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周武王的众多弟弟中,毕公高的能力是排在第三位的,第一是周公旦,第二是召公奭。>>毕公高三兄弟是周初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们对周朝前期的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他们三人加上唯一的外姓功臣——姜子牙(吕尚),被合称为“周初四圣”。武王灭商后,毕公高主要负责处理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特别是周康王时期,毕公高成为两大辅臣之一。他死后,其子孙一部分留在了毕地,以毕为氏,形成现在的毕姓,毕公高被视为毕姓的始祖。

很多人都不了解“西周那些事儿”之周初四圣——毕公高!接下来跟着历史新知小编一起欣赏。>毕公高,原名姬高,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但不是同一个母亲。在周武王的众多弟弟中,毕公高的能力是排在第三位的,第一是周公旦,第二是召公奭。周武王死后,周公旦和召公奭辅佐周成王理政,周成王死后,召公奭和毕公高又辅佐周康王理政,并创造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成康之治。>>毕公高三兄弟是周初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们对周朝前期的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他们三人加上唯一的外姓功臣——姜子牙(吕尚),被合称为“周初四圣”。>毕公高和周人一起,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武王灭商后,毕公高主要负责处理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他采取宽大为怀的政策, ... 了不少冤狱,表彰了因直谏而受害的功臣(其实,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盟友),毕公高因而声名鹊起。>周武王在大封天下的时候,毕公高被封于毕地,所以人称“毕公”。毕地在哪里呢?如图:>毕地在周原的东面,挨着丰镐很近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武王对毕公高的照顾。而周公的封地——周地,和召公的封地——召地,是在武王伐纣以前就分封了,所以都靠着周原。不过在建周以后,周公和召公还获得了封地,一个在鲁地,一个在蓟地,由于辅政,他们都没有去封地,而是派自己的长子就封,一个建立了鲁国,一个建立了燕国。如图:>周初封国>毕公高的显名其实是在辅佐周康王时期。因为之前周公旦在的时候,毕公高只能排在第三,做一些小事,而且资历也浅,所以并不出众。直到周公旦去逝后,毕公高才得到召公奭的重用,成为重要辅佐。特别是周康王时期,毕公高成为两大辅臣之一。>>毕公高和召公奭以周成王临终的《顾命》引导周康王姬钊拜见先王庙,反复告诫他先王能够成就王业,来之不易,重要的是在节俭,克制贪欲,以专志诚信来治理天下。>后来,周康王分出成周的一部分民众,迁到成周东郊居住,作为成周的屏藩,并命令毕公高写下《毕命》。>在毕公高和召公奭的辅佐下,周成王到周康王在位的这段时间,天下安定,民无相侵,四十多年内没有使用过刑罚(夸张手法),史称“成康之治”。>毕公高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死后,其子孙一部分留在了毕地,以毕为氏,形成现在的毕姓,毕公高被视为毕姓的始祖。>毕姓始祖>而毕公高的另一部分子孙后来投奔了晋国,其后裔毕万被晋国封于魏地,于是改称魏氏,是为魏姓始祖。这支魏氏就是战国著名的“战国七雄”——魏国!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召公周公旦周康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