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看到上面的论述,我们还需要对中国人为什么有仇视和恐惧西方人的心理感到不解吗?义和团士兵>更令中国民众激愤的是,列强趁乱在北京城内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布朗曾分别于1901—1902年和1909年到访中国,并对中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调查,先后写下了17本调查日记。在华期间,布朗利用传教士的身份往来于官方和民间,并与袁世凯有过亲密接触。

看到上面的论述,我们还需要对中国人为什么有仇视和恐惧西方人的心理感到不解吗?当时《 ... 》(The New York Times)的记者写道:“西方人在中国所遭受到的每一件暴行,都被迅速地以十倍的程度放大于联军对中国人的暴行上。”“事情就是这么荒谬,”《 ... 》的编辑在按语中写道,“这样一群来自基督教国度的军队,打着惩恶扬善和保护在华西方人士权益的幌子,大干特干罪恶野蛮的勾当。所谓的报复充满了卑鄙 ... 、凶残暴虐的心态,演变为公然的抢劫、 ... 和 ... 戮。正是基督教国家的军队发生了这么严重的暴行,令西方人士原本文明理智的头脑如今充满了憎恶和羞耻。” 义和团士兵 >更令中国民众激愤的是,列强趁乱在北京城内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八国联军破城之后,北京城内乱糟糟的,人心惶惶,各国使馆趁火打劫,毫无顾忌地拓展了他们使馆的地界。列强的使馆周围无数高墙林立,高墙上机枪架起。列强还在皇城城墙的水关,也就是护城河在皇城城墙的水闸上方,开了一个新的入口,专门派人把守。列强还控制了这一区域所有能够俯瞰东交民巷的城墙,派士兵在那里昼夜巡逻。这相当于把刺刀顶到了清朝皇帝的鼻子上,如果清朝皇帝回北京后,还打算住在紫禁城里的话。德国公使馆在对面修建了若干路障,甚至还修建了一个要塞。列强将使馆区附近的大片中国民居和商店夷为平地,未留下一草一木,形成大片开阔地,列强这样做的目的是扫清射界,以备将来再与中国发生冲突,用机枪和 ... 就能横扫一片。现在,列强的各个使馆均备足了武器、弹药和食物,这样即使有人再度来攻,也不会再像1900年那个难忘的夏天那样,猝不及防。 >义和团士兵 >洋人们吃一堑长一智,既然在义和团运动中吃尽了苦头,下次再不小心提防,那就是愚蠢了。但是如果从中国民众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们有这种怨恨之情又是理所当然的。别国在自己国家的首都修碉堡、筑工事,这种事随便放到哪个欧洲列强的身上,任何一个列强的 ... 和民众都不会眼睁睁看着,不采取任何措施,他们心理上也不会感到舒服,也不会觉得这是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就随他去吧。如果把这件事放到华盛顿,美国民众早就炸锅了,一举把 ... 推翻了。 >八国联军侵华 >西方列强凭借暴力在中国建立了“和平”的政治新秩序,随后又在中国掀起新一轮的经济侵略浪潮,对中国利权的破坏性开采,丝毫不顾及中国 ... 和百姓的利益,这无疑进一步激怒了中国民众。 >《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阿瑟·贾德森·布朗著,季我努译,重庆出版社,2018年10月版。 >作者 阿瑟·贾德森·布朗 著名传教士、美国远东问题专家。他曾游历多国,并与多国皇室政要有密切往来。布朗曾分别于1901—1902年和1909年到访中国,并对中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调查,先后写下了17本调查日记。在华期间,布朗利用传教士的身份往来于官方和民间,并与袁世凯有过亲密接触。不同于西方傲慢的学者,布朗对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有独到而清醒的认识,著有《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近东与远东》《远东的主人》等多部作品。 >译者 季我努 国内著名民间学术团体,以整理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为职志,代表性作品有《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等。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所研究生 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传教士布朗中国近代史历史清朝晚清清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