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海涛法师著:女性的故事(上)

女性的故事(上) 海涛法师著 序言 >在佛经中有许多寓意深远的故事,其中除了本生故事以外,大多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为基础,每一则故事背后所传达的宗旨,都是以解脱、慈爱、平等、无私、善良、诚信以及善恶因果为主,这都是当时佛陀住世说法时,用以教导弟子的精要。 >故事对民众的吸引力不分古今、不分老少,用故事讲道理的 ... ,深富教育启发意义。以《圣经》为例,在西方,圣经故事早已广泛流传,并在全球以各种不同国家的语言反覆运用,对西方的科学、文化等诸方面发挥了重大影响。然而,佛教三藏经典中,许多极富教育启发的经典故事却因佛经原文的行文晦涩难解,一直未能获得一般读者的广泛性阅读。 >有鉴于此,中华印经协会特别收集、整理,编辑这《佛经故事选辑》的系列书,俾以将佛陀的教法藉由图画故事,深入浅出地传达出去,甚至化为教育的力量,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因此认识佛教。故而在编写过程中尽量以轻松的口语对白方式表达,在保有经典原文中心思想的原则上加以诠释,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活泼,并藉由故事来传递佛教善恶业报的观念。 >《佛经故事选辑》系列所收集的故事内容丰富,其中《佛本生故事》专门讲述世尊成佛前的本生因缘、《菩萨与罗汉的故事》则是描写菩萨以及阿罗汉弟子们修行的过程。此外,尚有以女性为主角的《女性故事精选》以及推广护生理念的《戒 ... 放生故事集》等等,内容精采多元,通俗易懂,适合各年龄层阅读。 >2--念佛的好习惯 >从前有一个笃信佛教的妇人,她非常虔诚,常常称念佛陀圣号。但她的丈夫却始终不认同妻子的信仰,妻子便时常对丈夫说:「人命无常,应当勤修福德才是!」 >无奈丈夫根本无心信佛,平时懒惰、懈怠成性,丝毫不把妻子的话当一回事。妻子见状,担心他将来堕入地狱受苦,反覆叮咛丈夫道:「我在门上悬一小铃,你出入门户,听到 ... 作响,就念『南无佛』,可保你平安。」 >丈夫回答:「这有何难?我照办即是。」 >此后,他每次出入门户,听见门铃清脆作响,就念几句南无佛。他竟觉得这办法不错,省得妻子老是不断督促他念佛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步入老年的丈夫竟一病不起,不久就病故身亡了。他死后,果真堕入地狱。因他在世间恶业深重,不信善法,不行善事,故而鬼卒准备将他丢入铁锅中烫煮。 >碰巧,那地狱鬼卒用叉戟戳他时,叉上铜铃作响,丈夫以为是门铃作响,随口连称:「南无佛!南无佛!」 >狱官听他口里声声称诵佛名,不由得大惊,即命手下说:「此人奉佛,怎么带他到这里来?快放地出去!」 >丈夫因听其妻劝告,以此念佛功德,得以投胎转世为人。 >3--虔诚的皇后 >佛陀托钵行走各国。有一次与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拘蓝尼国。佛陀与比丘一行人还没来得及休息,就直接到离王宫不远的美音寺去接受应供。 >拘蓝尼国的国王优阗,原了两位王后,一个左后,一个封为右后,俩人都有绝色的容貌。左后名照堂,是一个目中无人,好说谗言,并且嫉妒心重的女人 右后名美容,恰好相反,美容品行高尚,待人厚道爱人爱物。国王时常赞赏美容的品行,事情无论大小都喜欢和她私下商量。 >美容身边有一位名叫度胜的老者,是一名平民。他经常到市集去卖香,并且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都换成食物供养佛陀及其僧众。供养饭食后,在佛陀讲法时就以虔敬的心听闻佛法,并且牢记在心。 >度胜供养佛,圆满了布施功德以后,就带着剩下的香回到宫中。因度胜广行布施以此为功德,他的每柱香的香气都沁人心脾,他的名气也闻名遐迩。 >美容对度胜有此声名向佛陀请教。世尊回答说:「度胜将辛辛苦苦卖香积攒下来的钱,都用来为佛陀和僧侣准备了饭盒,他的香里含有对佛法的真诚,所以才会令人喜爱;另外,度胜经常听闻佛法,并思考精深的道理,这在世上是很难做得到的。」 >美容听到世尊的开示后,心中很不平静。她遗憾自己没有机缘听闻佛法,更不用说去领悟其中的道理了。于是她回去后就把她见到佛陀的经过告诉了度胜,请度胜为她讲解佛法。 >度胜想了一下,然后回答说:「微臣出身卑微,不敢随随便便讲述如来的教理,请让我到佛陀那儿去,得到世尊的许可再说。」于是度胜即刻出宫,到美音寺求见世尊。 >怀着虔敬的诚心,度胜来到了美音寺。顶礼过世尊之后,便向佛陀陈述王后的请求。佛陀对度胜的做法表示赞许,马上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法会,为他讲述佛法。度胜专心听佛陀开示,一字一句都记在心上。 >度胜回宫以后,就把自己受教的经过和佛法的内容都讲给美容和侍女们听。听完度胜讲述以后,美容和众侍女顿时解除烦恼;内心清凉,个个法喜充满。 >自从右后美容听闻佛法而得到法益之后,左后照堂更加嫉妒她。由于美容经常要供养佛陀和僧众,所以朝见国王的次数便减少。照堂抓住这一点,经常在国王面前说美容的坏话,要国王惩罚美容的不尊之罪。国王起初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但是照堂后来又不断地诽谤美容,说她现在眼里根本没有大王,国王开始半信半疑。最后照堂为了自己的私欲,想出了一个主意。 >有一大,当美容正在斋戒礼佛的时候,照堂突然请求大王命令奏乐欢娱,装模作样地要把右后美容请来。国王不知是计,就召见王后和其它大臣来宫中。不久,除了美容其他人都到了,因为美容诚心修行,持守斋戒,没有应诏前来。 >国王开始生气了,心想:「难道她敢违背我的诏令?」于是接连传唤三次,美容一心斋戒,还是没有应诏前来宫中见国王。 >国王大怒,开始相信照堂的话,于是命人捉拿美容。得令的武士马上赶到美音寺,把正在斋戒的美容抓了起来,押回王宫。 >武士们把美容捆绑在大殿前。国王在照堂恶意的挑拨下已经丧失理智,忘记了眼前被捆绑的是自己曾经宠爱和信任的右后美容,国王决定用箭将她处死。美容心里知道这是照堂的阴谋,但此时申辩已无济于事,她毫不后悔,决意从容就死,一心一意皈依佛陀。 >一些大臣和侍女们看到右后即将被处死,都非常难过,但美容违令国王是不赦之罪,向国王求情也毫无用处。绝情的国王命侍卫拉开弓箭准备射死美容,此时侍女们都害怕得闭上了眼。 >就当国王连发两箭之后,再看看美容,令人惊奇的是她竟然安然无恙!原来射出的两箭都调转了方向,回到国王脚下,在场的人也都感到难以置信。 >此时国王大吃一惊,知道美容已不是一般人了,赶紧命人将她松绑。 >放开美容以后,国王问她:「妳有什么法术使射出的箭头调转了方向呢?」 >美容平静地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神奇的法术,只是长久以来一直以虔诚的心供奉佛陀,把自己的一切都皈依于佛、法、僧三宝。今天早晨我供养佛陀,严格按照戒律的规定,我修行精进,其他事情都不能使我心意分散。当时我受持斋戒不能随意停止,所以没有及时应诏来到大王这里。现在一定是佛陀大发慈悲,暗中护佑我,以致箭头不会中身。」 >国王听后,说:「好极了!我不应加罪于妳,而应当去美音寺礼拜供养世尊啊!」 >后来,有一次敌国兵侵犯拘蓝尼国,国王决定亲自挂帅去征讨来犯之敌,出发前授权给吉星,命他在出征期间代为管理朝政。 >吉星是什么样的人呢?原来他是左后照堂的父亲,是一名婆罗门外道修行者。父亲此时大权在握,令照堂高兴极了,对自己说:「这是除掉美容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 ... 掉她!」于是就和父亲吉星密谋,用奸计把美容和她的侍女都烧死在宫中。 >国王回来后,吉星对国王谎称是不小心失火,国王当时没有怀疑,于是他们的罪行暂时被掩盖住了。