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库楚汗:西伯利亚汗国的末代可汗

库楚汗(鞑靼语:К?ч?м,俄语:Кучум,?-约1605年)是西伯利亚汗国的末代可汗,1563年至1598年在位。>西伯利亚汗国(蒙古语:Сибирийн ханлиг)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末时位于亚洲西伯利亚的一个汗国,由昔班家族的后裔所建立(居民有鞑靼人、涅涅茨人、曼西人、汉特人等),这个汗国大概位置是在鄂毕河中游与托博尔河之间。>最先是由一位台不花别吉的后人管辖,但不是术赤之后,后来昔班家族一位可汗伊巴克,从他的后人手上夺得秋明和汗位。16世纪下半叶,原西伯利亚汗雅迪格尔于1556年向沙皇俄国求救,1569年雅迪格尔被库楚汗打死,起初同意服从俄国宗 ... ,后来反叛。>>沙皇在1579年派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齐莫菲叶维奇率800个哥萨克兵对付他。库楚汗在楚瓦什山托博尔河下扎营,在1581年营破遂逃亡,1582年10月,激战了三天,叶尔马克打败西伯利亚汗国的军队,占领了额尔齐斯河边的西伯利亚汗国首都喀什里克,彻底摧毁了这座城市。库楚汗在1598年逃到巴拉巴草原。这些遗民向准噶尔汗国交毛皮税。>库楚汗(鞑靼语:К?ч?м,俄语:Кучум,?-约1605年)是西伯利亚汗国的末代可汗,1563年至1598年在位。>库楚汗是昔班的后代,他的父亲是Mortaza王子。1554年,他与在位的两名兄弟Yadegar (Y?deg?r)和Bekbulat争夺汗位,这两人都是俄罗斯的附庸。1563年,Yadegar被打败,库楚汗登基。>1573年,库楚汗洗劫了彼尔姆,并数次对俄罗斯进行小型骚扰,使得俄罗斯决定支持哥萨克入侵西伯利亚。1582年,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齐莫菲叶维奇入侵西伯利亚,击败库楚汗,占领了首都喀什里克(Sibir,今托博尔斯克附近)。库楚汗退入巴拉巴草原中,在接下来的数年里重整部众,于1584年8月6日夜对哥萨克发起突袭, ... 死了叶尔马克及其大部分士兵,收复了首都。他试图收复叛乱地区,但因贵族抵抗而失败,被迫退往额尔齐斯河以南一带,试图在那里建立新的汗国来抵抗俄罗斯的入侵。>>1594年,库楚汗袭击了托博尔斯克附近向俄罗斯缴纳牙萨克的鞑靼人。1598年,他在鄂毕河流域被Andrey Voyeykov大败,两个儿子被 ... ,另外五个儿子、八个妻子和八个女儿都被俘。库楚汗只身逃亡。俄罗斯派遣一个 ... 前去要求他投降,但被他拒绝。他大约在1605年死于布哈拉。>库楚汗的子女被带往莫斯科公国,仍被授予西伯利亚王子的头衔,他们的后人使用西比尔斯基为姓氏。他的一个儿子Ishim-khan,后来与卡尔梅克汗国可汗和鄂尔勒克的女儿结婚。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库楚汗:西伯利亚汗国的末代可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真的向突厥称臣 并为去世突厥可汗服丧?

    有朋友问,唐朝开国时,李渊真的向突厥称臣,每年上贡金钱美女吗?李渊这样做算不算卖国?这个问题,从定义上说,不能算称臣。我们先从史书记载上来看。

  2.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真的向突厥称臣,并为去世的突厥可汗服丧吗?

    有朋友问,唐朝开国时,李渊真的向突厥称臣,每年上贡金钱美女吗?李渊这样做算不算卖国?这个问题,从定义上说,不能算称臣。我们先从史书记载上来看。

  3. 解密:全盛时期的乾隆时代,为何不向俄罗斯用兵,收复西伯利亚?

    康熙之所以签订尼布楚条约,很大一方面是考虑到不能同时和葛尔丹还有俄罗斯开战,这个条约制约了俄罗斯的入侵,也有精力专打葛尔丹。如果同时开战,包括南方的反对势力,清朝被灭的可能性都很大,如果被灭,俄罗斯和葛尔丹继续入侵中原就会成为现实,以当时南方的兵力根本无法对抗俄罗斯和葛尔丹的军队,从俄罗斯后期对黑龙江以北的江东六十四屯的屠...来看,如果入侵中原,后果不堪设想。

  4. 张耕华 | 陈寅恪、吕思勉治史风格的异同

    陈寅恪、吕思勉陈寅恪和吕思勉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大家,他们的治史都以研读传统典籍为基础,也都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史学传统。陈寅恪、吕思勉两位都是纯粹的历史学者,但都非常关心社会现场,其著述之命意,常希望在历史中寻求经验教训,而非纯粹为史实而考证史实。论者常常关注陈、吕两位治史上的前一方面成就,而对后者则有所忽视,其实,这是他们治史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史学史上珍贵的学术遗产。

  5. 唐朝的城下之盟, ... 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出乎意料的是,叱吉设不敢接受册封,分化瓦解策略宣告失败。

  6. 清兵入关对中国的历史有哪些影响呢?

