宗:

  “宣和博收书画,然鉴赏水平远不及高宗。盖宣和所尚者人物, 花鸟,如收黄筌至六百七十余幅,徐熙至二百四十余幅,而名家寥寥矣。高宗所收,今传世上有乾卦双龙小玺、内府图书及奉华殿宝藏、瑶晖堂印者,皆高雅可观,虽未见高宗之画,然所书《九经》及马和之补图《毛诗》,又非宣和所所能及也。一兴一亡,观所好尚,已可知矣。”

  评画之四 ——郭熙画源于李成,宋人多摹郭熙画:

  “河阳(指郭熙)早年学李成,晚能更出新意,自成一家,……宋人往往有摹之夺真者,今人见画中有爪树针松,遂曰郭熙,未然也。余在曹秋岳寓见一卷,山石林木无一笔不似河阳,乃张浃《溪山书屋》也。按浃画彼时重之,绍兴间臣下有勋绩者始赐之。重浃画如此,则熙画在当时可知矣。”

  以书画补史证史

  孙承泽同时也是一个史学家,又有专门的史学著作。因而,孙承泽在鉴赏书画的时候,除了注意其真伪、艺术价值及书画家本身的问题以外,特别注意以书画实物来补充史料记载之漏,纠正其记载之误,这是孙承泽独具的对书画功能的新看法。

  他在记载阎立本《十八学士图》时道:“沈存中跋学士图谓,图称房玄龄字乔年,薛庄字元敬,陆元朗字得明,姚柬字思廉。而唐书称姚思廉字柬之;房乔年,字元龄,以字行;陆德明、薛元敬即其名也。”以是证史之误。

  藏品的去向

  孙承泽的藏品,当他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散失。他著《庚子销夏记》时就感慨过去所藏书画,失去大半,有的失之战乱,有的散之友人。而鉴藏家本人去世,子孙后代不 甚爱惜或力不能守,致使其所藏书画大量散失。这些书画除一部分直接被收入内府,所余有的落入著名书画鉴藏家之手,有的落入市贾之手,有的落入官僚之手,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藏品的著录

  孙承泽隐居西山以后,于庚子年(1660年)六月,完成了他的书画著录《庚子销夏记》。

  该书因始著于四月,六月成书,故而名曰《庚子销夏记》。全书共八卷,著录自己所藏书画及所寓目书画。

  综上所述,孙承泽的一生是相当曲折的,作为一个政治家,可以说他是失败者。然而,作为一个书画鉴藏家,他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无疑他是很优秀的,从这一方面说,他是成功的。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书画鉴藏家孙承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谢不 ... 之恩

    “谢不...之恩”是人性想想,如果你把小娃娃高高举起,突然松手,让他掉下来,再及时把他抱住,他是不是会由惊呼转为兴奋地笑。没事找事、没事找罪受,都是人性。幸亏你没有忧郁症,否则只怕没等他“宣判”,你先想不开,寻了短。现在,让我们回头想想,这不是因为“没事找事”造成的吗?当你知道自己没得肺癌,不是有“谢不...之恩”的感觉吗?

  2. 怀念的反义词

    怀念的反义词参考资料一:怀念【反义词】忘却、遗忘、忘记【近义词】向往、悬念、仰慕参考资料二:【怀念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忘记【同义词】思念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3. 如果魏延位列五虎上将,关羽还会不满吗?

    如果魏延位列五虎上将,关羽还会不满吗?  刘备拿下益州,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因陈寿在《三国志》中将五人共同列为一传,姑且称为“五虎上将”。  关羽得知黄忠与自己同列,非常不满,说大...

  4. 幽默的征婚宣言

    4.小女子正值妙龄,小脸蛋长得水灵,小身材玉立婷婷,小声音响如叮铃,小小年纪已动芳心,小小人儿萌萌花情,征婚要求:小伙子模样像明星,小身板均匀还有型,征婚语:小情侣牵手花厅,小夫妻结发远行。

  5. 春节祝福语_春节拜年短信大全_春节祝福

    祝福语频道汇聚了各种类型的春节祝福语、春节祝福短信、春节贺词,总有一种春节祝福语适合你的心情!在美好的节日里,寄上我一份真挚的祝福,春节的脚步会把它们全送给纯洁无瑕的你!给你特别的祝福,愿春节带给你无边的幸福、如意,祝春节快乐,新年充满幸福和成功。在这美丽的春节之际,谨致我的思念与祝福。祝福你春节年快乐,万事如意!

  6. 梦见被蛇追_周公解梦梦到被蛇追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被蛇追好不好

    做梦梦见被蛇追好不好?梦见被蛇追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被蛇追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被蛇追赶,不祥之兆,会有债主上门讨债。梦见蛇突破木板,预示著自己的计划会被打乱。梦见蛇围着楼追你,意味着自己的债务与房产有关。周易解梦梦见被蛇追:将会成为情场上的胜者。这是指某种场合,在此场合中不能信任某个人。

  7. 怀孕梦见黄狗

    周公解梦怀孕梦见黄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怀孕梦到黄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透过古代粮食短缺,看一看袁隆平教授的贡献,究竟有多大?

    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推动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简简单单两个字:吃饱。而能够使人吃饱,首先需要的就是粮食,众所周知,优秀的粮食作物,可以大力促进人口的增长,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人的体质强弱。如小麦这类划时代的农作物,以人人皆宜的口感与稳定优秀的产量,成为农民种植的首选,当小麦在古代中国开始大面积种植后,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秩序双双稳定的环境中,人口曾几度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9. 梦见被狼追 梦见被狼追什么意思

    梦见被狼追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被狼追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被狼追,预示著一切忧愁都会过去。梦见被狼追,梦见狼扑过来,表示你可能会受到流言蜚语的攻击,以致于声誉受损,只要你心平气和的去应对,不气急败坏,流言也会渐渐散去。梦见被狼追,梦见受狼袭击,表示不幸的事情将发生在周围的人身上。梦见狼扑向自己,表示要当心小偷和强盗。梦见豺狼,表示会遇到倒霉的日子。

  10. 伤心爱情 ... 说说 这辈子唯一做过最久的一件事,便是努力忘记你-感人的情话

    二十六、曾经的爱,这辈子唯一做过最久的一件事,便是努力忘记你。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