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他出身佛门,却在道教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何遭佛门道冠共同唾弃

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 ”三武宗”(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之难,曾给蓬勃发展的汉传佛教以毁灭性的打击。其中,北周武帝之所以灭佛的关键性人物即为卫元嵩。 卫元嵩,益州成都府新繁县人。「 ”少不事家产,潜心至道,明阴阳历算,时人鲜知之”(杨楫《元包经序》)在佛教流行的梁末(约公元555年),他20岁左右即往峨眉山黑水寺出家,为无名法师弟子,后曾住成都野安寺。当时佛教席卷全国,随之泥沙俱下,僧人多追逐声名荣利,聪明秀出的卫元满也受了这种「 ”下海”风影响。 据道宜《续高僧传》记载,卫元嵩曾于夜静时分问师父说:「 ”世人汹汹,贵耳贱目即知皂白,其可得哉?”无名知晓其意,点拨道只有狂放不羁才能获得声誉。卫元嵩随后果然便疯疯颠颠起来,他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后面总跟着一群人看稀奇。卫元嵩富于文才,写了许多通俗的佛教文学歌谣,现在敦煌文书里还存有《十二因缘六字歌词》等作品,可见其歌谣曾颇为流行,可惜的是其所作千字诗,今只留下「 ”龙首青烟起,长安一代丘”十字。 就这样过了20多年,卫元嵩觉得蜀地狭小不能展其抱负,便与其兄商量要上京城长安与国士们一比高下,其兄却说:「 ”王褒、庾信名振四海,你一个和尚家,何必去自取折辱?”卫元嵩认为这些国士不过多读了几本书、会写几篇文章罢了,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到了长安以后,卫元嵩经旧友介绍认识了很多显贵名士。王子晋在《仙笔》说卫元嵩「 ”过太华山,遇异人,授以 ... 之术。”卫元嵩因而对道教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长安与道士张宾结交为友,又换上了道袍。卫元嵩好言将来事,都有证验,所以不久便影响很大。 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 ,卫元嵩以黄老微言向宇文邕献策20道,大受宠信,「 ”赐爵持节为蜀郡公,武帝尊礼,不敢臣之。”(杨辑序)他凭借自己的巨大影响,和道士张宾联合,数次请求抑制佛教,清洗无行富僧,周武帝原本信佛后见佛教泛滥已危及国家的经济政治基础,况且又有谶言说黑衣(当时和尚穿黑衣)当称王,使他对僧人心存憎忌。不过,因为当时佛教信徒太多了,未敢轻举妄动,便调和三教,多次进行三教优劣的辩论。 建德二年(公元573)年),武帝亲定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又因打算统一河北而须增兵筹饷,终于在建德三年初断、建德五年普禁佛道二宗,「 ”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勒令僧道还俗。关山东西数百年来佛寺扫地以尽,将四万所寺庙赐与王公为宅第,毁像焚经无数,300万和尚被逼还俗,没收了大量的财宝。 虽然普禁佛道,实际上主要是针对佛教徒的,道教不过是殃及而已。卫元嵩是武帝的红人,当然没有被勒令还俗,但也受到影响,处境艰难,不得已于建德三年回到成都,晚年定居什邡,北周静帝时死于什邡,被葬于县衙东侧。卫元嵩竭力向武帝游说而导致了这次法难,所以僧侣将他视作佛门大叛徒和不共戴天的敌人,一千多年来攻击咒 ... 有加。道士们也因道教未能幸免而摒弃了他,他实际成了佛门道冠都在唾弃的人物。 其实当时,佛教确已到了必须加以拣选的地步,卫元嵩出自佛门,对僧人的腐化堕落了解得最为清楚,故他的现身说法说服力极大。武帝也正因此而尊崇利用他。 其次,他并不主张将僧人们赶尽 ... 绝,而是建议在京城建通道观,选择有名的僧人道士120人,着衣冠笏履,称为通道观学士。认为有一定数量的人研究佛理道法就够了, 用不着蜂拥出家修道,这无疑是正确的。唐太子李建成的东宫学士陈子良就认为卫元嵩建议拣选僧人并不是「 ”憎嫉昌显,危身挟怨,故须除荡以畅胸襟”,而是「 ”为崇重教门,恶其渝滥”而已。这实在是难得的卓见。 实际上,后来还是有很多人尊敬他的。唐朝皇帝赐与他「 ”希微真人”之号,什邡人为他建了祠,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县令杨楫在恭谒此祠时赞之为「 ”高士”。南宋的洪迈在《夷坚志》说:「 ”什邡风俗,每以正月五日作卫真人生日,道众皆会。”南宋端平三年(公元1234年),县令吴中孚为立碑,上篆刻「 ”惠应希微真人之墓”八字。民国15年驻军旅长钟光辅在墓周围砌石板围栏。1954年墓上建有六角亭,可惜1982年因修建而拆毁。 卫元嵩著述甚多,除前面提到的大量通俗佛教歌谣及千字诗外,尚有 《元包》五卷、《三易同论》、《易论》、《齐三教论》七卷,可惜大都亡佚。今存最完整的是《元包》,《元包》一书在唐、宋、明、清都有刻本流行,甚至被秘阁收藏。卫元嵩的这部代表作是研究《周易》的,它仿扬雄《太玄》,主要阐述了《周易》的义理。 唐代李江赞叹道:「 ”《包》之为书也,广大含宏,三才悉备。言乎天道,有日月焉,有雷雨焉;言乎地道,有山泽焉,有水火焉:言乎人道,有君臣焉,有父子焉。理国理家为政之万者。”唐高宗宰相张行成更将《元包》与《太玄》、(周易》并称「 ”三易”。李楫认为它代表了研究《周易》的最高水平。可见,仅以《元包》而论, 卫元嵩在中国道教史上也当占有一席之地。

