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从1840年中英...战争开始,外国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控制,中国沦落为世界竞相侵略的对象。为了实现民族自强,中国采取了多种实验都遭到了失败。随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朝统治,结束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国看到了当时现代化的曙光。图1孙中山先生塑像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的农民家庭。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当时19岁的孙中山受到很大...,已经产生了革命思想。

从1840年中英 ... 战争开始,外国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控制,中国沦落为世界竞相侵略的对象。为了实现民族自强,中国采取了多种实验都遭到了失败。例如,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等。随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朝统治,结束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国看到了当时现代化的曙光。 图1 孙中山先生塑像 孙中山(1866年——1925年),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的农民家庭。1879年(光绪五年,13岁),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战争,当时19岁的孙中山受到很大 ... ,已经产生了革命思想。 图2 中法战争形势图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孙中山在日本创建同盟会,提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并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这些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指南。 图3 三民主义的标语 孙中山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步,和他青年时的生活密切相关:1.孙中山13岁时出国,所接受的教育全部在国外的学校,对西方情形和近代文化的认识远超李鸿章、康有为等。2.孙中山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而且是长期教育形成的系统性的近代文化。所以,孙中山的救国方案能够超过别人,而且设计精密,有具体的、有步骤的计划方案,而且能够照顾到各个方面。 图4 武昌起义 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影响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顺势而为,建立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 ... 。中国正式结束了帝制,开启了共和制。【《布衣镜界》关注百姓生活 弘扬传统文化,感谢您的评论、收藏、点赞、转载链接,谢谢!】
本文标签: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国近代史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