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入手,分析周公旦的「 ”天命”观之进步

从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入手,分析周公旦的「 ”天命”观之进步 文/老张在路上 01 周公旦,一般称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文王时,周人已经开始了与商王朝的斗争。周文王死后,儿子姬发即位,仍然以太公望为国师,以周公旦为辅相。 武王正式即位之年二月,向周公旦讨教如何推翻商朝,周武王说机会会轻易丧失,就像到了秋天,庄稼已经成熟,如果不去收获,颗粒会自动落地。周公回答说:「 ”决定的因素在于德。对周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敬尊天命,远近诸侯都不要冒犯,已经和好的诸侯不要再失去。要继续修明道德,不要安逸无为,否则会难以收拾”。 《大开武》记载了两人的对话:「 ”呜呼!余夙夜维商,密不显,谁和?告岁之有秋,今余不获,其落若何?”「 ”兹在德,敬在周,其维天命,王其敬命。 远戚无干,和无再失。维明德无佚,佚不可还。” 周武王孟津观兵,大会天下诸侯后,第二年十二月,武王在周公等人的帮助下,统率战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渡过盟津。约前1027年二月甲子凌晨,武王在商郊牧野集众誓师,誓词就是《尚书》中的《牧誓》。 纣王发兵抵挡,结果纣军掉转矛头,往回冲 ... ,纣军溃败。纣王登上鹿台,自焚而死。殷朝灭亡,周朝取而代之,武王为天子。 周人取得了政权后,根据当时人们「 ”灭国不绝祀”的原则,保留殷人的祭祀。周武王把纣的儿子武庚封在殷商故地。武王又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驻守在殷都周围的卫、鄘、邶三国,监督殷商遗民以防其造反,史称「 ”三监”。 灭商后的第二年,武王死去,武王儿子姬诵即位,是为成王。成王年幼,由周公代行王事。武王的弟弟中管叔最长,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他最有资格摄政,因此武王的遗命被他认为是遭到了周公的篡改,周公制定的礼制严格限制诸侯势力,又引起了武王群弟的不满和猜忌。 《尚书·金縢》载:「 ”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 ”公将不利于孺子。”这就是「 ”周公恐惧流言日”诗句的出处。 在这种情况下,管、蔡与武庚联合作乱,严重地威胁了周王朝的安全。周公团结召公奭,采取果断措施,亲率大军东征。 《尚书·金縢》记载:「 ”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周公平定「 ”三监之乱”, ... 了管叔放逐了蔡叔,还诛 ... 了武庚。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 ”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江南。” 殷遗民主要集中在卫(今河南中部),周公旦平乱以后,为了加强对卫地的控制,正式建议周成王把国都迁到成周洛邑(今洛阳)。同时把在战争中俘获的大批商朝贵族即「 ”殷顽民”迁居洛邑,派召公在洛邑对他们加强监督。 建都洛邑后,周公旦开始实行封邦建国的方针。他先后建置七十一个封国,把武王十五个兄弟和十六个功臣,封到封国去做诸侯,以作为捍卫王室的屏藩。另外在封国内普遍推行井田制,将土地统一规划,巩固和加强了周王朝的经济基础。 周公旦封小弟康叔为卫君,令其驻守故商墟,以管理那里的商朝遗民。 02 康叔,姬姓,名封,又称卫康叔、康叔封,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卫国第一代国君。 康叔本来是被封于畿内之地康地(今河南禹州西北),建立康国,所以才称康叔或康叔封。 三监之乱时,周公旦以周成王的名义东征叛军,康叔参加此次 ... 行动。不久,周公旦便平定叛乱,为了收服殷商遗民,周公旦决定在原来武庚统治的地区建立卫国,将平叛有功的康叔改封为卫国国君。 康叔受封卫国时年纪尚轻,周公旦怕他担当不起治理殷商遗民的重任,周公旦告诫年幼的康叔:商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纣王酗于酒,淫于妇,以至于朝纲混乱,诸侯举义。他嘱咐说:「 ”你到殷墟后,首先要求访那里的贤人长者,向他们讨教商朝前兴后亡的原因;其次务必要爱民。” 周公旦把上述嘱言,写成《康诰》《酒诰》《梓材》三篇,作为法则送给康叔。《康诰》《酒诰》《梓材》可以是周公对新征服地区的施政纲领,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 ... 正式文件。 《康诰》的目的是安定殷民,全篇内容不外是「 ”明德慎罚”。「 ”明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就是「 ”保殷民”。;慎罚”,是依法行事,刑罚不可滥用。文告中反复强调「 ”康民”「 ”保民”「 ”裕民”「 ”庶民”。告诫康叔要勤勉从事,不可贪图安逸。「 ”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能「 ”明德慎罚”才有天命。 《梓材》提倡「 ”明德”,反对虐 ... 。 如果说以上两个文告是从大处着眼,是宏观政策,可操作性不是那么强。那么,《酒诰》则是从具体事例出发而行文,是针对殷民饮酒成风的社会风气而发的。