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位15年,得年24岁。高太皇太后执政后,任用保守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凡熙宁以来政事弗便者,次第罢之」。司马光上台后,不顾一切尽罢新法王安石变法,「举而仰听于太皇太后」,宋哲宗对此感到不满。关於哲宗的死,有人说并非是因感冒伤寒,而是纵欲过度而死。>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不但没有获得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激化,种下了北宋灭亡的远因。
(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佣,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死, 登基为皇帝,是为 ,改元「元祐」。在位15年,得年24岁。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生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阴历十二月初七(阳历1077年1月4日),哲宗登基时,只有10岁,由高太皇太后执政。高太皇太后执政后,任用保守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凡熙宁以来政事弗便者,次第罢之」。司马光上台后,不顾一切尽罢新法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举而仰听于太皇太后」,宋哲宗对此感到不满。> 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皇太后去世,哲宗亲政,哲宗亲政后表明绍述,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接着重用革新派如章惇、曾布等,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 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 乞和,元符三年正月十二(1100年2月23日)病逝于汴京。关於哲宗的死,有人说并非是因感冒伤寒,而是纵欲过度而死。> 哲宗是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由于在新党与旧党之间的党争不但没有获得解决,反而在宋哲宗当政期间激化,种下了北宋灭亡的远因。>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