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琢磨:袁凯这个“滑头”真的疯了吗?> >   在朱元璋的血腥高压下,几乎天天都有冤魂屈鬼出现。出于动物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好多被冤屈的大臣与文人都在充分运用自身智慧来“规避”洪武屠刀,袁凯就是这些倒霉蛋中的一个聪明“蛋”和幸运“蛋”,他运用了装疯的手段巧妙地活了下来。那么有人要问了:袁凯为什么要装疯?他到底干了些什么事?> >   袁凯,元明之际松江华亭县人(即今天的上海市人)。元末时袁凯曾在地方政权中出任过府吏;洪武三年(1370)被人推荐给了朱元璋,因为他博学多才,脑子活络,观察问题敏锐,口才又好,朱元璋就叫他做御史。御史干什么的?前面我们讲过了,御史是专门监察百官和向皇帝进谏的,这本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岗位,弄不好就不仅仅是下岗,有可能还要将自己的小命都搭上。袁凯当了御史就发现,大明帝国与元朝不一样,做事很实在,讲效率,重实际,很有朝气。但同时他也发现,朱元璋手下的大臣们普遍文化素养不高,尤其是那些武将们言语粗俗甚至低下,恃功骄恣。于是就找了机会向上进谏:“如今天下大致已定,但武将们普遍都恃功胡为,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什么教养,不懂君臣礼节,所以恳请皇上让都督府聘用精通礼仪之士,给这些军官们补上文化教养的基础课,即相当于文化扫盲。这样或许能改掉他们的不良行为。”朱元璋被说动,随后就下令让全体武臣们都到午门去听讲课。> >   经过这件事情,洪武皇帝发现,袁凯这个人果然眼光厉害,脑子转得快。有一天他接到刑部上报上来的一批拟将处罚的犯人名单,当场就拿起朱笔批下,全部处死。批好后,他把袁凯叫来,叫他将朱批名单送往皇太子朱标处复审。朱标主张仁德宽大,结果将犯人全改为免死,皇家父子之间有着很大的观念冲突。当拿了刑部材料从太子那里回来向朱元璋如实汇报后,袁凯心想:“这下可好了,跑腿任务完成,也不用受夹板气了。”正想退去,朱元璋开口问了:“太子与我各有各的主张。袁凯,你看哪个正确?”袁凯心想:这下麻烦了,两边我都不能得罪,一个是当今的万岁爷,一个是未来的万岁爷,他们是亲父子,我怎能说哪个对,哪个不对呢!他眼珠一转,当即就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应答道:“微臣愚见,陛下主张全杀,这是严格执法;太子主张减刑,这是太子的心慈。”说完正得意着:我这样回答,可以两头都不得罪,多好!谁知,朱元璋一听到这话马上就发火,大骂袁凯是个滑头,首鼠两端,随即下令,将袁凯关进大牢里去!袁凯冤啊,你们父子之间意见不一致,冲我撒气,我当了你们的冤大头了。他在狱中绝食了几天,朱元璋也听说了,几天后气也消了点,下令将袁凯给放了。出狱后的袁凯以为自己的一大劫难总算给躲过去了,谁知他上朝时,洪武皇帝一见到他就说:“这个就是首鼠两端者!”袁凯一听这话,马上意识到压根儿就没有自己想得那么天真,人家朱皇帝天天记挂着他。事情不妙,大祸将临头,怎么办?> >   冥思苦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活命的办法来——装疯,于是袁凯披头散发,胡言乱语,到处乱走。袁凯的家人也传出话来,说他家老爷疯了。朱元璋不信,叫锦衣卫去查实一下。锦衣卫回来说,袁凯确实是疯了!朱元璋还是不信袁凯真的疯了,想检验检验其真假。古时候没有精神鉴定中心,更没有精神病医院。怎么办?朱元璋听人说,有一种 ... 可以检查出一个人是否真的疯了——用木椎子捶“疯人”身上,要是真是疯子的话,他就不说痛。于是洪武皇帝就叫人如此“检测”袁凯。> >   再说袁凯,明知这关的重要,他紧咬牙关,强忍着撕肺裂胆的痛苦,却不喊一声“痛”。这下朱元璋还真有点相信:袁凯疯了!算了,叫一个“疯子”留在朝里,这不丢人现眼。大明难道真的就没人了?于是洪武帝下令,叫袁凯家人来说话,说是允许袁凯“提前内退”回老家。其实袁凯清楚着呢,他跟家人做了安排,皇帝诏令一下,他们就回到上海华亭乡下老家去住,这样就远离政治中心,免得万一露馅,全家都要倒大霉。> >   袁凯回到上海乡下后,继续装疯卖傻,常常将铁链子拴在自己的脖子上,像狗一样到处溜,故意天天将自己弄得蓬头垢面,简直像个鬼。据说,后来朱元璋也派了锦衣卫特务前来偷偷看,结果发现袁凯确实“疯得不像样”。算了,从此以后朱皇帝也就不怎么惦记袁“疯子”了。> >   这样过了好多年,后来朱元璋想要抓文化教育建设,下令在各地兴学崇儒,突然间他又想起了儒士出身原本脑子灵活的袁凯来了,于是派人到华亭乡下去看看那个“疯子”袁凯到底怎么样了。谁知那个袁凯还是那么疯疯癫癫,一点也不见好,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居然在乡饮酒礼上对着皇帝派去的使者唱什么“月儿弯弯挂天上,小妹子房中想念郎……”,唱着唱着,一会儿又奔起来,跳起来,一会儿又爬下去,爬啊爬,一直爬到了篱笆墙边,拣起篱笆墙边的“狗屎”吃了起来。当然,这“狗屎”是事先袁凯家人用炒面拌糖稀做成,然后偷偷地将它们放在那里。不知情的朱元璋使者看到这样的情景:袁凯连狗屎也吃,不说心里有多恶心,但肯定会将上海地方老爷招待的美味佳肴全部给吐了出来,还给了上海人。> >   再说,朱元璋听人回报袁凯已经疯到了这样的地步,也只好从此作罢。袁凯终于躲过了一场杀身大祸,最后终老于上海乡下老家。

