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清​朝​后​宫​编制:等​级制度

  奉茶宫女算伺候皇上饮食起居的12宫女之首,不算一般的宫女,是女官。而且是有一定家庭背景才可以的。苏麻喇姑才情满腹,她不仅蒙语讲得好,而且很快掌握了满语和汉语,特别是那一手漂亮的满文,赢得了全宫上下的称赞。于是,她奉孝庄皇太后之命,充当了幼年康熙帝的第一任满文老师。嘉庆年间,昭梿在他的《啸亭杂录》中记道:“仁皇帝幼时,赖其(指苏麻喇姑)训迪,手教国书。”苏麻喇姑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厮守达60余年,二人之间实际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仆关系。特别是在皇太极驾崩后,孝庄文皇后刚刚31岁,青春鼎盛便过上了孀居生活,很需要有一位知音相伴,而与她年龄相仿、一直独身的侍女苏麻喇姑,当然是她的最佳人选。在公开场合她们是主仆关系,但在私下里,却形同姐妹,正因为如此,苏麻喇姑在宫中的实际地位很高,颇受尊敬。孝庄文皇后称她为格格,这是清朝八旗王公贵戚家女儿的专用称号;顺治皇帝与她论平辈;康熙皇帝则称她为“额涅”、“额娘”,即母亲;康熙的众皇子们,则尊称她为祖母。而苏麻喇姑却很有自知之明,始终谦恭谨慎。她不仅在孝庄文皇后面前毕恭毕敬,小心侍奉,而且对小于自己40多岁的康熙帝奉若神明,在皇帝面前总是自称奴才。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1705年10月24日),苏麻喇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结束了她那丰富多彩的一生,终年90多岁。

  1、正一品官职名称:大长公主、长公主、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公主;从一品官职名称:郡主

  2、正二品官职名称:昭仪、昭媛、充仪、充容、充媛、淑仪、德仪、婉仪、芳林

  3、正三品官职名称:婕妤、良娣

  4、正四品官职名称:美人、良媛

  5、正五品官职名称:才人、承徽、尚宫、尚仪、宫正、女史

  6、正六品官职名称:宝林、司记

  7、正七品官职名称:御女、昭训

  8、正八品官职名称:采女

  9、正九品官职名称:奉仪

  另外不列品级:宫女、民女

  所以说,宫女是没有级别的,也就是重用不重用所产生的貌似级别高的假象。

  清朝后宫设六局:

  【尚宫局】(60人)

  尚宫二人,正五品(掌导引中宫及六局出纳文移印属之事)

  司记司:司记二人,正六品;典记二人,正七品;掌记二人,正八品;吏员六人(掌宫内诸司司薄书,出入录目,加印后授行)

  司言司:司言二人,正六品;典言二人,正七品;掌言二人,正八品;吏员四人(掌宣传启奏之事,凡遇令节外命妇朝贺中宫,则为传旨)

  司薄司:司薄二人,正六品;典薄二人,正七品;掌薄二人,正八品;吏员六人(掌宫人名籍及廪赐之事)

  司闱司:司闱六人,正六品;典闱六人,正七品;掌闱六人,正八品;吏员四人(掌宫闱各门启闭之事)

  【尚仪局】(50人)

  尚仪二人,正五品(掌礼仪起居之事);彤史二人,正六品(记录后妃、群妾、宫女伴宿皇帝之事,以备查考)

  司籍司:司籍二人,正六品;典籍二人,正七品;掌籍二人,正八品;吏员十人(掌宫中经籍、图书、笔札、几案之事)

  司乐司:司乐四人,正六品;典乐四人,正七品;掌乐四人,正八品;吏员二人(掌宫中音乐之事)

  司宾司:司宾二人,正六品;典宾二人,正七品;掌宾二人,正八品;吏员二人(掌朝见、宴会、赐赉之事)

  司赞司:司赞二人,正六品;典赞二人,正七品;掌赞二人,正八品;吏员二人(掌朝见、宴会时赞相之事)

  【尚服局】(38人)

  尚服二人,正五品(掌供服用仪仗宝玺、印符等事)

