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定居北京之后,特别是在卖文卖得手头宽裕之后,他对生活品质的提高有了更多的向往。>张恨水>每次迁新居,他都张罗着在院子里开辟一个花圃,栽种诸如紫藤、丁香、山桃、石榴之类。>紫藤>在所有的花木中,张恨水最喜欢菊花。我虽未达这一境界,已相去不远,所以我在北平,也不难得些名种。屋外走廊下,那不用提,至少有两座菊花台。

作者简介:解玺璋,知名评论家、学者、近代史研究者。季我努学社顾问、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从事报刊编辑、图书编辑二十余年,曾获多种全国及北京市文艺评论奖,著有《梁启超传》、《一个人的阅读史》、《喧嚣与寂寞》、《雅俗》等。 定居北京之后,特别是在卖文卖得手头宽裕之后,他对生活品质的提高有了更多的向往。在一篇文章中,他谈到了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我在北平,东西南北城都住过,而我择居,却有两个必须的条件:第一,必须是有树木的大院子,还附着几个小院子;第二,必须有自来水。后者,为了是我爱喝好茶;前者,就为了我喜欢栽花。” 对于侍弄花草,他真是乐此不疲。 >张恨水 >每次迁新居,他都张罗着在院子里开辟一个花圃,栽种诸如紫藤、丁香、山桃、石榴之类。有时还在院子里置一大瓦盆,盆里栽上荷花。当石榴长到酒杯那么大的时候,盆里的荷叶也伸出来两三尺高了,撑着盆儿大的绿叶,四围再配上大小七八盆儿草木花儿,在院子里的白粉墙下,就很有个意思。他当然很享受这点意思。依他的兴致,还可以“花上这么两毛钱,买上两三把儿玉簪花、红白晚香玉,向书桌上花瓶子一插,足香个两三天”。 >紫藤 >在所有的花木中,张恨水最喜欢菊花。他写道:“我虽一年四季都玩花,而秋季里玩菊花,却是我一年趣味的中心。除了自己培秧,自己接种,而到了菊花季,我还大批的收进现货。” 多年后,回忆起在北京养菊的这段经历,他仍然显得兴致勃勃: >菊花 >北平有一群人,专门养菊花,像集邮票似的,有国际性,除了国内南北养菊花互通声气而外,还可以和日本养菊家互换种子,以菊花照片做样品函商。我虽未达这一境界,已相去不远,所以我在北平,也不难得些名种。所以每到菊花季,我一定把书房几间屋子,高低上下,用各种盆子,陈列百十盆上品。有的一朵,有的两朵,至多是三朵,我必须调整得它可以上画。在菊花旁边,我用其他的秋花、小金鱼缸、南瓜、石头、蒲草、水果盘、假古董(我玩不起真的),甚至一个大芜菁,去做陪衬,随了它的姿态和颜色,使它形式调和。到了晚上,亮着足光电灯,把那花影照在壁上,我可以得着许多幅好画。屋外走廊下,那不用提,至少有两座菊花台(北平寒冷,菊花盛开时,院子里已不能摆了)。 >我常常招待朋友,在菊花丛中,喝一壶清茶谈天。有时,也来二两白干,闹个菊花锅子,这吃的花瓣,就是我自己培养的。若逢到下过一场浓霜,隔着玻璃窗,看那院子里满地铺了槐叶,太阳将枯树影子,映在纱窗上,心中干净而轻松,一杯在手,群芳四绕,这情调是太好了。你别以为我奢侈,一笔所耗于菊者,不超过二百元也。 >谢玺璋:《张恨水传》 >编辑: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张恨水菊花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