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魏蜀吴三国谁是正统?看两晋南北朝史家观念

台湾省学者王文进说:「 ”三国史的错综复杂,也在魏蜀吴各地史家争相追忆故国家邦之人物神采山河风情的 ... 中悄悄展开来”。 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结束三国乱局,随即陈寿的《三国志》问世,曹魏承有正朔。而后习凿齿认为魏蜀吴「 ”三家不能相一”,并且对蜀汉给予同情。南宋的朱熹直接将正统归于蜀汉,而后小说《三国演义》更是「 ”尊刘贬曹,孙吴靠边站”。 历史是叙事,小说是抒情。三国时期随后就是两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的史学家们对三国时期掌握的资料也是最丰富的,感受也是最直接的。从公元280三国乱局结束到公元429年刘宋的裴松之完成《三国志注》,关于三国正统性的看法,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家们心路历程又是如何? 西晋陈寿的三国正统观 陈寿撰写的《三国志》一经出世就得到了当时各路人士的好评,撰写《魏书》的「 ”同行”夏侯湛毁掉自己的作品来表示自己支持陈寿的决心,根据《晋书 陈寿传》西晋 ... 也派人来专门抄写,这是官方的肯定。 陈寿《三国志》 陈寿的《三国志》能获得官方肯定,一定是以曹魏为正统的,毕竟晋武帝司马炎是接受了曹奂的禅让,承魏之正朔。但是陈寿在当晋人前,是蜀 ... ,对于故国,陈寿是怀有深情的,他在撰写《三国志》中的蜀书时,以「 ”先主”称刘备,以「 ”后主”称刘禅。虽然迫于无奈,曹魏必须为正统,而陈寿对蜀汉还怀有故国之情,在称呼上明确判定正统性,而对于孙吴历史的记载,未免有些太过于简略。在历史记载叙事上,相对其他同时代书籍来讲,公正客观。 东晋习凿齿对曹魏正统性的再认识 《晋书 习凿齿传》:「 ”吴魏犯顺而强,蜀人杖正而弱,三家不能相一,百姓旷而无主。” 习凿齿没有相承前人著作中持「 ”曹魏正统论”的看法,他认为魏蜀吴三国鼎立,百姓没有实际上的统治者,既然找不到实际统治者,曹魏正统论是站不住脚的。 习凿齿主张「 ”晋承汉统”,在之前西晋 ... 的压力下,曹魏为正统,司马炎接受了曹奂的禅让,晋承魏统。实质上三国鼎立,那么干脆跳过三国阶段,直接「 ”晋承汉统”。 习凿齿此人自身也是推崇蜀汉,对蜀汉表示同情,而且很推崇诸葛亮,感觉他是诸葛亮的「 ”粉丝”,他的主要著作是《汉晋春秋》和《襄阳记》。 习凿齿撰写书籍,对于三国正统性,有着他的质疑,而他内心是心向蜀汉的。 裴松之三国志注所引士人之书的国家情怀 南宋裴松之受宋文帝的命令做三国志注,在其注中所引书目中史部典籍共157种,王沈《魏书》、鱼豢《魏略》、虞溥《江表传》、韦昭《吴书》被引用次数最多。因此本文讨论裴松之《三国志注》所引士人之书时,主要重点放在以上几部书籍。 裴松之注《三国志》 王沈《魏书》和鱼豢《魏略》 王沈所著的《魏书》是曹魏的官方史书,《隋书 经籍志》就把《魏书》放在了史部的正史类,曹魏官员鱼豢的《魏略》是他私自撰写。王沈的《魏书》记载「 ”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 《魏书》是站在曹魏一方的,毕竟是曹魏官方史书,又不可能站在孙吴一方。所以《魏书》中常见对曹魏政权、对曹操的赞美之辞,裴松之虽然引用《魏书》次数最多,但是也在后面备注了自己的评价,做批判性总结。王沈是地地道道的曹魏人,又是官方史官,因此王沈在《魏书》中,著史之态度受个人情感因素和政治因素影响很大。 撰写《魏略》的鱼豢,身世已不可察。而对于《魏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 「 ”及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 《魏略》属于当代史,鱼豢在撰写《魏略》时,仇蜀褒魏,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 因此,王沈《魏书》、鱼豢《魏略》在三国正统性的讨论上,是妥妥地站在曹魏一方的,甚至还会有尊曹贬刘的情况。 有关于蜀不置史的探讨 《三国志 后主传》:「 ”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于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国不置史,注记无官,陈寿意思是说蜀汉没有史官记录事件,而且还怨诸葛亮。但是同在《后主传》 「 ”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见,于是大赦,改年” 这里又有了「 ”史官”,这不就是陈寿自相矛盾吗?关于此处,历来有三种意见。一是陈寿打自己打自己脸,蜀国实际上有史官。二是此处的史官并非记录言事之史官,而且观测天相的史官,陈寿说「 ”国不置史”,是没有记注之史。第三种是说蜀汉的史料遭到了销毁,这就是阴谋论的说法了。 支持第一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是刘知几,认为陈寿是「 ”谤议”,说陈寿因为他父亲受髡刑而故意贬低诸葛亮,这就很瞧不起人了,《三国志》其书整体上讲,陈寿是心向蜀汉的。而不管是第二种没有「 ”注记之史官”的说法和第三种销毁说,都说明没有史料流传,那么问题来了,没有史料支撑,陈寿在《三国志 蜀书》中对一些事件的细节性描写怎么写的,难不成根据道听途说就随便写写?《诸葛亮集》的十万字怎么搞出来的,如果说《诸葛亮集》是根据诸葛亮的奏文等整理而成,已经亡佚的《益都耆旧传》又是怎么回事?而且刘咸炘、卢弼的无注记史官说,也只是猜测,苦于没有史料之撑,阴谋论又何尝不是如此? 三国鼎立地图 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蜀汉国不置史,假的,蜀国设有史官记言记事。 《江表传》和《吴书》、《吴历》、《吴录》 《江表传》的作者虞溥是西晋人士,《江表传》中的江表,指的是孙吴政权。虞溥是西晋人士,尊曹魏为正统是自然现象,而所著之书内容上却偏向孙吴,有着对孙吴政权的颂扬,在有关于「 ”刘备借荆州”一事中,更是明显偏袒孙吴一方。 而韦昭《吴书》、胡冲《吴历》、张勃《吴录》,更是如此。韦昭《吴书》将吴视为正统,现存的《吴历》,也多是赞美吴国的史料, 《吴录》却不同,《吴录》更像是对孙吴的解密,记载了很多「 ”孙吴黑料”,对于孙吴政权屠 ... 士祖等事记载相对详细,因为《吴录》作者张勃本身就是吴地士族,对于「 ”黑孙吴”自当尽心尽力,但是在面临三国正统性的争论之时,《吴录》和《吴书》、《吴历》一样,瞬间变成「 ”孙吴之书”,支持孙吴。 诚然,在对于三国正统性的讨论上,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家们受政治因素和个人情感因素影响很大。以至于所著之书多有对心向之国的赞美之辞和贬低他国的「 ”敌国传闻”。正如《隋书 经籍志》所言 一代之记,至数十家,传说不同,闻见舛驳,理失中庸。 这些观念的差异在对三国正统性的表现中尤为明显,正也是这些特殊现象的存在,在影响了三国史的错综复杂。

