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

[名家名品] 潘天寿的绘画艺术

潘天寿先生,不仅是位杰出的绘画大师,而且是有成就的书法家、诗人、绘画史论家和美术教育家。荣宝斋出版社决定选潘天寿先生的作品为画稿,这是颇有见识的。我认为研习潘天寿先生的绘画...与艺术道路,起点较高,但仍不失为是一条较为便捷的途径、较好的入门之道。若说潘天寿先生在绘画线条上得力于书法的话,那么反过来潘先生的书法,也借助了他的绘画结构形式,可以说是两者相得益彰。

[名家名品] 陆维钊先生的艺术创作观

陆维钊先生的书画艺术,是很重视传统基础的。陆先生的书画作品中正好避开后者,进入基础、个性、学养统一的境界,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从而使他毫无愧色地步入了当代大师的行列。陆维钊先生原是一位文学教授,60岁以后,到浙江美院书法专业任教,经过20年的努力,确以书法家名世。此外.陆先生也擅于绘画,与书法互为促进。

[名家名品] 徐生翁的书画

[名家名品]徐生翁的书画近现代徐生翁竹石扇面近现代徐生翁朱竹近现代徐生翁秋藤近现代徐生翁秋菊近现代徐生翁梅花近现代徐生翁梅近现代徐生翁荷花徐生翁浙江绍兴人,他父亲出生后不久就寄养在外婆家,外婆家姓李,所以徐生翁早年署名李徐,中年用李生翁,自68岁始复姓徐,仍名生翁。1964年1月8日徐生翁因病去世后,这样一位很有创造性的书画家的名字,也就被安安静静地埋藏了几十年。

[名家名品] “画僧”虚谷

第二年,虚谷也去世了。徽州素有画“喜容”的风俗,肖像画很盛行,看来虚谷是学过这一手的。这种...似乎也仅在虚谷作品中方可看见。有许多评论者认为虚谷的作品冷隽,冷艳固然是虚谷的一个最大特点,但他骨子里是有“热”的因素的,一个对清军不满、拒绝同流合污的人,把满腔热情托之毫素,虽出家但不礼佛,不吃素,很明显他不是清极循世的,出世和入世,这一对矛盾体现在虚谷的身上,同样也反映在他的画中。

[名家名品] 李瑞清学术体系及影响

[名家名品]李瑞清学术体系及影响清李瑞清书法六屏“其山”(1)清李瑞清五言隶书对联“河长可为带清李瑞清五言书法对联“竹石”清李瑞清五言行书对联“不朽得于岁”清李瑞清六言行书对联“竹雨松风梧月”光绪丙午(1906)李氏以两江师范监督身份赴日本考察学务,在师范特设图画手工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院校美术专业,开全国美术教育先河。门人颇多,影响较大的弟子有胡小石、吕凤子、张大千、汪采白以及侄儿李健等。有的

[名家名品] 徽派版画与虚谷绘画

[名家名品]徽派版画与虚谷绘画清虚谷枇杷图清虚谷春波鱼戏清虚谷芭蕉松鼠清虚谷蜀葵果品图轴清虚谷杨柳八哥图纵115.3厘米横51.7厘米清虚谷紫金绶带图清虚谷四季花果之一清虚谷四季花果之二清虚谷四季花果之三清虚谷四季花果之四近代“海上派”绘画之蓬勃发展,我尝形容为“百川汇海”。徽州版画之於虚谷,犹如金石篆籀之於吴昌硕,我以为是极引人注目的。虚谷是否也从小涉笔过绘画木刻呢?

[名家名品] 静气与虚谷的艺术个性

[名家名品]静气与虚谷的艺术个性清虚谷枇杷图清虚谷春波鱼戏清虚谷芭蕉松鼠清虚谷四季花果之一清虚谷四季花果之二清虚谷四季花果之三清虚谷四季花果之四清虚谷蜀葵果品图轴清虚谷杨柳八哥图纵115.3厘米横51.7厘米清虚谷紫金绶带图虚谷是一位全才型的画家、肖像、山水、花鸟、禽鱼无不精能,均留有撼人心魄的佳作。所以,形式美,笔墨,诗意,静气,是导往虚谷艺术特质的过程。

[名家名品] 李瑞清书法风格赏析

[名家名品]李瑞清书法风格赏析清李瑞清书法六屏“其山”(1)清李瑞清五言隶书对联“河长可为带清李瑞清五言书法对联“竹石”清李瑞清五言行书对联“不朽得于岁”清李瑞清六言行书对联“竹雨松风梧月”李瑞清平生多临钟鼎汉魏碑贴,后取唐宋各家,行草得黄山谷神髓。以碑入贴,以涩笔作魏体,以顿挫作篆隶,形成李氏变体。方笔真书得《尤门》之刚,《刁遵》之柔,以汉简笔写章草,独树一帜。隶书受何绍基影响,又以实笔作书,倍

[名家名品] 郑板桥的书法艺术

隶书又被称作“八分书”,而郑板桥的书法是“书法《瘗鹤铭》而兼黄鲁直,合其意为分书”。郑板桥虽诗文、书法、绘画兼擅,但论者往往评其书法为第一。篆书虽高古,可在抒情方面不及行草,但郑板桥是注意篆书的,在他“六分半书”中常可见到篆书笔意,这是郑板桥善学的必然。这“摇波驻节”形容的好,也概括了郑板桥以画法入书法的特点,他书法的许多笔法其实就是在写竹。

[名家名品] 潘天寿的书法艺术

[名家名品]潘天寿的书法艺术近现代潘天寿行草自制〈题荷〉诗近现代潘天寿行书七言诗句近现代潘天寿行书自制《登龙山》诗近现代潘天寿行书自制《西湖杂咏诗》近现代潘天寿篆书集汉祀三公碑纵136厘米、横33.5厘米。令人欣慰的是现在随着对潘天寿先生研究的深入,他的书法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确实,骨力是潘天寿先生艺术中最典型的本质与灵魂。潘天寿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画家,对书法作品的视觉及形式的重视自是顺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