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极贤大臣

以前,净饭王手下有一位极贤大臣,婚后一直都没有子嗣,夫妻俩常常祈祷梵天、帝释天、地神等,但都没有效果。后来,净饭王生下悉达多太子,婆罗门相士预言:「太子若在家,将成为金轮王;若出家学道,将证得无上正等觉。」听到这个预言,极贤大臣非常痛苦,心想:「如果有孩子,将来可以作悉达多太子的侍从,我的职位也可以传给儿子,只可惜我现在没孩子。」想到这里,极贤大臣心里倍加难过,夫妻俩又想尽办法,再三祈求,仍然无济于事。悉达多太子长大后,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后来出游四城门,亲眼目睹人间的生、老、病、死苦,他深深思维世间的诸苦,生起猛烈的出离心,独自夜半越出城门,拔剑削发,出家修道。在苦行六年之后,在尼连禅河接受牧羊女的羊奶,以及婆罗门的吉祥草等供养后,他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发誓:「在未现证菩提以前,我永远不起此座!」后来,夜睹明星,而大彻大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接着,佛陀在鹿野苑初转*轮,摄受憍陈如等五位比丘,也度脱很多人,皆得圣者果位,后来又去迦毗罗卫国等印度各地演说妙法,弘法度众。这时,极贤大臣心想:「我已经七十多岁了,膝下无子,应该将财产供养佛陀,不然,我死后,财产无人继承,将全部充归国库,没什么意义。」于是,他发心迎请佛陀及僧众应供,亲手供养各种甘美的饮食。供养圆满后,佛陀对他传了法。他受持赞叹正法,对正法生起欢喜心。同时,他对佛陀诚恳地说出内心话:「佛陀,如果我家有个男孩,就可以像我侍奉净饭王一样地侍奉您……。」佛陀安慰他:「如果您真是如此希望,那非常好,我们就这么约定。」不久,极贤大臣的妻子果然怀孕了,十个月后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他们为他举行隆重的诞生仪式,并取名为「贤者」。贤者很快长大了,他学会八观察及一切世间的学问。佛陀观知贤者出家的因缘已成熟,便亲往极贤大臣家,对他说:「您家的贤者,在未生之前,你已答应给我作侍者。现在,我来接他了。」极贤大臣很欢喜,把贤者叫到佛陀面前,吩咐他:「贤者,在你未出生以前,我已承诺把你交给佛陀作侍从。今天,佛陀亲自来接你,你一定要好好地侍奉他,千万不要辜负父亲对你的期望。」贤者高兴地说:「我一定遵守您的教诲,谢谢父亲给我这个机会,孩儿非常乐意。」佛陀把贤者带回经堂,为他剃度、授戒、传法。贤者精进修行,灭尽了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这时,他心想:「我现在已断除一切痛苦,获得无上安乐,这些都是佛陀给我的。而报答佛恩的唯一 ... ,就是度化一切众生。」贤者以神通观察了知,应该先调化自己的父母。剎那间他回到家里,跃入虚空,对父母示现雷、火、雹等各种神变,父母亲对他生起欢喜心和信心。他传法给父母,当下父母二人都摧毁萨迦耶见,证得预流果。父母告诉贤者:「我们想出家修道。」贤者说:「你们怎么决定,都可以。」于是,父母布施所有的家产,安排好一切,就一起出家。出家后,各自精进努力,都成为阿罗汉。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世尊,贤者是什么样的因缘出生在富贵之家,身相庄严,能于佛的教法下出家,获证罗汉果?他的父母又是什么因缘被贤者度化,也能出家得阿罗汉果?请世尊为我们演说前后因缘。」世尊说:「这是因为他们前世的愿力。在贤劫人寿四万岁时,人天导师拘留孙佛在度化众生圆满后,示现无常,入了无余涅槃。当时的国王准备为佛修建一座遗塔,命令一位大臣全权负责。但这位大臣对佛没有太大的信心,因而把修建遗塔的事推给儿子做,他对儿子说:『儿子,我在王宫里国事繁忙,若再兼管修建遗塔,恐怕会忙不过来,你来负责修建遗塔吧!』大臣的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掌管整个修塔工程中的大小事务。在修塔的过程中,他对拘留孙佛生起很大的信心,并皈依受戒。他的父母受他的影响,也渐渐对佛生起信心,进而也皈依受了居士戒。遗塔圆满竣工后,国王召集全国人民,举办一场大法会。大臣的儿子,在塔前恭敬地供养,并发愿:『以这个善根因缘,希望未来能令佛欢喜,在佛的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他的父母问他发了什么愿,他如实回答,父母听后,也一起发愿:『希望我们生生世世财富圆满,能依孩子的引导,在佛的教法下出家,灭尽烦恼,证得阿罗汉。』比丘们,当时大臣的儿子就是现在的贤者,当时的父母就是贤者的父母。因为我和拘留孙佛的功德事业是相同的,所以他对我生起欢喜心,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证得阿罗汉果。他的父母也因为同时发愿,现今愿力已经成熟,而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另外,在迦叶佛出世时,他们三人出家,曾共同发愿:『希望将来能在佛的教法下一起获得解脱。』因此,今天这三个人能同时得到究竟涅槃的果位。这就是全家人一起共证阿罗汉果的前后因缘。」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极贤大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兰台说史•汉武帝如何建设新区 成就中华千年之业