魏蜀吴三国谁是正统?看两晋南北朝史家观念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3.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4.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5.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6.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7.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8.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9.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造假文物却赢得称赞?这位传奇人物到底做了啥?

    叶恭绰在20世纪中国名人中,有一位叱吒风云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涉足领域极其广泛,如政界、教育界、佛教界、书画界、收藏界以及文章、诗词、考古、文字等等,他既是杂家,更是大家。他在收藏上最为世人称道的一件事,就是收藏和保护毛公鼎,没有让它流出国门。说到这里,或许有部分人猜出来了,他叫叶恭绰。

  2. 胁坂安治:日本战国武将,贱岳七本枪之一

    因其战功与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糟屋武则、片桐且元、加藤嘉明、平野长泰同列"贱岳七本枪"之一,领山城三千石的领地。秀吉经此役后于盛怒之下于来年亲率二十五万大军侵入九州岛,岛津义久在无力回天后弃战称降。>但是当安治再次身任水军将领出战时,却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强敌。

  3. 三伏天气睡时「 ”生姜”涂脚底,坚持用7天,3个益处进身体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常吃生姜,不怕风霜”。殊不知生姜不止食用有效果,涂在脚上也有很强大的功效,三伏天睡前把「”生姜”涂在脚底,坚持用7天,3个好处收入囊中!生姜能够增强与加快血液循环,...胃液分泌,增进消化,调节胃肠功能。生姜的辛辣成份被人体吸收后,能抑制身体内氧化物的产生,进而起到抗老防衰作用。睡觉之前把生姜涂抹在脚底,会有3个好处收入囊中:1、促进睡眠,晚上睡觉前

  4. 【零升】的意思是什么?【零升】是什么意思?

    沙汀《医生》:「米粮市也一样。虽然趸卖的少,顶多的是卖零升。」零升的拼音língshēng零升是什么意思零升língshēng旧时以升为容量单位零星出售。

  5. 3D打印卵巢有望作为不孕症治疗手段

    西北大学一只雌性老鼠,在3D打印机上制造出人工合成的卵巢,受孕并生下健康的后代。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可能会导致癌症妇女不孕症的治疗。与天然胶原蛋白相比,明胶更易分解,因此可以制成墨水,用于3D打印机。卵巢细胞形成分泌激素和释放卵子的卵泡。

  6. 【猫貍】的意思是什么?【猫貍】是什么意思?

    【猫貍】的意思是什么?【猫貍】是什么意思? 【猫貍】的意思是:猫貍māo lí貍的一种。俗称野猫。  ●清黄汉《猫苑•种类》:「俗谓阔口者为猫,尖嘴者为猫貍。」  ●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猫貍》:「猫貍,亦省称貍,猫属,头...

  7. 雨鬓风鬟是什么意思?

    【拼音】yǔbìnfēnghuán【解释】妇女发髻散乱的样子。【出处】清·陈维崧《潇湘逢故人慢·题余氏女子绣柳毅传书图为阮亭赋》词:“正洞庭归客,憔悴思还。牧羊龙女,恰相逢、雨鬓风鬟。”【例子】无【相关】百度“雨鬓风鬟”

  8. 梦见老宅的墙变黑了

    周公解梦梦见老宅的墙变黑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宅的墙变黑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命与仇谋是什么意思 | 成语大全

    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10. 马王堆国宝和天马山汉王陵被盗始末—长沙百年盗墓史(下)

    文/牧野许反帝...省博国宝新中国成立后,长沙盗墓现象一度收敛,直到上世纪80年代,再度猖獗,但80年代的盗墓都没有一起「”盗宝”的名头大。1983年10月的一天,夜幕降临,淅浙沥沥的小雨也止住了,四处静悄悄的。这时,一条黑影向湖南省博物馆贴近了,黑影举起铁棍向玻璃窗砸去,「”哐啷”一声响后,他跳进了陈列厅,一束手电筒光领着黑影象幽灵游地狱一般在厅里走了一圈……国宝素纱单衣「”啊——”第二天早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