他出身佛门,却在道教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何遭佛门道冠共同唾弃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他计安汉朝,为大汉延长至少五十年的时间,最后却下场悲惨

    主父偃的推恩令这条建议,武帝只用了一封诏书,就直接的削弱了藩国的势力,完成了诸侯制到郡县制的过度,可以说让汉朝延长了至少五十年的时间,而建立朔方郡,使得汉朝边疆有人把守,扩大了汉朝的边界,为匈奴进犯中原提供了障碍,也为出击匈奴提供了保障,但就是这么一个人最后却落得了身死族灭的下场,可悲可叹,也验证了那句话"伴君如伴虎"。

  2.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3. 司马才人代代出,汉赋风流传今古

    都知道司马相如最擅长作赋,他所作的辞赋在当时可谓一鸣惊人,还一度成为汉代辞赋创作的范式。司马相如是富有传奇性的才子。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司马相如是一个俊雅脱俗的风流才子。作为司马相如最重要的代表作,《天子游猎赋》是文学史上第一篇全面体现汉赋特色的大赋。正是这种成就,使司马相如成为当之无愧的汉赋奖基人。

  4. 神仙都长什么样?为什么我们看到有的俊道骨仙风,有的丑陋吓人?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古人最初把神仙想象为一位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不食人间烟火,还可以乘云驾气、御龙飞天的完美神人形象。能像神仙一样长生不死不但是修炼方士的追求,更是古代帝王们梦寐以求的事情。东汉中叶,汉留侯张良的九世孙张道陵于蜀地鹤鸣山修炼,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并授诸品经箓、

  5.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6. 汉武帝刘彻为何封女奴卫子夫为皇后,最后又诛卫家九族?

    约公元前139三月,汉武帝刘彻离开皇宫,按例到渭水畔举行开春祭典。酒到酣处的武帝荷尔蒙和肾上腺素飙升,一眼相中了那个一头长黑发的歌女。姐姐心领神会制造了机会,于是这个平阳公主府的家奴卫子夫被及时送上了回皇宫的武帝车队。被遗忘的卫子夫意外怀孕,成为卫家荣耀的开端。遣散宫女这天武帝突发神经要去看看,这一看就看到了梨花带雨的卫子夫。

  7.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8.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9.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10. 嘉靖朝臣:夏言的前半生出彩,后半生糊涂,一步对、步步错的官途

