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桓温一败,苻坚再败。曾经战胜冉闵的「 ”小霸王”姚襄该何去何从?

上一讲我们说到姚襄投奔东晋,打算徐图再起,没想到东晋的执政殷浩几次三番下毒手想将姚襄置于死地,忍无可忍的姚襄反戈一击,在殷浩北伐途中,打得他一个措手不及。 后秦史:姚襄投奔东晋,打算东山再起,他能如愿吗? 一、桓温来啦 打完殷浩以后,姚襄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派遣使者到建康倒打一耙,说之所以自己这么做都是被殷浩逼的,一切都是殷浩的错,自己对朝廷可是忠心耿耿啊,请皇帝原谅自己。姚襄身为降将,擅自攻击朝廷的执政,导致朝廷北伐大业功败垂成,按理说东晋中央肯定不能忍吧。 晋穆帝 没有,事情有了很神奇的发展。当时东晋的皇帝晋穆帝竟然相信了姚襄的所有说辞,劝告姚襄以后要继续为国效力,并且为了安抚姚襄,朝廷免去殷浩所有官职、废为庶人。 姚襄,区区一个北方胡人降将,东晋 ... 为什么这么信任他呢。原来是背后有高人在帮助姚襄。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高人,他就是东晋一朝最令人闻风丧胆、敬佩万分的大军阀、大将军——桓温。 当初殷浩被启用就是朝廷为了对付桓温的一手棋,本来想他北伐建功立业以制衡桓温,可惜没想到殷浩这么烂泥扶不上墙,北伐一败再败。姚襄上奏将北伐失败的锅全甩给殷浩后,桓温也在到处活动,他上奏朝廷,列举殷浩种种罪状罪状,实际上是在打朝廷的脸,当初桓温极力要求北伐,朝廷死活不让,现在如何?桓温咄咄逼人的态度终于逼得朝廷将殷浩废为庶人,从此,朝廷内外大权尽归桓温,朝中已无人再能阻止桓温北伐。 《晋书·桓温传》:时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温复进督司州,因朝野之怨,乃奏废浩,自此内外大权一归温矣。 二、姚襄的算盘 永和十年(354年)二月,春风得意的桓温率众四万北伐后秦。而在得知桓温北伐的消息后,姚襄又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上次朝廷之所以没有追究自己,是桓温用自己打压殷浩,现在桓温已经得偿所愿了,还会放过自己吗,要知道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点上,殷浩和桓温没有本质区别,可能桓温还要更加激烈一点。 桓温本温 为了羌族的出路,姚襄偷偷派人联系前燕,表达想要归降的意思。恰好,当时的前燕已经站稳了关东之地,正想对外发展,姚襄投奔东晋多年,由他来引路,无疑是日后进攻东晋最好的向导,双方一拍即合。当年五月,江西流民领袖郭敞擒获陈留郡内史刘仕降于姚襄,建康朝廷闻讯大惊,以这件事为契机,东晋与姚襄正式决裂。 姚襄与东晋决裂后,当务之急就是要另图发展,姚襄当时所处的江淮地带,羌族民众并不多,况且江淮这个地方是四战之地,这就使得姚襄不可能在此地站稳脚跟。加上本来答应援助他的前燕又食言了,所以姚襄根本得不到任何援助。姚襄的部下都是北人,这种情况下他们都劝姚襄打回北方老家去,姚襄听了也表示赞同,因此他自称大将军、大单于。 既然确立了打回北方去的目标,首先姚襄决定打一仗立威,也借此用来凝聚羌族同胞。永和十一年(355年)四月,姚襄正式开战,一开始姚襄攻打的是外黄(今河南民权县),没想到却被驻扎在这里的东晋冠军将军高季击败。不过这次失败对姚襄来说只是小败,失败后的姚襄收拾散众加以抚恤,军队很快复振,于是他改变攻打的方向,一举将许昌拿下,羌族多年之后终于重又占据了一座全国比较大的城市。 姚襄当年投奔东晋路线 拿下许昌后姚襄打算以此为跳板,入河东(山西西南部)以图关右(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为此姚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拿下河南重镇——洛阳(当时的洛阳处于三不管地带)。然而洛阳不比许昌,城高池深,姚襄一连打了几个月也没能攻克。打不下来,有人就劝他。姚襄当时手底下的长史王亮就劝谏姚襄,他说咱们姚氏集团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将士们确实肯拼肯干,但是咱们毕竟还没"上市",规模还比较小,所以应该节约人力,咱们现在在洛阳这边死磕了这么久,都没磕下来,就证明这边一时半会儿是兼并不下来了,所以咱们干脆放弃洛阳,向河北挺近,再做长远的打算。 虽然姚襄认为王亮说的对,但是他还是放不下洛阳,原因有二。首先,姚襄也算是当世名将,攻打洛阳又是他姚襄重返北方的第一战,当然要有所斩获,才能在北国留名;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洛阳地势险要,是用武之地,又是前朝旧都,姚襄认为这里有帝王之气,占据这边就能成就大业,因此说什么也要拿下。 《晋书·姚襄载记》襄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之固,亦是用武之地。吾欲先据洛阳,然后开建大业。" 