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00年,慈禧收到一封密报,说十一国公使联合决定,「”勒令皇太后归政”,让慈禧将权位还给光绪。这简直戳了慈禧的逆鳞。她连哭带闹一场,做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决定:向全世界宣战。《宣战诏书》听起来还挺霸气,「”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大清朝廷宣布自即日起与各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慈禧随后通电全国,要各地调兵勤王,共渡难关。谁知电报根本没发出去,盛宣怀当时任电报局督办,直接

1900年,慈禧收到一封密报,说十一国公使联合决定,「 ”勒令皇太后归政”,让慈禧将权位还给光绪。这简直戳了慈禧的逆鳞。她连哭带闹一场,做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决定:向全世界宣战。 《宣战诏书》听起来还挺霸气,「 ”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大清朝廷宣布自即日起与各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 慈禧随后通电全国,要各地调兵勤王,共渡难关。 谁知电报根本没发出去,盛宣怀当时任电报局督办,直接将电报扣下,随后给当时被贬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发电报,请「 ”速定办法”。 李鸿章接到电报后,复电说:「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张之洞反映比较激烈,徐梵澄在《蓬屋说诗》中记载,张之洞「 ”奋然掷烟枪而起曰:‘这老寡妇(指慈禧太后)要骇她一下!改: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当时大臣私下称呼慈禧为「 ”老寡妇”。 随后,江南诸省公然搞起了「 ”东南互保”,先是上海道余联沅与各国驻沪领事制定了《中外互保章程》。随后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等也表示参加「 ”互保”,表示在清 ... 中央与八国联军的战争中保持中立。 「 ”东南互保”在当时起到了维护东南地区稳定作用。当时,英国曾向美国驻沪总领事扬言要占领江阴炮台、江南造船厂及整个吴淞地区,试探美国的反应。两江总督刘坤得报,派人与美国领事沟通,随即调兵遣将,决心武力抵抗,英国后来知难而止。 张之洞提出「 ”李鸿章大总统”方案:一旦北京不保,慈禧和光绪殉难,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 ”总统”以主持大局。各地督抚们纷纷表态,愿意听从李鸿章指挥。当时,孙中山也提出相同的建议。 李鸿章自己有些意动,他问当时的香港总督卜力:「 ”我听洋人说如果北京公使都被 ... 了,那么列强就有权进行干预,并宣布要立一个皇帝,如果是这样,你们会选谁?也许是个 ... ?” 卜力说:「 ”西方大概会征求中国最强有力的人的意见,看他认为谁最好。” 李鸿章眯起眼睛,过一会儿才说:「 ”慈禧是中国最强有力的人。” 梁启超后来写李鸿章传记,认为李鸿章上策是「 ”拥两广自立,为亚细亚洲开一新政体”,中策是「 ”督兵北上,勤王剿拳,以谢万国”;下策是「 ”受命入京,投身虎口,行将为顽固党所甘心”。 然而,李鸿章确实太老了,已经79岁。再加上慈禧与光绪竟然没死,安然逃到了西安。第二年,李鸿章回到北京,签订了《辛丑条约》,把慈禧太后迎回宫,然后死了。 《辛丑条约》签订后,李鸿章算是在历史上注定了 ... 名。而他去世时,时人叹惋声一片。严复在挽联中写道:「 ”使当日尽用公言,成功必不至此;若晚节无以自见,士论又当如何。” 李鸿章自己则说:「 ”几十年来,每跟外国打一次仗,我们就吃一次亏,希望朝廷外修和好,内图富强,这样或许还能有转机。如果再好勇斗狠的话,国家必有性命之忧。” 作者:柠檬
本文标签:李鸿章慈禧中国近代史清朝历史洋务运动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