    清兵入关,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进入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最后李自成在处理吴三桂的问题上欠妥而后吴三桂借陈圆圆事件公然和满清政权勾结引清兵入关,在吴三桂和多尔衮的联合绞...下。该民族对地缘研究之透,长久以来,人们在看待外蒙古的领土上有一种误区。

  7. 隋朝牛人长孙晟:他是 ... 的岳父,仅靠一张嘴就差点灭了突厥

    大唐帝国往事:突厥克星——长孙晟泊爵先生按:千金公主的送亲队伍有好几十人,沙钵略可汗对其他人都看不上眼,唯独对长孙晟「”一见钟情”。他邀请长孙晟在突厥住一年。在这一年当中,二人互加了好友,并频繁互动,一起吃饭、一起打猎、一起骑马练箭。一、一箭双雕公元552年突厥打败柔然,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草原帝国,势力扩展至整个蒙古高原。突厥兴起之时,中原正处于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分列的动乱时期,大家你打我,我打

  8. 夏与匈奴:相隔千年的继承者们真的无迹可寻么?

    图/夏王朝版图然而,夏王朝在后世正史时代的一次重新出现,却勾起了广大历史爱好者们的无限遐想。今天,很多人都将这种虚无缥缈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匈奴与夏朝相隔千余年,双方的关系是无稽之谈。然而,匈奴的语言、种族等资料至今仍然是个悬而未解的谜团。令人惊奇的是,位居北方的匈奴却和后世突厥、蒙古的狼文化不同,他们同样有着浓烈的"龙"之信仰。因此,匈奴贵族的名号与大禹很可能也有着特殊的联系。

  9. 俄国使者明朝时第一次来到北京,他们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事?

    中国和俄罗斯原来在地理上相隔遥远,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存在,直到13世纪,中俄才通过蒙古间接获得了对方的一些信息,原因是这一时期中俄都被蒙古征服。13世纪,蒙古统治了俄罗斯,有些被蒙古人俘获的俄罗斯人来到元大都,并且在大汗的军队中服役。

  10. 「大战略系列」白道之战——圣人可汗威震欧亚草原

    战前战略背景公元572年,北朝的北周和北齐为了获得北方欧亚大草原的统治者——突厥汗国的支持,竟然同时向其纳贡,并称突厥可汗为父。而双方主帅正好在白道狭路相逢。白道之战突厥军队防不胜防,且根本无法抵抗隋朝重骑兵的冲击,因此被迅速击溃,死伤大半。而沙钵略可汗也遭受重创潜逃。隋朝也因此获得了白道之战的最终胜利。沙钵略可汗也对各汗战败不满,因此矛盾进一步激化。

随机推荐

  1. 器小易盈是什么意思及造句 | 成语大全

    比喻才能小,容易自满。

  2. 方外之士的意思 | 成语大全

    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后指僧道等出家人成语出处:《晋书–阮籍传》:“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

  3. 29条说人丑的经典句子 超霸气损人!-感人的情话

    总不能人家长的像什么就叫人家什么吧!乍一看挺丑,仔细一看更丑!你还没有进化完全,长的象人真的难为你了。Morefrommysite送礼物的含义大全,不要错过爱你的人!

  4. 微信早安问候语-感人的情话

    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爱情是不深刻的。爱情使人生丰富,痛苦使爱情升华。所以,如果爱一个人,那就毫无节操的赞扬她吧。

  5. 短短的笑话哦!

    爸爸:自行车>儿子:那它自己怎么不走呢?

  6. 中国人碗里缺什么营养素

    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指出,百姓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足及不均衡的现象普遍存在。营养素之间关系密切,补充时必须强调平衡。然而,目前大多数中国人对此知之甚少,导致盲目补充的现象比比皆是。建立科学补充营养素的观念,成为改善中国人营养状况的当务之急。均衡是关键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彼此关系密切。中国人严重缺乏的营养素钙钙是中国居民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的营养素。

  7. 刘备为何破格提携魏延?为何不是三弟张飞?

    魏延在瓦口关之战中奉命援助张飞,表现不错。按照当时魏延的职务和地位,这应该是属于破格提拔,可见刘备对于魏延的赏识和信任。在做决定的过程中,刘备也考虑过张飞和马超。破格提拔了这样的人,他就会死心塌地地为刘备效力,因为是刘备给他这样的机会。遍寻左右,考虑很久以后,刘备找到了合适的人选——魏延。

  8. 带有贳字的成语

    包含有“贳”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诛故贳误——指严惩故意犯罪的人,宽赦无意中犯错误的人。金貂贳酒——取下金冠换美酒。形容不拘礼法,恣情纵酒。同“金貂换酒”。

  9. 揭秘明朝那些杀倭寇如草芥的高手!

      明晃晃的日本刀握在凶悍的倭寇手中,腐朽的卫所官军为之气夺,望风披靡。但不要以为中国人全是废柴——真正的高手都在草莽之中,下面来说几段畅快淋漓的故事,看看那些杀倭寇如草芥的牛人。  1。 刀是好刀,人是凶人  暴雨倾泻中,一辆汽车风驰电掣般咆哮...

  10. 扫墓望丧的意思及近义词 | 成语大全

    谓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语本《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余,延年果败。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