终于有一天,有人密告吉星父女 ... 害美容等人,此时真相败露,国王十分震惊和气愤,立即下令严惩吉星、照堂等人。 >国王十分怀念美容的善行,从此开始清除外教邪道,认真修行,推广佛法。 >4--比丘尼施法化险为夷 >拘萨国是个佛教盛行的国度,那里国泰民安,风俗教化井然有序。可是近来王城中出现了几个为非作歹,经常惹事生非、伤风败俗的恶棍 并且不时调戏妇女。他们欺压贫困、聚众哄闹,气焰十分嚣张,所有的人都避而远之。 >王城中住着几位比丘尼,每天都在树下聚精会神地禅坐修法。其中有一位名叫差摩,最有才智,十分聪慧;另一位名叫莲华群,已证阿罗汉果,最擅神通。她俩的人品、德行是众比丘尼中德高望重的人物,受到大家的拥戴和信任。 >正值夏天,烈日炎炎,暑气逼人。比丘尼们结伴来到溪边,准备下河沐浴,以解闷热。 >说来也巧,那几个恶棍正好从附近经过,听见山脚下传来哗哗的水声,其间还不时伴有女人的声音。他们好奇地往水边张望,一看是比丘尼们正要下河沐浴,顿时生出邪恶的念头, ... 大发,一个个张牙舞爪地就要冲过去。 >为首的一个家伙伸手挡住他们,眼珠一转,示意他们凑上前来,窃窃耳语了一番。然后就在比丘尼一个个换下浴衣下水的时候,几个恶棍从草丛中一涌而出,奔到水边,把她们的僧服全都抱得远远的,然后反身向水中的比丘尼扑去。想趁她们没有防备,无法逃脱,又不能保护自己的时候,突然袭击,以逞暴行。 >比丘尼们面对这突如其来之事,大惊失色,一时之间手足无措,本能地聚在一起,无助地搂成一团。有的吓得瑟瑟发抖,有的紧闭双眼。 >正在这千钧一发的危难关头,只见差摩比丘尼从容地分开众人,走出人群,面对着凶恶残暴的恶棍,抬起双手,放到眼睛上,突然手指用力往里一抠,顿时鲜血顺着手指缝流淌下来,这时差摩手中捧着的正是两颗血淋淋的眼珠。她忍着剧痛,把手伸向歹徒,大义凛然地说: >「你们爱的不就是我们的姿色吗?那么,现在我已是双目残缺,还有姿色可言吗?」 >差摩的话音末落,莲华群比丘尼也冲上前来,指着自己的身子说: >「你们不是贪图我们的身体吗?那么,有胆量的就来试试看!」 >说着她施展神通,将自己的心肝五脏、双手、双脚分割肢解,抛在一边,大声喝道:「看你们哪一个敢动一动!」 >那群恶棍见到如此恐怖的景象,别说动一动别人,就连动一动他们自己恐怕都难啦!差摩挖眼已经把他们吓了个半死,再看莲华群五体分离,更是魂儿都没了。 >他们又惊又惧,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呆若木鸡。想到自己竟敢冒犯圣洁的比丘尼,罪过不轻。恶棍们脸色苍白,手脚冰凉,趴在地上,磕头有如鸡啄米,连连求饶: >「师父饶命、师父饶命!我们罪孽深重,十恶不赦。请宽恕我们,让我们有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从此弃恶从善,皈依佛门,甘心承受应得的惩罚。今日之罪,不但今生今世,就是来生来世地无法赎清的,我们愿意终生供养师父,聆听教诲,恳请师父答应。」 >这几个恶棍俯首,长跪不起。差摩和莲华群见他们确实有悔悟的诚心,便为他们说了佛门的五条戒律:不 ... 生、不伦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他们发誓终身遵守戒规,绝不违犯,成为虔诚的佛教徒。 >5--侍妾的美德 >有一位长者,家中很富有,娶了一位富贵人家的女子为妻,并纳有一个侍妾。侍妾面色微黑,与妻子美貌相比,不免相形见绌。因此那妻 便在家中作威作福,将侍妾如奴仆一般使唤。 >有一天,有位辟支佛来到这位长者家中化缘。长者的妻子见辟支佛容貌端正 长相不俗,心中不由生出非分之念,便对辟支佛说道:「你如果遂我心愿 我当准备最好的供养。」 >辟支佛是已经修行开悟证道的圣者,闻此言后,心不颠倒,意不慌乱,平静坚决地回答道:「不行!」 >妻子欲念未遂,恼羞成怒,便口出恶语,驱赶辟支佛。 >侍妾见状,心中对出身大家闺秀的夫人有此举动甚觉不适宜,便劝她道:「夫人为什么向尊者提出不正当的要求呢?