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被“骗”上梁山的卢俊义有哪些致命弱点你知道吗?在他创造的多个成功案例中,赚卢俊义上梁山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卢俊义为何会上吴用的当呢?卢俊义在上梁山之前一直被好日子滋养着,有选择的权力,做自己喜欢做的。宋、吴二人“猛然省起”像卢俊义这种钱多人傻的行货正是梁山泊建设时期迫切需要的“人才”。>卢俊义被梁山人“软禁”了几个月后才放行。

被“骗”上梁山的卢俊义有哪些致命弱点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新知小编告诉你。>《水浒传》里梁山军师吴用诡计多端,在“赚人”方面很有特长。在他创造的多个成功案例中,赚卢俊义上梁山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卢俊义作为河北首富,资深富n代,含着金汤匙出生,本来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只因中了吴用的圈套,付出了毁家毁业的惨痛代价。那么卢俊义为何会上吴用的当呢?>>“招骗”体质>卢俊义绰号“玉麒麟”。“麒麟”乃中国传统瑞兽,一听就很高大上,不像什么“矮脚虎”、“白日鼠”之类满满的猥琐。卢俊义在上梁山之前一直被好日子滋养着,有选择的权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他喜欢习武,练就发达的四肢。并不是说酷爱锻炼身体不好,段皇爷也有这种爱好。关键是他头脑简单,这就形成招骗子体质。平素家族生意交由都管李固,老卢不操心,安心享太平。照此发展,即使不被吴用赚上梁山,也难保日后不被李固算计空了钱财。>卢俊义的悲剧发生得极富偶然性。只因一位八竿子打不着的大圆和尚与宋江、吴用闲聊时不经意提到他,卢俊义就躺枪了。宋、吴二人“猛然省起”像卢俊义这种钱多人傻的行货正是梁山泊建设时期迫切需要的“人才”。于是赚人专干吴用开始发挥“聪明才智”,“小生略施小计,便教本人上山。”可见吴用对赚卢俊义上山十分自信,身在底层的吴用吃准了卢俊义这种“温室”长大孩子的要害。优越的环境养成了卢俊义缺乏心机,头脑简单。这与善搞阴谋诡计的吴用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果然,吴用假扮算命先生,一通瞎扯就让卢俊义排除众议,甘愿放弃在家千日好,非要跑去避(招)灾。>有钱人的脾性>卢家有钱,河北、山东一带人都清楚,就像大家现在知道王健林一样。有钱就能任性,卢员外亦是如此。>家里人都看出跑到千里之外去避灾这事儿不靠谱,但谁也劝不动他。他的心腹之人、老婆都被他驳斥得无法开口,只能由着他的任性去“作”。>“有钱”还让卢俊义总是充满底气。吴用算卦要一两银子,在别人眼里看是“天价”,对老卢来说就是“毛毛雨”。而且他张口都是:“君子问灾不问福,不必道在下豪富,只求推算目下行藏则个。”他意思是让算命的别拿好话说,专检不好的说。老卢作为“豪富”,有的是底气,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只有无边的富贵,即使有个小灾小难也有足够的钱财摆平。所以他才敢出言“问灾不问福”。蓝天白云看惯了,让老卢不懂得人生还会遇到雾霾天气。>卢俊义被梁山人“软禁”了几个月后才放行。届时“宋江把一盘金银相送。卢俊义推道:“非是卢某说口,金帛钱财,家中颇有,但得到北京盘缠足矣。赐与之物,决不敢受。”这家伙已经身无一文了还念念不忘强调“我家有的是钱”。>>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卢家是巨商富贾,不是诗书人家。卢俊义的文化水平真心不高,从他写的“一心想要捉强人”打油诗就能看出来。这水平和从事打鱼的阮家兄弟“爷爷生来爱 ... 人”的“文学”档次差不多,甚至还不如阮小二“准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铒钓鳌鱼”之句有水平。如果卢俊义通些文墨,吴用借他手题在墙上的那首狗屁不通的“藏头”反诗是不是就能发现?>上梁山后的卢俊义大概因吃过了苦头,长了些头脑,一下子变得老老实实,甚至连腰杆都不太能挺直,锐气大煞。这与他当初挑个小旗子要收拾梁山群寇时的狂妄形成鲜明对比。>面对宋江谦让的“一把手”位置,他万万不敢坐。当和宋江搞抓阄比赛时,他明白自己打东昌府无论如何不能赢在宋领导之前。>这些安守本分的行为让卢俊义能够在梁山安身,并且担任了虚职二把手,成为被宋江、吴用使唤的打仗机器。>老卢倒是干一行爱一行,当打仗机器并无二心,领导指哪儿打哪儿。当燕青劝他急流勇退时,他不曾领悟,认为自己功劳又没多大,不至于被朝廷当做狗肉“烹”了。>当然,全身而退也不是容易的事。梁山108好汉大部分人的结局都不怎么好,卢俊义的智商在三十六天罡里又算不上高的,他也很难做得来。>归根结底,还是太顺遂的生活造就了卢俊义简单的头脑,大大低估了人性之恶,且对危机缺乏应对经验,最后上了吴用的当,把天生好牌打得稀巴烂,他的悲惨经历令人扼腕叹惜!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卢俊义吴用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