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驸马王都尉 不恋富贵醉江山 风流驸马王都尉不恋富贵醉江山王诜,字晋卿,生卒年史无记载,当今学术界一般持“1048—1104年后”的观点。娶英宗赵曙之女蜀国公主为妻,官驸马都尉及定州观察使、利州防御使。祖父李鼎、父李瑜为唐宗室,五代时避乱流寓四方,后廷居山东营丘。王诜一生的精力主要用在绘画上,据现存文献著录约80余幅,其中不乏重复者和赝品。画中人物,虽不到半寸,均奕奕有生气。
“没骨法”探源及其现代意义 “没骨法”探源及其现代意义中国绘画历来被称为线条的艺术,“骨法用笔”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但不容忽视的是,与“骨法用笔”相异的“没骨法”向来都是夹在工笔与写意之间,虽然艰难却一直向前发展着。因“没骨法”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同时代花卉写生画家,无一人能与恽南田相匹。因此,如果转到“没骨法”上来说,撞水、撞粉法,仅仅是发挥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成分,与“没骨法”已是大相径庭了。
奇石是“发现的艺术”吗? “奇石是发现的艺术。”“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句话出现异议的另一个原因是这句话的逻辑判断形式使人误以为奇石就是艺术,一件奇石就是一件艺术品,而王朝闻先生明确指出“奇石不是艺术品”。可见“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句话无论在含义上、理论上及表述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中国画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中国画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没有中国画这个名词。人们为了区别于西洋绘画,便把传统的中国绘画叫作中国画,简称“国画”。中国历代绘画史家,无不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中国里发掘”,去写好自己的绘画史。为继承与发扬中国画的优秀传统,系统地研究中国画艺术专史,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画艺术专史丛书》正是按照今天认定的三大科来撰写的。
笔墨——仅仅是一种选择 笔墨——仅仅是一种选择对于笔墨的争论已经持续了相当多年。以待为今日中国水墨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争论提供一种思路。所以说,说笔墨情趣是一种“设定”,一种“权力”建构,也许比“意味”一说更为贴切一些。
中国花鸟画流变略论 中国花鸟画流变略论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花鸟画在其演变过程中,托物言志,讽喻寄旨,表现的领域越来越宽。到了南宋,画院一半以上的画家画花鸟,这一时期的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一个高峰。清代花鸟画因循着明代以后的写意与工笔两大流派发展,写意画逐渐强盛,逐步取代了从宋以后便统治中国花鸟画坛的工笔流派。
是谁描绘了元青花? 若论陶瓷的装饰艺术,在元代以景德镇最为有特点,尤其是景德镇青花瓷的出现,基本奠定了明清时期中国陶瓷装饰艺术发展的方向与基础。因此,尽管元代的景德镇窑瓷器种类较多,但对后世影响最大并最具艺术特色的,还应当是元代的青花瓷。有人认为元青花在元代能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除受磁州窑、吉州窑的影响之外,还与其中有文人画家的参与有关系。
中国画的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 中国画的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在世界绘画发展史上,中国画以鲜明的面貌,形成了独特的绘画体系。其中最能体现其艺术特质的,即是中国画的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在中国画艺术创作中,“意象”指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交融而成的心理形象。“意象”作为中国画艺术最为重要的美学思想,其形成由来已久。能充分说明心物感应的意象思维和造型的,莫过于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主张。
论文人画之写意传统 论文人画之写意传统文人画。成为文人画家共同遵循的规律。文人画家所以重水墨而轻色彩,这同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观念有直接关系。对于文人画家来说,表现为书卷气和笔墨二者的高度结合,而笔墨又需继承一定的传统。这也就是文人画雅正风格与传统的问题。
康熙青花美妙的五彩世界 康熙青花美妙的五彩世界清丽、素雅宜人的青花瓷,享有“国瓷”之美誉,以其古朴、端庄的造型,清新淡雅的色彩,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纹饰,从问世以来就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喜爱,盛行不衰。而康熙青花则以它创新的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墨画效果。最能代表康熙青花绘画艺术风格的是以山水、人物为主题的题材。康熙青花以其端庄、典雅的造型,青翠明艳的色泽,酣畅淋漓的绘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赢得了世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