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宋人形壶与陆羽

唐宋人形壶与陆羽

  唐人李肇在其《国史补》卷(下)中记载,当时江南道有一位精明强干的驿吏,某次接待刺史,陪同视察馆驿,参观“酒库”、“茶库”、“殖库”,其中茶库之内毕陈诸种茶具,还有一件神像,库吏说是“陆鸿渐”,大得刺史之欢心。唐代陆羽的神像主要是陶瓷制品,《国史补》说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即是其主要产地之一:“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巩义窑在河南巩义小黄冶、铁匠炉村、白河乡等地,在唐代以生产白瓷为主,兼烧唐三彩及单色釉陶,具备生产瓷塑像的能力。

  陆羽(公元 733年至 804年),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生活于盛唐到中唐之际,生前曾经自撰有《陆文学自传》,《新唐书》卷“隐逸列传”中也载有他的事迹。陆羽本是弃儿,“其先不知何许人”,三岁时被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龙盖寺住持智积法师收养。他初无名姓,因《周易》占卦,得辞云:“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姓、羽为名、鸿渐为字。唐代赵磷在《因话录》卷三中则说“竟陵龙盖寺僧姓陆,于堤上得一初生儿,收育之,遂以陆为氏”。据说陆羽像貌丑陋,还口吃。《自传》云,少年时在龙盖寺中“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他后来逃离寺庙,“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尽管经历坎坷,但以勤学不辍,成年后的陆羽仍然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并且才华横溢,与当时名士颜真卿、张志和以及诗僧皎然等人相交甚密。曾拜太子文学,再迁太常寺太祝,均辞而不受,于唐肃宗上元年间(公元760年至761年)隐居苕溪,自号“桑苎翁”,闭门著书,“不杂非类”。陆羽游历天下,遍尝各地名茶名水,写成《茶经》三卷,分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共10篇。该书记述了茶叶源流、特性,采摘工具,茶叶加工,以及煎茶、饮茶的 ... 和茶叶产地等内容。《茶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茶叶专著,为以后历代百余种茶学著述之鼻祖,陆羽也因而被后世尊奉为“茶神”或“茶圣”。

  中国饮茶之风俗源远流长,《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据《三国志》记载,东吴末帝孙皓经常举行宫廷宴会,与宴者饮酒必至七升,大臣韦曜不胜酒力,当其得宠时,孙皓曾“密赐荼(茶)荈以当酒”。这说明至迟在三国时期,茶已成为东南地区的饮品之一种。但大体上说,唐朝以前的茶,还仅仅局限于“饮”而已,或以佐餐或以解渴,还没有成为一种文化修养。正如唐代诗人皮日休《茶中杂咏·序》里所描述的:在陆羽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在饮茶方式由俗到雅的转变过程中,“茶圣”陆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因话录》说,陆羽“性嗜茶,始创煎茶法”。煎茶法所用之茶为饼茶,《茶经》说它的 ... 要经过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饮用方式是:先将茶饼烘烤干,使其中的水汽完全蒸发,待其冷却后再碾成细末备用。煮茶的燃料以木炭为上,硬柴次之,皆不得沾油腥等异味;煮茶之水,以山泉为上,江水次之,井水最下。煎茶工具有风炉、渣斗、茶瓶等。煎茶工序,水初沸时,先放入适量的盐调味;二次沸时,舀出一瓢水备用,以竹荚在沸水中搅动,将已研成的茶末从搅成的旋涡中心投入;到水大沸时,再把先前舀出之水倒入止沸,待水面泛出茶花,便可以舀人碗中饮用。煮茶之水以三碗为宜,最多五碗,过多则无味;茶汤以浅黄色为上。

  由于陆羽等人的提倡,饮茶方式由粗放的“浑以烹之”演变为细品,饮茶从此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开始有了鲜明的文化风俗意义。在唐人的诗歌中,饮茶被赋予了若神若仙的地位,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堪称其中典型,其诗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闭,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陆羽则在唐代已被奉为神圣,其像普遍供奉于茶肆间。《因话录》记载,当时“鬻茶之家陶为其(陆羽)像,置于炀器之间,云宜茶足利”。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陆羽传》也说:“(唐)时鬻茶者至陶(陆)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但这位茶神的地位却颇与其他神不同,它们往往和茶具相伴出现,据《国史补》说,是购买茶具较多时的附赠品,并且“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