一个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事情千头万绪,优先抓好社会风气的净化和改变,具有治国平天下的普遍意义,至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总之,周公旦的三篇 ... 文告,贯穿一个基本思想是安定殷民,不给殷民一个虐 ... 的形象,处罚要慎重,要依法从事。 至于改造酗酒陋习,那是一个可以立竿见影的工作。 03 关于酒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不过,人们普遍认同的有猿猴造酒、仪狄造酒、杜康造酒三种。 西晋江统《酒浩》写道:「 ”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这是传说称杜康常把吃不完的剩饭倒在中空的桑树洞中,日久树洞中便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芬芳香味来,杜康由此受到启发,根据此原理酿出了酒。 仪狄造酒是最通行的说法,一般认为始载于西汉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梁王魏婴筋诸侯于苑台,酒酣,请鲁君举筋。鲁君兴,避席择言曰:「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 这是一段鲁共公姬奋对魏惠王魏婴的劝谏。当时魏国强盛,鲁、宋、卫、韩国君来朝。魏王在苑台宴请各国诸侯。酒兴正浓的时候,主人向客人敬酒。鲁共公站起身,离开自己的坐席,正色道:「 ”从前,舜的女儿仪狄擅长酿酒,酒味醇美。仪狄把酒献给了禹,禹喝了之后也觉得味道醇美。但因此就疏远了仪狄,戒绝了美酒,并且说道:‘后代一定有因为美酒而使国家灭亡的。’”后面还有一段话,把美女、美食、美景和前面美酒并列,沉湎其中,都是亡国之物。 关于美酒,说的是仪狄善酿酒,进献给禹,禹喝了之后感觉特别好,说以后必有因酒亡国的君主。于是,禹疏远了仪狄,并下令禁酒。 殷人嗜酒,是一种流传久远的说法,著名历史学家童书业在他的名著《春秋史》中说:「 ”(商人)喝酒的风俗最为盛行,据说商朝人虽醉了酒,成夜呼叫,甚至拿白天当晚上,同现在吸 ... 烟的人差不多,这当是商族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童先生所说的这样的饮酒法,出自《诗经·大雅·荡》,全诗八章,每章八句,其主要内容为托周文王作以自儆并刺王室。其中第五章: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愆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有人这样翻译: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上天未让你酗酒,也未让你用匪帮。礼节举止全不顾,没日没夜灌黄汤。狂呼乱叫不像样,日夜颠倒政事荒。 从当代研究看来,殷人嗜酒为真实的史事。甲骨文中有不少关于殷王亲临视察酿酒的记载:「 ”丁丑卜,壳贞,王往莅蘖。”甲骨文中还载有「 ”小蘖臣”、「 ”鬯小臣”,他们是专门负责酿酒的官吏。 殷人酿制的酒,从甲骨文的记载中可以看到至少有3种,即酒、醴、鬯。酒是指用黍酿成的酒,类似后来人们酿制的黄酒。醴是稻谷加少量的酒曲,经短期发酵酿成的甜酒。鬯是用黑黍加香草郁金香酿制的香酒,是殷人在举行祭祀时的专用酒。 殷人酿制的酒,不但种类多,而且产量也很大。殷人崇尚鬼神,经常进行祭祀活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在各种祭祀活动中,酒是不可缺少的神圣之物。每次用酒量也很大。 胡厚宣先生研究发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单为妣庚一人就举行了4次祭祀,每次用酒都是「 ”鬯卅”,共达120卣。卣是专门用来盛鬯的酒器一般可容酒2—3斤。 殷人祭祀用酒量最多时,一次竟用120卣,百卣就有二三百斤之多。 殷人酿酒虽发达,但殷商六百多年,并非从开头就嗜酒成性。武丁以后,由于奴隶和平民的辛勤劳作,农业、手工业等各种生产的迅速发展,统治者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加以边境相对稳定,殷人就肆无忌惮地喝起酒来。 特别是到了纣王帝辛时期,汉孔安国为《酒诰》解题时说:「 ”康叔监殷民,殷民化纣嗜酒,故以戒酒诰。”这说得很客观。 历史文献上有关殷人嗜酒的记载很多: 《商书·微子》中说:「 ”我祖底隧陈于上,我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 《史记·殷本记》中也说:「 ”帝纣……大最乐戏于沙邱,以酒为池,具肉为林。” 《正义》引《六韬》云:「 ”纣为酒池,回船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余人为辈。” 正是由于统治者的嗜酒,上行下效,殷民才渐渐形成嗜酒风俗。殷人不论贫富都有饮酒嗜好,郭沫若研究发现:「 ”在殷墟一带,甚至连普通的平民的墓葬中,觚、爵也都成为不可缺少的殉葬物。” 周公旦鉴于殷亡国的教训,这才有了《酒诰》一篇文告。《酒诰》中禁酒令可归结为:无彝酒,执群饮,戒缅酒。(不经常饮酒、不准聚众饮酒、不酗酒。) 「 ”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 「 ”只有祭祀时才可以用酒。上天降下旨意,劝勉我们的臣民,只在大祭时才能饮酒。上天降下惩罚,因为我们的臣民犯上作乱,丧失了道德,这都是因为酗酒造成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的灭亡,也没有哪个不是由饮酒过度造成的祸患。” 「 ”无彝酒;越庶国:饮惟祀,德将无醉。” 