我们大户人家不应如此啊!」 >长者之妻闻言大怒,取来棍棒痛打侍妾,然后忿忿而去。 >侍妾强忍着伤痛,毅然取来自己的全部饭食供养辟支佛圣者,并恭恭敬敬地送辟支佛出门。 >不久,侍妾觉得有些头晕,便回到屋中倒头便睡。在睡梦中,她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粗糙微黑的皮肤起了变化,变得洁白细嫩,自己的容貌也变得端正无比,成为一位绝色女子。她不由得猛然惊醒,坐在床上发愣。 >正在此时,长者从外边回来,推门看见床上坐着一个美丽绝伦的姑娘,顿时惊愕。只见她面容俏丽,皮肤嫩白,就像芙蓉一样的清雅。长者正呆望着她,不知是人是仙时,侍妾却连忙起身,含笑拜见主人。 >长者这才知道美女竟是侍妾,忙将她搀起,惊问原因。恃妾便将辟支佛来家中化缘时,夫人不敬之举及睡梦中自己的变化告诉夫君。长者知道详情,当即娶她为妻,而将那个心术不正的妇人赶出了家门。 >中华印经协会印行,求菩萨保佑弟子考试顺利。 >6--皇后的约定 >很久以前,在一个名叫处留的地方,城中住着一位名叫优陀羡的国王。国王长得威武英俊、聪慧豁达。王后名叫有相,容貌娇美、举世无双,并且生性善良、温柔贤淑,深得国王的宠爱。 >当时,国中有一条律法--身为国王,不能亲自弹琴自娱。然而王后有相,自恃国王的宠爱,便和国王一同来到曲室,一起唱歌跳舞,共享欢乐。有相心想:「何不让大王亲自弹曲,我来跳舞。」 >于是有相就娇声劝说大王弹琴。国王为了使爱妻高兴,就弹琴奏赴美妙的音乐。音乐起时,王后有相翩翩起舞,曲美舞更美,两人都很高兴。国王边弹琴边观看爱妻跳舞的美妙姿态,也陶醉在其中,只是过了一会儿,国王见王后的脸上忽然出现死相,心里一惊,再仔细一看,估计王后的寿命不会超过七天。于是,国王再也高兴不起来了,便丢弃手中的琴,脸上现出悲伤的样子,长叹了一声。 >王后见国王不再弹琴,而且悲悲戚戚,就问:「大王!我一直受到您的恩宠,所以敢与您一起在曲室中弹琴起舞,共同欢乐。大王!您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为什么要弃琴长叹?希望大王以实情相告。」 >起初,国王不语,但经不住王后再三追问,便以实情相告。王后听后,心中很害怕,但仍然安慰国王说:「大王不必难过,我以前曾听比丘尼师父说法,如果我能一心出家,即使是一天,也能生天。如今,我已命在旦夕,我该出家了,愿大王恩准!」 >国王听了爱妻的话,情深意长地对王后说:「妳且留在宫中,过了第六天,一定遵从妳的意愿,让妳出家。」 >这样,国王和王后相互依依不舍,在恩爱又悲伤的气氛中度过了六天,眼看第七天一下就到了。国王对王后说:「妳有善心,我准许妳出家,如果妳死后升天,一定要来看我,我等着妳,不要忘了我们的约定。」 >国王跟王后定下这个誓约,王后答应了,于是斋戒沐浴,跟随比丘尼师父剃度出家,受持八戒,当天就喝了石蜜浆。石蜜浆在肚中绞结,她很快就死去了。神识乘着善缘,得以升到天上。有相虽然成为天女,但她们记着生前与国王的誓约,便在一天夜里来到王宫。 >剎那间,只见宫中一片辉煌,光明照着王宫,有如白昼一般。国王和众臣一起出来,见一天女,国王就问:「妳是何人?」 >天女回答说:「我是大王的妻子有相。」 >国王见王后果真生天了,心中无比欢喜,就说:「请到宫中坐吧。」 >天女回答说:「我因为生前和国王有有誓言,所以依约前来探望您。没想到您现在已近污秽,权欲熏心,我劝您还是放弃世俗的欲望,出家修学佛法吧!」 >国王听到这些话,心中顿时省悟,自己长叹说:「现在的天女本来是我的王后,因为出家一天就得以升天,神通广大,能见到世间的一切,我现在为什么不出家呢?我曾经听说过,天上的一块指甲大小的地方,就能抵得过一个阎浮提世界,我现在仅有一个国家,又月什么可贪恋的呢?」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海涛法师著:女性的故事(上)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 包含传统时尚元素