  唐代坊间的“陆鸿渐”究竟是何风采,这是很多人都萦绕于心的疑问。按《茶经》所云,唐代所用茶具多达24种,其中瓷质品主要是茶碗、茶臼、茶碾、鹾簋等。这些器物或标本在各地古瓷窑遗址中都有发现,有些产量还很大,但惟独没有“陆鸿渐”。台北自然科学博物馆收藏有一组唐代花岗岩石质茶具,有风炉一、座子一、茶瓶一、茶釜一、单柄壶一、茶碾一、茶碗二、茶托二、盘一、茶器台一,共计12件;其中茶器台长37厘米,宽29.5厘米,其余各件都比较小,高约4.5厘米至10厘米。这是一组难得的唐代茶具标本,但其中也没有“陆鸿渐”。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一套唐代邢窑的白瓷茶具,传为1950年代河北省唐县出土,包括风炉、茶鍑、茶臼、茶瓶(注子)和渣斗共5件器物。这组器物形体较小,风炉和茶鍑通高才15.6厘米,茶瓶高9.8厘米、渣斗高9.5厘米、茶臼口径12.2厘米,估计可能是供观赏的模型或随葬用的明器。和这组茶具相伴出土的有—件瓷人像。该像头戴高冠、身穿交领衫袍,盘腿结趺而坐,双手展卷。瓷像通体施白釉,五宫及须发处略施黑彩,形象生动逼真。据孙机等人研究,此像像主应当是《因话录》中所载供奉于茶肆间的陆羽,,此件人像冠顶开口,可以注水,但其形体较小,灌注量有限。

  事实上,这种“陆鸿渐”茶神瓷像到宋代仍有生产,据北宋欧阳修在《集古录》为李阳制陆羽画像石碑所作之跋中云:“言茶者必本陆鸿渐,盖为茶著书自其始也。至今俚俗卖茶肆中,尝置一瓷偶人于灶侧,云此号‘陆鸿渐’”。据此估计,宋代各窑生产的陆鸿渐瓷像亦个在少数。但陆羽瓷像不同于一般神佛造像,既没有鲜明的面目、姿态和衣冠特征,也没有文字标识,所以很难辨认,迄今未见披露。有几件传世和历年发现的人形执壶,造型奇特,很可能与唐县出土的白瓷人像有相同的功用。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青绿釉人形壶,推断为;比宋耀州窑产品。壶高29厘米,人物站立,头束高髻,为壶口;瓷人体内中空,身着宽袖对襟长袍,袍胸部有凸印飞鹤纹,前系蔽膝,双手拱于胸前执笏,以笏板为壶流;颈后至腰际有一曲柄,通体施青绿色釉。

  1963年,北京顺义县南关辽开泰二年(公元1013年)净光舍利塔塔基中清理出一批白瓷,其中有一件定窑白釉人形注壶,—些研究者称之为“童子诵经壶”。这件壶胎骨致密,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微泛青。壶高27厘米,口径3.3厘米,底径10.5厘米,瓷人端坐,头戴莲花瓣式冠,冠顶有圆孔为壶口,身着交领袍,双手执书卷捧于胸前,书卷上端为壶流,背后有一柄。

  1971年,安徽省怀宁县出土的一件青白釉人形执壶,壶高23.9厘米,口径2.2厘米,人呈站立式,面目端庄,有须。头束冠,冠顶为壶口,身披长袍,背部有曲柄,双手交于胸前捧一管状物,用作壶流。