    金碧辉煌的议政大殿,在皇帝以及诸位大学士眼中极为平常,甚至深感厌恶,但对于那些未曾见过世面,还在以此为目的挣扎的穷酸书生,则是梦寐以求的天堂。

随机推荐

  1. 梦见已故的祖父母_周公解梦梦到已故的祖父母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已故的祖父母好不好

    做梦梦见已故的祖父母好不好?梦见已故的祖父母欲向自己说什么话,这是预示有事情将发生,需要倍加小心。梦见已故的祖父母再世后准备带着自己外出,这是警告你有可能由于意外的事故或疾病而死亡,又或者面临严重的忧患。梦见已故的祖父赶着一头母牛来到院里或将牛栓在牛棚,即将迎来儿媳、家庭主妇或妻子,或得到意外的财物。梦见已故的祖父抚摩孙子,在现实中里的孙子会患病。

  2. 艳福非真福

    裴章,山西省河东地区人,他的父亲与神僧昙照法师极为友善。裴章二十岁时,娶妻李氏,来年裴章到太原作官,妻子则留在家中。昙照法师叹了一口气说:「你本来有美好的前程,奈何不知珍重,与别的女人行淫,你这样自己摧残福德,实在太可惜。」过不多久,裴章真的如昙照法师预言有灾祸临身。有一次,裴章在浴室洗澡,他的部下进入行刺,刀中腹部,五脏尽出而死。

  3. 地裂山崩的意思及近义词 | 成语大全

    山岳崩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成语出处: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19回:“只听半空中一声大震,好似地裂山崩,抬头一看,依旧红日青天。”

  4. 什么面相的人命运会大起大落?_看相大全

    人的一生命运不尽相同,有的人大起大落,最终一蹶不振;有的人一生四平八稳,屡屡化险为夷;有的人虽然历尽坎坷,但最终苦尽甘来。人的命运的测算,主要还是根据个人八字,但在面相上也会有一些表现。得罪权威则有可能影响其人生大起大落。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鼻相不好,则有可能影响其事业前途;对于一个女人来讲,鼻相不好,则有可能影响到其感情和事业。那么,什么才是好的鼻相呢?方形脸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5. 梦见神佛 梦见神佛什么意思

    梦见神佛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神佛的详细解说吧。梦见神,是成功和获利的祥兆。梦见神的手里握著一把剑,敌人会被消灭。梦见神把自己抱在怀里,会生活幸福,寿比南山。梦见自己鬼上身梦见自己鬼上身什么意思佛共人言有福助。入神庙神动大吉。意思是梦见进入神庙是吉兆。原版历史新知看神佛者,妻有子。《历史新知》神佛嗔怒,皆不吉。《历史新知》堂上神佛,大吉利。

  6. 水到渠成是什么意思?

    【拼音】shuǐdàoqúchéng【解释】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出处】宋·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例子】须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非由车戽,最忌无因而至,突如其来。(清·李渔《闲情偶寄·大收煞》)【近义词】顺理成章【反义词】功败垂成【相关】百度“水到渠成”

  7. 一个男人变心的表现-感人的情话

    如果这个男人同你的交往开始出现了“来无影,去无踪”的话,你要小心了,他的爱情鸟要准备转向或者单飞了。如果你跟一个男人交往了半年,对于他的朋友、同事、家人,他只字未提的话,你要考虑赶紧“撤退”,这份爱情没有“前景”,你只是他暂时的“寄居”者。出现这个信号,表明这个男人正在“脚”踏几只“船”。这表明他未来的计划里已经没有了你,千万不要再浪费自己的脑细胞、感情跟财力。

  8. 呼风唤雨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 成语大全

    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9. 原来“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火烧新野”的也不是诸葛亮

      《三国志》引用《魏略》的说法,在《吴书二,吴主传》中有关于曹操南征孙权时的记载,“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两军对垒时,孙权乘船来探查曹操的水军,曹军放箭阻止孙权靠近,箭著其船,于是船受箭的一边...

  10. 朱文正的朱文正的生平简介_朱文正的事迹_朱文正会投降张士诚

    朱文正在洪都保卫战中坐镇孤城抵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战功卓越。因战后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后私通张士诚,被朱元璋得知,被软禁,最后郁郁而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