三、桓温教姚襄做人 只是姚襄没有料到,洛阳还没拿下来,桓温就先来了。永和十二年(356年)七月,朝廷拜桓温为征讨大都督,都督司、冀二州诸 ... ,开始他轰轰烈烈地第二次北伐,此战桓温的利剑直指洛阳,他在给朝廷的上表中希望能够一举收复洛阳,令建康朝廷还于旧都,重振雄风,扫清六合。 还于旧都?朝廷当然没那个胆子了,就算洛阳能打下来,河南四战之地,天然的前线,皇室勋贵哪敢去那送命呢?不过桓温态度如此坚决,朝堂之上没人敢反驳他,只能先允诺他可以北伐,万一洛阳打不下来呢,是不是。 听说桓温要打洛阳,姚襄很高兴,在他看来,东晋就没有帅才。桓温如何,不过殷浩之流尔,自己稍微动动手,管能让他丢盔卸甲,夺了他的部队辎重,补给自己这几个月来的损失。想到这说干就干,八月,桓温兵至伊水(在今洛阳城南),姚襄先派一队人马埋伏在桓温必经之路上,打算用对付殷浩的办法来收拾桓温。 这点小计谋哪里能瞒得住桓大司马,桓温大手一挥就消灭干净前进路上的障碍。之后姚襄听闻桓温已经要渡过伊水了,这个时候也就先管不了什么洛阳了,姚襄带着所有军队来到伊水,准备在这跟桓温打一场阻击战。此战桓温亲自披甲督战,命晋军结阵而进,只一战,大败姚襄。此战姚襄丢盔卸甲,只带了数千骑逃奔洛阳北邙山中,而桓温则趁势一鼓作气拿下来洛阳,东晋丢失多年的故都终于又回来了。 桓温北伐 姚襄为什么会败,一是实力使然,姚襄本身兵力就不多,而桓温则是带着数万精锐有备而来,虽说姚襄想在伊水以逸待劳,但是连月攻伐洛阳不下,他的部队早就泄了气了,还有什么精力再跟晋军交战呢;再说姚襄也确实太轻视桓温了,总以为江东诸人比不得北方名将,而桓温恰好是当世之豪杰。姚襄轻松桓温,桓温却对他很重视,桓温交战之前曾向手下询问姚襄的情况,有个曾经效力过姚襄的部下说,姚襄是像小霸王孙策那样的人物,英勇神武恐怕还要过于孙策,桓温是早就了解他姚襄了,可他姚襄什么都不知道。"小孙策"是吧,那就让你变成折戟沉沙的真孙策。 《晋书·姚襄载记》:先是,弘农杨亮归襄,襄待以客礼。后奔桓温,温问襄于亮,亮曰:"神明器宇,孙策之俦,而雄武过之。" 四、决战前秦 说回姚襄,姚襄收拾残兵之后,知道桓温已经收复洛阳,河南这块地方他是待不下去了,于是带领部众奔向平阳(今山西临汾)。恰好姚襄曾经的老部下赤复(当时在前秦效力)率众来投,二者合兵一处,击 ... 了前秦平阳太守符产,坑 ... 了他的部下,占领了 ... 重镇平阳。姚襄打算以此为跳板,打回关中去。另一方面前秦得到消息后,本想册封姚襄官职,暂时稳住姚襄,等腾出手来再消灭他。没想到姚襄压根不为所动,还斩 ... 了前秦使者,自此两方彻底交恶。 升平元年(357年)四月,姚襄正式发兵想要夺取关中。这一战姚襄可谓精锐尽出,遣其从兄辅国将军姚兰略地郞城今陕西洛川县东南),以其兄曜武将军姚益生、左将军王钦卢等招动定阳(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固县镇)、北地(今陕西耀县东)诸羌胡。 前秦前燕双雄对峙 姚襄的动作虽然有一些小成果,并趁势逼近长安,但是也就到这了,前秦当时立国关中已经快十年了,加上几代人的经营,根基已深,姚襄之所以能先前取得成果,那是打了前秦一个毫无防备。现在前秦缓过神来了,要对姚襄下手了,前秦皇帝苻生令卫大将军苻黄眉统带平北将军苻道、龙骧将军符坚,建节将军邓羌等率军迎战姚襄。 苻坚 姚襄看到前秦大军出动,有些害怕,所以躲在防御工事里,避免决战,想要以拖待变。针对这种情况,邓羌建议,姚襄本身是一个极其要强的人,现在避而不战只是因为先前跟桓温等人打仗输了,锐气丧尽,所以打算稳扎稳打,如果我们派兵丁去他的大营前面挑衅,以姚襄的暴脾气一定受不了,会出来交战的。 主帅苻黄眉接受了这一建议,派人挑衅姚襄。姚襄被一激,果然忍受不了,要与秦军决一死战。尽管幕僚智通和尚苦苦相劝,但姚襄终究没能听。 两军交战,士气早泄的羌兵果然不是秦军的对手,姚襄大败。只是这一次他再也没有前几次的好运气了,那时他至少还能逃跑,姚襄战败于乱军之中被苻坚所部斩 ... ,年二十七岁。 后来其弟姚苌称帝后,追谥为魏武王。姚襄的命运当真和孙策极其相似。 江左说:该如何评价姚襄呢?姚襄年仅二十多岁就击败冉闵,这一战成为冉魏帝国崩溃路途中的重要一环。然后此后姚襄几乎战无不败,每每丢盔卸甲,仓皇而逃,但纵观史书对姚襄的 ... 才能的记载,说其为当时之名将也无不可。姚襄的失败不在 ... 上,而在政治上。五胡乱华,但凡有一番成就的胡族都必须有坚强的根基依靠,前赵的山西,后赵的关东,前燕的辽东,前秦的关中,莫不如此,多年以后姚襄的弟弟姚苌所以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也是因为占有了关中,而情况在姚襄这里很恶劣,由于姚弋仲与前秦争夺关中失败,使得羌族成为了无根的浮萍,按理来说这种情况下,留给羌族的命运应该只剩两种。一是成为别人的雇佣军,二是任人宰割。但是姚襄凭借自己的努力,虽然没能打出一片天下,但始终保持着羌族的独立性,就这一点来说为后来的姚苌建国打下了基础,以至于后秦建立以后,老臣们还每每提到姚襄,因此姚襄和姚弋仲都可以看作是后秦的奠基者。 参考资料:《晋书》、《后秦史》(俄琼卓玛)、《资治通鉴》 后秦史:羌族崛起 后秦史:羌族崛起 后秦史:姚弋仲如何带领羌族做大做强 后秦史:曾经击败冉闵的始祖皇帝姚弋仲 后秦史:「 ”小孙策”姚襄为何屡战屡败