  中国古代的人形器物大都具有一定的寓意,否则一般不取人形为装饰。瓷质人物塑像最多见的是殉葬俑类,另有—些释道宗教神塑像或民俗神塑像,此外还有玩具。俑用于随葬,依时代不同而各具有特定的造型和装饰,通常不会与实用器相混淆。神像一般都有明显的造型或装饰特征,也很容易辨识。如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宋潮州窑“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款释迦牟尼坐像,通高31.5厘米,佛祖结跏而坐,法相庄严。又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另一件耀州窑青釉人形瓷塑,高45厘米,头系巾带,身披树叶,左手托一葫芦,有人认为应该是药王像,其实也可能是上古圣王神农氏。无论如何,显然是用于供奉。至于瓷质人形玩具则多见婴孩形象,还有一些是游戏或滑稽人物,形体大多比较小,也具有鲜明的特征。作为一般瓷日用器装饰,宋金时期最多见的塑形人物形象是婴孩,如当时南北窑场都有生产的孩儿枕或带托面孩儿枕等。河北崇礼县出土过—件北宋定窑白釉童子骑鹅壶,壶高15厘米,童子头后有孔,为注水口;骑于鹅背上,右手揽鹅颈,以鹅中为壶流。人物面带笑容,童稚可爱。

  上述三件宋代人形注壶,分别属于青釉、白釉和青白釉三个不同品种,人物姿态亦有立有坐,但其基本形式却一致,壶身都是人形,头顶部开口;即以人形而充壶用,它们明显不是佛、道等宗教造像;人物面貌成熟,也不是用于表现吉祥寓意的婴孩;而面部表情端庄,显然也不会是玩具。结合“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等记载,可以判定这几件人形壶应该就是奉于茶肆的“陆鸿渐”,这类东西在当时的南北方窑场中都有生产。从有关调查发掘资料来看,在景德镇等两宋青白瓷窑遗址中偶尔可见人身带管状流的残器,但因形体过小或残损过甚,尚无法证明它们是否确属“陆鸿渐”一类。

  除内地外,这种人形注子也见于高丽王朝统治下的 ... 半岛。1971年,韩国大邱市出土过一件青瓷人形注子,现藏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该件注子胎质细腻,釉色青绿,釉质莹润,通高28厘米。瓷人头戴花冠,身穿交领宽袖袍,盘座于圆垫之上,双手交于胸前,捧仙桃一丛,内有壶流,口微残。人物雕塑技法精细,局部有细线划花装饰,衣前蔽膝等处还有白色点饰。从胎釉特征来看,它应该是全罗南通康津窑的产品,生产年代约相当于南宋的中期,其功用当与上述三件人形注子相同。

  摘自:《中国收藏》2005年2月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唐宋人形壶与陆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4.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5.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6. 一分钟弄明白,山海经的三大体系,山经海经大荒经到底指的是什么

    山海经里的大荒,海内与海外,大荒到底是哪里请看丫丫图说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先秦典籍,自古以来被视为一部奇书。书中记载了荒诞离奇的人物志怪,匪夷所思的奇异禽兽,天马行空的神话传说,千百年来让人们对山海经里描述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然而山海经中涉及到了诸多自然科学无法解释的事物,这些内容自然是不能写入到正常的历史典籍里的。

  7.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8. 民国画坛国粹派的代表——金城「 ”山水花鸟,师法宋元,笔墨谨严”

    在民国画坛上,金城作为国粹派的代表,称誉当时,允为翘楚。这主要缘于他的艺术成就以及组织画会,对艺术的传播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再重新审视民国初期的北京画坛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不难发现,毕生尊崇传统的一代艺术巨子金城在当时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9.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10. 《延禧攻略》的珠宝首饰大火,古代欧洲皇室的宝贝都远远比不上

    回看延禧攻略,让我们真正了解到古代的工艺和古代的珠宝首饰是何等的精美与精湛,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中国的古代的首饰,真的美的不可方物。

随机推荐

  1. 高世骇俗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gāoshìhàisú【解释】高世:超出世人;骇:惊吓,震惊。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出处】【例子】【相关】百度“高世骇俗”

  2. 梦见天鹅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预兆

    请看下面由,从现代周公解梦,原版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占卜式解梦等多个角度对梦见天鹅是什么预兆进行详细解说吧。梦见天鹅是什么意思梦见天鹅,意味着会见到多年不联系的老朋友。《周公解梦》心理学解梦梦境解说:天鹅所选择的伴等侣就是“终身制”,就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会成双成对,互相帮助,一起勇敢地与敌对势力搏斗。梦见天鹅的周公解梦签抽签前时要专心一致,秉除杂念,先双手合手默念:“周公周公,指点迷津。”