  司宝司:司宝二人,正六品;典宝二人,正七品;掌宝二人,正八品;吏员四人(掌宝玺、符契等)

  司衣司:司衣二人,正六品;典衣二人,正七品;掌衣二人,正八品;吏员四人(掌皇帝、妃嫔衣服、首饰之事)

  司饰司:司饰二人,正六品;典饰二人,正七品;掌饰二人,正八品;吏员二人(掌皇帝、妃嫔巾栉、膏沐之事)

  司仗司:司仗二人,正六品;典仗二人,正七品;掌仗二人,正八品;吏员二人(掌朝贺时女官仪仗之事)

  【尚食局】(38人)

  尚食二人,正五品(掌饮食进御之事。凡进上饮食,则先尝之)

  司馔司(司膳司):司馔(司膳)四人,正六品;典馔(典膳)四人,正七品;掌馔(掌膳)四人,正八品(掌宫中饮食烹调)

  司酝司:司酝二人,正六品;典酝二人,正七品;掌酝二人,正八品;吏员二人(掌掌宫廷酒醴饮用之事)

  司药司:司药二人,正六品;典药二人,正七品;掌药二人,正八品;吏员四人(掌御用医方药物之事)

  司供司(司饣喜司):司供(司饣喜)二人,正六品;典供(典饣喜)二人,正七品;掌供(掌饣喜)二人,正八品(掌宫中饮炭薪柴之事)

  【尚寝局】(38人)

  尚寝二人,正五品(掌皇帝宴寝之事)

  司设司:司设二人,正六品;典设二人,正七品;掌设二人,正八品;吏员四人(掌皇帝床铺打扫张设之事)

  司舆司:司舆二人,正六品;典舆二人,正七品;掌舆二人,正八品;吏员二人(掌御用舆辇、伞扇之事)

  司苑司:司苑二人,正六品;典苑二人,正七品;掌苑二人,正八品;吏员四人(掌宫中园囿种植花果之事)

  司灯司:司灯二人,正六品;典灯二人,正七品;掌灯二人,正八品;吏员二人(掌宫中灯烛之事)

  【尚功局】(46人)

  尚功二人,正五品(掌督女红之课程)

  司制司:司制二人,正六品;典制二人,正七品;掌制二人,正八品;吏员四人(掌宫中衣服裁制缝纫之事)

  司珍司:司珍二人,正六品;典珍二人,正七品;掌珍二人,正八品;吏员六人(掌宫中金玉宝货)

  司彩司:司彩二人,正六品;典彩二人,正七品;掌彩二人,正八品;吏员六人(掌彩绸丝絮之用)

  司计司:司计二人,正六品;典计二人,正七品;掌计二人,正八品;吏员四人(掌宫中衣服、饮食、柴炭度支之事)

  康熙帝时,皇帝身边伺候的宫女定制是40人,分别是:

 

  夫人一人,秩一品;淑仪一人,秩二品;婉侍六人,秩三品;柔婉十二人,芳婉二十人,俱秩四品。

清​朝​后​宫​编制:等​级制度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4.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5.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6. 家族兴衰非是靠权利和财富来维系,家道必须合乎天道

    一座宅子,折射出一个家族的兴衰。时代变迁,家族兴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靠权力和财富所能维系的,家道必须合乎天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名门望族,显赫一时。第一类属于文官,清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李家与曾家都是当时的大家族,李鸿章和曾国藩也都是清朝重臣,权倾朝野。李鸿章不但为官有道,还非常善于积攒家财,他留给子孙的财产数量惊人。

  7.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8.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9. 因错 ... 一名将,秦昭襄王将一统天下的名头,拱手让给了秦始皇

    秦朝在历史上是尽人皆知的,秦朝之所以能够尽人皆知,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出了一个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位皇帝想必是小孩子也会知道,他创造了历史上多项第一。