桓温一败,苻坚再败。曾经战胜冉闵的「 ”小霸王”姚襄该何去何从?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4. 「 ”金陵王气”,是孙权在开创定都南京先例时,唯一考虑的吗?

    金陵为南京古称,自战国以来就相传此地有王气,从「”楚威王埋金”,到「”秦始皇断王气”等大量传说不一而足。然而这些总归野史传说,少有实据。直到东汉建安十六年,孙权将治所从镇江迁至秣陵。次年修筑石头城,将秣陵改名「”建业”。寓意:在这里开启帝王之业”。后来还在建业定都,彻底将「”金陵王气”之说坐实。而后面的东晋、宋齐梁陈也代代因循在此定都。这让「”金陵王气”之说,多了许多凭据。然而这些政权的短命,又使

  5. 古代历史上5猛将终极排名,吕布最后、项羽仅第二

    古代历史上5猛将终极排名,吕布最后、项羽仅第二五、吕布吕布,三国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作为中华历史中最为璀璨的三国时代,吕布能够在猛将如云的那时脱颖而出他的武力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李存孝被给出了将不过李的美誉,而项羽更是超过他被给出了王不过项的超级评价。

  6. 袁术为什么敢率先称帝?看完他的实力后,说不定你也会这么做

    只不过长期以来,袁术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事情是他当年曾率先登基称帝却迅速败亡,这一事件使得袁术留下了昏庸愚蠢的历史形象。实际上,袁术当初选择率先称帝也不完全是头脑发热,他当时确实有一些称帝的资本和实力!袁术在东汉末年率先自立称帝!

  7. 华歆主持曹丕受禅仪式亲手终结了汉王朝,后世为何对他评价甚高?

    作者:许云辉(华歆)东汉末年,三个志同道合的少年,为了拓展视野和扩大知名度,联合组成游学小队,从平原高唐出发,外出闯荡。

  8. 晋朝为什么历史上风评那么差,胡人:你也配继承秦汉的江山?

