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的戰鬥力是強還是弱 前些日子由朱亞文、湯唯、俞灝明等主演的明代題材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今天,老胡就以該劇為引子,帶領各位看官一起探討一下,明朝整個276年間,明軍的總體戰鬥力是怎樣的一個水準?是強還是弱?強的話在什麽時期強盛?弱的話在什麽時間弱?強與弱的原因又是什麽?總體概括,明軍的戰鬥力明初(1368年)至土木堡之變(1449年)是處於強盛的水準,這一時期明軍的戰鬥力也異常強大;土木堡之變之後至
西漢名將周亞夫的榮光與落寞 周亞夫(公元前199年-公元前143年),沛縣人,名將周勃的次子,西漢名將。漢文帝二十二年,匈奴進犯北部邊境,文帝為鼓舞士氣,親自到戍邊的軍隊去慰問。細柳閱兵時,看見周亞夫率領的軍隊軍容嚴整,紀律嚴明令行禁止。於是大加讚賞,對群臣說:“這才是真將軍啊!如果敵人來偷襲,怎麽可能有機會被敵人偷襲呢?”一個月後,匈奴兵退去,升周亞夫為中尉,負責京師的警衛工作。漢景帝三年,吳王劉濞帶頭髮動七國叛亂,景帝於
魯肅:諸葛亮在東吳的知己 借荊州是汙點還是亮點? 戰赤壁,周瑜首功;取荊州,呂蒙之謀。魯肅(字子敬),於今人而言,在東吳,在三國,存在感不強。倒是借荊州這種“髒事”歸在了他頭上。以致在一些影視劇中,魯肅被刻畫成了八面玲瓏的和事老,或者收受關羽賄賂的小人形象。孫權評論魯肅有“二快”和“二短”。二快,是指與孫權籌劃帝王之業和赤壁之戰前力排眾議主戰;二短,則是勸孫權借荊州給劉備和不能驅除關羽。“借荊州”真的是魯肅的汙點嗎?我看未必,這反而可看作是魯肅的
雍正王朝:李衛私自打了曾靜,弘歷為何睜隻眼閉隻眼? 領導是否處理一個人,不完全在於這個人做過什麽,而在於處置過後的利弊得失。員工犯小錯,略施懲戒即可。《雍正王朝》中,李衛私自跑到刑部大牢,違反紀律,毆打曾靜,弘歷看到後處理刑部官員卻放過李衛,同樣是出於利弊權衡。李衛打曾靜的行為,雖不合規,但在道義上沒毛病劇中,曾靜是個小知識分子,因多次考試不中而心有怨言,於是,他到處煽風點火,抹黑雍正,傳播道聽途說的“假消息”,甚至策動嶽鍾琪造反。後來,這事鬧大了
中國各朝代皇帝的壽命有多長? 全文共1121字|閱讀需3分鐘在秦漢以來的封建社會中,“萬歲”是皇帝的專用祝詞,後來還成了皇帝的代稱。“萬歲”的平均壽命是39.2歲在秦漢以來的封建社會中,“萬歲”是皇帝的專用祝詞,後來還成了皇帝的代稱。但實際上,多數皇帝卻是短命鬼。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各朝可以查出生卒年份的皇帝有二百零九個,其中活過八十歲的只有四人;七十歲至七十九歲也是四人;六十歲至六十九歲二十四人;五十至五十九
青藏高原北部的祁連山,為何也稱為天山? 說到天山,大多數人想到的可能就是位於中亞東部與我國西北的天山山脈。作為世界七大山系之一的天山山脈,大體呈東、西走向,全長約有2500公里,寬數百公里。天山山脈在我國地理學上還有一層意義,就是大約以天山山脈為界,新疆可分為南、北兩個部分。不過今天我們說的並不是中亞與我國西北部的天山,而是另外一座天山。哪裡呢?同樣大名鼎鼎,就是祁連山。說到祁連山,大家總會想到匈奴人那首著名的歌謠。西漢初年,匈奴勢力非
如果典韋挑戰趙雲,有多少勝算?對比這三點不難判斷 三國時期,猛將眾多,如呂布、趙雲、典韋、關羽、張飛、馬超、許褚等人。其中典韋是曹操最忠心的護衛,趙雲是劉備的家眷保鏢,他麽兩個猛將,誰更厲害呢?如果典韋挑戰趙雲,有多少勝算?對比以下三點,不難判斷。之一點:論排名,趙雲略勝一籌民間關於三國時期的24名將排名,有一個順口溜,之一句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我們非常敬重的“武聖”關羽排在第四位,前三是呂布、趙雲、典韋。其中呂布是三國演義中之
此國向聯合國申請147次加入中國,亡國前,仍在唱中國國歌升國旗 在15年前,世界各國新出的地圖都開始做了過一次小小的改動,有一個國土很小的國家悄然從地圖上消失了,合並到了其他的國家。這個消失的國家曾是中國的鄰國,而且和中國有著極深的歷史淵源,曾一度作為附屬藩國而存在。那麽這個從地圖上消失的是哪個國家呢?聯合國成立之後規定不允許武力吞並,他們又是如何被吞並的呢?這個消失的國家就是曾經的錫金王國,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北面與中國...交界,南面與印度西孟加拉邦
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流氓皇帝”劉邦,到底有多“流氓”? 劉邦是一代梟雄,也是歷史上之一個草根皇帝,但是相傳他很多做派都有些像流氓,因此被稱為“流氓皇帝”。早年的劉邦是個遊手好閑的混混,在家裡從來不乾活,也不讀書,又不種地,也不出去工作,因此沒有經濟來源,所以在吃飯的時候根本沒有錢可以付,他就經常吃霸王餐,典型的好吃懶做,出去吃飯也是賒账,導致很多酒家的老闆遇見劉邦,都不願意接待他。劉邦很喜歡吃樊噲的狗肉,把樊噲逼得沒辦法,到河對面的集市去賣,但是劉邦還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日本竟宣稱太平天國是日本人領導的 鹹豐元年(1851年)至同治三年(186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不僅對中國影響深遠,也是19世紀亞洲革命風暴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意思的是,太平天國爆發之後,日本有人竟宣稱太平天國是日本人領導的。道光十七年(天保八年、1837年),日本爆發了名為“大阪米騷動”的起義。這場起義僅僅持續了一天就被江戶幕府鎮壓,起義領袖大鹽平八郎也在逃亡途中自焚身亡,但這場起義拉開了“倒幕運動”的大幕。因為大鹽平八郎被燒毀的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