    中式婚礼策划方案包含传统时尚元素1:请帖中式婚礼请帖的设计最重要是要选定主题和概念,图案方面当然有众多的吉祥图纹可以选用,但龙凤图案一定要选用特别的版本以区别与传统的中式。现代中式婚礼应该有着东方特有的诗情画意和文化内涵,选择传统的吉祥器物以及中国特有的图纹作为素材,以简约、精炼、大胆的现代手法演绎,...执行时运用高科技的材料和工艺。

  2. 150年前,莫比乌斯发现了奇怪的单面物体。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这么酷。

    1858年,当莫比乌斯在美国国立大学担任天文学和高等力学系主任时,发现了单面条莱比锡。)在研究多面体的几何理论时,莫比乌斯似乎遇到了莫比乌斯带,多面体是由顶点组成的立体图形,边缘和平面。莫比乌斯地带有不止一个令人惊讶的特性。奥古斯特·莫比乌斯的发现为研究自然世界开辟了新的途径。例如,去年,拓扑学使科学家们发现了奇怪的新物质状态。

  3. 追求1910年的电影业:新奥尔良商业协会

    新奥尔良商业协会由当地商人于1913年成立,最初的总部设在坎普街315号,1922年之前的某个时候迁至635号公共街。该协会在1918年概述了增强“新奥尔良团结精神”的计划,并与市...合作,以促进贸易和工业,吸引新的企业,并鼓励新奥尔良和整个路易斯安那州的市民改善。协会计划制定这项计划的方式之一是将电影制片人带到新奥尔良。这种粗野主义的形式促进了城市作为创新和电影生产中心的地位。他们将新奥尔良和

  4. 梦见如来佛在天上

    周公解梦梦见如来佛在天上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如来佛在天上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康熙乾隆年间北京城不少胡同都设有栅栏 前门大栅栏因何出名?

    提到前门大栅栏,很多外地人都会对这样一个现象感到奇怪:大栅栏不发「”dàzhàlán”的正音,而发「”dàshílan’r”(大什栏儿)或者「”dàshālan’r”(大沙栏儿)。问及北京人,大多也是这样解释:前门的大栅栏,原名廊房四条,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为加强治安,在京城的外城各街巷设栅栏,廊房四条的栅栏十分高大,人们即以大栅栏为街的代表。经过众口相传,久而久之,大栅栏的俗称取代了廊房四条的原

  6. 学佛之后的心境、相貌变化

    自从学习佛法之后,弟子深深知道命自我立、福自我求的道理。一直到去年八月份,可能是观世音菩萨觉得弟子还是有一些善根,让弟子明白了真正佛法的含义,并不是烧香拜佛就可以了,自己不关注自己的内心,是没有用的。自从好好的学佛之后,我的面相也开始发生了改变。而且我发现一个问题,自从学习佛法之后,心境慢慢发生改变,多助人为乐,心怀慈悲,你就会发现,生活处处在给你顺利,帮助你。

  7. 流感疫苗的事实和副作用(2019-2020年更新)

    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季节性流感疫苗推荐给6个月以上的人。流感可能非常严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说,流感疫苗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流感侵袭的最好...。流感病毒的株不断变化,因此每年都会研制一种新的流感疫苗。科学家在流感季节开始前通过预测在即将到来的季节中最常见的流感病毒株来制造疫苗。

  8. 关于学习的谚语

    关于学习的谚语一:少而不学,老而无识。(欧洲谚语一百四十七: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9. 睡觉少的撒切尔基因会短命吗,这种基因是后天还是先天的?

    睡觉少的撒切尔基因会短命吗,这种基因是后天还是先天的众所周知,睡眠是人生活中尽不可少的。—个孩童—天需要睡十几个小时,耐—个成年人样需要睡7-9个小时左右。档人睡着的时候,身体因为运动、思考耐需要的能量则降到最低,这部分能量就可以分配到身体的各大器官机体,使之进行工昨以...

  10. 梦见三角形 梦见三角形什么意思

    梦见三角形是什么意思?梦见三角形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三角形的详细解说吧。梦见三角形,预示你将充满忧伤地与朋友分别或预示你的恋爱进程将以激烈争吵来宣告结束。如果三角形尖角往上显示,这里表示着人类的自然性。三角形也可能象征家庭,表示父亲、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他在处理正方形时应该有一种观望世界的眼力,圆显示他的内在本质,三角形表示他的性生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