  3. 返老还童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fǎnlǎohuántóng【解释】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出处】《文苑英华》卷三五二载无名氏《七召》:“既变丑以成妍,亦反老而为少。”返老还童的故事【例子】返老还童容易得,超凡入圣路非遥。(明·吴承恩《西游记》之一百五回)【近义词】鹤发童颜,老当益壮【反义词】未老先衰【相关】百度“返老还童”

  4. 杰弗里斯简介

    出生于1875年4月15日出生地:美国俄亥俄州卡罗尔星号:白羊座死亡时间:3月3日,1953(77岁)JamesJ.Jeffries的生活中的“KDSPE”事件1899—0609杰姆斯J.杰弗里斯KOS鲍勃菲茨西蒙斯11重量级拳击冠军1899—11-03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JamesJ.Jeffries保留冠军;在布鲁克林区康尼岛体育俱乐部25分回合中击败IrishmanTomSharkey。纽约1900—04-06杰姆斯J杰弗里斯KS杰克芬尼根1重量级拳击冠军1900—05-11杰姆斯杰姆斯J.杰弗里斯K

  5. 六种绝对不可入口的鸡蛋

    若散黄不严重,无异味,经煎煮等高温处理后仍可食用,但如细菌在蛋体内繁殖,蛋白质已变性,有臭味就不能吃了。这种蛋所含营养已发生变化,如死亡较久,蛋白质被分解会产生多种有毒物质,故不宜食用。

  6. 狐狸与乌鸦

    一克雷洛夫在《狐狸与乌鸦》的寓言里写了“乌鸦嘴里含着一块奶酪站在树上,狐狸吹捧乌鸦的歌声优美,乌鸦高兴得一开口,奶酪掉到地上被狐狸吃了。”后来,还是在森林里的那棵树下,我又看到了这个寓言的继续——>二>第二天,乌鸦同样嘴里含着一块奶酪站在树上,狐狸又看见了,狐狸又用同样...对乌鸦进行吹捧。乌鸦接受了昨天的教训,没有再上当。狐狸还唠叨不休,乌鸦含着奶酪远远地飞走了。

  7. 一朵花的功德

    不久,一大群男女老幼,手中捧着刚采下的鲜花,静静靠了过来。「佛陀!我们决不后悔,纵使遇害,依仗佛陀的功德力,决不堕恶道,必然生于安善处。」佛陀微笑,默默地点头。于是他们把花散在佛陀身上和围绕佛陀的菩萨弟子,立即芬芳馥郁,遍满虚空,采花人见佛陀开颜欢喜,也就欢喜雀跃,请求接受三皈五戒。

  8. 豹子身上的斑点是怎么来的

    但是,豹子身上的这种颜色对于长颈鹿、斑马和羚羊这些动物们来说真是太糟糕了,因为,豹子最喜欢吃这些动物了。因为长颈鹿的腿最长,所以,动物们推选长颈鹿作为领路人,带领它们离开草原。豹子怒吼道,“我可是清清楚楚地记着它们的模样:长颈鹿有五米多高,从头到脚都是深褐色的;斑马呢,浑身上下都是浅褐色的!”所以,尽管豹子和猎人在森林里转悠了一天,到处寻找斑马、长颈鹿和羚羊,但是,他们什么都没有找到。

  9. 王安石改革的失败,并不是因为反对者的强大

    千百年来,王安石始终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按照王安石的制度设计,这次改革是完全兼顾了国家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是双赢的。确实,中央的政策是好的,所以,王安石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所以,王安石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确实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然而,王安石改革的失败,并不是因为反对者的强大。事实上,王安石的改革并未胎死腹中,而是轰轰烈烈地推行了十年。

  10. 生根活佛:僧人拯救俗人的感情

    僧人拯救俗人的感情作者:生根活佛五十年前,在康巴地方,有一位高僧在山洞里静修,但山的对面有一家人,这家的夫妻倆感情不好,经常吵架,有时候打起来,吵嚷的声音不停,有时候晚上也吵,静修的大师听到他们吵闹和哭泣的声音,无法心静下来,于是准备搬走,这时候,住在山洞对面的夫人来找大师,她就把家里前前后后的事情,和经常吵架与矛盾的缘故都告诉给大师,希望大师指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