「 ”不要经常饮酒。并告诫在诸侯国任职的子孙:只有祭祀时才可以饮酒,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不要喝醉了。” 对于周人饮酒,「 ”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 ... 。” 对于殷遗民,则要求:「 ”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 ”惟工则湎于酒,勿庸 ... 之。”「 ”姑惟教之。” 「 ”孝敬和赡养你们的父母亲;父母亲一定很高兴,会自己动手准备丰盛的饭菜,这时你们可以饮酒。” 「 ”殷人如果沉湎于酒,也不要 ... 死他们。”「 ”可以慢慢教育他们。” 康叔到卫国后,根据周公旦的教导,访问当地的贤豪长者,向他们询问治国安民之策。康叔兢兢业业,勤于政事,体察民情民意,依法治理国家,国内很快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成康之治。 04 历史上之所以会有最早的成康之治,史家基本的看法是周初以周公旦为首的统治者的「 ”殷鉴”意识。 在中国传统中,上天是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君权天授”是统治者愚民政策的基石。 夏商周三代君主提倡自己与天命有关,是由上天赐命,使他们统治天下的。汤在讨伐夏朝桀时曾说:「 ”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尚书·汤誓》)。 统治者借「 ”君权天授”增加统治的合理性,他们代民向天进行祭祀,以示自己是上天派来统治大地的,皇帝自称天子亦是这个原因。 秦始皇的玉玺上刻有「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可看出皇帝们视自己的权力由上天所赐。直到汉朝的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仍认为君主是上天选择的,如果君主有过失上天会降罪。明清两朝皇帝在天坛祭天亦是这个原因。 然而,「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明天对万事万物都一视同仁,没有偏爱。如果一个人的言行符合上天对君主的要求,他就会获得上天的保佑。一旦他的言行偏离了上天的要求,上天也会通过天灾等方式进行警告。如果君主不知反省,完全背离了上天的要求,就会失去天的保佑。改朝换代由此发生,旧的君主被推翻,新的君主产生。而新的君主同样要确保自己的言行符合上天的要求,从而希望自己的朝代能够延续。 周代以前的夏、商统治者并不是这样认为的。 夏桀荒淫无度,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不惜民力,大兴土木。史书上说他修建倾宫、瑶台,「 ”酒池肉林”,放饿虎于市中,欣赏人们惊恐逃命的样子等等。百姓对夏桀恨之入骨,歌谣这样唱道:「 ”江水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薄兮,薄亦大兮。” 这首歌表明夏朝已经失去民心。有人把这首歌念给夏桀听,夏桀竟说:「 ”这是妖言。我有天下,就像天有太阳一样。天上的太阳完了,我的国家才会灭亡。”百姓听说后,就指着天上的太阳说:「 ”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和你一起灭亡。”(时日曷丧,予及如偕亡!)这便是成语「 ”时日曷丧”的由来。 夏亡于殷,然而,殷人并没有吸取教训。殷商末年,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成为与夏桀并称「 ”桀纣”的典型暴君。 《尚书·商书·西伯戡黎》:「 ”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丧,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 西伯攻打黎国,帝辛的大臣祖伊听说后既怨恨周国,又非常害怕,于是跑到帝辛那里去报告说:天子!上天已经断绝了我们殷国的寿运了。纣王竟如此回答: 「 ”我生下来做国君,不就是奉受天命吗?” 纣王无此无道,才招致上天的惩罚,才灭国亡命。 正是因为「 ”殷鉴不远”,所以周朝初年,以周公旦为首的政治家,终于领悟到一个治国理政的经验:「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尚书蔡仲之命》) 「 ”上天对人不分亲近远疏,只帮助那些有德行的人;民心不会永远忠于一个君王,只有对自己有恩惠,百姓才会归附他。” 周公旦以禁酒从而要净化社会风气,改变习俗。要「 ”修德”、「 ”敬德”。如何做到这一点?《酒诰》里说:「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要用水当镜子,要用百姓当镜子。周代初年还没有铜镜,人们看自己的脸只能通过水。现在周公号召用百姓当镜子,就是要听从民众的意见,从百姓嘴巴里了解自己。这是最的「 ”民本思想”。 周公旦等并没有否认「 ”天命”一说,他们的进步在于:把「 ”天命”和民心相背结合在了一起。可惜的是,后来的大多数的皇帝们,依然自命为「 ”上天之子”,并没有把民心入在心里。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从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入手,分析周公旦的「 ”天命”观之进步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梦见感情被阻拦