    在这场著名的河南之战中,汉军首次挫败与重创了匈奴人的主力部队,并夺取了河套地区。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当年即置朔方郡和五原郡,并以这些崭新的领地作为自己治国理念的实验基地。可以说,河套对于汉武帝整体的战略布局而言,意义非凡。汉武帝后的河套地区行政区域分布河套新区的启示河套地区的大开发,无疑在汉武帝时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汉武帝之后的汉朝与匈奴在

  2. 李纲简介 南宋初期抗金名将兵部侍郎李纲介绍

    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在宋廷一派慌乱情况下,李纲向宋徽宗提出了传位给太子赵桓,以号召军民抗金的建议。李纲率领开封军民及时完成防御部署,亲自登城督战,击退金兵。开封守卫战在李纲组织下获得胜利。绍兴九年正月,宋金议和,宋向金称臣纳贡,李纲忧愤成疾。

  3. 【利屣】的意思是什么?【利屣】是什么意思?

    头小而尖的薄底鞋,缀珠,多有花纹。《史记货殖列传》:「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揳鸣琴,揄长袂,蹑利屣。」宋·王安石《送程公辟之豫章》诗:「轻裙利屣列名倡,春风踏谣能断肠。」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汉朝就确已有一种‘利屣’,头是尖尖的,平常大约未必穿罢,舞的时候,却非此不可。」参阅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裹足》。

  4. 奥德修斯向忠实的牧人表明身份

    牧猪人欧迈俄斯也向神衹祈祷,让奥德修斯平安回来,以此作为对外乡人提问的回答。吩咐完毕,奥德修斯走回大厅。这时奥德修斯走上一步,面对求婚人说:“你们今天休息也好,明天也许会遇上好运,阿波罗也许会保佑你们取得胜利。同时我请求你们也让我试试,看看我的可怜的身体里是否还有一点力量。”奥德修斯轻轻地拉了一下弓弦,试试它的张力。这时,奥德修斯取出一支箭,搭在弓上,并拉开弓弦,用右眼瞄着,最后沉着地射去。

  5. 道弟称兄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àodìchēngxiōng【解释】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出处】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三:“一会儿要和你道弟称兄,一会儿还要...得欠涅磐出世。”【例子】无【相关】百度“道弟称兄”

  6. 孙中山真的是「 ”孙大炮”吗?其实不然,他可谓是「 ”人中龙凤”

    每当谈起孙中山,大部分都会嘲笑他是「”孙大炮”和「”空想家”,把他看成是讲大话的骗子。然而,孙中山真的是「”孙大炮”?其实不然,为什么呢?我们从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说起,看他如何一步一步奋斗的!1911年辛亥革命之时,孙中山的嫡系兼亲信胡汉民、陈炯明和姚雨平控制了广东,姚雨平更是组建了广东北伐军,这是孙中山掌握的第一支军队。清帝退位后,广东北伐军被遣散。1913年二次革命时,粤督陈炯明不敌,惨败逃

  7. 分手后的心情说说 这爱真是没天理伤不起-感人的情话

    一个人不是罪但用歪理伤害?你的人那才是罪过三十八、突然发现有时候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三十九、别说你还爱我,我已经没有感情再去挥霍?

  8. 武则天能当皇帝,此人帮了大忙,他死后却被武则天挖空了坟墓

    在李治寻求徐茂公意见的时候,万万没想到徐茂公居然同意了,就这样武则天当皇后这件事情得到了徐茂公的大力支持,武则天硬是破天荒的成为了皇后!武则天最后是在徐茂公死了15年之后,挖开了徐茂公的坟。而武则天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和徐茂公帮助武则天分不开。武则天在成为了皇后之后,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后,后来更是连续废除了两个皇帝,接着自己称帝。

  9. 心情很烦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用毁谤、打击甚而戕害他人的卑鄙手法来增加自己的相对高度。你以为自己可以开始新的感情,但旧的伤痕从未消失过。gexings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困难。

  10. 欠债必还:面对讨债者大禅师高世安安然还债!

    安世高传安世高大师,安息国人,名清,字世高。安息国王逝世后,安世高更深深地思惟人间苦空无常的道理,更厌恶色身的系缚,以及世界国土的危脆,对于荣华富贵,都视为敝屣。自从安世高离开后,不久庙神大蟒蛇便死亡。此时,二人冤恨已消,握手言欢。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