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波笈多尊者弘化因緣(一)

優波笈多尊者弘化於摩偷羅國那哆婆哆寺時,北天竺有一位在佛法中出家的行者,智慧多聞,通達三藏。當他聽說摩偷羅國有一位優波笈多比丘,善於化導,被尊稱為無相佛,曾被釋迦牟尼佛授記為教化第一,便即刻前往那哆婆哆寺,至優波笈多尊者處,說言:「世尊已涅槃,長老今作佛事,祈請您為我說法。」隨即說偈言:佛有大慈悲,已入於涅槃。這時優波笈多尊者思惟、觀察其心,得知他生死心切,今世已為最後身,將得聖果。

優波笈多尊者弘化因緣(四)

在古印度的摩偷羅國,有一位善男子樂好佛法,跟隨善於教化的優波笈多尊者出家為比丘。優波笈多尊者觀察此比丘度化因緣已到,便與比丘一同進入城中次第乞食,來到一戶旃陀羅種姓人家,尊者知道旃陀羅的兒子已證得須陀洹果,但業報所感而身染惡疾,全身被蟲所食而潰爛不堪,口中還充滿臭穢之氣。

末田地因緣

阿難尊者入涅槃後,其弟子末田地常作思惟:尊者涅槃前教我將佛法傳入罽賓國土中。然而當末田地前往罽賓國後,又更進一步靜坐思惟,這個國家的領土是龍王所管轄,若我不降伏龍王,牠將擾亂我的弘法志業。於是末田地入定,以禪定三昧力令罽賓國現六種震動,此時龍宮震動使得龍子龍孫不得安寧,龍王亦不能自安。於是龍王又再變現大山要壓倒末田地,大山再次化為天花如羽毛般輕落。於是末田地率領眾多善信居士前往罽賓國立聚落城邑。

涅槃為比丘善趣

諸天雖有福報,但以投生人間為善道,如經中所言,人道眾生有勇猛心、憶念力強、勤修梵行等三事勝於諸天,因此,每一尊佛皆是在人道出生、示現修行,成就佛果。

佛以慈心降毒龍入缽

這時藏在暗處的惡龍,發現有陌生人入侵,馬上瞋心大發,全身冒出毒煙,殺氣騰騰地逼近。漸漸地,當火光沉寂,灰燼狼籍中出現了世尊端坐不動、容貌怡然的身影,佛陀的慈悲力,降伏了惡龍的瞋心毒火,為牠三皈依後,將其收入缽中。佛以慈心、定力度化了毒龍。

世尊度五比丘

這時,五位尊者至懇切頂禮佛足,仰白世尊:「我們五人已經見道、證果,想要於佛法中出家修道,唯願世尊慈愍聽許。」於是,如來稱喚五人:「善來比丘!」五位行者當下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即現沙門之身。

佛度尼俱陀等五百梵志(下)

此時天魔波旬知道後心中念言:「此五百梵志弟子都端心正意聆聽佛陀說法,我現在要去擾亂他們。」於是,惡魔用其魔力擾亂大眾的心意。此時,世尊告訴散陀那居士:「此五百梵志子端心正意,聽我說法,天魔波旬卻來擾亂其心。我現在要回去,你可與我一同回去。」世尊即以右手接散陀那居士置於掌中,乘虛空而歸。散陀那居士、尼俱陀梵志及五百梵志弟子,聽聞佛開示後,皆歡喜奉行。

佛度尼俱陀等五百梵志(上)

有一天,散陀那仰觀日景,心想:「此刻不是前往見佛的時候,世尊此時應在靜室入三昧正定,而比丘們也正在禪修;我還是到烏暫婆利梵志女林,等時候到了再前往頂禮、問訊世尊,及往諸比丘居所致敬問訊。」梵志女林中有一梵志,名尼俱陀,與五百梵志子弟住於園林。

佛以牧牛示比丘

比丘所諷誦之佛法經文,不隨時宜向人演說,這樣的比丘就是不隨時放煙。什麼是比丘不知所愛?當信眾或優婆塞齋僧、供養食物時,比丘貪著飲食好味,不知止足,這樣的行為就是比丘不留遺餘。若有比丘具備這十一件事,於佛法中終不能得大饒益。同理,比丘若能成就以下十一法,於其中獲益良多。對於所聽聞之佛法能廣為人說,此謂比丘知起煙。比丘恆常以身、口、意業之善行,承事諸長老比丘,此謂比丘隨時恭奉長老比丘。

阿難未請佛住世因緣

於是佛陀重覆提示了三遍,然而阿難尊者受到天魔障蔽,心識晦闇,無法領悟佛陀其實意有所指,始終未把握因緣請佛住世。佛陀深知因緣如此,便告訴阿難時候不早了,於是尊者便恭敬地頂禮世尊之後退去。不久,魔王波旬現身佛前,請問佛是否不想入涅槃?魔王離開後,佛陀就在遮波羅塔下入定意三昧,欲捨壽離世,此時大地震動,所有眾生因地震而驚恐到渾身寒毛直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