    周公解梦梦见感情被阻拦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感情被阻拦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男人内心独白的爱情句子-感人的情话

    希望在世纪佳缘这个纯净美丽的爱情花园里,寻找到彼此吸引、心心相印的有缘人,一起携手走过精彩的人生。我认为爱情是一件平凡而神圣的事情,需要彼此用真诚和真心来呵护!假如眼泪只剩一滴,希望只为你流下;如果生命只剩一天,希望有你在身边;如果言语只剩一句,我仍要告诉你:我爱你!

  3. 张作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汤玉麟,一生评价为何贬多于褒?

    汤玉麟则不一样,他一生之所以贬多于褒,就是因为他在九一八事变以后没能坚守热河,为了自己的个人财产,主动放弃守卫热河的重任。光绪26年,也就是1900年,一次张作霖带领保险队,围剿土匪金寿山时失利,幸好遇到汤玉麟赶到解围。张作霖感恩不尽于是跟汤玉麟义结金兰。张作霖在汤玉麟的扶持下,势力逐渐扩大。汤玉麟一生不改匪气,这是他被世人诟病的最大原因。综合来说,汤玉麟过大于功,不算坏人。

  4. 表达爱情现代诗句 | 历史新知网

    表达爱情现代诗句与你一见如故,是我今生最美丽的相遇。与你一诺相许,是我素色年华里最永恒的风景。一直想说,无论走到哪里,最想去的是你的身边。愿我们彼此相爱,一直到时间的尽头。我相信我们可以一起,等青丝变白发。你在,我在,就是海枯石烂。没有过多的华丽,只有一句我喜欢你,却能让彼此牵挂于心。

  5. 梦见陌生美女

    周公解梦梦见陌生美女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陌生美女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行不可至极处,言不可称绝对

    她从不把资财任情挥霍,从不搞特殊化,对东宫的要求坚决没有答应。皇上要委她哥哥以重任,她坚决不同意。长孙皇后得意时不把各种好处占全,不把所有功名占满,实在是很好地坚持了为自己留余地的天规。

  7. 梦见栽花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未婚男女梦见栽花,会很快找到意中人。已婚男女梦见栽花,预示著婚姻很幸福。梦见喜爱种花、盆栽,将出现新的交际对手。梦见整理盆栽,是老人常常做的梦,表示会得到朋友的好处或恩惠。梦见盆栽花草,预示着你对前途产生一种没有保障的感觉,无论对工作/学业还是感情,今天的你都会有隐隐约约的不安全感,这也意味着,你有的辛苦了。梦见刺猬扎人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8. 梦见一条大鱼在天上飞

    周公解梦梦见一条大鱼在天上飞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一条大鱼在天上飞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唐肃宗时期第五琦有什么建议?他有哪些贡献

    >>第五琦一生有两项重大的事件,第一件就是他提出要求增加货币中铜的含量来提高货币的面值,唐肃宗接受了他的意见,最终造成了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当时唐朝经济的发展。第五琦的建议极大的推动了当时盐业的发展,严禁私盐,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为后世盐铁等的专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五琦在唐朝时期为唐朝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唐朝的进步,他的很多经济学观点是值得我们后世的人学...。

  10.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成语故事_成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则成语是说城门著了火,由于护城河里的水被用于救火,鱼受连累而死,用来比喻无辜者受到连累。 这则成语出自《全北齐文·为东魏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南北朝时,东魏大将侯景坐镇河南,拥有十万大军。后来背叛东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