朱元璋在琢磨:袁凯这个“滑头”真的疯了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一去再难返的「 ”燕云十六州”,宋王朝背负最为沉重的历史包袱

    有宋一朝,武力不振,除「”守内虚外”与「”重文轻武”之类的国家制度原因,细究之下,整合五代十国乱局而建立的大宋王朝,其根本就先天不足,赵匡胤所接手的实为一个烂摊子,整个宋王朝从建立之始,到崖山之战,燕云之地始终如阴霾一般笼罩在大宋王朝头顶。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不光彩的手段(陈桥兵变),从孤儿寡母手上夺取江山建立宋王朝的时候,燕云十六州已经属于契丹(辽),这个窥视了中原大地的强国已经建国半个世纪

  2. 梦见毁容了

    周公解梦梦见毁容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毁容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和绅夫人去世后,他做了一件令人感动的事,让乾隆皇帝都连连点头

    和珅是古往今来最大的贪官之一,可以说他的存在,不仅是清朝的灾星,更是老百姓的灾难。>>当时的外国使臣,都在背后传着这样一句话:和珅就是乾隆朝的二皇帝。为了让和家子孙满堂,在冯霁雯的主持下,和珅这才娶了8位美妾。>2、冯霁雯给和珅生下第二个孩子后,这个儿子不幸夭折,47岁的冯霁雯,一下子就病倒了。>>乾隆听到和珅点主的消息后,也是被感动得连连点头!

  4. 宋仁宗是谁?宋仁宗赵祯的母亲是谁?