    可是千不该万不该,在征服辽东之后,司马懿下了一条命令:迁民。于是,辽东百姓四万户全部迁到内地。而这导致汉族在辽东的控制力几乎达到了冰点。

  9. 小浣熊童年记忆人物三国江东十二虎臣——上篇

    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1、程普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斩华雄、破吕布。后来,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曾作战不利,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在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赤壁之战与周瑜分任左右都督打败曹操,之后大破曹仁于南郡。

  10. 「 ”美男子”庾亮为什么那么厌恶「 ”老好人”王导

    在这三件事中,无疑以庾亮与王导的的争斗最为吸引人眼球。庾亮与王导也不能免俗,但庾亮与王导之争,除了权力争夺之外,还有别的因素。王导其实曾经王导与庾亮之间也曾有过极为亲密的关系。门阀士族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明帝此举令庾亮、王导感到警戒,但晋明帝为人雄才大略,庾、王二人一时无法下手。郗鉴是王导的儿女亲家,庾亮能直接跟他说废了王导,可见庾亮有多么厌恶王导。

随机推荐

  1. 钮祜禄·遏必隆第七子 清朝大臣阿灵阿简介

    阿灵阿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遏必隆第七子,清朝大臣。其女钮祜禄氏是十七福晋。其子钮祜禄·阿尔松阿降袭二等公,擢领侍卫内大臣、刑部尚书。至十月二十一日卒,享年四十七岁。发引之日,康熙命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十子胤俄,皇十七子胤礼以及镶黄一旗大臣侍卫护送又命十七阿哥福晋亦送至墓所。籍没家产将妻子发遣宁古塔后改发往烟瘴地方,令出钮祜禄氏,入辛者库为奴。>>三子阿腾阿,少卒。

  2. 引以为憾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ǐnyǐwéihàn【解释】以此事为遗憾。【出处】无【例子】这篇精妙的论文,因为名额有限,未能入选,颇令人引以为憾。【相关】百度“引以为憾”

  3. 蜂蜜水什么时候喝好?喝蜂蜜水的好处(一)

    喝蜂蜜水的好处蜂蜜水的功效好处1、恢复疲劳,尤其是熬夜后在所有的天然食品中,大脑神经元所需要的能量在蜂蜜中含量最高。蜂蜜中的果糖、葡萄糖可以很快被身体吸收利用,改善血液的营养状况。

  4. 他一生捐1136亿给国家,晚年住院想换高级病房,医生:你级别不够

    张伯驹的爱国之心,让他将自己毕生所藏全都捐给了国家,但是也因为自己卖光了自己的家产,张伯驹晚年生病住院的时候,没有多余的钱财住上比较好的病房。到了最后还是张伯驹的妻子,找到了故宫博物院的馆长,在他的帮助下,张伯驹才住进了高级点的病房里。张伯驹这样为国家鞠躬尽瘁的老人,到了生病的时候居然没有资格住进所谓的高级病房,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5. 曹操为何把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

    身为魏王曹操的女儿,也是如此。清河公主是曹操的女儿,比起几个姐姐,清河算是幸运的。当年曹操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接连把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二姐曹节当了皇后。倒是曹节毫不介意,既然嫁给了人家刘协,就生是刘家人,死是刘家鬼,忠于汉献帝。最终曹节以汉朝皇后的礼仪和汉献帝合葬,也算是了了自己作为女人一生的愿望。曹操想要把女儿许配给丁仪,就询问曹丕的意见。

  6. 生命灵数看你一生何时运势最佳

    生命灵数本身是代表了一个人很多的生命特征和身份特质,这些数字揭示了人此生的生命内涵,数字是能量,也揭露出关于命理潜藏的意义。今天,梵心老师将利用玄学,周易结合生命灵数来为你分析你何时运势最佳。

  7. 吃糖太多增加心脏病死亡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1天总热量超过21%来自添加糖的人,与添加糖摄取量占不到总热量10%的人相比,因心脏疾病而死亡的风险多了1倍。研究职员指出,过往已经有研究以为,高糖分摄取,特别是含糖饮料,与肥胖,高血压,Ⅱ型糖尿病以及会引发心脏疾病和中风风险因子有关,但大多数研究着重在含糖饮料,而不是整体糖量的摄取。而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则是第一个关于糖分与“因心脏病而死亡”有关联的研究。

  8. 路易十五最后的情妇如何从妓院荣登“龙床”

      杜·巴利夫人是法兰西王室的最后一个妃子,当她的人头落地时,就像是旧制度的火焰熄灭了。  18世纪的欧洲对女性可以说是个黄金时代,龚古尔兄弟在他们那本著名的《18世纪女性》一书中就描写道:“在1700至1789年,女性不仅是促使一切动起来的独...

  9. 平时祝福短信

    平时祝福短信1、我保存了秋风,送与你;我复制了雁鸣,传给你;我合成了秋色,撒向你;我编写了短信,发给你。

  10. 梧鼠技穷成语故事

    梧鼠技穷成语故事_成语“梧鼠技穷”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梧鼠技穷  【拼音】 wúshǔjìqióng  【解释】梧鼠:即“鼯鼠”,为鼣鼠之误。比喻才能有限。  【成语故事】  战国时邯郸籍学者荀况,在他的著作《荀子。劝学》中,劝导人们要努力学习。荀况强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