  10.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随机推荐

  1. 按揉足三里对身体有益,但按准穴位是关键!教你三步,找准足三里

    关注我,每天十分钟,学会一个医学常识↑「足三里」是人们最熟悉的保健穴位,长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足三里属胃经,是治疗脾胃的穴位,脾胃好身体才能健康。...足三里能抗衰老,强身健体。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足三里还能美容,达到调和气血、美化肌肤的目的。更有甚者,艾灸足三里保健,却发现那个灸疮在小腿外侧中线的胆经上。按揉足三里确实对身体有益处,但按准穴位是关键!三步,找准足三里穴▼按揉前,保持屈膝状态。

  2. 梦见爱人离开_周公解梦梦到爱人离开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爱人离开好不好

    梦见爱人离开是什么意思梦见爱人离开:一定能达到目的,胜利凯旋。梦见爱人离开了意味着,经由近期的的交往,与情人间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女人梦见爱人离开了,这两天在外活动要多留意财产、人身安全,开车、游玩时小心一些,以免发生意外。孕妇梦见爱人离开了,视野、心胸略为狭窄的气味。

  3. 前世今生的缘分

    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自己一直很奇怪这个问题,所以,对于求夫求妻,或者对于今生注定有好伴侣,持有怀疑的态度。而今生遇上恶夫劣妻,也是因为自己前世欠的他们。只是,如果前世结下太重的恶缘,也许自己也能通过诵经来帮助消业障。也许前世自己就是让别人饱尝这深思之苦,今生自己也要受这样的苦。

  4. 【覼琐】的意思是什么?【覼琐】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覼琐」在《汉语大词典》第14324页第10卷357覼琐1.说话唠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我下来了,你要和我覼琐,我是发过誓不回家的了。」2.谓事情麻烦,繁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那个‘流’字,却不是三点水的,覼琐得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伯芬道:‘涉及外国人的事,总有点覼琐,但求师帅教训?’」覼缕覼缕亦作「覶缕」。

  5. 梦见儿子溺水

    周公解梦梦见儿子溺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儿子溺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偷与拥有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好偷,不得已,正准备离去时,睡在床上的无相禅师开口叫道:“喂!你这个朋友,既然要走,请顺便为我把门关好!”世间上的人只是知道聚敛,人为财死,心为物累,你有钱了,连小偷都不放过你,不如拥有自家本性里的无限智能宝藏,又有什么人能偷得去呢?。

  7. 细看枭雄朱温的另一面孔,一个没有脾气、非常恭顺的小弟弟

    在后世文人的口诛笔伐之中,后梁皇帝朱温作为一个嗜...、昏聩、荒淫的昏君形象被后人所流传认知,而作为一个如此暴躁的昏君,《五代史阙文》里却有着这么一段有意思的记载:全昱,梁祖之兄也。既受禅,宫中开宴,惟亲王得与。因为博戏,全昱酒酣,忽起取骰子击盆迸散,大呼梁祖曰:「”朱三,汝砀山一民,因天下饥荒,入黄巢作贼,天子用汝为四镇节度使,富贵足矣,何故灭他李家三百年社稷,称王称朕,吾不忍见血吾族矣,安用博

  8. 永不消灭

    母亲把糖给儿子吃,儿子一会儿就吃完了,他说:“妈妈,你怎么不给我吃不会消耗的东西?让我放在嘴里,好长久尝到甜味。”

  9. 清朝宰相刘罗锅的墓被发掘,专家一看,不禁感叹:野史果然不可信

    刘罗锅是清朝有名的大臣,他出生于1720年。后来,刘罗锅的父亲因为得罪和珅,遭到了栽赃和陷害,结果被朝廷抓了起来。此后,刘罗锅被下放到外地做官。刘罗锅为了扳倒这个奸臣,一直在暗中收新证据。1958年,刘罗锅的墓地被后人打开,考古专家闻讯赶到现场,他们看到棺椁里的遗骨后,感叹道,野史真的不可信啊。可实际上刘罗锅的遗骨却非常高大,生前应该在一米九左右,这种身高即使放在现代社会,也是属于很高的一类人。

  10. 历史上的今天5月7日 中国 ... 青年团成立

    1922年05月05日中国...青年团成立在92年前的今天,1922年5月5日,中国...青年团成立。第一届团中央执委会书记施存统1920年8月,上海首先发起组织中国...青年团。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1949年正式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5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