    >宋真宗驾崩,宋仁宗继承皇位,刘德妃就成了皇太后,由于仁宗年幼不能理政,由刘太后垂帘听政代为管理天下。在仁宗生母李氏病重时,刘太后将其由宫女晋升为宸妃,不久李氏病故,刘太后按皇后之礼给予厚葬。仁宗一听犹如五雷轰顶,自然要查清事实真相。好在宸妃灵柩保存完好,于是仁宗亲自查开棺验尸。>生母虽然厚葬,但仁宗心中仍是无限愧疚,他要让自己的母亲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

  5. 禅理故事-圆满

    时间一天天过去,扑满里的硬币一天天增多,渐渐的,静月已经听不到金属相碰时发出的叮叮当当诱人的声音了,而那份喜悦的心情却随着扑满的越来越沉而逐渐增强。静月高兴地抱着扑满跑出禅房,来到院子,找来一张柳席,铺在院子的井台边,把扑满倒过来。

  6.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与忠王李秀成之间有哪些矛盾?

    英王陈玉成与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重要的两名...将领,堪称太平天国的两根顶梁柱。我们在各种历史资料上,看到的多是他俩精诚合作、团结互助,共破清军的事迹。孰不知他们之间也有一些鲜为人知的矛盾。那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与忠王李秀成之间有哪些矛盾呢?一、因为太平军将领韦俊北上渡江的问题,陈玉成部与李秀成部为此发生了小规模火并。英王陈玉成(剧照)1856年9月韦俊为太平天国镇守的武昌遭到清军围困,等待翼

  7. 一句话经典微信说说心情短句子-感人的情话

    2017微信朋友圈爱情导师涂磊的经典语录十一、如果有了真心喜欢的另一半,请不要玩恋爱心理,太累人,请对对方体贴、关怀,请一定不要花心,如果看到或听到对方的花心,任何一个有爱的人都是难以接受的,除非是看不到或不爱对方,就不会有伤痛。2017微信朋友圈爱情导师涂磊的经典语录十七、你的离去,我的世界失去色彩。2017微信朋友圈爱情导师涂磊的经典语录二十三、如果心里有伤、是否真的可以遗忘、不必包装。

  8. 赵盾弑君是怎么回事 赵盾一碗饭救自己一命

    赵盾弑君是怎么回事>赵盾>晋襄公去世后,年幼的晋灵公继位,长大后晋灵公荒淫无度、残暴不仁,赵盾则因多次劝谏晋灵公而被他反感,两人渐行渐远,心生矛盾。>太史董狐职责赵盾弑君,但赵盾表示人不是他...的。>赵盾一碗饭救自己一命>赵盾>赵盾因为与晋灵公有矛盾,晋灵公多次暗中设计...他。赵盾想起这位武士就是当年打猎时救济过的一个乞丐。赵盾估计也没想到自己随手施舍的一碗饭,日后竟能救自己一命。

  9. 终于,郑州也出招了!与海南、天津、三亚、南京有什么不同

    拳拳之意,透露出了君主宽广的胸怀与强秦的决心。最终,这封名动天下的求贤令,迎来了为后来秦国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奠定根基的商鞅。昨天,郑州在南京、天津、三亚、海南开启新一轮抢人模式后,终于按捺不住,发布了新版人才新政——智汇郑州,对海内外人才发出邀请,希望有志之士来郑创新创业,共享郑州机遇。

  10. 梦见撕钱_周公解梦梦到撕钱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撕钱好不好

    梦见撕钱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撕钱的详细解说吧。梦见撕钱,内心是有许多的复杂且矛盾的思维。中年人梦见撕钱,则近期运程和顺,尊重他人的意见,就能获得大好时运。体力劳动者梦见撕钱,则健康关注的重点转向手指和脚趾等细小的部位,要小心皮疹或受伤。梦见检钱,财运将会走高,有发财的机会。小孩儿梦见检钱,则近期运势大吉之好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